【摘 要】在教學中,微笑效應(yīng)有著神奇的力量,既能教書又育人,又能實現(xiàn)教學相長。本文探討的正是如何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發(fā)揮微笑這一特殊的教育功效,在微笑中傳遞情感,走入學生心扉,形成積極向上的班級氛圍。
【關(guān)鍵詞】小學生;班級管理;微笑效應(yīng)
微笑教學源于孔子的樂學思想,重點強調(diào)情感因素在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微笑是一種美麗的表情,有著特殊的教育功效。在教學中,微笑就是師生無言的交流,更是一種柔性的教育方式,包含著水能穿石的道理。在大肆宣揚“愉快教育”的今天,“微笑效應(yīng)”不也是一個很好的注腳么!那么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班主任該如何運用打動人心的微笑,做到既教書又育人、實現(xiàn)教學相長呢?
一、巧抓契機,讓微笑成為轉(zhuǎn)化后進生的“得力支點”
學校教育只要存在,那么就不可避免的會有后進生出現(xiàn)。后進生的轉(zhuǎn)化工作一直都是讓班主任感到頭痛的棘手問題。作為一個有責任的班主任,眼里看到的不僅僅有優(yōu)等生的上進和聰明,也要找到后進生的“癥結(jié)”所在,用賞識的眼光看待后進生,喚醒主體意識,促使其重拾信心,給后進生一點微笑,激勵其進步,巧妙而恰當?shù)亟o后進生一個得力的支點。
筆者在《林清玄散文集》中曾看過“有風格的小偷”這樣一篇文章,作者一改常態(tài),沒有以習慣性的常理去一味的指責和批評這位小偷,而是以“心思如此細密、手法這么靈巧、風格這樣突出”的評價“贊譽”了這位有風格的小偷,作者無心寫的一篇報道,結(jié)果卻深深給予了這位神偷心理上的震憾,這一超乎常人的評價感化了這位小偷。終于,這位風格獨特的小偷“金盆洗手”,并成功打造了在臺灣紅極一時的品牌連鎖店。小說讀完,頗受感動。的確,正是這位作者的一次善意的稱贊和鼓勵,成功轉(zhuǎn)化了這位小偷一生的命運!同樣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也不應(yīng)吝嗇自己的夸獎和賞識,面帶微笑,尤其是后進生,更要放大其優(yōu)點,以肯定、欣賞、贊揚的方式鼓舞其士氣,從而消除后進生的逆反心理,挖掘后進生潛在的價值,只要把握好微笑的尺度,就能有針對性的幫助后進生朝著好的方向轉(zhuǎn)化。
二、把握好“度”,讓微笑成為師生間溝通的“橋梁”
《愛與責任》中,全國優(yōu)秀教師——班主任霍懋征老師用微笑接納了后進生何永山,正是用微笑架起了倆人心靈溝通的“橋梁”,為何永山同學點燃了希望的火種,霍老師發(fā)自內(nèi)心的微笑滋潤了學生的心田,最后使其奇跡般地取得了很大進步的事跡不就是最好的例證嗎?身為老師,就應(yīng)該有一顆熱愛學生的心;作為班主任,心中就應(yīng)該時常裝著學生。給學生多一些微笑,那么就會縮短師生間的距離,在微笑的注視下,學生感到的是輕松和自由,這樣的微笑就是鼓勵、贊許和期盼,微笑的魅力就是這么大!
誠然,班主任的微笑也不是毫無原則的。面對不同的學生,不同的錯誤,班主任也應(yīng)做到審時度勢的運用微笑,使微笑能夠因人而異、因事而異地發(fā)揮作用,這才是恰如其分的微笑效應(yīng)。微笑教育不是不自然的假笑,不是從上課一直笑到下課,也不是毫無尺度的笑臉相迎,不是和學生一味的嬉笑成群、隨隨便便。微笑教育是需要把握尺度的,是不失尊重的。班主任應(yīng)注意和避免走入微笑教育的誤區(qū),根據(jù)談話的需要,恰如其分的運用微笑進入應(yīng)有的角色心理,把握好那份適度的心情,真正成為打開學生心扉的“鑰匙”,讓微笑成為師生間有效溝通的“橋梁”,指引學生前行的神奇“指明燈”,真正發(fā)揮微笑效應(yīng)的教育價值。
三、善于激勵,讓微笑成為營造和諧氛圍的“魔法棒”
還記得第一天到學校報道時,受老教師的指點,在三尺講臺上總是一副嚴肅、不茍言笑的樣子,認為只有這樣,才能鎮(zhèn)得住學生。時刻緊繃的臉使得學生也跟著緊張起來,學生們的表情個個都像霜打了的茄子。原以為是自己的威望就此建立,心中一陣竊喜。但是一段時間下來,我發(fā)現(xiàn)嚴肅冷酷的模樣使我成了“孤家寡人”,老師是老師,學生是學生,學生和我總是象隔了一層東西一樣,不敢說話,不愿談心。冷靜過后,我決定洗心革面。當我以一臉陽光般的笑臉走進教室時,學生們首先是驚呆了,之后報以會意的掌聲。課堂上,學生的發(fā)言多了、質(zhì)疑也多了,課后,找我談心的學生也多了。當面對班務(wù)時,學生干部與我共同出謀劃策,常有學生伴我左右,班級管理工作也隨之變的得心應(yīng)手。從那以后,每學期伊始,我都會在班主任手冊的扉頁上畫一張圓圓的笑臉,時刻提醒自己把微笑作為我的“武器”。
羅曼·羅蘭說過:“要散布陽光到別人心里,首先得自己心里充滿陽光?!毙W生雖然年齡不大,內(nèi)心卻比成年人更為敏感和脆弱。班主任要真正熱愛自己所從事的教育事業(yè),給學生多一些激勵、多一些微笑,這往往比語言更具效果,更能營造和諧氛圍。因此,班主任可以用溫暖的微笑去保持自身的良好形象,做個名副其實的“孩子王”,再加上充滿感情的話語,表達出自己對學生的積極態(tài)度,更能形成“親其師,信其道”的心理趨勢,這對學生來說是具有極大影響力的。
總之,微笑能給予后進生轉(zhuǎn)化的“得力支點”,是師生間良好、有效溝通的“橋梁”,更是班主任營造和諧良好班級氛圍的“魔法棒”,微笑的本質(zhì)就是愛!雖然在現(xiàn)實的生活中,我們遇到的閃光的東西不一定都是金子,但我們艱信,只要我們微笑地把它當金子去冶煉和鑄造,那么,希望的火種就不會熄滅,火種點燃之后,希望不就在眼前嗎?
【參考文獻】
[1]白秀萍.班主任工作中的微笑效應(yīng)[J].課程教育研究,2015.4:200
[2]袁紫薇.教師的“微笑效應(yīng)”[J].考試周刊,2013.40: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