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一本好書,蘊含著豐富的知識和美好的情感。在指導學生課外閱讀的過程中,如何引導學生選擇好書呢?我圍繞“課外閱讀”這一主題作了嘗試,以選擇《愛的教育》這本書為例,目的是讓好書涵養(yǎng)學生的德行,開啟學生的心智,濡染學生的性情,并在閱讀中積累語言,又由閱讀走向生活,將閱讀中積累的語言和生活體驗中積累的素材,進行提煉,內化為學生的一篇篇作文。學生閱讀《愛的教育》,經歷了從讀到思,從思到行,從行到言,從言到寫的心路歷程,他們的心靈得到洗禮,閱讀和作文能力得到提高。
【關鍵詞】《愛的教育》;師生;共讀;體驗;表達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高閱讀品位。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關注學生通過多種媒介的閱讀,鼓勵學生自主選擇優(yōu)秀的閱讀材料。加強對課外閱讀的指導,開展各種課外閱讀活動,創(chuàng)造展示與交流的機會,營造人人愛讀書的良好氛圍。”圍繞“課外閱讀”這一主題,我校語文組進行了《閱讀伴我成長》《經典誦讀提高學生多種能力的實踐研究》等課題研究,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分年齡段推薦不同的經典讀物供學生自主選擇閱讀,在此基礎上每學期精選一本課外書指導學生細讀。下面我以指導學生閱讀《愛的教育》這本書為例,談談個人淺見。
一、師生共讀,感受愛
威·亞歷山大說:“命令只能指揮人,榜樣卻能吸引人?!睂W生總是把教師看作學習、模仿的對象,教師的一言一行影響著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實際效果。因而,我們要求學生精讀的課外讀物,自己要先讀,充分了解故事中的人物特點、故事內容、表達方式及寫作意圖等,隨后有計劃有步驟地引導學生閱讀。每學期開學初教師都要組織學生召開一次圖書推薦會,推出本學期閱讀的書目,然后選擇其中的一本書重點指導。本學期,五年級的語文教師和全體學生共讀《愛的教育》這本書,人手一冊,每天讀一個故事,每周選擇其中的一個故事寫一篇讀后感,每周利用一節(jié)早讀課交流讀后感,并通過手抄報、黑板報、故事會等形式展示讀《愛的教育》的體會和收獲。
文字有溫度,字字暖人心,句句傳愛意。在師生共讀,師生交流、生生交流的過程中,我發(fā)現這本書的內容涉及到學校、家庭、社會等多個方面,故事中的老師和父母循循善誘是成年人學習的榜樣,他們善于引導孩子們如何為人處事,如何成為一個有勇氣、充滿活力、正直的人,一個敢于承擔責任和義務的人。故事中的孩子們真誠友善、互幫互助、勤勞能干、善解人意、勇于認錯、敢于當擔、愛國愛家等美好心靈深深地打動著讀者。師生讀完《愛的教育》受到了正義、真誠、善良、博愛等人性美好感情的熏陶。
二、體驗生活,踐行愛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痹娙岁懹螐臅局R和社會實踐的關系著筆,強調實踐的重要性。學生讀著《愛的教育》,書中父母子女間的親情,老師學生之間的深情,同學朋友間的友情,確實觸動了他們的心靈。倘若學生只是將“愛”掛在嘴邊,停留書本,學生讀書的收獲就太有限了。教師引導學生讀這本書的目的更希望學生將“愛”付諸于生活實踐。
歌德曾說:“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钡拇_,學生每天讀《愛的教育》,與故事中的人物談話,每個人物的一言一行不知不覺地感化著學生的行為。班級的好人好事層出不窮,教室墻角掛著的好人好事記錄本上密密麻麻地記載著同學們做的各種好事:有在校內互相關愛的,有在公共場所主動助人的,有鄰里間和諧相處的……每天都有新內容。許多家長夸孩子更懂事了,懂得關心體貼父母,學習更加自覺,能主動幫助身邊的人??梢?,愛的種子在學生心靈的沃土上生根發(fā)芽,逐漸成長。
三、真情告白,表達愛
葉圣陶先生曾說:“語言運用得好不好,在于得到的語言知識的確切不確切,在于能不能把語言知識轉化為習慣,經常實踐?!弊x完《愛的教育》,為了解學生的讀書效果,培養(yǎng)他們的表達能力,教師在讀書匯報課上做了嘗試:
1.學生暢談書中最喜歡的人物和最令人感動的語句。說最喜歡的人物,了解學生對這本書的理解程度,看他們是如何看待書中的人物;說最令人感動的語句,了解學生感受最深的地方。在閱讀交流中感受人物形象,積累語言。
2.學生把寫在“讀書采蜜集”里的讀后感與同學分享,學習運用語言。如一位學生在“讀書采蜜集”里寫道:“讀著《窮人》一文,我的心在澎湃,久久不能平靜。信中的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中。面對著眼前的這封信,就像聽著父親的教誨。我想,也許你們正過著童話般的生活,可是在世界的某一個角落卻有吃不飽,穿不暖的人。人間需要真情,正如那首歌唱的:‘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人間?!埳斐鑫覀兊碾p手,幫助那些身處困境中的人,讓他們和我們一起做幸福的主人吧!”
3.學生交流生活中愛的故事,學會觀察,學會表達。學生接二連三地講述著父母和老師愛他們的故事,也不忘說自己愛他人的故事。他們那感人肺腑、催人淚下的表達,感動著在場的老師和同學。他們的種種表現暗示他們的思想、情感、語言已經有了一定量的儲備。于是,課末,教師趁熱打鐵,要求學生課后把自己最想說的愛的故事寫下來。
四、筆下生情,播撒愛
葉圣陶先生說:“文是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边@句話揭示了人寫作的心理活動規(guī)律。小學生作文是他們稚嫩心靈的寫照,是他們對客觀世界初步認識的再現,是他們真實情感的流露。學生經歷了讀《愛的教育》,受到人性美的熏陶;把愛付諸生活,感受愛與被愛的幸福;把愛的故事盡情傾訴,體會到了表達的快樂。因而,學生情動辭發(fā),寫下一篇篇飽含真情的作文。
附學生作文一篇。
下雨那天
將樂縣城關中心小學 五(1)班 范蓮梅
那天清晨,天空黑壓壓的,眼看著一場傾盆大雨就要來臨。我加快腳步往學校趕去。
“轟隆隆——”雷公公敲響了他那破舊的大鼓,閃電婆婆舞起了她的熒光棒,“閃!閃!閃!”把天空劃出了一道裂縫。頓時,校園內外狂風大作,樹木被刮得搖頭晃腦,瓢潑大雨傾瀉而下,仿佛要吞沒世界做宇宙的霸主。這突如其來的狂風驟雨讓同學們怪相百出:晨掃的同學扛著掃帚紛紛往教室趕;教室里有的同學欣喜若狂,趁著突然停電,裝神弄鬼地嚇人,有的同學驚慌失措,到處亂跑,有的同學好奇地擠到窗戶邊欣賞大自然的杰作——如煙如霧的雨,婆娑起舞的樹木,閃電劃破天空的威力……教室里沸騰了。
正在這時,我們班的“救星”——肖老師出現在大家面前。肖老師看到教室里一片慌亂的景象,連忙說:“同學們,不要驚慌,有老師在呢。大家先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坐下。圍在窗戶邊看雨景的同學,請回到座位,注意安全。”雷聲一陣接一陣,風越刮越猛,雨越下越大。肖老師沉著地站在講臺前,我的心情漸漸恢復平靜,教室里也安靜了一些。突然,我的耳邊傳來哭聲,奇怪,是誰在哭呢?我尋找著,原來是第一組最后一排的欣如同學哭了。肖老師也發(fā)現欣如在哭,她走到欣如身邊,親切地問:“你怎么哭了,哪里不舒服嗎?”她的同桌說:“她是被雷聲嚇哭的?!薄安挪皇悄?,我掃衛(wèi)生區(qū)的時候,被雨淋了,覺得冷?!薄澳膬簼窳??”肖老師急切地問。欣如撒嬌地說:“我的衣領濕了,脖子冷?!毙だ蠋熯吤牟弊舆叞参空f:“欣如一向是堅強能干的孩子,老師相信你一定能克服這一困難?!彪S后,肖老師從包里取出一疊餐巾紙,墊在她的脖子上。欣如眼里噙著淚水,說:“謝謝老師!”
肖老師剛回到講臺前,教室的門被猛烈地推開,閃現在我們眼前的是隔壁班六年級的一伙男生,他們看見肖老師在教室,一溜煙跑了。他們又想來我們班瞎鬧,幸好肖老師來得早。
過了好久,“叮鈴鈴——”早讀課的預備鈴聲響了。肖老師說:“學校停電,天色較暗,你們互相檢查昨天布置的背誦課文吧?!苯淌依镯懫鹆死世实淖x書聲。
下雨那天是個平常的日子,卻又是我最難忘的一天。
愛是一個永恒的主題。愛使人容顏煥發(fā),青春常在;愛讓人心潮涌動,熱情澎湃;愛令人經絡疏通,憂愁不在;愛使人學業(yè)有成,精神百倍。我們的教育,說到底就是有“愛”的教育,教育學生懂得什么是愛,愛什么,怎樣愛。沒有愛的教育,是無本之木,是無源之水。也正因為教育有了愛,學生說話、寫作文,才能說真話,吐真情。
【參考文獻】
[1]《語文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22—23
[2]亞米契斯.《愛的教育》[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12.1—233
[3]葉圣陶.《葉圣陶教育文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441
[4]葉圣陶著,周益民編選.《怎樣寫好作文》——葉圣陶談語文教育[M].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2012.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