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書藝
【摘 要】語文應用文教學中采用傳統(tǒng)教學理念和方法,沿襲應試教育教學模式,限制了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能力及水平的提高。行為向導教學采用全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對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都頗有成效。文章分析了語文應用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及采用行為導向教學的必要性,探討行為導向教學法在語文應用文教學中的實踐應用。
【關鍵詞】行為向導教學法 語文應用文教學 必要性 實踐應用
傳統(tǒng)語文應用文教學理念及方法與現(xiàn)代教學不相符,不僅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低下,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難以保證,也阻礙了課程改革的進程。而行為導向教學是以學生為中心,充分考慮到學生需要及學習興趣,通過各種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提升學生實踐能力、合作能力,發(fā)展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一、語文應用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在語文應用文教學中,教師多以應用文寫作方法為教學重點,忽視了寫作訓練的重要性,片面追求教學效率,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下降,從而影響教學質量。很多語文應用文教學者沒能夠準確把握學生發(fā)展需要,不及時關注社會崗位對能力的需求,在制定計劃時,過分注重語文應用文寫作方法的教學。
學生作為獨特的個體,其需求隨社會發(fā)展而變化。新課程改革后,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無法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而語文教師在應用文教學中,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淡化了學生個性的發(fā)展,這就導致語文應用文教學實效性不高。
應用文教學比較枯燥乏味,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用“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學生多是被動接受教師的教學觀念,極大地影響了學生發(fā)散性思維的發(fā)展[1]。教學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缺乏必要的互動,課堂氣氛低沉,教學效率不高。長此以往,學生對學習產(chǎn)生逆反和排斥心理,應用文寫作能力得不到提高。
二、語文應用文教學采用行為導向教學的必要性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際交往的頻繁,應用文應用也越來越廣泛。在企業(yè)工作中會經(jīng)常接觸到應用文寫作,如請假條、通知、合同、策劃案、工作計劃、工作總結等,應用文具有很強實用性。因此,加強應用文學習不僅是符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也是社會崗位發(fā)展的需要。
在語文應用文教學中使用行為導向教學,是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補充和延伸。行為導向教學改變了單一的教學方式,能夠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課堂氣氛更活躍。行為導向教學強調以學生為教學中心,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在增強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保證語文應用文的教學質量。
三、行為導向教學法在語文應用文教學中的實踐應用
(一)轉變教學觀念,提高教師水平
在語文應用文教學中應用行為向導教學時,教師要積極改變自身的教學觀念,加強對學生應用文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充分發(fā)揮學生主動性[2]。教師豐富的知識和高超的技能是行為導向教學開展的基礎。優(yōu)秀的教師應擁有先進的教學理念、獨到的見解、較高的教學技能。在教學中,教師要把專業(yè)知識和技能融入課堂,充分考慮到社會和學生的需求,增強應用文的可行性和實用性,進一步提高語文應用文教學質量。
(二)以學生為中心,明確教學內容
語文應用文教學應以新課程標準為依據(jù),以學生需要為教學目的,制定科學的教學計劃,設計合理的教學內容。在教學過程中要嚴格把握好教學標準,根據(jù)課程要求和教學目標,確定主要教學內容。教師在課前認真研讀教材,對不同的應用文寫作方法進行比較,找出各應用文寫作方法間的潛在聯(lián)系,把握好知識的銜接和知識的深度,有效開展語文應用文教學。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生獲取知識,對學生興趣和求知欲望的培養(yǎng)也很有幫助。
(三)發(fā)揮教師主導作用,突出學生主體地位
任何教學過程都是教師教、學生學的雙邊活動,在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進行“灌輸式”地教學,學生則是被動地接受知識,死記硬背,不能夠靈活運用知識,缺乏自主學習和動手操作能力。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要在語文應用文教學中應用行為導向教學法,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把學生作為課堂的主人,教師積極為學生解答疑惑,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和邏輯思維能力。
(四)成立合作小組,培養(yǎng)學習興趣
成立合作小組,科學合理地劃分學習小組,遵循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讓每個學生都有展現(xiàn)自我的機會,保證小組成員的均衡發(fā)展。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使學生學習中遇到難題時,學會有意識地通過合作來解決問題,加強與同學間的交流合作[3]。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相互交流討論、集思廣益,能夠從多個角度去思考問題,不斷活躍思維,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成立合作小組,培養(yǎng)了學生的協(xié)作能力,加強了學生間的聯(lián)系,增強了班級凝聚力。
四、結語
應用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課程改革和社會發(fā)展對語文應用文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提高學生寫作能力、培養(yǎng)社會需要的人才成為應用文教學的主要目標。充分認識到行為導學在語文應用文教學中的重要性,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能力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施政明.淺析行為導向教學法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現(xiàn)代語文(教學研究),2009(06).
[2]李新躍.應用行為導向教學法切實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J].語文學刊(基礎教育版),2009(09).
[3]馮二剛.行為導向教學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應用實踐[J].新課程學習(上),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