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建清
不知什么時候,父親叫母親“老太婆”,母親叫父親“鄭老頭”。這樣的昵稱,在二老中傳遞著溫情。
父親入過伍,當過偵察連連長。退休后,軍人風度猶存。他說,母親照顧了他半輩子,現在輪到他來照顧母親了。他說他要用軍事化方式管理母親,讓她健康起來。
每次回家看望老兩口,母親總是向我“告狀”,說父親對她實行軍事化管理,把她當“兵娃兒”訓練。
原來,每天早晨,父親6點鐘準點起床晨練,然后回家做飯,7點半準時吃飯。早飯永遠都是牛奶、雞蛋、饅頭和一碟時令小菜。
母親患有嚴重的心臟病,長期吃藥,造成腸胃功能紊亂,味覺低下,對所有食物都提不起興趣。父親每天不管母親想不想吃,都會哄著母親把牛奶、雞蛋吃完,一年365天,天天如此。
時間久了,母親對雞蛋產生了厭煩,央求父親早飯換換口味,父親欣然答應。
從此,主食由饅頭變成小包子、蛋糕,有時父親還會拿出一塊玉米面做的發(fā)糕,說是讓母親換換口味。但牛奶和雞蛋還是母親早飯必須完成的“任務”。
吃完早飯,父親收拾完碗筷,打掃完房間,就會拉著母親一同出門散步。路上,父親始終一手攙扶著母親,一手拿著折疊凳,走一段路,父親就會命令母親坐下休息一會兒,而他則在一旁等著母親。
中午12點,家里會準時開飯。吃完飯,父親照例讓母親午睡半小時,也不管母親能不能睡著。有時母親睡得時間長了,父親會輕輕地喊醒母親,不讓母親貪睡。
下午,父親陪著母親彈彈琴,讀讀報,寫寫字。
晚上6點準時開飯。母親一天的生活就這樣在父親的“監(jiān)督”下度過。
父親今年74歲,除了聽力不好,其他方面都很健康。
自從父親實行了“軍事化”管理后,母親住院的次數也減少了。父親總是對我們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要想有健康的身體,生活一定要有規(guī)律。
母親則在一旁打趣:“鄭老頭,我看你是給我當司令當上癮了。好好好,我就讓你過過當司令的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