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麗娟(吉林體育學院 吉林長春 130022)
?
關于射箭技術的訓練方法的研究①
付麗娟
(吉林體育學院 吉林長春 130022)
摘 要:射箭運動是一項十分復雜的運動,其技術要領也種類繁多,技術動作日漸模式化。由于是以實現(xiàn)最佳化訓練控制作為自己的最終目標,因而最佳化訓練控制就成了運動員訓練和比賽中必須做到的最佳動作。而良好的訓練方式和教學方法,能在短期內提升新射箭運動員的技術水平,進而提高自身的訓練成效。要做到這一點,還要在進行這項工作之前,進行科學的制定各訓練過程的訓練計劃,選好運動員,對參加運動競技有計劃的準備和組織,在訓練過程中進行有計劃、有針對性的調控。因此,該文就射箭技術訓練方法提出自己的幾點認識,以供同仁參考指正。
關鍵詞:射箭技術 訓練方法 體能訓練 心理素質訓練 力量素質訓練
當前世界射箭技術都已經(jīng)達到了一個頂峰,不管是單項還是全能,成績都令人嘆為觀止。一個優(yōu)秀射手的射箭動作應具有規(guī)律,有節(jié)奏的,需要靠平時的嚴格訓練來發(fā)現(xiàn),研究并培養(yǎng)。射箭項目和其他運動項目一樣,需要教練員具有不斷總結,不斷創(chuàng)新,不斷探索的求新精神,除此之外,還要及時了解掌握相關的信息,不斷獲取各種訓練信息,用以指導自己的訓練,以達到預期訓練效果。只有這樣,才能使自己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調查表明,每次比賽的總成績最高均在288支箭2700余環(huán),幾乎接近滿環(huán)的30米射,達到345環(huán)的50米射以及男女70米射都讓人感到望塵莫及[1]。如今,射箭比賽不再只是運動員體力、技能和戰(zhàn)術間的簡單較量,而是運動員智慧、教練員使用的訓練方法的比賽。
1.1 射箭的基礎動作對運動員的影響
基本技術動作是射箭技術的根本,也是學習其他射箭技能的基礎,因而對于基本技術動作的學習要求是十分嚴格的,射箭運動員只有在訓練中掌握了基本技術動作,才能在此基礎上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成績。站立、舉弓動作、推弓動作、夾弦動作、拉弓動作、開弓動作以及瞄準等都是射箭運動的基本技術動作,這些基本動作具有較強的連貫性和協(xié)調性,其中某一環(huán)節(jié)的失誤,則極有可能影響到整個射箭活動,進而拉低運動員的比賽成績[2]。
1.2 教練員對運動員技術動作的要求
我國射箭運動員大多是年輕人,他們的自控能力相對較差,教練員在基本技術動作訓練中,要為他們制定詳細的訓練計劃方案,在射箭運動員的日常訓練貫穿各種基本技術動作訓練,教練員還要認真監(jiān)督射箭運動員的訓練,及時指出他們不合規(guī)范的射箭技術動作,并即使給予糾正,防止運動員反復錯誤動作從而形成習慣。除了理論上的指導,教練員還需要讓運動員了解各類基本動作的標準,可以通過親自示范等方式,使得射箭運動員的基礎技術動作得到鞏固和提高,促進整體技術的快速形成。
1.3 如何強化技術動作
基礎技術動作的掌握對于運動員以后的發(fā)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3]。同時,教練員也需要“因材施教”,在基本技術動作訓練中,要注意運動員的年齡和訓練水平等的差異,在進行評估時,要因人而異,對每一支箭的質量和每一個運動員的動作進行評價,這樣才能使每個運動員都能找到訓練的突破口,提高自己的射箭水平。在分化訓練階段,教練員要意識到視覺反饋的作用,增多訓練中的示范,加強模擬練習,促進運動員視覺與自身感覺的良好溝通。在鞏固訓練階段,合理運用語言反饋運動員的訓練情況,強化運動員基本技術動作與思維的互動,致力于幫助運動員形成具有自我特色的基本技術動作體系。
2.1 如何在比賽中有效的克服緊張的情緒
射箭比賽是一個對射箭技術動作準確性、技巧性等要求較高的活動。射箭運動員經(jīng)過日常的基本技術動作訓練,對基本技術動作的掌握完全有能力參加比賽,但由于賽場是一個環(huán)境多變,且易受外部因素境影響的射箭場地,在比賽中,運動員極有可能出現(xiàn)緊張情緒,甚至情緒失控的情況,這必然會影響到他們射箭比賽的成績。由此可見,在日常訓練中,對運動員心理素質的訓練是不可缺少的,并且良好的心理素質也是一個新時代運動員必備的素質之一。在心理素質訓練方面,首先,教練員要教會運動員調節(jié)情緒的技巧,在比賽中,要能夠調整自己的情緒,避免受到外界影響,從而發(fā)揮出自己的最佳水平;其次,運動員獨立思考的能力也是需要訓練的素質之一,比賽中出現(xiàn)的問題大多具有突發(fā)性,教練員在賽前不可能完全預測到,也不能在賽前布置好所有,所以面對賽場上的突發(fā)情況,就需要運動員運動獨立思考能力,分析問題,得出結論,并做出自己的判斷,這對運動員的超常發(fā)揮具有重要作用[4]。
表1 射箭運動員SCL-90各因子與心理疲勞的相關分析
2.2 對射箭運動員心理疲勞的相關分析
由于年輕的射箭運動員長期處于訓練狀態(tài),社會閱歷明顯不足,在比賽中出現(xiàn)情緒失控的情況經(jīng)常發(fā)生,因此教練員在日常訓練中要重視對年輕運動員情緒控制能力的訓練。運用科學、合理、系統(tǒng)的訓練方式,讓運動員學會控制知己的情緒,并能夠在賽場中調節(jié)和控制自己的情緒,保持愉悅的精神狀態(tài)。對于運動員來說,在訓練或比賽中遇到挫折,將會對他們產(chǎn)生嚴重的情緒影響,如果短時間內不能進行調節(jié)并恢復,會對比賽產(chǎn)生不好的影響。因此,教練員不僅僅需要掌握射箭技術的訓練方式,還需要掌握心理學和社會學等方面的知識,并將它們融入到日常的基本技術訓練當中,使運動員能夠在面對賽場或訓練中的情緒壓力時,能夠及時調整和克服不良情緒的發(fā)生[5]。
由表1可見,造成心理疲勞的因素很多。所以在射箭訓練中,教練員和運動員要積極應對,客服心理疲勞的影響。另外,年輕的射箭運動員一般還處于身心發(fā)展的關鍵期,情緒容易出現(xiàn)較大的波動,對此,教練員要有足夠的耐心,面對運動員偶爾的發(fā)脾氣,生氣和偏激行為,教練員要進行及時的疏導,幫助他們始終保持一種樂觀積極的心理狀態(tài)[6]。
3.1 射箭運動員的體能素質訓練的方法
力量、靈敏度、耐力、速度、柔韌度以及跑、跳、打、投等基本活動能力都是體能,即人的器官在各種體育運動中表現(xiàn)出來的能力。從運動學的角度對體能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體能不僅僅由遺傳基因決定,還與后天的運動訓練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由于現(xiàn)代的年輕人從小缺乏運動,許多射箭運動員的體能就相對較差,教練員不能盲目的根據(jù)這一因素就認定他們不適合從事體育運動,而忽視了后天的訓練的作用[7]。年輕射箭運動員處于長身體關鍵期,教練員要結合他們的體能現(xiàn)狀,制定有效的提高訓練方案,對于一些技術動作較好但體能較差的運動員,教練員要對其的體能進行訓練,在兼顧技術訓練的同時開展各種體能訓練,致力于提高運動員的體能素質。例如,可以在日常訓練中,帶領運動員進行籃球、足球、羽毛球、爬山、騎自行車等室內外活動,通過這些活動增強運動員的體能,同時也能夠提高他們身體的協(xié)調能力。同時,教練員要注意訓練方法的科學性,注重運動員循環(huán)系統(tǒng)、神經(jīng)系統(tǒng)和呼吸系統(tǒng)的自控性與協(xié)調性,保證運動員在比賽中的體能穩(wěn)定供應。
3.2 射箭運動員力量素質訓練的方法
在強化體能訓練的同時,教練員也要認識到力量素質訓練的重要性。較強的力量素質是運動員發(fā)揮射箭技術的基礎,肩背部、手臂、腿部等身體部位的肌肉力量儲備是必不可少的,而且還需要保證這些部位能夠提供持續(xù)的穩(wěn)定力量[8]。教練員在日常力量素質訓練中,可以將力量訓練貫穿于站立、舉弓、開弓、推弓、瞄準、用力等基本技術訓練中,此外,還可以通過有意識的力量訓練加強運動員的力量素質,如通過引體向上、俯臥撐、舉重和仰臥起坐等方法,培養(yǎng)運動員身體各部位的肌肉力量。在開弓訓練中,教練員需要引導運動員進行各個力量的肌肉靜止與收縮訓練,讓運動員能夠保持力量的穩(wěn)定性,而技術動作的穩(wěn)定性則表現(xiàn)在射箭動作完成后,運動員身體各部位的姿勢不會發(fā)生明顯的變化,這樣也表明運動員對于身體各部位力量支配得較為合理,并且具有較高的力量素質[9]。因此,針對我國年輕射箭運動員力量不足,在連貫射箭動作時無法保持穩(wěn)定性的情況,需要教練員加強力量素質的訓練,讓射箭運動員的力量素質得到提升,從而提高射箭技術的整體水平[10]。
當今,射箭活動作為一項奧運會項目,受到越來越大的關注,射箭技術也在不斷地被突破,各國間的射箭技術逐漸模式化,運動員的體力,技術等已經(jīng)不再是優(yōu)勢,運動員、教練員以及關注射箭運動的專家們在不斷地分析研究射箭技術的訓練方式。只有不斷的探索研究并改進射箭技術的訓練方式,對射箭基本動作技術、運動員心理素質訓練、體能訓練以及力量訓練運用科學合理的訓練方式,打好運動員自身的技術動作的功底,循序漸進,這樣才能夠在射箭運動上取得重大的突破,從而在射箭比賽中能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
參考文獻
[1]金春植.韓國射箭隊選拔及訓練特點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 2014(30):27-28.
[2]袁林,袁新,袁吉.優(yōu)秀射箭運動員專項體能訓練的研究[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11(6):61-62.
[3]陳青.奧運會射箭比賽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14(11):68-71.
[4]張憲,趙志香.射箭技術發(fā)展對策的探討[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1):25-27.
[5]朱鵬.淺談射擊訓練理念與訓練方法創(chuàng)新[J].中國射擊射箭, 2013(4):12-13.
[6]潘敏銳.核心力量訓練對優(yōu)秀射箭運動員成績影響的實證研究[J].搏擊:體育論壇,2014(24):5-7.
[7]官立勇.對提高運動訓練科學化水平的思考[J].安徽體育科技, 2003(1):14-16.
[8]李春雷.體能的概念[Z].體能訓練概論,2010:1-2.
[9]劉愛杰.耐力性競速項目專項運動素質的整合[D].北京:北京體育大學,2001.
[10]葉慶暉.體育賽事運作研究[D].北京:北京體育大學,2003.
作者簡介:①付麗娟(1983,10—),女,蒙古族,內蒙古通遼人,博士,講師,研究方向: 運動人體科學,運動訓練。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02.017
中圖分類號:G8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6)01(b)-0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