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彥科
地方各級人大常委會召開會議中,對“一府兩院”向會議作出的報告進行審議,常委會組成人員針對報告中的相關事宜提出審議意見,經(jīng)歸納整理轉交“一府兩院”在工作中改進落實。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大部分都是由本級人大常委會辦公室(廳)歸納整理后提交主任會議進行研究把關,以會議紀要形式交“一府兩院”辦理,筆者認為此做法不可取。
一是受會議制度的限定。人大常委會是人民代表大會的常設機關,實行集體行使職權,在審議“一府兩院”有關專項工作報告中,對于組成人員提出的意見建議,經(jīng)歸納整理后形成審議意見,應該是以常委會組成人員過半數(shù)通過才能形成具有約束性的監(jiān)督意見,轉交“一府兩院”進行辦理。而主任會議只是研究常委會交辦的日常事務工作,且以主任、副主任、秘書長構成,人數(shù)僅占常委會人數(shù)的五分之一左右。
二是受職權限制。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通過“一府兩院”相關工作報告,是依照地方組織法規(guī)定的十三項職權開展監(jiān)督工作。而該級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的職責主要是為人大常委會服務,概括為:研究制訂各項工作方案,提出會議日程、議題等草案,討論修改常委會工作要點、總結、視察、檢查、調(diào)查報告,協(xié)調(diào)組織常委會組成人員、人大代表開展視察或?qū)n}調(diào)查,指導協(xié)調(diào)人大各專委會或者各工作機構的工作,提名組織特定問題調(diào)查委員會和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組成人員的人選。在大會閉會期間,由主任會議提名專門委員會的個別副主任委員和部分委員人選,由常務委員會會議通過。作為主任會議對于組成人員提出的意見建議,只能履行修改完善的工作職責,對修改后的意見建議提請常委會審議表決形成審議意見。主任會議只是為常委會行使職權做好服務工作的組織形式,不具有審定常委會審議意見的職權。
三是受上下級關系的限制。二者屬于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主任會議是在人大常委會的領導下開展工作,是為人大常委會行使權力、履行職權服務的組織形式,不屬于行使權力的機構。在隸屬關系上,沒有下級審定上級意見的做法,也沒有少數(shù)人審定應由常委會集體(組成人員的過半數(shù))通過并形成審議意見的做法,所以不宜由主任會議審定常委會會議形成的審議意見。
(作者單位:陜西省寧強縣人大常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