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論高校綜合改革≠……

        2016-04-20 14:59:14成黎明
        大學教育科學 2016年2期
        關鍵詞:全面深化綜合

        摘要: 高校綜合改革是當前熱論話題,通過逆向思維的路徑對這一概念進行剖析和闡釋,并在此基礎上探查其基本內(nèi)蘊和主要特征有助于理性縝思。全面改革不等于推倒重來、齊頭并進,而是強調(diào)高校改革范圍的廣泛性、內(nèi)容的豐富性、視野的全局性。深化改革不等于西化、去中國化,而是體現(xiàn)為深入批判的理性自覺和攻堅克難的精神狀態(tài),扎根實情、堅定前行的辦學定力。綜合改革不等于單項改革的簡單疊加、內(nèi)部整合,而是要增強改革的關聯(lián)性、協(xié)同性和耦合性,具有“集成”意識。改革不等于沒有規(guī)則程序、朝令夕改,高校綜合改革應做到于法有據(jù),堅持程序正當。

        關鍵詞:高校改革;綜合;全面;深化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0717(2016)02-0112-05

        收稿日期:2015-11-29

        基金項目:2013年度湖南省“十二五”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XJK013QGD001);2013年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專項任務項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13JDSZ2051) 。

        作者簡介:成黎明(1981-),男,湖南衡陽人,湖南大學辦公室助理研究員,中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主要從事高等教育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2年,黨的十八大作出“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重大戰(zhàn)略部署。2013年,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再次明確提出要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2014年,國家教育體制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發(fā)通知,要求部屬高等學校開展綜合改革,在2015年完成綜合改革方案制定和報備工作。在中央的統(tǒng)一布局和教育主管部門的強力推動下,我國高校正在深入開展新一輪的綜合改革。作為一項貫徹中央決定的重要政治任務,同時也是一項破解當前高校發(fā)展困境的重大行動,高校綜合改革一方面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總體方針要求,增強改革的系統(tǒng)性、整體性、協(xié)同性;另一方面又要遵循高等教育內(nèi)在規(guī)律和高校改革范式邏輯,注重改革的漸進性、延續(xù)性、穩(wěn)定性,真正做到全面、深化、綜合相統(tǒng)一。但是,一些高校、一些人習慣于在“改什么”上下功夫,對“怎么改”的問題思考不夠,缺乏對改革規(guī)律、改革路徑、改革方法等內(nèi)在機理的深入研究,以致未能準確理解高校綜合改革的本真要義,在認識和實踐中存在偏差。本文以“高校綜合改革≠……”的逆向思維對“高校綜合改革”這一概念進行剖析和闡釋。

        一、全面改革≠推倒重來、齊頭并進

        有人認為,“全面”就是全部、面面俱到、無所不包,強調(diào)高校綜合改革的全面性,就是要對高校內(nèi)部來一次全方位改造,把高校各個方面、各項工作、各個部門都囊括到改革中來,進行徹底地流程再造。改革確實具有否定性,但并不是簡單地消滅、全方位地拋棄,而是一種“揚棄”,是對對象“既被克服又被保留”,按其形式來說是被克服了,按其現(xiàn)實的內(nèi)容來說是被保存了[1]。“凡有辦理大學經(jīng)驗的人都知道,大學的進化很像有機體的進化,是通過繼續(xù)不斷的小改革來完成的。大規(guī)模的突變往往會導致毀滅”[2]。全面改革不是要全盤否定高校以往的改革發(fā)展成果,不等于改得越多越好,絕不是要全部推倒重來、另起爐灶。“問題的實質(zhì)是改什么、不改什么,有些不能改的,再過多長時間也是不改,不能把這說成是不改革”[3](P20)。“全面”是對改革廣度的界定,強調(diào)改革范圍的廣泛性、內(nèi)容的豐富性、視野的全局性,其實質(zhì)是在鞏固已有改革發(fā)展成果的基礎上進行全面考量、整體推進,對應該改的堅決改,對不應改的堅決守住。

        注重高校綜合改革的全面性,就是要拓展改革的廣度,提升改革的高度,具有全局視野,堅持從大局著眼、大處著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全面深化改革是關系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全局的重大戰(zhàn)略部署,不是某個領域某個方面的單項改革?!薄耙獜娜挚磫栴},首先要看提出的重大改革舉措是否符合全局需要,是否有利于黨和國家事業(yè)長遠發(fā)展。要真正向前展望、超前思維、提前謀局”[3](P138)。對于高校綜合改革這樣一種“巨型”改革而言,需要辯證思考,妥善解決價值沖突、利益調(diào)整、體制改造、體制創(chuàng)新等方方面面的問題,需要實現(xiàn)宏觀、中觀、微觀各層面之間的順暢貫通,牽一發(fā)而動全身,阻力很多,難度很大[4]。因而不能單獨地、片面地考察改革中的各種要素及其關系,而應該把它們?nèi)糠胖糜谡麄€高校系統(tǒng)之中,放置于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之中,放置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宏觀背景中進行深入分析、系統(tǒng)設計,對高校內(nèi)外部各種關系進行全面把握。

        有人認為,“全面改革”就是要做到各項改革任務同時部署、同步推進,做到均衡發(fā)力、齊頭并進,這樣才能迅速產(chǎn)生改革成效。以人才培養(yǎng)機制改革為例,以往教育部門、高校往往從部門職能出發(fā),簡單地提“五育并舉”,分頭推進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等改革。這種改革模式建立在零件拼裝式的育人觀之上,并沒有深刻認識到德育為先、體育為基、智育為重、美育為要的內(nèi)在邏輯關系,忽視了人才培養(yǎng)的整體性和有機聯(lián)系,改革成效并不理想。再以《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為例,教育部立項啟動425項教育體制改革項目和17個二級學院試點項目,改革項目和試點項目數(shù)量之多創(chuàng)歷史新高,但并不能據(jù)此認為這些項目都是同步實施,沒有重點。高校綜合改革最終將分解成許多具體任務,任務越多就越應當突出重點,把握難點,找準著力點。全面改革也并不意味著否認漸進式改革,不需要改革試點。當前的高等教育改革宜遵循漸進改革方式,首先在局部范圍內(nèi)進行制度創(chuàng)新,然后進行試點先行、取得經(jīng)驗、逐步推廣、完善政策、漸進突破的改革模式,從而由制度的量變達到整體政策變遷的質(zhì)變過程[5]。

        全面改革不能撒胡椒面,“不是平均用力、齊頭并進,而是要抓住高校發(fā)展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抓重要領域和關鍵環(huán)節(jié),努力做到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本與治標相結合、漸進與突破相銜接,實現(xiàn)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相統(tǒng)一”[3](P44)。因此既要學會彈鋼琴,做到統(tǒng)籌兼顧,總攬全局;又要懂得牽住“牛鼻子”,明確改革的難點焦點,分清主次先后、輕重緩急,瞄準主攻方向,集中火力擊中要害。本輪高校綜合改革,以完善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現(xiàn)代大學制度、推進高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為總目標,其關鍵就是要明晰學術權力主體、行政權力主體、個體權利主體的權責邊界,理順高校治理結構中的利益關系、權力關系和權利關系,構建起高校治理的制度體系、行動體系和價值體系。endprint

        二、深化改革≠全盤西化、去中國化

        當前,一些高校在推進開放式、國際化進程中,熱衷于探尋現(xiàn)代大學的普遍模式和一流大學的成功經(jīng)驗,以“真理無國界”、“學術無禁區(qū)”為由,把教育現(xiàn)代化等同于西化,希望通過全面移植西方高等教育制度來改造中國高等教育和高校,速成世界一流大學。例如,有的高校人文學科也大范圍采用西方原版教材;課堂教學鼓吹價值無涉,任由西方錯誤價值觀念和意識形態(tài)理論在課堂上傳播;人才引進言必稱面向全球公開招聘,實則只針對美國等少數(shù)發(fā)達國家高校。與此同時,一些人將科研項目評審和學術腐敗問題全部歸因于中國教育科技體制,有的人刻意詆毀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希望通過仿照西方高校理事會、董事會制度來替代、否定黨對高等教育的領導權,其根本目的是要“去中國化”。

        學習借鑒是縮小差距的捷徑。作為現(xiàn)代大學的后發(fā)外生型國家,我國現(xiàn)代意義上的大學不過百余年歷史,而西方大學經(jīng)過上千年的發(fā)展,已形成一套相對成熟完善的辦學體制和運行機制。高校綜合改革確實應具備世界眼光,積極借鑒發(fā)達國家先進教育經(jīng)驗,但也要具有本土情懷,繼承和弘揚優(yōu)良傳統(tǒng)。正如國際教育發(fā)展委員會指出的,發(fā)展中國家“只有把科學吸收到它們的傳統(tǒng)文化中去,把世界思潮吸收到它們自己的民族生活中去,才能更新它們自己而又保持它們民族的特點”[6](P121-122)。學習借鑒不等于照搬照抄。改革的宗旨是讓高校抱定宗旨,回歸大學之道,堅持以學術為主旨、以人才培養(yǎng)為核心任務,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學術殿堂、文化圣地。改革不是改向,是有立場、有原則的,要立足于所處國家基本制度,扎根于所處經(jīng)濟政治文化社會環(huán)境,遵循自身內(nèi)在的學術邏輯理性和現(xiàn)實的文化傳統(tǒng)血脈。

        深化改革首先體現(xiàn)為一種進行深入批判的理性自覺和攻堅克難的精神狀態(tài)。高校是理性批判的場所,理應對外界環(huán)境有著清醒的認識,對是非利害能理性地辨別,對自身的弊病能自覺進行批判革新。當前高校改革已從“淺水區(qū)”進入“深水區(qū)、攻堅期”,面對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艱巨性、復雜性、風險性前所未有?!罢嬲饬x上的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擔負任務之重、涉及范圍之廣、觸及利益之深、牽涉因素之多、所需周期之長,均非迄今‘教育領域任何改革所可同日而語”[4]。因此,迫切需要改革者具有“逢山開路、遇河架橋”的精神,“壯士斷腕、刮骨療傷”的魄力,“堅忍不拔、久久為功”的意志,“能夠正視改革問題的復雜性,敢于‘革自己的命,深刻反思支配自己行為的‘慣性,重構自己的知識和信念體系……從表層變革轉變?yōu)樯顚幼兏?,破解制約自身教育行為的制度邏輯。要實現(xiàn)這種轉變,改革者和實踐者需提升理性自覺,能夠跳出現(xiàn)有的思維范式,看到行為背后的支配規(guī)則”[7]。

        深化改革還體現(xiàn)為扎根實情、堅定前行的辦學定力。中華文化是滋養(yǎng)中國高校發(fā)展的沃土,社會主義制度是夯實中國高校體制的根基,辦人民滿意的教育是指引中國高校辦學的方向。高校改革首先要扎根中國大地。中國的大學以及在其中進行的學術和教育活動,作為“中國”處境中的一部分,如果不對這種處境進行深入自覺的思考,就不可能找到改良自身的道路,就只能在所謂“與國際接軌”的旗號下,仰賴美國學術傳統(tǒng)的滋養(yǎng),為美國學術發(fā)展提供初級產(chǎn)品和消費市場,在教育、學術乃至思想上都成為亦步亦趨的“尾隨者”[8]。推進高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需要在國家治理的語境下來理解大學治理的內(nèi)涵與體系建設,領悟大學治理中學術權力重塑的初衷,理性反思行政權力主導的成效得失,認真審視大學治理的內(nèi)在邏輯關系[9]。只有這樣,綜合改革才能真正解決當前我國高校治理困局。高校改革其次要尊重辦學傳統(tǒng)。敬畏歷史、尊重傳統(tǒng),反映高校的辦學自信和文化自覺。在當前社會變革轉型期,各種教育觀念和社會思潮紛繁復雜、泥沙俱下,高校更需要在改革發(fā)展中把好方位,立足實際,有定力、有主張。如果不顧國情、校情,以所謂的現(xiàn)代大學普世價值、標準規(guī)則、通用模式來改造中國高等教育和高校,否定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辦學方向,不僅學不到人家的精髓,反而連自身特色也會丟掉,最終只會是“畫虎不成反類犬”。

        三、綜合改革≠簡單疊加、內(nèi)部整合

        綜合改革以單項改革為基礎,是單項改革進行到一定程度后的必然要求。從部分高校已經(jīng)公布實施的綜合改革方案來看,大多涵蓋了現(xiàn)代大學制度、人才培養(yǎng)機制、科研學科機制、社會服務機制、資源管理模式、干部人事制度、管理服務創(chuàng)新等多個方面的改革任務,較好地體現(xiàn)了綜合改革的全面性。但是,正如有學者指出的,從有些地方制定的改革方案及采取的改革行動來看,或多或少存在著把“綜合”等同于“全面”、以“全面”代替“綜合”的偏向。這些綜合改革盡管在對象范圍上囊括了教育的所有方面,卻未體現(xiàn)出不同方面的改革之間究竟有何關聯(lián)、如何統(tǒng)籌、何以評價等。與此前的教育改革相比,也只在于前者把業(yè)已進行及將要進行的各種單項教育改革全部羅列了出來,實際上只是眾多分離的、“零散”的教育改革的簡單疊加,而非真正意義上的教育領域“綜合”改革[4]。這確實是值得引起注意的現(xiàn)象。

        綜合改革絕不是一系列單項改革的簡單拼湊和相加。系統(tǒng)論認為,“整體不等于部分的總和”?!叭绻覀儼褦?shù)學上整體等于它各部分的總和這一原理應用于我們的主題上,那就是錯誤的”[10](294)。綜合改革就是要破除“部門割據(jù)”的碎片化改革,擺脫以往的“單兵突進”、“局部突破”式改革的局限,增強改革的關聯(lián)性、協(xié)同性和耦合性,既體現(xiàn)“全面”的觀念,更具有“集成”的思維[7]。首先應抓好頂層設計、系統(tǒng)謀劃,在對改革的真實需求、基本條件、主要障礙及可能結果進行全面的客觀分析基礎上,確定高校綜合改革的基本目標、總體架構、相互關聯(lián)、可行線路、重要環(huán)節(jié)及主要策略[4],使單項、具體改革統(tǒng)籌服務于統(tǒng)攝性、長遠的總體目標,使之基于整體、歸于整體。其次應協(xié)同推進,增強改革的協(xié)調(diào)性。加強不同時期、不同方面改革的配套和銜接,注重改革措施整體效果,防止畸重畸輕、單兵突進、顧此失彼;深入研究各改革任務關聯(lián)性和各改革舉措耦合性,使各項改革舉措在政策上相互配合、在實施過程中相互促進、在改革成效上相得益彰,發(fā)生化學反應,產(chǎn)生共振效果[3](P44-45)。endprint

        高校綜合改革的主體是高校,重心也在高校。但絕不能就此認為改革是高校的獨家事務,不能僅僅站在高校內(nèi)部孤立地就高校論改革。教育不是在真空環(huán)境下進行,高校內(nèi)部問題不僅源于高校自身和教育領域,還與社會問題相交織,一些問題其實是社會問題在教育和高校領域的投射與反映。“在大學從社會邊緣步入社會中心的進程中,教育發(fā)展與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聯(lián)系更加緊密,教育改革和學校發(fā)展往往受到教育外部制度、政策和輿論環(huán)境的影響和制約,教育政策的制定和改革舉措的實施實際上已遠遠超出了教育自身的范疇”[11],單打獨斗式的改革終將孤掌難鳴。高校綜合改革作為一項需要“各級各類教育協(xié)同改革的復雜工程”、“一個與社會環(huán)境交互影響的開放系統(tǒng)”、“一種關涉多元主體的共生博弈”,其“系統(tǒng)內(nèi)部諸要素的改革不僅相互之間交叉關聯(lián),同時也與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其他社會子系統(tǒng)密切相關,即具有多維鑲嵌性”[12]。

        因此,要將高校改革嵌入整個教育領域綜合改革之中,嵌入整個社會系統(tǒng)改革之中,與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總體布局協(xié)同推進。一方面,綜合改革要求高校不能把目光僅僅局限于自身,而要把視野延展至高校之外,對改革所需解決問題的外部社會條件進行客觀的深入分析,主動協(xié)同相關“社會領域”會商尋求解決路徑;另一方面,高校綜合改革也要求“社會領域”真正把高校改革看成自己的事情,在與高校協(xié)同和會商中秉持積極的態(tài)度[4]。教育部自部署啟動高校綜合改革以來,先后頒發(fā)了《關于進一步落實和擴大高校辦學自主權 完善高校內(nèi)部治理結構的意見》、《關于深入推進教育管辦評分離 促進政府職能轉變的若干意見》等有關簡政放權的系列文件,目的就是要進一步理清政府、高校、社會三者之間的關系,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和教育管辦評分離,形成政府依法宏觀管理、學校依法自主辦學、社會各界依法參與和監(jiān)督的高校治理新格局,為高校綜合改革營造寬松良性的外部環(huán)境。

        四、改革≠朝令夕改、不受約束

        在實踐中,對于改革的力度與效果存在泛化、模糊化或強化、絕對化兩種傾向。前一種將改革等同于發(fā)展,認為只要發(fā)展了就是改革,以發(fā)展的舉措來替代改革行動。事實上,改革與發(fā)展并不能直接劃等號,不能用發(fā)展舉措來取代改革行動。只發(fā)展不改革,高校深層次問題永遠得不到徹底解決,發(fā)展必然無法持續(xù);但是,不以發(fā)展為目的之改革、“為改革而改革”,只會使改革偏離方向,失去正當性。后一種則將改革等同于革命,等同于否定、批判,強調(diào)改革的徹底性、根本性,認為改革就是要破舊立新,解放思想首先要破除規(guī)則,改革不能受規(guī)則束縛。在這種觀念指導下,改革成了自由放任的過程,被視為“搞破壞”、“瞎折騰”、“翻燒餅”的代名詞,讓人言改革色變。

        改革是推動社會發(fā)展的重要動力。與“革命”強調(diào)解決現(xiàn)存的基本制度問題根本性、全局性的質(zhì)變不同,“改革”注重在基本制度不變的前提下對舊的體制機制的自我調(diào)整和局部完善。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高校先后經(jīng)歷了多個階段的改革,但基本上是采取自上而下方式,由政府主管部門發(fā)動、組織和推進。這種改革模式由于主導者的行政意志與實施者的主觀需求有時并不完全吻合,在約束機制與問責機制尚未有效建立的情況下,政府與高校之間極有可能因博弈而使改革走樣。一方面,一些高校迫于主管部門壓力,走走形式,做做樣子,上級關注的、吸引公眾眼球的就改,上級沒有關注的、難度大的就放置不理。另一方面,一些高校投機辦學、“報復性”地使用辦學自主權的現(xiàn)象非常普遍[13]。例如,有的高校以改革通識教育為由,大幅度降低思想政治理論課學分和課時數(shù);有的把高等教育去行政化簡單地理解為裁減機關行政人員、撤并黨政機構,而不是從理順行政與學術的關系、轉變行政職能入手。此外,一些高校改革程序不健全,改革舉措缺乏充分論證,準備也不充分,往往是朝令夕改,過于隨意,令師生無所適從。

        高校綜合改革必須理性合法,做到于法有據(jù)。中央在部署全面深化改革時強調(diào)指出:“凡屬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據(jù)。在整個改革過程中,都要高度重視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發(fā)揮法治的引領和推動作用,加強對相關立法工作的協(xié)調(diào),確保在法治軌道上推進改革”[3](P153)。高校綜合改革遵循的“法”,一是指法律,具體包括國家《憲法》、《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教師法》、《學位條例》等法律法規(guī),以及黨和國家有關教育政策文件、高校《章程》等基本制度。高校綜合改革必須在政策法規(guī)和文件制度明確的權限范圍內(nèi)進行,做到“法無授權不可為、法無禁止皆可為、法定職責必須為”。二是指法理,即要遵循高等教育規(guī)律、原則、目的、宗旨,認真履行職責使命,堅持繼承傳統(tǒng)與改革開放相結合,堅持與社會政治經(jīng)濟文化科技相適應,按規(guī)律辦學,據(jù)實際改革。

        高校綜合改革還要堅持程序正當,做到有序推進?!巴椒ú蛔阋宰孕小?,好的制度規(guī)則需要公正地執(zhí)行方能發(fā)揮規(guī)范功能。高校綜合改革面對的是深水區(qū)的利益藩籬、攻堅期的復雜難題,尤其要防止因改革帶來更大的利益尋租和恣意妄為,必須“以程序制約權力”。因此,應建立健全改革事項議事規(guī)則和決策程序,做到重大改革納入高?!叭匾淮蟆笔马椉w研究、民主決策。充分發(fā)揮高校多學科、多專家的優(yōu)勢,在綜合改革中廣匯民智、廣聚民意。制定改革流程圖,完善改革立項、調(diào)研論證、方案決定、實施推進、評估修正等程序,建立健全改革事項報告制度、專家咨詢制度、風險評估制度、公示聽證制度、改革試點制度、監(jiān)督測評制度、責任追究和責任倒查制度。建立改革工作督查機制,完善過程監(jiān)督,加強事中、事后監(jiān)管,確保綜合改革始終沿著正確方向有序穩(wěn)步推進。

        參考文獻

        [1]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81.

        [2] [英]阿什比.科技發(fā)達時代的大學教育[M].滕大春,滕大生,譯.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20.

        [3]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習近平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20-153.

        [4] 吳康寧.改革·綜合·教育領域——簡析教育領域綜合改革之要義[J].教育研究,2014(1):41-46.

        [5] 李立國.當前高等教育改革的特征與核心問題[J].教育文化論壇,2014(2):1-5.

        [6] 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教育發(fā)展委員會.學會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華東師范大學比較教育研究所,譯.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6:121-122.

        [7] 孟海照.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制度邏輯——兼論學生“減負”政策低效的根源[J].中國教育學科,2014(1):28-31.

        [8] 李猛.大學改革與學術傳統(tǒng)[J].讀書,2004(1):97-106.

        [9] 李立國.大學治理的內(nèi)涵與體系建設[J].大學教育科學,2015(1):20-24.

        [10]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294.

        [11] 鐘秉林.深化綜合改革 涉過教育改革“深水區(qū)”[J].教育研究,2013(7):4-9.

        [12] 岳偉,徐潔.以生態(tài)學思維引領教育綜合改革[J].中國教育學刊,214(12):11-15.

        [13] 張應強.高等教育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對高等教育改革進行改革[J].中國高教研究,2014(10):16-20.

        (責任編輯 陳劍光)endprint

        猜你喜歡
        全面深化綜合
        行政事業(yè)單位內(nèi)部控制的深化策略
        小學德育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甘肅教育(2016年22期)2016-12-20 22:05:54
        武術功能的“全面性”與全球化發(fā)展
        武術研究(2016年10期)2016-12-15 19:27:18
        淺議新時期深化黨員思想教育的長效機制
        全面風險管理在企業(yè)管理中的應用研究
        商情(2016年40期)2016-11-28 11:00:41
        淺談全面“營改增”改革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辦法
        中國市場(2016年40期)2016-11-28 03:49:45
        讓“綜合與實踐”活動“活”起來
        對動漫藝術“綜合與表現(xiàn)”領域多元化應用形式的探索
        戲劇之家(2016年20期)2016-11-09 23:52:39
        民用飛機機電綜合控制技術研究
        科技視界(2016年22期)2016-10-18 16:05:36
        弘揚楊惟義生態(tài)理念 注重綜合立體防害蟲
        国产揄拍国产精品| 日本av一级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高清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日本黄色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一区=区三区国产视频| 少妇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无码mp4| 亚洲欧洲国产日产国码无码| 亚洲国产成人av第一二三区| 亚洲乱码av中文一区二区第八页 | 日日噜噜夜夜狠狠视频|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视频播放| 国产露脸精品产三级国产av| 精品熟女少妇免费久久| 亚洲av免费看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自国产自愉自愉免费24区| 少妇人妻在线无码天堂视频网 | 欧洲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少妇露脸精品自拍网站| 日韩经典午夜福利发布| 国外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老熟女熟妇嗷嗷叫91| 国产黄色一级大片一区二区| 亚洲人精品午夜射精日韩| 成熟丰满熟妇高潮xxxxx| 色偷偷亚洲第一综合网| 久久精品熟女亚洲av麻豆永永| 中文字幕乱码无码人妻系列蜜桃| 熟妇高潮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 亚洲一区域二区域三区域四| 刺激一区仑乱| 在线播放亚洲第一字幕| 激,情四虎欧美视频图片| 亚洲蜜臀av一区二区三区漫画| 麻豆国产精品久久人妻| 久久人妻少妇嫩草av蜜桃 |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不卡| 女女同性黄网在线观看| 亚洲青涩在线不卡av| 日本免费在线不卡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