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奕輝 (福建省泉州市第一中學,362000)
隨著足球走進校園,推動校園足球普及的戰(zhàn)略舉措,時代賦予了我們新的使命?!按蜩F還得自身硬”則成為這一使命的內(nèi)驅(qū)力。體育教師只有具備了兢兢業(yè)業(yè)的事業(yè)心、主人翁的責任感,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觀念,才能在一線的主陣地為實現(xiàn)新的使命起到橋頭堡的作用。
案例背景:
“足球教學比賽”一課,教學對象是高二年學生。課的教學目標重點是讓學生進一步了解足球比賽規(guī)則,并在教學比賽中合理運用規(guī)則;讓學生在比賽的對抗中提高已學的基本技術,增強比賽意識;培養(yǎng)學生團結、拼搏、進取的精神,感受“我踢球,我快樂”的愉悅心情。
案例過程:
隨著筆者的一聲哨響,高二3班甲乙兩隊的足球教學比賽拉開了帷幕,雙方進入了白熱化較量。甲乙兩隊時而短傳滲透,時而長傳急攻,雙方的城門風聲鶴唳,幸虧兩隊的防守固若金湯,雙方均未能破城撥寨。甲乙兩隊鏖戰(zhàn)甘苦,鹿死誰手,實在難以定奪。就在這時,甲隊的一名中衛(wèi)在本方禁區(qū)前沿有一個抬腿過高的動作,筆者下意識地吹響了“犯規(guī)”哨聲。乙隊的隊長在擺放球之后,看著筆者平舉前伸的手勢怔了怔問道:“是直接任意球嗎?”筆者不加思索地回答:“對!”瞬間,甲隊多名隊員不服地對筆者抗議道:“怎么是任意球呢?”“抬腿過高應該判罰間接任意球才對!”就在茫然、困惑和無策時,乙隊的隊長走近筆者悄沒聲兒地說:“您錯了!”隨后,他瞟了筆者一眼轉頭對甲隊的隊員們發(fā)吼:“咋了,間接球就間接球”,并起腳將球“射傳”給了甲隊的守門員。最后,這場有驚無險、雙方握手言和,讓我淪肌浹髓的“足球——教學比賽”在結束的哨聲中拉下了帷幕。
課后,乙隊的隊長拽著筆者悄然地說:“何老師,抬腿過高是一種危險動作,您在第一時間即吹響了“犯規(guī)”哨聲非常及時,但抬腿過高在沒有傷及對方的情況下,應該判為“間接任意球,手勢應該向上伸舉?!彼脑捠刮一腥淮笪?、自愧不如、自慚形穢,并在痛楚中煎熬著……當筆者下次課面對高二3班全體學生并做出坦坦蕩蕩、誠誠懇懇的自我批評和道歉后,在學生們的掌聲之中抬起了頭!
毋庸諱言,本節(jié)足球教學比賽課,一是由于對足球比賽規(guī)則的不精通,致使出現(xiàn)了錯判,并給自己帶來了困惑和無策;二是乙隊的隊長“妙手回春”,使筆者擺脫了困境;三是在課后和乙隊的隊長在交談中得到了認識;四是通過課后的自我反思得到了醒悟。
經(jīng)過剖析與反思,筆者深刻認識到:自己對足球比賽規(guī)則只是一知半解,對裁判的手勢還很模糊。雖然足球不是自己的專項,也不是自己的強項,可自己在從事多年的體育教學中,對自己薄弱的專業(yè)技術與知識缺乏潛心學習和苦心鉆研,致使自己不能成為這節(jié)課的駕馭者和能動實施者。
案例啟示:
處天外遙望地球很小,居體內(nèi)細察心域極寬。體育教師不可能個個堯舜、樣樣精湛,皆有自己的“長”,也有自己的“短”?!伴L”不要滋生驕傲和停歇,“短”不要產(chǎn)生自卑和倦怠?!按蜩F還得自身硬”,這句話哲理精深。一個主動生存的人、一個把可持續(xù)發(fā)展作為己任的人,則會不斷充實自己,不斷發(fā)展自己。因此,爭取“更好”應該成為每一位體育教師的永恒追求!
評審有感
承蒙欄目邀請,參與案例評審;雖臨歲末年首,公私瑣事助興;克服纏身事務,評審工作為重;自愿服務奉獻,源于承諾信任。
先睹匿名目錄,題目新穎引人;再學評比標準,了解特別說明;熟悉評審程序,遵守各項規(guī)定;學習參考資料,等同指導培訓;專家提供建議,審閱心中牢記;題目背景主題,新穎明確鮮明;框架結構細節(jié),規(guī)范詳略得當;結果評價反思,清楚合理深刻;文筆通俗流暢,表述生動感人;面面考慮其中,力爭公平公正。
確定評審思路,按序逐篇品讀;一輪淘汰教案,二輪主題分清;三輪教法技巧,四輪策略實效;五輪反思分析,缺失欠佳降層;按照比例得分,等次基本成型;點評最為費心,一句難以表清;肯定不是太準,觀點各人不同;參照評分標準,勞心費神謹慎;推敲比較評審,部分確實難定;依據(jù)名次限定,打分基本公正;一人評定不行,多人匿名審定;數(shù)輪嚴查匯總,絕對沒有水分;結果必然公正,刊登大家再評。
縱觀組六案例,感覺不盡心意;教案充當案例,部分不合規(guī)范;多篇主題不明,典型篩選不行;框架不太清晰,結構不是合理;事例描述平淡,智慧策略欠缺;反思缺乏高度,啟發(fā)缺少創(chuàng)新;呈現(xiàn)數(shù)篇佳作,數(shù)量不甚理想;小學案例居多,勤于教研體現(xiàn);文字功底還行,彰顯天道酬勤;獲獎固然激動,還要學習別人;案例各俱靈性,應知人外有人;忙時多讀雜志,閑暇撰寫不停;不可固步自封,學習永無止境;淘汰不能灰心,參與已是成功;知道自己不行,努力方能提升;多看獲獎案例,逐漸積累底蘊;來年若再舉辦,尚需拼搏誠心。
學體搭建平臺,欄目組織活動;規(guī)程評審發(fā)表,制定組織刊??;眾人參與其中,數(shù)月內(nèi)心難平;獲獎雜志錄用,獎勵宣播兼容;優(yōu)秀案例刊登,千萬讀者受益;研討教育策略,交流育人智慧;學習引領促進,專業(yè)素養(yǎng)提升;參與提高發(fā)展,潤物無聲滲浸;傳遞雜志能量,共享學體樂趣。
甘肅省天水市第二中學 郭麾
2015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