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小華
摘 要:素質(zhì)教育要求促進學生的全面綜合發(fā)展,因此,中職學校中的德育工作逐漸被提上日程。
關鍵詞:中職生;德育工作;問題;對策
一、中職德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中職學生的學習基礎差
大部分中職學生是應試教育的“失敗者”,在中考時考試成績不理想,考試分數(shù)可能未達到普通高中的錄取分數(shù)線,但是,仍然希望獲取更多的知識,所以才會選擇去中職學校繼續(xù)學習;受到中考失利的影響,學生的自信心受到打擊,學習動機以及學習熱情大大降低,加上本來就不甚牢固的文化基礎,不能很快理解和掌握新知識。
2.中職學生的心理素質(zhì)差
中職學生一般處于15~18歲的年齡段,心理素質(zhì)還未完全成熟,但是卻過早地承受升學考試帶來的沉重打擊,使得中職學生抱有自卑、不自信的心理,甚至會有自暴自棄的想法;另外,中職學生處在青春期,具有嚴重的叛逆心理,壓力過多,使其產(chǎn)生曠課、逃學的不良行為,甚至可能會打架、沉迷于網(wǎng)絡游戲。
3.道德意識和責任意識不強
與以往的家庭狀況相比,如今的家庭成員組成較為簡單,中職學生的親人構成較少,自我意識、自主意識比較強烈;同時,隨著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中職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越來越便捷,網(wǎng)絡上的不良信息,很容易誤導中職學生的思想觀念,使其缺乏良好的社會道德意識和社會責任意識。
二、加強中職德育工作的對策
1.鞏固中職學生的文化基礎
成績并不是評判一個人優(yōu)劣的唯一標準,中職學生雖然在中考中失利,但是,其他方面可能比較優(yōu)秀。因此,中職學校應該加強對學生的文化教育,鞏固學生的文化基礎,使其能夠不斷地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質(zhì)。
2.培養(yǎng)中職學生的心理素質(zhì)
由于中考失敗,中職學生的心理受到沉重的打擊,中職學校應該注意到這一點,尊重學生的心理情況,引導學生樹立積極健康的心態(tài)。中職學校應該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原則,建立健全學校的獎勵機制,鼓勵學生的優(yōu)秀行為,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3.增強中職學生的道德意識和責任意識
社會環(huán)境的變化,使得中職學生的自我意識比較強烈,甚至少數(shù)中職學生可能會有極端自私的行為。因此,中職學校應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促使學生互幫互助,使其具有團結(jié)互助的合作精神;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意識,增強學生的責任意識。
三、總結(jié)
素質(zhì)教育是當今教育的要求,中職學校要加強德育工作,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素質(zhì),促使學生與時俱進,成為社會所需要的高素質(zhì)、高技能人才。
編輯 董慧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