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際良
微課作為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標志,雖然引入國內時間較短,卻被很多教師所青睞,進行了大量的嘗試應用,取得了不錯的效果.物理課程的概念、定理等基礎性知識眾多,需要借助數(shù)學學科的基礎,專業(yè)述評眾多,知識抽象性很強,對于學生來說是高中階段課程中一個難點.針對高中物理學習內容,運用微課的靈活、精練、針對性強、生動有趣等特點,開展高中物理教學的確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一、運用微課進行課前預習,為課堂學習做好鋪墊工作
課前預習是學生在新課學習之前,獨立地進行新知學習的活動,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為課堂教學活動做好前期準備工作,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了促使學生順利地完成課堂學習任務,布置學生進行課前預習是非常必要的.微課形式靈活,使用方便,是指導學生課前預習的有效方式,可以讓學生提前進行學習,提高課堂學習效率.例如,在講“自由落體運動”時,由于學生已經對于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概念形成了初步的認知,對于“自由落體運動”這個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特例的理解也具備了一定的基礎,教師可以讓學生獨立完成這部分內容的課前預習,并且借助網(wǎng)絡平臺,為學生提供課前預習指導.教師可以準備有關“自由落體運動”的故事,借助圖文并茂的方式,讓學生產生學習興趣,初步感知自由落體運動,然后為學生設計一個課外探究性的小實驗,演示紙片與金屬片在空氣中自由下落的過程,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觀察實驗現(xiàn)象,分析實驗的結論,通過自己的思考發(fā)現(xiàn)自由落體運動的規(guī)律.在微課的幫助下,學生不僅可以順利地完成預習任務,而且還能產生很多的疑問,使學生在課堂上帶著問題去思考、發(fā)現(xiàn),從而提高了學習的實效性.因此,微課是引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的良好載體.教師通過應用微課,引導學生獨立完成課前預習,可以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明確學習目標和學習內容,使課前預習更加有效,為物理學習做好鋪墊工作.
二、借助微課開展課堂教學,使課堂學習更加高效
多媒體教學設備已經在很多學校得到普及應用.在高中物理教學中,針對物理學習的內容,可以借助微課創(chuàng)設學習的有效情境,有針對性地開展物理教學,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攻克物理學習的難點,強化學生對于重點知識的理解,更好地掌握基本技能和學習方法,調動學生積極參與物理學習,使學生能夠高效地完成學習任務.例如,在講“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和時間關系”時,由于內容涉及高等數(shù)學中微積分知識,不能運用推導公式的方式,只能通過畫圖讓學生理解,但是用粉筆在黑板上無法形象地展示,不能體現(xiàn)出“勻變速直線運動為什么是足夠多的勻速直線運動合成”,學生就不能抓住這個關鍵點,無法深入理解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內涵和外延.教師可以設計制作一個微課,借助電腦實現(xiàn)把一個勻變速直線運動進行無限分割,利用圖像的直觀性,幫助學生理解“勻變速直線運動”這個概念,學生興趣高漲,取得了不錯的教學效果.因此,微課在課堂教學中有著廣闊的用武之地.
三、應用微課做好課后復習,讓物理學習得到拓展
課后復習對于學生鞏固課堂所學的知識技能,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具有不容忽視的重要作用.形式短小、內容豐富、應用靈活的微課,可以為學生的課后復習提供有力的支持,為學生創(chuàng)造豐富的課后復習資源,讓學生可以結合自己的水平,自由地選擇使用,實現(xiàn)個性化的學習,滿足不同學生的物理學習需求,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所進步.例如,在講“摩擦力”后,教師為了加深學生對于摩擦力的理解,可以設計一個微課,主題是“假如沒有摩擦力,世界將會變成什么樣?”通過微課,生動形象地展示了一幅幅沒有摩擦力的情形.如,沒有摩擦力,人們無法走路,還會站不穩(wěn),所有的車子都不能前行,在墻上的釘子也會滑落,物體可以到處漂移等.通過觀看這樣的微課,學生對于摩擦力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并且產生了要進一步了解學習摩擦力知識的興趣,對學生主動探索物理領域產生了很強的驅動力.學生利用微課了解學習的重點、難點,完成各種練習題目,對于自己的學習效果進行評價,查漏補缺,達到全面提升自己的目的.
總之,在高中物理教學中運用微課,能夠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降低學生理解知識的難度,拓展學生物理學習的空間,滿足基礎不同、能力有別的學生個性化學習物理的需求.教師要密切結合學生實際,合理運用微課,提高高中物理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