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鹽城市中興實驗學校 成 芳
淺談小學語文創(chuàng)造性寫作教學策略
江蘇省鹽城市中興實驗學校 成 芳
小學 創(chuàng)造性 寫作教學 策略
鼓勵學生在作文中進行一些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寫作,這可以成為小學作文教學中一個嘗試的方向,讓學生在習作中有更多創(chuàng)造性的表達,這也是鍛煉學生思維,體現學生語言應用能力的有效教學過程。讓學生進行創(chuàng)造性寫作首先需要教師的教學引導方式有一定程度的側重。教師要避免以標準寫作指導為對于學生寫作教學的唯一向導,要適當鼓勵學生進行一些自由寫作,讓學生在文本中有更多個性化的表達。這種方式往往會更容易催生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寫作,學生也更容易體會到文本寫作的趣味性。
在指導學生在文本中有更多創(chuàng)造性的表達時,教師首先需要讓學生感受到寫作過程的樂趣,這樣學生的思維才會更加積極活躍,各種創(chuàng)造性的表達也更容易產生。教師要能夠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給予學生更多有針對性的教學指導過程,要結合學生的興趣取向來更有效的設計寫作教學的形式。比如,教師可以多組織學生進行一些有意義的課外活動,讓學生在活動后描述活動的過程以及自己的感受。這種寫作教學形式就較為開放,學生也更容易找到寫作的內容,在這種靈活有趣的寫作題材下學生更容易產生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表達。又如,在進行一些描繪類的文本寫作時,教師首先要讓學生掌握正確的事物觀察的方式,要讓學生善于抓住物體的特征,這是能夠在自己的文章中有更多創(chuàng)造性表達的基礎。讓學生感受到作文表達的樂趣是高質量的作文教學中首先需要實現的一個目標,只有這樣學生才會對于寫作過程更加投入,并且能夠慢慢培養(yǎng)與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讓學生感受到文本寫作的樂趣可以有很多方式。如,可在寫作前結合日常學生的生活節(jié)奏多組織學生搞一些相關的趣味小游戲,讓學生通過全景式的觀察與體驗,全身心地去體會、感悟,挖掘最熟悉、最能打動心靈的東西。同時,還要教會學生觀察,讓學生能夠運用各種感覺器官細致深入地觀察,提高觀察質量。如,要教學生描寫菊花,可以指導學生通過視覺,親自去觀察菊花的形狀、顏色;通過嗅覺,親身去聞菊花的花香;通過觸覺,親手去摸菊花的實體;通過味覺,親口去品嘗菊花的滋味。這樣,學生對于寫作內容就形成了全方位認知,學生不僅積攢了大量可寫的內容,這往往也會促進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表達,能夠讓學生寫出更多新穎有趣的文章。
創(chuàng)造性寫作教學中同樣離不開真情實感的表達,這一點也應當讓學生明確。很多教師對于創(chuàng)造性寫作教學的認識都有一定偏差,覺得創(chuàng)造性寫作就是一味的讓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發(fā)揮,寫出各種奇思妙想,而完全忽略文章的合理性與感染力。這樣的文章并不是真正優(yōu)質的文章,學生只有在表達真情實感的基礎上合理的進行思維的創(chuàng)新,在文章中以合適的方式進行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表達,這樣的文章才會更加感染人,才能夠成為真正優(yōu)質的習作。因此,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基礎上也要加強對于學生情感表達能力的鍛煉,要讓學生在文章中融入更多自己的真情實感與親身體驗,這樣的文章才會帶給人更多觸動。
教師要讓學生明白,作文不是文字游戲,而是把自己的真實生活感受、思想情感傳達給讀者,因此,首先要有表達的欲望、表達的需要,并且要在文章中進行真實內容的表達,這樣的文章才會具有感染力。只有讓學生把作文當作自己參與生活和發(fā)展自我的工具,真正解決“為什么寫”的問題,小學生的作文才能形成持久穩(wěn)定的內部動力。在這樣的基礎上才來引導學生進行合理的創(chuàng)新,讓學生進行一些相應的創(chuàng)造性寫作,這樣寫就的文章往往會真實自然,新穎有趣,這才是優(yōu)質習作的體現。
創(chuàng)造性寫作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是一個重要核心,這也是學生的思維能夠更加靈活多樣,創(chuàng)造性寫作能夠找到更加充裕的表達空間的基礎。教師要鼓勵學生在自己的文章中有更多思維的創(chuàng)新,要讓學生勇于想象并且樂于想象,不要禁錮學生思維的發(fā)展。同時,教師也可以有意識的創(chuàng)設一些較為趣味化的寫作主題,為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寫作提供平臺,這些都是很值得嘗試的教學過程。小學生正是思維最為活躍的階段,這個時期的學生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也異?;钴S。教師如果以正確的方式進行引導,并且給予學生合適的鼓勵與激勵,讓學生可以在自己的習作中有很多新穎有趣的表達。這些都可以成為學生習作中的亮點,這也是創(chuàng)造性寫作教學最終應當收獲的積極教學效果。
教師首先要鼓勵學生在習作中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表達,并且要讓學生意識到創(chuàng)造性寫作的益處。為了使學生認識想象對深化觀察、豐富作文內容的作用,筆者一方面注意選擇一些觀察與想象緊密結合的文章介紹給學生,另一方面則會設置一些有針對性的寫作主題來鍛煉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如:“當我來到月球”“二十年后的我”“我和同學去探險”……讓靜止的畫面活起來,讓將來的景象浮現于我們的眼前,透過這種方式來鼓勵學生在文章中有更多創(chuàng)新思維的表達。啟發(fā)想象可以使學生的眼界更開闊,思想更活躍,這會進一步讓學生的作文內容更豐富,更富有兒童的情趣。在進行創(chuàng)造性寫作教學時,教師要深化對于學生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與鍛煉,并且要鼓勵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揮,這樣才能夠讓創(chuàng)造性寫作教學更積極的展開,并且讓學生更好的感受到在文章中自由表達的樂趣。
【1】黃燦.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改革新探【J】. 中華少年,2015(22)
【2】蔣慶明.論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改革策略【J】. 新課程學習(上),2014 (11)
【3】本期研修主題:小學寫作教學改革【J】. 考試,2015(13)
【4】孫俊秀.文章必根乎性情——從桐城派文人的性情論談小學生的寫作教學改革【J】. 語文學刊 2014(23)
【5】張慶.寫作教學的“樂”與“放”【J】. 小學語文教學,2011(09)
【6】鐘紅春.寫作訓練方法的幾點探究【J】. 江西教育,2011(15)
讓學生進行創(chuàng)造性寫作需要教師的教學引導方式有一定程度的側重。教師要避免以標準寫作指導為對于學生寫作教學的唯一向導,要適當鼓勵學生進行一些自由寫作,讓學生在文本中有更多個性化的表達。本文對此進行了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