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龍江
摘 要:閱讀不僅是小學生獲取語文知識、認知世界的重要渠道,更是提高小學生語文素質、豐富他們心靈體驗的進步階梯。然而,目前我國小學語文閱讀情況并不樂觀,學生存在閱讀量偏少、心理障礙嚴重等問題,同時教師對學生語文閱讀缺乏引導,造成小學生閱讀質量不高的現狀。針對小學生在語文閱讀中存在的問題展開了分析,并進一步提出改善小學生閱讀現狀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閱讀情感
一、小學閱讀現狀
1.小學生對語文閱讀缺乏興趣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fā)展,小學生的日常生活漸漸被現代電子產品占據,在不少學生的世界中,語文閱讀對他們來說只是教師布置的作業(yè),父母強加的功課。據調查顯示,許多小學生存在閱讀急功近利的心態(tài),讀書只是為了完成任務,獲得教師和家長好評;一些學生甚至對語文閱讀產生心理障礙,無法享受到閱讀的樂趣,厭惡閱讀。這些現象表明,小學生缺少對語文閱讀重要性的認識,沒有養(yǎng)成愛好閱讀、享受閱讀的好習慣。
2.教師對小學生的閱讀引導不足
小學生尚處于人生發(fā)展中的起步階段,對事物的認知不全面,判斷能力有限,難以有計劃、有方法地進行語文閱讀,在選擇閱讀書籍時會陷入誤區(qū)。然而,從目前的語文閱讀教學來看,教師對小學生閱讀的引導嚴重不足,沒有對小學生在選擇書籍時提供建議,許多教師對小學生閱讀情況重視程度不足,沒有對學生的閱讀進行合理干預和指導。
3.學生閱讀總量偏少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雖然明確提出了小學生課外閱讀量不少于150萬字的要求,但是由于現階段我國小學對學生的閱讀投入較少,學校藏書量少且種類單一,無法為小學生提供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從語文教學活動來看,許多教師沒有把語文閱讀教學落到實處。此外,家庭教育對小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不到位。這一系列因素導致小學生閱讀總量偏少。
二、改善小學語文閱讀現狀的策略
1.激發(fā)小學生閱讀興趣,培養(yǎng)閱讀習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適當創(chuàng)設情景,采用靈活多樣的方法培養(yǎng)小學生的閱讀興趣。此外,可以通過組織學生在班級創(chuàng)建閱讀小組,開展圖書角等文化實踐活動,使學生認識到閱讀的重要性,領悟到閱讀的真諦,從而使學生潛移默化地在課堂與實踐中接受知識熏陶,培養(yǎng)他們的閱讀習慣。
2.加強閱讀方法指導,提高學生閱讀能力
正確的閱讀方法對促進小學生文化素養(yǎng)的提高會產生積極作用,相反,錯誤的閱讀模式可能會影響小學生的身心健康。因此,教師和家長要注意觀察小學生的閱讀情況,為其選擇有利于小學生成長的書籍,同時也要向他們傳授一定的閱讀方法,使其懂得利用方法養(yǎng)成自主探究的閱讀習慣。此外,當小學生在閱讀中遇到困難時,教師和家長要耐心指導,及時疏通,讓小學生能夠順利進行閱讀,提高他們發(fā)現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建立“學校—家庭—社會”閱讀體系,強化課內外閱讀
所謂“人在情境中”,對小學生來說,學校、家庭和社會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他們的成長和發(fā)展。針對小學生閱讀量不高,閱讀效果不佳的情況,一方面學校、家庭和社會要為其創(chuàng)設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閱讀則是我們攀登階梯的動力。歷史的經驗表明:一個愛好閱讀、善于閱讀的民族是文明的、興盛的,而一個不愛讀書的民族是卻會陷入停滯與野蠻的深淵。因此,培養(yǎng)小學生閱讀情感,并對其進行合理指導,不斷拓寬他們的閱讀范圍,才能促進小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鄒佳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與改進策略[D].東北師范大學,2011.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