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多媒體教學已成為美術教學的一部分,巧用多媒體,讓美術課堂“活”起來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創(chuàng)設情境,使課堂更高效;動感畫面,引發(fā)想象;引領示范,培養(yǎng)創(chuàng)造力;指導學生欣賞美術。
關鍵詞:多媒體教學;美術課堂;想象;創(chuàng)作
在提倡素質(zhì)教育的今天,圖文并茂、有聲有色、形象直觀的多媒體教學已成為日常美術教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下面就一些美術課的案例,談談多媒體的巧用。
一、創(chuàng)設課堂教學情境,使課堂更高效
倡導高效課堂,多媒體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學生不僅初步了解了所學內(nèi)容,還可以在迷人的勝景中達到最有效的狀態(tài),取得最佳的效果。如,在教學《京劇臉譜》第二課時,多媒體課件播放一系列的著名人物,如紅臉的關羽、黑臉的張飛、白臉的曹操等,學生小組討論“大家認為顏色在其中起什么作用?”這一簡單的舉措,學生了解了臉譜的譜式后,進一步明白了臉譜色彩象征某個人物的品質(zhì)、性格和氣度,激發(fā)了學生對這門藝術的興趣,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的欣賞能力。
二、利用多媒體的特有畫面,引發(fā)想象
想象比知識更重要。在美術課中,學生觀看多媒體展示出的精美畫面,聆聽逼真?zhèn)魃竦穆曧?,全身心地投入感知,并引發(fā)無限聯(lián)想?!对聝簣A圓月兒彎彎》這節(jié)課,課前讓學生觀察生活中月亮的變化,用李白的《靜夜思》配樂詩朗誦導入,繼之以嫦娥奔月的神話傳說,在這些動感畫面的引導下,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描繪出了多種形狀、多種色彩的月亮。
三、利用多媒體的示范作用,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力
“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學生有了大量的生活積累后,有些學生迫不及待地要畫畫,但是“想象很美好,現(xiàn)實很骨感”,這時候教師切不可“袖手旁觀”,要示范引領學生。如,在教學《畫小雞》時,為了啟發(fā)學生思維,激發(fā)學生想象,運用課件展示大量不同形態(tài)的小雞作品,然后教師在黑板上示范,接下來讓學生自由創(chuàng)作。有了多媒體的示范,學生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都得到了相應提升。
四、巧用多媒體指導學生感受美術的美
傳統(tǒng)的美術欣賞課,教師費時費力搜集大量圖片和資料,課堂上教師口若懸河,學生聽得云里霧里,而使用多媒體,效果則大不同。例如,在教學《美術的分類》時,課件集中展示出繪畫、建筑、雕塑、工藝作品多幅,學生雖身在課堂,卻能穿越時間探尋古埃及金字塔建筑的奧妙,橫跨地域去甘肅敦煌領略壁畫家的風采,還可以飛越大西洋俯視高大的自由女神像,慨嘆唐三彩的精湛工藝。在此基礎上,學生小組合作,在思考中鑒別并進行分類,從而提高其欣賞水平和概括總結能力,還擴展了知識面,美感得到了升華。
參考文獻:
尹少淳.小學美術教學策略[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04.
作者簡介:朱磊,男,1981年2月出生,本科,主要研究方向:小學美術教學,任教于江西省寧都縣師范附屬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