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莊子經(jīng)濟思想及其現(xiàn)代價值解析

        2016-04-13 16:47:53
        商丘師范學院學報 2016年8期
        關鍵詞:經(jīng)濟思想現(xiàn)代價值莊子

        趙 麥 茹

        (西北大學 經(jīng)濟管理學院,陜西 西安710127)

        莊子經(jīng)濟思想及其現(xiàn)代價值解析

        趙 麥 茹

        (西北大學 經(jīng)濟管理學院,陜西 西安710127)

        摘要:莊子反技巧的生產(chǎn)觀、倡導節(jié)儉的消費觀和主張以財分人的分配觀,體現(xiàn)了處于社會轉型期道家的理性直覺。這種智慧在今天仍有重要的借鑒意義和價值,給同樣面臨急劇社會轉型的我們以深刻的啟迪。

        關鍵詞:莊子;經(jīng)濟思想;現(xiàn)代價值

        談到莊子,學界更多關注的是莊子的哲學思想、精神境界、價值取向、文學成就等領域,談及莊子經(jīng)濟思想的較少,即便在中國經(jīng)濟思想史領域,談到道家經(jīng)濟思想,論及老子的更多,對莊子的關注不多。本文通過對莊子生產(chǎn)觀、消費觀、分配觀的分析,試圖厘清隱匿在莊子哲學體系中的經(jīng)濟思想,進而分析其現(xiàn)代意義。

        一、莊子經(jīng)濟思想的三個層面

        (一)反“技巧”的生產(chǎn)觀

        莊子一生以追求精神的絕對自由為主旨,對物質看得很淡,但這并不意味著他完全否認物質生產(chǎn)。綜觀莊子整個思想體系,從其有關物質生產(chǎn)的寥寥數(shù)語中,不難勾勒出他對生產(chǎn)活動的系統(tǒng)理解框架。

        1.物質需求的重要性——至德之世:甘其食,美其服,樂其俗

        人該如何立足天地之間?何為理想境界?《胠篋》篇中,莊子對理想社會的勾勒如下:“子獨不知至德之世乎?……當是時也,民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樂其俗,安其居,鄰國相望,雞狗之音相聞,民至老死而不相往來。”[1](以下有關莊子的引文皆出自此書)。

        從這段描述不難看出,莊子所肯定的理想社會中,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還相當?shù)拖?,處于結繩記事、生活半徑狹小的狀態(tài),但最基本的物質需求是應該滿足的,百姓最起碼能衣食無憂,物質需求成為理想王國一個不可或缺的要素。

        2.物質需求的滿足路徑(生產(chǎn))——常性同德:織而衣,耕而食

        物質需求如此重要,那么又該如何獲取?人類該如何維持自身的基本生存?莊子認為,人類的本能和天性就是勞動:“彼民有常性,織而衣,耕而食,是謂同德”(《馬蹄》),“神農之世……耕而食,織而衣,無有相害之心,此至德之隆也”(《盜跖》)。顯然,莊子認為唯有勞動才能維系人類的基本生存,唯有按照男耕女織式的社會生產(chǎn)組織方式才能滿足人類最基本的物質需求。莊子將人類的這種生產(chǎn)能力稱為“常性”“同德”。

        3.生產(chǎn)實踐的正反案例:善卷、支離疏與儒生

        莊子正面肯定生產(chǎn)實踐的案例涉及兩個人:善卷與支離疏。善卷謝絕了舜的江山,理由是:“余立于宇宙之中,冬日衣皮毛,夏日衣葛纟希;春耕種,形足以勞動;秋收斂,身足以休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遙于天地之間而心意自得?!?《讓王》)與江山相比,善卷更鐘情于通過勞動而自食其力,并收獲精神的逍遙自在?!度碎g世》中的支離疏雖然長相丑陋、身體殘疾,卻通過給人縫衣漿洗、替人篩糠簸米的勞動生存了下來,甚至還通過勞動養(yǎng)活了除他之外的十口人。

        對于不勞動而四處宣揚仁義的儒生,莊子進行了犀利的批判。在《盜跖》篇,他借盜跖之口斥責“不耕而食,不織而衣”的孔子,認為孔子及其門徒“搖唇鼓舌,擅生是非,以迷天下之主,使天下學士不反其本,妄作孝悌而僥倖于封侯富貴者”的行為非常低俗,指出儒生以虛妄的孝悌之說迷惑人心,學說成為交換封賞和獲取上層地位的媒介和工具。莊子對這種棄本逐末的行為非常反感,認為這種以依附性為特征的做法,只會使其距離建立在獨立人格逍遙精神基礎上的境界愈來愈遠。

        4.生產(chǎn)之道:深其耕而熟耰之,反“機械”

        何為正確的生產(chǎn)之道?深耕熟耰、反“機械”是莊子給出的答案。

        莊子借長梧封人之口強調了自己的立場:“昔予為禾,耕而鹵莽之,則其實亦鹵莽而報予;蕓而滅裂之,其實亦滅裂而報予,予來年變齊,深其耕而熟耰之,其禾蘩以滋,予終年厭飧?!?《則陽》)莊子認為,種植莊稼過程中,態(tài)度很重要。不同的投入導致不同的收益。長梧封人以應付的態(tài)度種植莊稼時收獲很少,但一旦轉變態(tài)度,以認真細致的態(tài)度耕種莊稼時,土地的回報是相當豐厚的,他可以一年到頭都不用為食物不足而發(fā)愁了。換個角度來看,深耕熟耰順應了莊稼生長發(fā)育的自然規(guī)律,可以有效輔助莊稼順利成長,其收獲自然頗豐了。

        莊子雖然重視生產(chǎn),但他反“機械”的立場是鮮明的,他反對在生產(chǎn)中使用可以提高生產(chǎn)效率的所謂代表人類智慧的新的勞動工具與新技術。莊子認為,這是違背了自然之道。胡寄窗也認為,莊子“否定工藝技巧的發(fā)展,是因為工藝違反自然,改變了物的本性”[2]217。《天地》篇記述:子貢碰到了一位灌溉菜地的老人,那位老人用傳統(tǒng)的方式灌溉,在菜園里整地開畦,打通到井邊的通道,抱著水甕提水灌溉菜地,用力甚多而功效甚少。子貢就給老人推薦了一種叫做“桔槔”的灌溉工具,這種工具用木料加工而成,后面重而前面輕,提水方便,速度飛快,可“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見功多”。但老人卻拒絕了,認為“有機械者必有機事,有機事者必有機心。機心存于胸中,則純白不備……道之所不載也。吾非不知,羞而不為也”。莊子以老者之口表明了他在生產(chǎn)領域反對使用技巧與技藝的堅定立場:使用機械違背生產(chǎn)之道,妨害心性修養(yǎng),是智者所不恥的。

        在《胠篋》篇,莊子反技巧的立場進一步強化,他詳盡闡述了機械技巧對于生態(tài)資源的破壞:“夫弓、弩、畢、弋、機辟之知多,則鳥亂于上矣;鉤餌、罔罟、罾笱之知多,則魚亂于水矣;削格、羅落、罝罘之知多,則獸亂于澤矣……故天下每每大亂,罪在于好知?!闭J為新的工具和技巧的確可以大大提高捕獵收益,但卻嚴重惡化了生態(tài)環(huán)境,以致于鳥獸亂竄,天下大亂,萬物失序。

        5.生產(chǎn)目標——采真之游:食于茍簡之田,立于不貸之圃

        適可而止、知止知足、不因追求物質而勞形是莊子在生產(chǎn)目標方面“量”的底線,莊子以遠古時期的“至人”為例來說明他的立場:“食于茍簡之田,立于不貸之圃。逍遙,無為也;茍簡,易養(yǎng)也;不貸,無出也。古者謂是采真之游?!?《天運》)“至人”對物質的需求非常簡單,無奢無華,但在精神境界上卻自由自在,無拘無束,逍遙地立足于天地之間。莊子特別欣賞這樣的理想境界,將之稱為“采真之游”。

        莊子一方面對那些癡迷物質追逐的凡夫俗子同情不已,一方面又對之進行了批判:“農夫無草萊之事則不比,商賈無市井之事則不比。庶人有旦暮之業(yè)則勸,百工有器械之巧則壯……馳其形性,潛之萬物,終身不反,悲夫!”(《徐無鬼》)農夫、商賈、庶人、百工等各個領域的人為了身外之物奔波不止,一旦短期無事可做便惶惶不可終日,從而終生被外物所奴役。莊子以旁觀者的視角清晰地看到他們的這種可悲處境,由此發(fā)出了“悲夫”的感慨。

        莊子認為,過度追求物質會嚴重傷害精神與元氣:“形勞而不休則弊,精用而不已則竭?!?《刻意》)勞而不休、為勞而勞的生活方式是低層次的,傷形且傷元氣,過度透支體力與精神,會使元氣枯竭,人被牢牢鎖定在低端的物質追求之中,精神的逍遙自由又從何談起呢?

        (二)消費觀:尚儉、“知止”

        1.節(jié)儉消費的人性論基礎:素樸而民性得矣

        少私寡欲、同乎無欲才是民性,莊子堅定地認同這一點。因此,他認為節(jié)儉消費是這種民性的實踐嘗試,很容易理解?!敖ǖ轮畤笔乔f子的理想國,理想國中的百姓“愚而樸,少私而寡欲”(《山木》),因此才成為理想國的天然主體。在《馬蹄》篇中,莊子進一步肯定無欲才是民性之本:“至德之世……同乎無欲,是謂素樸。素樸而民性得矣?!鼻f子對“至德之世”人們無知無欲、與禽獸同游、與萬物并存的生活狀態(tài)非常向往。這種境界中的人實為真正的自然之子,與萬物以原始的本能生活在本真的狀態(tài)之中,且完美詮釋了素樸的民性。

        2.節(jié)儉消費的正面效應:無欲而天下足

        對統(tǒng)治者而言,政局穩(wěn)定、國泰民安當為最佳的治國目標。莊子針對這一點,專門強調了節(jié)儉消費所帶來的正面效應:“古之畜天下者,無欲而天下足,無為而萬物化,淵靜而百姓定?!?《天地》)認為古代統(tǒng)治天下的賢者,因為自身的清心寡欲、無所作為與深沉寧靜而實現(xiàn)了臻治:天下百姓富足,萬物按照自己的內在規(guī)律發(fā)展演化,民心安定。顯然,莊子認為為政者的示范作用是相當強大的,他呼吁統(tǒng)治者效仿賢者,從自身做起,節(jié)儉消費,從而影響天下百姓,使得民心安定,國家安穩(wěn)。

        對普通百姓而言,選擇節(jié)儉消費就是選擇了身心不為外物所奴役的生活方式,這樣,就可獲得精神上的徹底解放。莊子認為“古之真人”達到了這樣的境界:“其寢不夢,其覺無憂,其食不甘,其息深深……喜怒通四時,與物有宜而莫知其極?!?《大宗師》)莊子將“真人”的逍遙自由歸因于其與世無爭、節(jié)儉素樸的生活方式,無欲無求的真人與無欲無求的自然萬物融為一體,實現(xiàn)了身心的逍遙無待。

        3.奢侈消費的負面效應:性命之情病矣

        對于奢侈消費行為,莊子將其定義為“天下之至害也”(《盜跖》)。對于社會上人們種種追逐奢侈享受的消費行為,莊子持有一種哀其不幸且怒其不爭的態(tài)度。在他眼中,“耳營于鐘鼓管籥之聲,口嗛于芻豢醪醴之味,以感其意,遺忘其業(yè)”(《盜跖》)與“身不得安逸,口不得厚味,形不得美服,目不得好色,耳不得音聲;若不得者,則大憂以懼”(《至樂》)的本質是一樣的。他認為,這種棄本逐末的行為太過愚蠢,并大為感慨,嘆其“愚哉”。

        在《天地》篇中,莊子將奢侈消費、過分注重感觀享受的危害一一羅列:“一曰五色亂目,使目不明;二曰五聲亂耳,使耳不聰;三曰五臭熏鼻,困惾中顙;四曰五味濁口,使口厲爽;五曰趣舍滑心,使性飛揚。此五者,皆生之害也?!闭J為過分追求耳目口鼻心等感觀享受的“失性”之舉會帶來了嚴重的后果,使得眼睛看東西不明晰,耳朵聽聲音不真切,鼻子壅塞辨不清氣味,口舌食不知味,心神迷亂。莊子認為,這樣的消費行為得不償失,既傷害了人之本性,又傷害了人的身體。

        4.節(jié)儉消費觀:知止其所不知,至矣

        那么,什么樣的消費行為才是睿智的?莊子在《齊物論》中給出了答案:“道昭而不道,言辯而不及,仁常而不周,廉清而不信,勇忮而不成……故知止其所不知,至矣?!北M管莊子的這段話并非專門針對奢侈消費而言,但其邏輯機理是一致的,凡事物極必反,過分重視感觀享受的奢侈消費必然導致感觀的遲鈍。莊子的“知止”呼吁,同樣適用于他看起來十分愚蠢的奢侈消費行為。以莊子對人性無欲無求的界定和追求精神境界的價值取向來看,莊子的“知止”實為要求人們能夠自覺遏制消費欲望,回歸人性之本。

        (三)分配觀

        莊子的分配思想散見各個篇節(jié)之中,從其反對聚斂、主張“富而使人分之”、“以財分人”、征稅薄稅等思想來看,莊子的分配思想是相當明晰的。

        1.反聚斂的分配立場:無恥者富

        莊子對聚斂財富的人沒有什么好感,認為他們很無恥:“無恥者富,多信者顯。夫名利之大者,幾在無恥而信?!?《盜跖》)

        莊子反對聚斂的原因與反奢侈消費的原因是相同的,他認為聚斂者對財富的過度追求嚴重危害到精神修養(yǎng),因為一旦將聚斂財富定為目標,必然起爭奪之貪心,而一旦具備貪念,便會陷入無窮無止的循環(huán)之中,無法擺脫。他說:“榮辱立,然后睹所??;貨財聚,然后睹所爭。今立人之所病,聚人之所爭,窮困人之身使無休時,欲無至此,得乎!”(《則陽》)莊子認為對財物的追求一旦啟動,便會一發(fā)而不可收。

        在《盜跖》篇中,莊子以旁觀者的理性對富人追逐財富并進而聚斂巨額財富后又憂又懼的心理刻畫得相當深刻:

        今富人……貪財而取慰,貪權而取竭,靜居則溺,體澤而馮,可謂疾矣;為欲富就利,故滿若堵耳而不知避,且馮而不舍,可謂辱矣;財積而無用,服膺而不舍,滿心戚醮,求益而不止,可謂憂矣;內則疑劫請之賊,外則畏寇盜之害,內周樓疏,外不敢獨行,可謂畏矣……不亦惑乎!

        追求財富、一心聚斂財物的“富人”在莊子看來是非??尚Φ模瑒谏褓M心追求到的財富并沒有帶來更多的福利,反倒生出很多無謂的煩惱。莊子對這些被物欲所包裹的聚斂者很是同情,由此才有了“不亦惑乎”之類的感嘆,為他們迷戀外物而喪失本性感慨不已。

        2.財富的獲取路徑——順其自然

        對財富的獲取方式,莊子的態(tài)度是順其自然:“是故大人之行……貨財弗爭,不多辭讓?!?《秋水》)認為道德修養(yǎng)高深的賢者不會主動爭奪財物,但對于本應屬于自己的財物也不會辭讓,一切順其自然。

        在《田子方》篇中,莊子以百里奚為案例,又對其順其自然的財富獲取方式進行了闡釋:“百里奚爵祿不入于心,故飯牛而牛肥,使秦穆公忘其賤,與之政也?!闭且驗榘倮镛刹话丫粑缓唾旱摲旁谛纳?,專心自己的本職工作,反倒使秦穆公看到了百里奚身上踏實能干的寶貴品質,因而放心地把國事交給他。

        從“大人”和百里奚的做法來看,不刻意為之、順其自然的做法反倒有了大的收獲,這是莊子所肯定的獲取財富的路徑。

        3.財富的占有及分配:平為福,以財分人

        對于財富的分配和占有,莊子認可均平原則:“平為福,有余為害者,物莫不然,而財其甚者也?!?《盜跖》)莊子認為,均平即幸福,占有過度會招致禍害,萬物皆如此,而在財物占有方面則尤為突出。也正因為如此,莊子才特別欣賞“建德之國”的普通百姓“知作而不知藏”(《山木》)的態(tài)度,才會大為肯定“德人”的“四海之內共利之之謂悅,共給之之謂安……財用有余而不知其所自來,飲食取足而不知其所從”(《天地》)的豁達。在莊子看來,一個四海之內人人共得其利、共享財貨、只知勞作而不知為自己占有財物的社會,無疑是一個非常理想的社會。

        對于那些擁有較多財富的人,莊子給出的忠告是“以財分人”。莊子將那些能舍得將自己財物分給他人的人稱作賢人——“以財分人謂之賢”(《徐無鬼》)。并且莊子認為越是勇于舍棄、懂得和他人分享財物的人才會擁有更多:“既以與人,己愈有?!?《田子方》)為了說明這一點,莊子羅列了不少案例。如哀駘它憑借著“無君人之位以濟乎人之死,無聚祿以望人之腹”(《德充符》)的做法贏得眾人之愛戴;守疆人用“富而使人分之,則何事之有”(《天地》)的道理勸誡堯。

        同時,莊子還希望那些能夠舍得“以財分人”的富人不要以求得回報的動機去做事,那樣的行為帶有非常濃厚的功利性,在莊子看來是非常令人不齒的。他說:“施于人而不忘,非天布也。商賈不齒,雖以事齒之,神者弗齒?!?《列御寇》)

        因此,莊子非常推崇“利澤施乎萬世,不為愛人”(《大宗師》)、“與而不求其報”(《山木》)的至高境界,認為這才是圣人所應有的境界。

        4.財富分配的稅收途徑:隨其曲傅,因其自窮

        莊子的稅收思想秉承了其一貫的順其自然的立場,他的這種立場隱匿在《山木》篇北宮奢為衛(wèi)靈公“賦斂以為鐘”且“三月而成”的事例中。北宮奢在總結其成功經(jīng)驗時認為因順與引導很重要,首先是因順百姓的經(jīng)濟實力,不人為設定征收標準——“無敢設也”。其次,因順百姓的納稅行為,任由民眾根據(jù)各自的情況量力而為。百姓交納賦稅時不去禁止,百姓不愿繳納也不強行要求——“來者勿禁,往者勿止”,因此,反倒順利征收到足夠的賦稅。

        二、莊子經(jīng)濟思想的生態(tài)學意義

        處于人類軸心時代的莊子在他所處的那個時代已經(jīng)以自己敏銳的直覺對人類社會的經(jīng)濟運行有了獨特的判斷和界定,并形成了自己的經(jīng)濟思想體系。那么,這種思想在當今社會的意義何在呢?以生態(tài)學視角來看,莊子的反技巧生產(chǎn)觀和節(jié)儉消費思想皆有值得我們借鑒之處。

        (一)生產(chǎn)中的技術:追求還是摒棄?

        莊子一方面認可生產(chǎn)的基本功能,另一方面他又堅決反對以技巧機械等所謂人類社會的智慧對自然加速掠奪的行為。在他看來,這種做法違反了自然之道,縱容了人的欲望,妨礙了人的身心修養(yǎng),是離心背道之舉。幾千年前的莊子在他所在的時代就能夠看到技術發(fā)展可能會帶來的經(jīng)濟發(fā)展與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沖突,這是難能可貴的。

        當代人對此問題的深刻反思是從卡遜《寂靜的春天》所描述的怪異的沉寂的春天開始的,“它引起人們對神圣不可侵犯的通過技術取得進步的觀念產(chǎn)生懷疑”[3]479。從本質上來說,兩者聚焦的是不同時代所面臨的共同問題,即:該如何正確看待技術?該如何處理生產(chǎn)與環(huán)境的沖突?從這個意義來說,莊子超前質疑的理性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當然,從長期的史學視角來看,技術無疑是經(jīng)濟發(fā)展和社會進步的一個重要的內生變量,這一點已被人類從農業(yè)社會向工業(yè)社會的變遷歷程充分證實。新航路開辟以后的工業(yè)革命更是直接宣告了技術時代的到來。彭慕蘭很清楚地看到了這一點,如說:“發(fā)明創(chuàng)造、市場、高壓政治和幸運的全球性關聯(lián)結合在一起,造成了大西洋世界的突破?!盵4]23中西方的大分流因此形成。林毅夫對中國在世界史舞臺上后期的表現(xiàn)乏力也從技術視角加以解釋:“一個經(jīng)濟長期的增長取決于技術的不斷創(chuàng)新……18世紀中葉開始,新技術的發(fā)明轉向了以科學為基礎的實驗……中國未能自主進行這種發(fā)明方式的轉變,因此,在很短的時間內,和西方國家的技術差距迅速擴大,國際經(jīng)濟地位一落千丈。”[5]技術供給不足是解釋中西大分流的一個視角,但從綜合史觀出發(fā),技術只是推動社會演變的重要因素之一,更多決定器物層次的變遷。從經(jīng)濟地理學解析李約瑟之謎的文貫中則注意到制度的作用,他說:“經(jīng)濟增長的終極源泉只有三個。它們分別為投入的簡單增長,技術進步和制度創(chuàng)新?!盵6]其實,按照費孝通的文化三層次說,除卻器物技術層次與制度層次,意識形態(tài)層次這一因素在社會進化過程中的作用同樣不可小覷。

        因此,以當前技術創(chuàng)新論來看,莊子的“反技巧”主張明顯不合時宜,但其對技術的警惕理性則值得我們肯定。何為技術?技術使用的邊界在哪里?技術使用的倫理依據(jù)何在?何為正當何為非正當?該如何選擇“適當”的技術?這些都是我們應該深思的。杰里米·里夫金的思考也許值得我們重視,他說:“如今,我們正處在信息技術與能源體系相融合的時代。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技術和可再生能源的出現(xiàn)讓我們迎來了第三次工業(yè)革命。”[7]31在里夫金的暢想中,技術通過和可再生能源的融合消弭了經(jīng)濟發(fā)展與環(huán)境的沖突,給人類帶來了綠色經(jīng)濟模式。這一暢想也許是未來值得我們努力的方向,特別是對于中國這樣處于轉型期的后發(fā)國家而言。

        (二)節(jié)儉消費:主動選擇還是被動應對?

        在莊子生活的時代,囿于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節(jié)儉消費似乎是必然的選擇。但細細探究莊子的整個思想體系,就能很輕易看出其節(jié)儉、知止消費思想更多是從心性修養(yǎng)的角度展開的,是來自于對社會、人性、經(jīng)濟現(xiàn)象的深刻反思。這是一種來自內在理性的選擇,而非迫于經(jīng)濟的外在生存壓力。從這一點來看,其節(jié)儉消費、知止理念對面臨生態(tài)危機的我們來說,其借鑒意義是明顯的。

        1929—1933年的大蕭條后,凱恩斯主義的經(jīng)濟學理論影響日盛。鼓勵消費、反對節(jié)儉的理念贏得市場,來自曼德維爾的“揮霍是一種高貴罪孽”[8]80被主流經(jīng)濟學所接受,私人的惡德卻促進了公眾的利益是這一思想的完美詮釋。加之人類進入到信息時代所迎來的技術的井噴式發(fā)展,消費時代來臨,與此同時而來的是人口的快速增加,超大的人口基數(shù)和鼓勵消費的理念相結合,再輔以現(xiàn)代化的生產(chǎn)方式,這樣一來,地球資源的損耗程度可想而知,生態(tài)問題隨之而來。

        自然對人類的警告隨著生態(tài)問題的發(fā)展而出現(xiàn),人們開始逐漸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近來,被我們虐待了幾個世紀的環(huán)境成為人類普遍遭受不幸的重大來源。”[3]7吳承明談到理性主義的反思時也強調這一點:“西方的理性化或現(xiàn)代化,從工具理性看,確實成績輝煌……但從價值理性看,生態(tài)破壞,道德淪喪,離真善美更遠了。這就不能不引起反思和批判。”[9]換句話說,當代人的生態(tài)反思是被環(huán)境所倒逼的,是來自外部環(huán)境壓力的一種被動應對,從其主動性來說,要大大遜色于莊子的自覺理性。

        三、宏觀調控視域下莊子經(jīng)濟思想的借鑒意義

        反對聚斂、主張以財分人是莊子在分配領域的基本立場,這種立場來源于其建構在“萬物與我為一”、“平為福”基礎上的思想體系。在中國社會急劇轉型的今天,其意義是顯著的。

        財富分配不均、貧富差距不斷擴大是當代包括中國在內的很多國家所面臨的共同問題,隨著經(jīng)濟形勢的發(fā)展、資本的集聚效應增強、市場的充分化發(fā)展,兩極分化的這種不均趨勢會愈來愈明顯。法國經(jīng)濟學家托馬斯·皮凱蒂對此憂心忡忡,按照其資本收益率大于經(jīng)濟增長率,且市場越充分這一趨勢越明顯的觀點來看,中國的兩極分化現(xiàn)象及其演變趨勢無疑是值得憂慮的。好在政府恰當?shù)暮暧^調控可以有效緩解兩極分化的加劇。皮凱蒂比較重視這一點,他說:“每個人都應警惕任何關于財富和收入不平等的經(jīng)濟決定機制。財富分配的歷史總是深受政治影響,是無法通過純經(jīng)濟運行機制解釋的?!盵10]21的確,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作為宏觀調控的兩大工具,在現(xiàn)代社會大有作為。在莊子所生活的封閉的小農經(jīng)濟時代,稅收無疑是重要的宏觀調控手段,其不強行征稅、根據(jù)民力量力征收的觀點代表了先秦道家對這個問題的看法,是莊子“平為?!辟x稅分配思想的集中體現(xiàn)。在當代社會,征收遺產(chǎn)稅、對資本征收累進稅、加大轉移支付力度、構建完整社會保障體系等調控手段不失為一種選擇。從其賦稅功能上來說,這和老子的“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的理念是契合的,是以整個社會生態(tài)的穩(wěn)定和諧為出發(fā)點的。

        經(jīng)濟發(fā)展的目的是什么?我們需要什么樣的發(fā)展?意識觀念不同,宏觀調控政策的選擇也就不同。所幸,建構在對不同學科借鑒吸收基礎上的經(jīng)濟學帝國正不斷融合新生力量,使新的發(fā)展觀得以塑造。如新制度學派、生態(tài)倫理學等領域的綜合發(fā)展觀開始強勁地釋放自己的聲音,我國學者也越來越重視這一問題。葉坦強調:“‘新發(fā)展觀’要求我們不能只看經(jīng)濟數(shù)字而不顧社會及自然和諧,只講發(fā)展而不談代價……其中最致命的是兩大沉重代價:一是文化價值的失衡,包括道德、情感、觀念、習俗等;二是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破壞,包括資源、物種、植被、氣候等?!盵11]如果說不顧及生態(tài)而過度使用技術、不顧及可持續(xù)發(fā)展而奢侈消費,破壞的是經(jīng)濟發(fā)展的外生變量——生態(tài),那么,分配不公直接破壞的是社會公信力和民眾的利好預期,這個內生變量的破壞對包括經(jīng)濟在內的整個社會的負面影響則是致命的。

        綜上所述,莊子反技巧的生產(chǎn)觀、倡導節(jié)儉的消費觀和主張以財分之的分配觀折射出那個時代處于激烈社會轉型期道家的直覺理性,這種理性在今天仍放射著奕奕的光輝,給同樣處于激烈社會轉型期的當代人類以深刻的啟迪,促使我們在技術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重新仰望星空,探索更加和諧的天人相處之道和更為合理的發(fā)展模式。

        參考文獻:

        [1]陳鼓應.莊子今注今譯[M].北京:中華書局,1983.

        [2]胡寄窗.中國經(jīng)濟思想史[M].上海:上海財經(jīng)大學出版社,1998.

        [3][美]加勒特·哈丁.生活在極限之內:生態(tài)學、經(jīng)濟學和人口禁忌[M].戴星翼,張真,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1.

        [4]彭慕蘭.大分流:歐洲、中國及現(xiàn)代世界經(jīng)濟的發(fā)展[M].史建云,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

        [5]林毅夫.李約瑟之謎、韋伯疑問和中國的奇跡——自宋以來的長期經(jīng)濟發(fā)展[J].北京大學學報,2007(4).

        [6]文貫中.中國的疆域變化與走出農本社會的沖動[J].經(jīng)濟學季刊,2005(2).

        [7][美]杰里米·里夫金.第三次工業(yè)革命:新經(jīng)濟模式如何改變世界[M].張體偉,孫豫寧,譯.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

        [8][荷蘭]伯納德·曼德維爾.蜜蜂的寓言[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

        [9]吳承明.經(jīng)濟史:歷史觀與方法論[J].中國經(jīng)濟史研究,2001(3).

        [10][法]托馬斯·皮凱蒂.21世紀資本論[M].巴曙松,等譯.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

        [11]葉坦.全球化、民族性與新發(fā)展觀——立足于民族經(jīng)濟學的學理思考[J].民族研究,2005(4).

        【責任編輯:高建立】

        收稿日期:2016-03-07

        基金項目:陜西省社科基金項目“先秦儒道生態(tài)經(jīng)濟思想比較及其現(xiàn)代價值研究”(編號:13C016)。

        作者簡介:趙麥茹(1975—),女,陜西臨潼人,講師、博士,主要從事經(jīng)濟思想史研究。

        中圖分類號:B2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600(2016)08-0010-06

        猜你喜歡
        經(jīng)濟思想現(xiàn)代價值莊子
        論蔡元培的科學教育思想及現(xiàn)代價值
        中國傳統(tǒng)道德的現(xiàn)代價值
        青春歲月(2016年22期)2016-12-23 13:15:36
        馮庸大學的教育禮儀及其現(xiàn)代價值
        淺述梁啟超政治和經(jīng)濟觀點中的民族主義思想
        人間(2016年30期)2016-12-03 19:58:14
        結合經(jīng)濟思想史研究相互保險的發(fā)展歷史
        《莊子說》(二十二)
        元代畜牧業(yè)經(jīng)濟思想的探析
        《莊子說》(二十)
        中老年健康(2016年8期)2016-10-17 02:03:46
        儒家廉政思想對高校廉政文化建設的啟示
        考試周刊(2016年67期)2016-09-22 17:05:34
        司馬遷和班固對經(jīng)濟的態(tài)度比較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婷婷| 白浆出来无码视频在线| 97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蜜臀| 在线亚洲精品中文字幕美乳色| 免费无码专区毛片高潮喷水| 无码中文字幕日韩专区视频| 国产成人77亚洲精品www| 日韩av中文字幕亚洲天| 日本一区二区不卡精品| 狠狠综合久久av一区二区| 91精彩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久亚洲日本精品一区| 亚洲一区二区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 国产丝袜美腿中文字幕| 白丝爆浆18禁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aⅴ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8090精品久久一区| 美腿丝袜在线观看视频| aⅴ精品无码无卡在线观看| 日韩AV不卡六区七区| 久草国产手机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一区| 免费人妻无码不卡中文字幕18禁| 樱花AV在线无码| 色噜噜色哟哟一区二区三区| 成年美女黄的视频网站| 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漂亮的小少妇诱惑内射系列| 涩涩鲁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7欧美| 国产中文aⅴ在线| 激情免费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激情肉欲高潮视频| 无码专区久久综合久中文字幕| 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蜜臀 | 国产xxxxx在线观看免费| 99久久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 欧美 国产 制服 动漫| japanesehd中国产在线看| 国产在线拍91揄自揄视精品91| 国产18禁黄网站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