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智
法規(guī)問答?
李德智
經典案例A
身為駕校教練的胡先生買了一輛新車,作為上下班的代步工具,以家庭自用性質向保險公司投保了機動車輛保險,保險公司也按照家庭自用車的晟率收取了保險費。沒過多久,胡先生辭去了工作,用自己的車做起了陪練。一次,一位漂亮的小姐請胡先生陪練,剛上車不久,前方車一個急剎毒停住了,而這位小姐卻沒能停住,與前面的車來了一次“親密接觸”。好在損失不大,胡先生趕緊向保險公司報案,雙方車輛到保險公司拍照、定損。保險公司理賠人員在査勘車輛的過程中,發(fā)現胡先生的車身上貼著陪練的字樣,就問胡先生車輛是否用于陪練,胡先生毫無隱瞞地如實相告。理賠人員聽完后,立即對胡先生說道“實在抱敢,根據保險條款的規(guī)定,您愛車的損失保險公司不能賠付?!?/p>
消費提醒
由于車輛使用性質發(fā)生變更,依據保險條款的規(guī)定,胡先生只有自己埋單。提醒每一位司機朋友,在拿到保險單正本以后,應該認真閱讀保險條款中的各項內容,除保險責任、責任免除、賠償處理等內容以外,一定要了解清楚自己應該履行的義務,并認真地履行好,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地享受索賠權利。
專家意見
保險合同是一份特殊經濟合同,是合同就要規(guī)定合同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作為合同的一方,保險公司有收取保費的權利,同時要履行賠付的義務;而投保人、被保險人可以享受索賠的權利,但是需要履行交付保險費、保證保險車輛安全的義務。這才符合權利和義務對等的原則。
18.因此,在了解保險條款時,不但要了解保險責任(保什么)和責任免除條款(不保什么),同時,更重要的也是最易被大家忽略的是,要了解自己應該履行的義務。在未履行好自身義務的前提下,想行使權利就會遇到麻煩。胡先生正是因為沒有認真履行應盡的義務,也就是,在將自己用于上下班用途的家庭自用車改變?yōu)橐耘憔殎慝@取經濟利益的營業(yè)運輸用途時,沒有及時通知保險公司,而且這種用途的改變,導致車輛的危險程度顯著增加,從而違反了保險合同規(guī)定的義務,違反了義務,根據保險條款和《保險法》的規(guī)定,發(fā)生的損失只有自己來埋單了。
經典案例B
趙女士剛剛學會開車。一天,她向朋友小崔借了一輛車,想一試身手。不曾想,坐在駕駛室里,就找不到方向了,一陣手忙腳亂后,終于上路了。出了多少汗,終于回到家。誰知倒車時,一不小心撞上即留下一道劃痕。趙女士這下慌了:車撞壞了,怎么像朋友交代呢?急中生智她立即找到修理廠的朋友小何,讓他幫忙晚上加個班將車修好。還好,損失不大,一個通宵的奮戰(zhàn),第二天車就修好了。趙女士再也不敢動車了,請小何幫忙將車開到小崔的單位。一向實在的趙女士,不愿向小崔隱瞞撞車的真相,如實向小崔交代了整個經過。小崔聽罷馬上說:“沒事兒,我的車有保險,咱們可以向保險公司索賠?!庇谑?,二人來到保險公司,沒想到保險公司理賠人員答復說,趙女士在發(fā)生事故以后、在修理事故車輛之前,沒有及時向保險公司報案,也沒有會同保險公司理賠人員對受損車輛進行現場查勘、確定損失,而二人又無法向保險公司提供能夠證明損失的有關材料,保險公司沒法賠付。
后來,經過保險公司到趙女士所住小區(qū)走訪,在小區(qū)物業(yè)的配合下,調閱了監(jiān)控錄像,了解到發(fā)生事故的當時情況,并根據修理廠提供的事故車輛照片和修理清單,重新核定了損失,最終給予了趙女士和小崔較為滿意的賠付。
消費提醒
發(fā)生事故后,切記一定要立即向保險公司報案,并協助保險公司對受損車輛進行查勘、定損,之后再修車。
專家意見
《保險法》第二十一條規(guī)定“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知道保險市故發(fā)生后,應當及時通知保險人。故意或者因重大過失未及時通知,致使保險事故的性質、原因、損失程度等難以確定的,保險人對無法確定的部分,不承擔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責任,但保險人通過其他途徑已經及時知道或者應當及時知道保險事故發(fā)生的除外?!?/p>
《保險法》第二十二條規(guī)定:“保險事故發(fā)生后,按照保險合同請求保險人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時,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應當向保險人提供其所能提供的與確認保險事故的性質、原因、損失程度等有關的證明和資料。保險人按照合同的約定,認為有關的證明和資料不完整的,應當及時次性通知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補充提供?!?/p>
保險條款中也規(guī)定:“因保險事故損壞的被保險機動車,應當盡量修復。修理前被保險人應當會同保險人檢驗,協商確定修理項目、方式和費用。否則,保險人有權重新核定;無法重新核定的,保險人有權拒絕賠償?!?/p>
因此,在發(fā)生保險事故以后,被保險人應該馬上通知保險公司,及時像保險公司報案;一方面征求保險公司的意見,問明需要什么樣的證明,需要到哪里辦理查勘、定損手續(xù)。只有在事前將所有的問題弄清楚了,被保險人才能夠獲得保險公司最充足的補償,才能夠減少不必要的麻煩。
經典案例C
2015年10月,張先生從二手車市場買了一輛成色好、價格合理的小客車作為自己上下班的交通工具。在交易過程中,對保險有所了解的張先生問原車主吳先生是否有保險。吳先生告訴張先生,“咱自己家用的車,不僅愛他保險也上的倍兒齊,一并送給您了!”張先生接過保單一看,還真是,強險、車損險、第三者責任險、盜搶險、不計免賠特約險都上全了,感踏實。兩個人很快辦完了交易手續(xù),張先生開著愛車高高興興上路了。
2個月后的一天早上,張先生起床一看,愛車沒了,這下可急壞了張先生,忙撥打110報警,警察趕到現場,一邊耐心細致地做著筆錄,一邊開導張先生:“您上保險了嗎,如果上了,您趕緊向保險公司報案,可以減少損失?!睆埾壬⒖陶页霰kU單,直奔保險公司而去。保險公司的理路人員熱情地接待了張先生,問明了事故經過。當保險公司理賠人員查驗相關手續(xù)時,發(fā)現張先生提供的保險單上被保險人還是吳先生,而車輛已經過戶到了張先生的名下。保險公司的理賠人員向張先生又進一步核實了這一情況后,帶有十分遺憾的神情向張先生說:“張先生,非常抱歉,您提供的保險合同已經失效了?!睆埾壬劼牬搜?,猶如晴天霹靂:“不可能,我的保險還有半年才到期呢?怎么會失效呢?”保險公司的理賠人員耐心地向張先生解釋道:“車輛發(fā)生轉讓后,應該立即向保險公司申請辦理批改手續(xù),如果沒有辦理,保險合同就失效了。合同失效了,保險公司對您丟車的損失就無法賠付了?!?/p>
消費提醒
保險公司理賠人員適用法律和條款錯誤,張先生應該獲得保險賠償。保險公司的理賠人員仍然沿用了2015年10月1日之前的舊版《保險法》和車險條款的規(guī)定,即車輛過戶后,在沒有向保險公司申請批改并經保險公司同意之前,發(fā)生保險事故,保險公司不負責賠償。
專家意見
2015年10月1日前有效的《保險法》第三十四條規(guī)定:“保險標的的轉讓應該通知保險人,經保險人同意繼續(xù)承保后,依法變更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