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平
社團活動課程化永遠在路上
■王旭平
社團活動的課程化實施,既是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的有效途徑之一,也是素質(zhì)教育的著力點之一。自2011年以來,我們提出社團活動課程化,意味著讓社團活動逐步成為真正的個性化課程,其目的就是要使學生真正成為主體參與者,促進他們的主動發(fā)展。近年來,從社團活動深受學生及家長歡迎的程度看,我們的這一辦學舉措應該是比較成功的,而從目前社團建設的推進情況看,我們充滿了信心。
首先,從課程體系來看,初中社團活動課程化具有很強的前瞻性。隨著普通高中課程實驗方案的實施,以及江蘇省高考模式的改革,高中學段選修課的比例正在增加,高中生對課程的參與度也在逐漸加大。我校是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且在本地具有很高的知名度,更加有義務對學生的發(fā)展進行超前構思和運作,社團活動課程化就是一個很好的平臺。
其次,從育人功能來看,初中社團活動課程化具有很強的實踐性。我們知道,要徹底地改變學生“被教育”“被活動”“被參與”的局面,就必須讓學生真正地成為主體,自己策劃課程,自己開發(fā)課程。而在這一系列過程中,學生作為一個個具有行動能力與責任能力的主體,能夠得到主動發(fā)展、個性化發(fā)展、多元化發(fā)展。2013年,鎮(zhèn)江市教育局之所以將全市的社團建設推進會放到我校召開,就是因為看到我校學生參與社團活動后,綜合素養(yǎng)有了極大的提升。
再次,從教育教學質(zhì)量提升的角度來看,初中社團活動課程化具有很強的呼應性。一是社團課程的開發(fā)與校本課程的開發(fā)相呼應,而且學生不是被動地應付,而是主動地參與。二是社團課程的實施與學校傳統(tǒng)課程的規(guī)范性相呼應,將學校管理課程的手段用來管理社團,避免了“隨意”和“作秀”,社團活動的質(zhì)量也就得到了保證。三是社團活動課程化實施的目的與學生主動發(fā)展、個性化發(fā)展的意愿相呼應,而且隨著實踐的深入,學生對社團課程的價值認同也在逐步提高,個性發(fā)展的意識也更加自覺。
當然,社團活動課程化的實施,沒有現(xiàn)成的模式可以套用,我們也是在“摸著石頭過河”。建校12年來,我們在探索過程中,始終注意整合各方面的資源,始終將其作為一個重要的研究性課題,理論與實踐并行。因此,我們相信:盡管對社團活動課程化的探索永遠在路上,但是,一路風景一路歌,我們終將會收獲豐碩的成果。
(作者為丹陽市華南實驗學校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