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無錫旅游商貿高等職業(yè)技術學校 楊浩杰
高職數學教學之我見——微課、數學模型的課堂應用
江蘇無錫旅游商貿高等職業(yè)技術學校楊浩杰
探討將微課、數學建模思想融入高職數學課程,通過自身數學教學過程中的實例論述,對微課、數學建模思想融入到高職數學教學中進行探索和實踐。
高職數學;微課;數學建模 ;課堂教學
現(xiàn)代高職教育的一個顯著特色就是職業(yè)方向明確,教學目標的針對性強,使培養(yǎng)的學生具備從事某一職業(yè)崗位所必需的基本理論和熟練的應用能力以及較強的創(chuàng)新能力。在高職教育中,數學課既是一門重要的文化基礎課,又是一門必不可少的專業(yè)基礎課。在高職數學教學中,由于學生的基礎不扎實,甚至學生本身對數學不感興趣,導致教師在數學的教學過程中存在很大困難,學生學得累,教師教得累。
國內最早提出微課教學的是佛山市教育局的胡鐵生,他指出“微課”是用教學視頻記錄教師在課堂內外教學過程中精彩的教學過程。而數學建模則是另一種優(yōu)化課堂,增加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有力工具之一。數學建模進行教學的思想方法是:從實際出發(fā)抽象出數學模型,對模型進行求解,然后用解來解釋實際問題。
本文就是針對這兩種教學方式結合優(yōu)點使用,讓學生能夠學得輕松點,教師教得愉快。本文僅從高職教材《數學》第二冊,第九章立體幾何入手。
由于立體幾何本身是一部分需要學生抽象思維,較難理解的教學內容。所以,課前可以微課的形式讓學生提前自主學習所需學習的知識。當然,微課的視頻開發(fā)應遵循“簡短,清楚,有趣”的原則,即:要注意時間不宜過長,5到10分鐘即可;從一個知識點入手,將相關知識介紹清楚;同時合理采用動畫、視頻和圖形等內容,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具體生動,引起學生學習興趣。譬如,講到立體幾何中的幾種關系:線線關系、線面關系、面面關系的時候,在微課中使用添加樹形圖展示。每種關系都是一棵參天大樹,而之間的關系就是樹的各個分支。線線關系有三個分支:平行、相交、異面;同樣,線面有三個分支:線在面內、線面平行、線面相交(相交中又分為線面角關系和線面垂直);最后,面面的關系也是三個分支:重合、平行、相交(包含二面角和垂直)。當然每個分支都可以再分出新的枝丫,譬如,判定定理、性質定理等等。一棵大樹畫完,整個知識體系都非常清晰了。學生也會對于整個體系學習有自己的認識了。當然,除了課前的微課便于學生自主學習之外,課堂微課教學也非常重要。高職數學課程不乏比較抽象的概念,教師可安排學生觀看微視頻,運用圖文并茂的講解方式,使學生對知識難點有更直觀的認識。在立體幾何的關系中,課堂的微課教學,更多地集中在了具體細節(jié)的講課,譬如,如何找出線面位置關系。(1)教師復習知識:簡單介紹直線與平面的基本位置關系。(2)教師導入新課:播放建筑方面的直線與平面關系的視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3)教師用視頻方式給出下列問題:從古至今,建筑學是一門高等學科,而各種建筑群中存在著直線與平面的不同關系,你能找出現(xiàn)實中的線面關系嗎?(4)教師提問:①線面的基本關系是什么?②如何來證明這些關系?(5)學生自由分組討論:將班級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小組為5—6人,要求各小組進行討論并記錄。(6)教師進入各組巡視,觀察各小組的討論過程,并給予恰當的引導。(7)學生結果匯報:每個組派代表向全班匯報本小組的討論結果。(8)學生互評:各小組對其他小組的討論結果進行評價。(9)教師評價:教師先以視頻的形式給出正確的分類以及依據的參考過程,再作綜合評價。最后,課后的微課強化是必不可少的部分。學生在上課期間,不一定能夠百分百掌握所教知識,課后的強化訓練是必不可少的。但學生在作業(yè)以及課后練習的時候,一旦存在問題時,就需要教師的幫助了。所以課后,教師可以拍些課后習題的解題過程放到網上,以便學生參考。當然,教師與學生的溝通平臺必須保持暢通,以便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
除了上述的微課之外,數學建模也是學生學習數學的有力工具之一。高職數學中的數學概念往往比初中數學中的概念要顯得更加的抽象。如果在概念的講解中僅僅就概念講概念,學生聽起來沒有什么興趣,也難于理解。如果能夠引入數學建模思想,充分利用現(xiàn)實生活中常見的數學模型,通過對實際問題的提出、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最后引入數學概念,可以達到一定的效果。譬如:在立體幾何中,學生對于性質定理和判斷定理存在著很大的理解問題,很不理解兩者之間的關系以及區(qū)別。此時,可以以生活中最常用的事物為例講解。就像要對幼兒園學生解釋錘子一樣。先要告訴他這是什么,干什么用的(這就是判斷),而后還要告訴他怎么來用,即實際操作(這就是性質)。也就是說,判斷定理就是如何來證明的過程,而性質定理是如何來使用的過程。通過上述生活實例以及總結的話,學生基本都能掌握這兩者之間的差異。高職數學課程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培養(yǎng)學生用數學原理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除介紹一些社會或經濟中的數學應用問題外,還要根據不同專業(yè)對數學的應用水平及方法的不同要求,針對不同專業(yè)的學生,總結未來他們將應用到的數學的內容和方法的差異性,找到各專業(yè)與數學的結合點,用具體的專業(yè)例子,歸納應用數學的各種模型,并以此為例,培養(yǎng)各專業(yè)學生應用數學的興趣。一般來講,對一個專業(yè)問題,要建立一個數學模型,就必須了解專業(yè)上的一些規(guī)律、經驗,提出許多與量有關的合理假設。譬如,針對酒店管理與服務的學生,在涉及到“線線”、“線面”、“面面”位置關系知識講解時,可以結合專業(yè)特點,餐廳擺臺時可以涉及到:筷子的擺放(線線關系),酒杯的擺放,骨碟的擺放,這些都可以抽象成不同“線面”關系!
結合微課和數學建模兩件利器,教師就可以將枯燥的數學教學轉化為生動的數學互動,學生也能從被動地獲得數學知識轉化為主動地探索知識。不管是微課,還是數學建模,在高職數學課程中,對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提高教學水平都具有重要意義。
[1]江蘇省職業(yè)學校數學教材編寫組.數學[M].江蘇教育出版社,鳳凰職教2011(10).
[2]蔡立鋒.基于微課的高職數學教學模式設計[J].黑龍江教育,2015(9).
[3]房廣梅.微課在高職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吉林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5(4):98-99.
[4]徐建中.數學建模思想和方法在高職數學教學中的滲透[J].長江大學學報,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