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合提汗·司馬義
(中共新疆區(qū)委黨?!≌軐W教研部 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2)
?
探析《瑪納斯》史詩哲學思想的一些問題*
托合提汗·司馬義
(中共新疆區(qū)委黨校哲學教研部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2)
摘要: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瑪納斯》史詩的哲學思想具有時代性的內(nèi)容、歷時性的本質和民族性的形式。本文主要對時代性與民族性進行價值評價,認為其始終保持對時代的積極一致性和反思,并其來源于民族不同的生活條件與經(jīng)歷,是民族精神的結晶。
關鍵詞:《瑪納斯》史詩哲學思想 時代性 民族性
《瑪納斯》是“活形態(tài)”的史詩。根據(jù)史詩研究者的觀點,“活態(tài)”史詩是一個民族口頭傳統(tǒng),民族精神與民族智慧的體現(xiàn),“活態(tài)”史詩經(jīng)歷動態(tài)性、歷時性的發(fā)展過程?!冬敿{斯》作為活態(tài)史詩在繼承柯爾克孜族口頭傳統(tǒng)的基礎上,吸納了許多古老的史詩、習俗、理念、歌謠等而得以豐富。因此,只有對史詩哲學思想進行動態(tài)的、歷時的研究,才有可能對其具有更深刻的認識。我們認為,《瑪納斯》史詩的哲學思想源自柯爾克孜人存在的實際,在今天仍然有繼續(xù)存在的生命力、永恒價值,但在對哲學思想特質的內(nèi)涵理解與應用范圍上應當予以新的詮釋,使之順應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的要求。因此,對于《瑪納斯》史詩哲學思想的特質給予總體價值評價是非常重要。以下從兩點具體闡述如下:
哲學與時代的關系,好比演員與舞臺的關系,雙方都離不開對方。馬克思強調“任何真正的哲學都是自己時代的精神上的精華”?!冬敿{斯》史詩的哲學思想也是它自身所處的時代精神的提煉和表達,史詩歷來密切關注柯爾克孜族社會不同時代的狀況,把握時代的脈搏、反映社會的要求?!冬敿{斯》史詩哲學思想對時代的作用可以歸納為以下兩種形態(tài):
1.《瑪納斯》史詩哲學思想保持與時代的積極一致性?!冬敿{斯》史詩的哲學思想始終保持與時代的積極緊密聯(lián)系,以便抓住時代的脈搏。根據(jù)對《瑪納斯》史詩本身所表現(xiàn)的社會內(nèi)容和所反映的時代背景等方面的考察,我們認為它的發(fā)生發(fā)展呈現(xiàn)復雜的情況需要對其進行進一步的思考:“起碼可以補充兩點:其一,史詩一般產(chǎn)生于原始社會末或階級社會初,但這時期不少民族的史詩還是小型史詩,這以后它們還繼續(xù)發(fā)展,直至在封建社會里封建割據(jù)的時代背景下形成巨型史詩;其二,這時期不僅會形成反映社會斗爭的英雄史詩,也會產(chǎn)生一些由于民族獨特的發(fā)展道路而形成的反映與自然斗爭的原始性史詩?!保?]《瑪納斯》史詩的產(chǎn)生就是特定英雄時代的產(chǎn)物,也是柯爾克孜人英雄時代整個社會思維發(fā)展的結晶。它不是柯爾克孜族歷史上經(jīng)歷的一個或者兩個時代的反映,相反,包括了整個發(fā)展過程。但是,無論是哪個時代,《瑪納斯》史詩哲學思想所賴以生存的時代始終處在與柯爾克孜民族的勃勃向上的發(fā)展道路保持一致性?!冬敿{斯》史詩的主題始終是柯爾克孜族反抗侵略與奴役的斗爭,因而歌頌的正是這些戰(zhàn)功輝煌的英雄勇士們及英雄主義精神、人道主義精神。延續(xù)至今依然體現(xiàn)了柯爾克孜族的遭遇和切身感受。正如《瑪納斯》史詩的唱詞:“柯爾克孜人代代珍藏的/就是這無敵英雄的故事/無論五十年大地更顏/不管一百年人間變幻/這無敵英雄的故事啊/越聽越想聽/越聽越新鮮/多少世紀過去了/古代英雄的故事啊/至今仍然百聽不厭?!保?](P8)《瑪納斯》史詩的時代性決定著它哲學的具體內(nèi)容。所以,它既反映了錯綜復雜的社會斗爭、是“時代的敏感的神經(jīng)”,[3](P54)又是“時代精神的精華”。它的哲學思想符合時代的進步要求,緊扣傳統(tǒng)社會的時代主題,回答了“人與社會”之時代提出的迫切問題。
雖然“史詩從19世紀開始引起學術界的關注,不斷得到搜集、記錄和研究,到20世紀已經(jīng)發(fā)展成為一個世界性的研究學科——‘瑪納斯學'。如今,‘瑪納斯學'在各國學者的不斷營造下已成為一個顯學,越來越引起世界各國的重視?!谖覈m然直到20世紀60年代初才展露頭腳,與國外相比起步較晚,但經(jīng)過各民族學人的努力,很快就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引起國際同行們的極大關注,同時也明確否定了國外學者長期以來認為中國不存在史詩的論點?!保?](PP57~58)而‘瑪納斯學'的內(nèi)容基本上包括:“史詩傳統(tǒng)的調查、搜集、記錄;史詩文本的編輯翻譯出版與普及;史詩各種問題的研究等。”[4](P58)可見,兩個世紀以來,《瑪納斯》史詩為在學術界廣泛關注,現(xiàn)已成為“瑪納斯學”,其作用與影響也更見深廣。其中《瑪納斯》史詩的哲學思想就是借助于史詩唱本所表達的哲學理念和思想觀念。《瑪納斯》史詩是透過自己所描繪的有限的具體的內(nèi)容,折射出一種帶有普遍性的本質屬性,獲得高于和大于所描寫的具體生活的特定涵義的某種對于整個生活抽象的藝術概括。它一方面反映了歷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以及由這些事件和人物演變成的英雄傳說等真實內(nèi)容,另一方面為藝術創(chuàng)造、文化發(fā)展提供了一個新天地?!冬敿{斯》史詩的哲學思想是立足自身所處的時代,帶有自身知識和思想傳統(tǒng)特點的新詮釋與再創(chuàng)造了的哲學觀。
2.《瑪納斯》史詩哲學思想是時代的反思。用黑格爾的話說,哲學是“思想中所把握到的時代”。哲學的目的不像其他學問那樣,不是獲得新的知識,而是懷疑和檢討以前認為正確的知識的正確性,擺出一副檢查的架式。《瑪納斯》史詩哲學思想的目的也是反思柯爾克孜族的不同時代,反思的目的也是為了把現(xiàn)狀變得更好,居于一定的距離去思考現(xiàn)狀,意義則會更大。如果徹底離開就沒意義了,沒有要把現(xiàn)實變得更好這個目的,就不需要反省。尤其是《瑪納斯》史詩的哲學思想是柯爾克孜社會不同的時代出現(xiàn)的被侵略、失敗后的反思,是“表征”自己對時代生成意義的自我意識。也就是說,《瑪納斯》史詩里,基于認識世界的民族文化特質追尋了人與自然、社會以及人自身心智之間的本質關系問題,并將此思想觀點得以世代流傳,進而成為每一代新繼承者的根本和核心的精神支柱。因此,《瑪納斯》史詩的哲學思想研究文本里的追問世界本質的思想、原則和民族的哲學思想的變革以及它們在人們意識里的反應。同時,探究推動民族哲學思想產(chǎn)生發(fā)展的因素、時代思想、在哲學的歷史邏輯中的位置、貢獻等。所以,《瑪納斯》史詩中的哲學思想與哲學學科的本質普遍性特征具有一致性。
另外,《瑪納斯》史詩哲學思想的時代性,在一定意義上還表現(xiàn)為自己哲學思想的歷史性?!冬敿{斯》史詩是一種歷史的進步性,它是該時代的人們所達到的人與世界統(tǒng)一性的最高理解,具有一定的絕對性,同時又具有一種歷史的局限性,表現(xiàn)為特定歷史時代的無法掙脫的片面性,固而是相對的。因而它孕育著新的歷史的可能性,“不管人們對哲學的‘詩化'或‘詩化哲學'持有怎樣不同的理解,并持有怎樣不同的態(tài)度,但有一點是無可爭議的,這就是:以理想性為特質的哲學,它表現(xiàn)的是對人的完美社會的詩性向往?!軐W是創(chuàng)造人生意義的智慧,是創(chuàng)造社會理想的智慧,它以自己對社會、人生的詩意體驗和詩意向往去塑造和引導新時代的時代精神。”[5](P53)《瑪納斯》史詩的哲學思想正是柯爾克孜人在自己前進發(fā)展中所建構的階梯和支撐點,它為人們的繼續(xù)前進提供歷史的可能性?!冬敿{斯》史詩中的真善美永遠作為中介而自我揚棄,始終是保持相對的絕對性,也就是說對于自己的時代是絕對的,而對于歷史進程是相對的。
所以,《瑪納斯》史詩主要體現(xiàn)了英雄主義哲學精神,反映了柯爾克孜哲學的發(fā)展狀況,這就呈現(xiàn)出其內(nèi)容具有多層次性、民族自我意識化、重視社會實踐活動、人格主義之特征。顯然,英雄主義和境界之論已成為《瑪納斯》哲學的標志,也是“瑪納斯(《瑪納斯》演唱者)”的治學方法和生活態(tài)度,滲透于“瑪納斯”各自的研究領域,從而形成了風格迥異的各種《瑪納斯》變體。所以,在這些悠久歷史的《瑪納斯》變體中,我們不僅感覺到了歷史的厚重,也可從中吸收到擴散于整個柯爾克孜族口頭文學中的清新空氣,充分體現(xiàn)了柯爾克孜族的學術自由、討論民主以及思想的解放等現(xiàn)實狀態(tài)。
哲學標志著一個民族對它自身自覺意識所達到的高度和深度,體現(xiàn)著它的心智發(fā)育和成熟的水準,是以民族的生命實踐為源泉和基礎的?!八^哲學的民族性,簡單說來就是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哲學。……一個民族的哲學濃縮地反映了該民族特有的民族性格、社會心理、風俗習慣、思維方式和實踐活動方式,民族的宇宙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以及他們賴以安身立命的終極根據(jù),無不透過哲學加以反映和提升。”[6](P66)“哲學之所以有民族性,是因為哲學不像科學那樣是一個極盡可能不偏不倚的‘普遍心靈'對客觀世界的反映。相反,哲學不僅是對于客觀世界的反映,而且是人類自己的精神世界的表達,而這種表達本身是要以無比豐富、無比多樣的精神世界為中介的。具體來說,各民族不同的生活條件、不同的生活經(jīng)歷和不同的語言是造成哲學的民族差異的三個重要因素?!保?](P183)如果我們按照哲學的這個特質來理解《瑪納斯》史詩的話,它的哲學思想具有民族性,這乃是它不同于其他哲學的一個重要因素,導致這種差異的因素如下:
1.來源于柯爾克孜民族不同的生活條件的影響。根據(jù)研究成果,柯爾克孜民族文明的誕生是始于森林,發(fā)展于山地環(huán)境。也就是說,在葉尼塞河流域生活時期,具有了“森林草原游牧”的特質,在中亞地帶生活的時候,又擁有著“山地游牧”的特質。正是這種森林和山地生活的環(huán)境賦予了柯爾克孜文化一種特殊的傾向性,它既有人類思想文化的普遍特質,又有游牧民族的特殊感悟,而他們的哲學思想?yún)s富有了辯證、動態(tài)與生態(tài)特點。他們在人與宇宙的關系問題上,根據(jù)自己的精神家園主要是在帶有流動性質的思想認識的基礎上形成的特點,用動態(tài)的方式把握宇宙,強調親征個人和宇宙之間的和諧統(tǒng)一的境界,任何自然界在柯爾克孜人看來都具有精神意義。
總之,相對而言,柯爾克孜文化的價值在于“外在超越”,這種文化與歷代游牧人的思維模式一樣擁有圖式化世界與環(huán)圓型認知模式,善于辯證邏輯,在精神文化中口頭作品占了主要地位,尤其是《瑪納斯》史詩發(fā)展成為柯爾克孜族精神文化的主體,具有重要的歷史地位。在《瑪納斯》文本當中,對史詩歷史地位如此評價:“它是戰(zhàn)勝一切的英雄語言/它是難以比擬的宏偉語言/它是繁華似錦的雋永語言/.....它是蜜汁瓊漿般的語言/....它是萬馬奔騰的語言/它是贏得桂冠的語言/它是跨越巔峰的語言/它是飛過天空/彩云無法追上的語言/它是越過大海/狂風吹不散的語言/它是掛在胸前/如詩如歌珍珠般的語言/它是流過歌海/翻騰著洶涌波濤的語言/它能消融冰霜/它是打開人們心扉的語言/它是不斷走向巔峰/能夠壓倒一切困難的語言?!保?](PP4~5)《瑪納斯》史詩“語言”的魅力產(chǎn)生于柯爾克孜生活條件下的創(chuàng)新與創(chuàng)造。
2.來源于柯爾克孜民族不同的生活經(jīng)歷的影響?!冬敿{斯》史詩的哲學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是柯爾克孜民族生活經(jīng)歷的一種“沉淀”。它與柯爾克孜的氏族社會以及長期經(jīng)歷的“大遷徙”“大征戰(zhàn)”密不可分。正如羅素所說:“哲學乃是社會生活與政治生活的一個組成部分:它并不是卓越的個人所做出的孤立的思考,而是曾經(jīng)有各種體系盛行過的各種社會性格的產(chǎn)物與成因?!保?](P105)就“大遷徙”而言,柯爾克孜民族是一個在遷徙中成長和發(fā)展的游牧民族,遷徙的主要形式是逐水草而居的生活遷徙和通過戰(zhàn)爭遷徙?!冬敿{斯》史詩的哲學思想就是這些不同時期經(jīng)歷的不同重大事件的一種“反映”。史詩中的英雄們都是在面臨民族劫難的生死存亡關頭應運而生的,史詩中所蘊涵的民族情感,所迸射出來的英雄主義精神,都是在民族的大遷徙、大征戰(zhàn)的歷史土壤中產(chǎn)生的。
正如《瑪納斯》史詩中所指出:“無論經(jīng)過多少世紀/它都是與我們同生共死的語言/它是滔滔不絕綿延不斷的語言/它是與世界共生存的語言/從那個時代到今天/不知生活了多少年代/不知流逝了多少歲月/騎著大象的勇士消失了/膂力超群的英雄逝去了/被人們永遠懷念的英雄/像瑪納斯那樣的雄獅/卻始終沒有出現(xiàn)/從那個時代到今天/高山塌陷夷為平地/巖峰蝕化變?yōu)閴m煙/大地龜裂成為河川/河谷干枯變成荒原/像瑪納斯那樣的英雄/卻始終沒有出現(xiàn)/荒灘變成了湖泊/湖海變成了桑田/丘陵變成了溝壑/雪峰也改變了容顏/英雄瑪納斯的故事/卻在一代一代相傳/雄獅瑪納斯的故事/與人民休戚與共血肉相連?!保?](PP4~5)
總之,《瑪納斯》史詩及其哲學思想的創(chuàng)作發(fā)展與柯爾克孜族的生存發(fā)展休戚相關。《瑪納斯》史詩的魅力首先體現(xiàn)于解決民族的生存矛盾,在歷史的變遷中柯爾克孜人民始終將《瑪納斯》與本民族的歷史發(fā)展密切地聯(lián)系在一起,不斷豐富,不斷加工,口耳相傳,代代相繼,最終成為今天這樣一部篇幅宏大,內(nèi)容深刻,博大精深的文化精品。
3.《瑪納斯》史詩哲學思想是民族精神的結晶?!懊褡寰袷敲褡逦幕撵`魂,是民族發(fā)展、民族進步的精神動力。民族精神之所以是民族文化的靈魂,是因為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中被傳誦最多、最廣、最久的對象,是民族文化史的主流?!保?](P28)“中華傳統(tǒng)文化是一個博大精深的整體,它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基本價值追求,蘊涵著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有著獨特的民族特質。因而我們討論民族精神不能脫離一定的文化背景,某種民族精神說到底是一種文化精神。如果脫離了對某一民族傳統(tǒng)文化行為方式的考察,很難想象民族精神還會有哪些基本內(nèi)涵。我們把握民族精神,其實質就在于去把握該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活動方式,這種文化活動方式具體說來是由一個民族的思維方式、思想傳統(tǒng)、價值觀念、審美意識等因素構成的文化系統(tǒng)?!保?](PP182~183)由此可見,中華民族共同體內(nèi)的每一個民族在自己的歷史進程中創(chuàng)造出了豐富的民族文化,而民族精神就是此民族文化精華的凝結與提升,它是總體性生命表現(xiàn)。作為柯爾克孜民族傳統(tǒng)精神文化主體的《瑪納斯》史詩,也保存了該民族的民族精神。也就是說,《瑪納斯》史詩傳統(tǒng)的核心體現(xiàn)為一種民族精神,這個民族精神又是該民族的哲學思想之結晶。
首先,《瑪納斯》史詩哲學思想本身就是柯爾克孜族整個發(fā)展過程中的文化特點和哲學品質的產(chǎn)物??聽柨俗蚊褡鍌鹘y(tǒng)文化是由多種要素構成的色彩斑斕的圖畫。但就其存在形態(tài)來看,在整體上輻射著“文學風格的創(chuàng)造”之光芒。這些文化的內(nèi)容是在文學風格的相干效應下形成的??聽柨俗蚊褡逭麄€精神文化的形成及其發(fā)展都受文學風格的影響。具體來說,關于柯爾克孜民族傳統(tǒng)精神文化的特質,當前的學術界能夠達成的基本共識是:勇敢(崇尚個人的英雄本色、百折不撓、活性精神、自強不息);重群體氛圍(愛國主義、重集體、珍惜群體的共同財產(chǎn),一般來講,柯爾克孜聚居的鄉(xiāng)村幾乎沒有偷竊現(xiàn)象);詩歌性(非常重視俗語、愛惜智慧、聰明人、能說會道之人在人間擁有最高的社會地位、傾向自由的心態(tài));自然界與人和諧共存??聽柨俗蚊褡宓倪@些傳統(tǒng)精神文化的特質,可象征性地作以如下的描述:山之父;水之母;珍惜的是俗語;財富是母語;搖籃是國土;慈愛是祖先之禮;智理是天人和諧共存;敵人是讒佞;憎恨是跪拜;勝利是保護人格尊嚴;扶助是親戚;意志是知恥;公正是人民;絕妙是母親之地;無原諒是背叛;力量是信念;嗜好是鳥;等待是喜訊;悲哀是命運;遺產(chǎn)是遺囑;理想是自由;目的是團結;性格是忍耐;緣分是正義;心意是善;指揮是前輩的習俗;收獲是思想;威脅是報應;特質是詩歌性;品質是好客;精神是博大寬容;渴望是和睦;教誨是史話;品質是公正;善事是啟蒙;羨慕的是審美;考驗的是勇氣;評論家是人民;知心人是朋友;學說是前輩的箴言;依靠是恥辱;護身符是白氈帽;親戚是同胞;傾聽的是系譜;口號是瑪納斯;神圣是上帝;認同的是清潔;消遣的是闊木孜(樂器)。[10](PP756~758)《瑪納斯》史詩本身就是民族的這些集體智慧的結晶。它的哲學思想就是柯爾克孜民族充滿矛盾、沖突、融合的發(fā)展過程中形成的該民族特有的文化與心理以及群體意識、思想自我。也就是說,它最終發(fā)展成為屬于能夠自古至今延續(xù)發(fā)展,并且在血緣與語言上沒有脫節(jié)的文化,代表柯爾克孜民族精神文化發(fā)展的方向與主流。
其次,《瑪納斯》史詩的靈魂、精神動力就是該民族的民族魂?!冬敿{斯》史詩的哲學思想就是“化隱為顯”,把隱含在史詩中的信念、民族精神,以詩歌形式展現(xiàn)出來。也就是說《瑪納斯》史詩的哲學具有著文學與哲學不分家的顯著特點。作為一部史詩《瑪納斯》屬于文學體裁?!昂沃^文學?從廣義來說,文學泛指一切口頭或書面作品,即不僅包括今天所謂文學,而且包括政治、哲學、歷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態(tài)。狹義文學專指今日所謂文學,即情感的、虛構的或想象的作品,如詩、小說、散文等?!保?1](P36)《瑪納斯》史詩就其文學性能而言,往往為廣義的文學,屬于一般文化范疇。在柯爾克孜人的意識里,它的存在“意義”遠超于其現(xiàn)實存在,它在自己的發(fā)展過程中不僅成為柯爾克孜族哲學思想誕生的“主體意識思維”之土壤,而且成為了柯爾克孜族哲學思想整個內(nèi)容的廣闊之“主體意識思維”的整理,它與民族哲學傳統(tǒng)之間的聯(lián)系非常密切。
因此,這部史詩既可以當文學讀,也可以當哲學來讀。我們讀一讀都會發(fā)現(xiàn)這部史詩從一定意義上來講,不僅是一部文學史,而且也是一部哲學史,反之亦然。這部史詩在內(nèi)容上不僅探尋真善美的知識,而且要探索真善美的哲理或智慧。同時,它不僅是一部史詩,而且是一部理想追夢。這種理想不僅訴諸人的理智,而且訴諸人的意志和情感。在表現(xiàn)形式上不僅有活形態(tài)的感染力,而且還有說服力??梢?,《瑪納斯》史詩哲學思想的內(nèi)容由文學風格追問該民族哲學思想的變革以及它們在人們意識里的反映組成的。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其擁有民族精神。《瑪納斯》史詩運用優(yōu)美動聽的語言、富有韻律節(jié)奏的詩歌,突出地刻劃了英雄人物形象,描述了恢弘的故事情節(jié)。它的“語言”成果在對其哲學產(chǎn)生重大影響的同時,無不打著本民族哲學傳統(tǒng)影響的烙印。如果與西方哲學家的著作相比,它們顯得篇幅極大而純屬詩歌風格的作品,未曾把道理講透。不過,它可以通過史詩的“言有盡而意無窮”“容易接近”“影響力”“認同的文化功能更為突出”“表現(xiàn)出更多的激情與鮮活的生命力”等傳統(tǒng)來補足。
就史詩的傳統(tǒng)來說,它的傳統(tǒng)主要由三個因素構成的:一是,由關注民族的命運與事業(yè)構成;二是,由相對穩(wěn)定的“傳統(tǒng)篇章”組成,體現(xiàn)了民族心智的內(nèi)在“力量”;三是,由豐厚的民族優(yōu)秀文化的“沉積”構成,融入至民族意識之中并被繼承和保留下來的整個優(yōu)秀“文化”。整個史詩不僅從其傳統(tǒng)的角度考察了該民族的哲學、道德、政治、科學等一切,而且以其傳統(tǒng)之視角,運用史詩的手段,重視形象思維,表達了民族的哲學思想,涵蓋并注重了各個方面??梢哉f《瑪納斯》史詩就是從自己的此視角訴諸民族的理想、理解,還訴諸了人們的情感、審美情緒、感受。另外,還探究自然的始物或元素、無限與有限以及善惡、自由、正義、永恒性、生死等問題。
其實,《瑪納斯》史詩的此傳統(tǒng)或視角就是它的民族魂。其中始終貫穿著愛國主義、愛好和平、阿義闊樂(博達寬容)、自強不息、義以為上、納睦思度魯克(有人格尊嚴)、天人和諧共存、剛健有為、自由精神、勤勞勇敢等民族精神?!冬敿{斯》史詩中的這些民族精神在每一位主人公身上都能體現(xiàn)出來。當然,在這一方面大型史詩本身的特點在于“從史詩產(chǎn)生的社會條件、文化背景看,它所描寫的英雄已超出了作品的主人,成為一種文化現(xiàn)象,代表了一種社會勢力,是一種思潮的反映,與宗教不同的文化。作為文化的英雄,它并不是一個具體的歷史人物,更不是作品的主人,而是時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載體。通過史詩我們可以看出,英雄是當時人們力量的源泉、行為規(guī)范和準則,它是真理和道德的標準,是人生的一種境界,人格的理想追求?!保?2](P37)以史詩第一部的主人公瑪納斯為例,可以通過如下的兩個途徑來理解瑪納斯這一英雄人物所折射出的民族精神:
一是從八部《瑪納斯》史詩文本中的發(fā)展過程來理解,史詩文本中,首先,瑪納斯被定格為一種理想追求、時代的民族精神。他出生前就已經(jīng)被認定為是人身安全的保護者和家鄉(xiāng)財富的精神支柱、渴望與夢想,尤其表現(xiàn)為使人民擺脫壓迫的英雄精神。其次,瑪納斯作為一種社會勢力、真理標準體現(xiàn)為民族精神。文本中,他9歲以后當了汗王,成為真理的實現(xiàn)者、現(xiàn)實社會的改造者。這一時期是柯爾克孜社會為了救國救民,對外打倒“侵略者”,對內(nèi)鏟除“內(nèi)奸”,實現(xiàn)部落聯(lián)盟獨立和社會改造的時期。那時也是生存矛盾相當激烈,社會動亂而戰(zhàn)爭頻繁時期。整體層面來看,他想“將戰(zhàn)爭進行到底”,就是破壞侵略者社會的那個統(tǒng)一體。因為戰(zhàn)爭就是要破壞兩個對立面所共處的那個統(tǒng)一體;統(tǒng)一體破壞了,兩個對立面同歸于盡,這就是戰(zhàn)爭“到底”了。其實,原來的統(tǒng)一體破壞了,社會仍然存在,所以轉化到了新的統(tǒng)一體之中。原來的戰(zhàn)爭者現(xiàn)在也轉化為統(tǒng)治者,他們的任務不再是破壞統(tǒng)一體而是要維護新的統(tǒng)一體。在這一汗王時期,社會矛盾是向著“和而解”的方向發(fā)展的?!冬敿{斯》史詩中,實際上認為“將戰(zhàn)爭進行到底”是“和而解”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或階段,整個他后代的歷史狀況也是如此。最后,瑪納斯作為一種文明和人生境界體現(xiàn)出民族精神?,敿{斯去世以后,他的所作所為成為定型的“家族傳統(tǒng)”“理想人格標準”與部落聯(lián)盟的民族精神。瑪納斯的后代當中始終貫穿著其文化價值理念。
二是從柯爾克孜民族現(xiàn)實生活中的發(fā)展過程來理解?!冬敿{斯》史詩存在于柯爾克孜民族的生活之間,與其具有一個內(nèi)在的邏輯關系:有柯爾克孜民族的地方,就有《瑪納斯》史詩,而《瑪納斯》史詩的文化理念主要體現(xiàn)于主人公瑪納斯身上,瑪納斯是民族精神的載體??聽柨俗稳藦囊婚_始就認定自己蒙受恩寵,得到瑪納斯的青睞。在柯爾克孜人的眼里,瑪納斯是承載整體理念的力量,是對整體觀念進行思索并因此將整體化為己有的人,因而柯爾克孜族的世界首先在他那里升華為明晰和自由,他的所為有望提升整體的地位。譬如至今柯爾克孜人也自視為主人公瑪納斯的“后代”。每次經(jīng)歷嚴酷考驗時經(jīng)得起考驗,原因在于必須作為名副其實的瑪納斯之“后代”、精華。因為,他們認為“瑪納斯”代表的是文明和開化,等于承認本民族的文化位于中心地帶,是屬于一級和獨立的文化,成為本民族的自我認同,并作為“祖先之言”“先輩之言”“父親之言”永遠地留在柯爾克孜人們記憶里,正如史詩文本中所說的一樣:“這是祖先留下的故事/我們怎能不把它演唱/這是先輩留下下的遺產(chǎn)/代代相傳到了今天/它是我們祖先留傳下的語言/它是我們先祖創(chuàng)造的絕世語言/它是后人傳承的精美語言/它是如種子般繁衍的語言/它是讓人們傾慕敬仰的語言/它是我們代代相傳的語言/它是我們輩輩相繼的語言/它是先輩講述的語言/它是后人不斷傳承的語言/它是人世間最美妙動聽的語言/它是世界上最最壯麗輝煌的語言/它是歌者采集不盡的語言?!保?](PP1~6)這個“語言”經(jīng)歷了“前輩與后輩、祖宗與后代、父親與子女”之間的關系形式的發(fā)展過程。對于前輩、祖宗來說,瑪納斯的精神成了他們務必遺留下來的“民族精神”,對于晚輩、后代來說,瑪納斯的精神成了他們超越不了的“民族精神、傳統(tǒng)、基礎”“威權意識”,而他們的“超越、創(chuàng)新”只是很大程度上接著此往下講的過程,并他們有義務遺傳給下一代。所以,從柯爾克孜民族現(xiàn)實生活層面來說,瑪納斯的精神經(jīng)歷了“民族精神”到“自我精神”再到“民族精神”的發(fā)展過程。
總之,《瑪納斯》史詩的哲學思想,從現(xiàn)實和超越層面都對柯爾克孜人的“存在”作出了論證,在柯爾克孜人之中成為各時代、各階層的共識。今天,我們肯定《瑪納斯》史詩哲學思想特質的永恒價值的主要意義在于維護、發(fā)展《瑪納斯》史詩哲學思想與實現(xiàn)更高層次的文化自覺。從維護和發(fā)展《瑪納斯》史詩哲學思想的角度而論,不能拋棄本哲學的特質,特質不僅是《瑪納斯》史詩的根本思維方式,同時它也構成整個《瑪納斯》史詩哲學思想的核心內(nèi)容,拋棄了特質也不成其為《瑪納斯》史詩哲學思想。從實現(xiàn)更高層次的文化自覺的角度來看,也不必拋棄它的特質,因為特質本來就是柯爾克孜人的“存在”實際,它和哲學的普遍性特質都是建立新哲學思想的基本支撐點,從《瑪納斯》史詩哲學思想中發(fā)現(xiàn)其阿依闊勒(博大寬容)、恥心的內(nèi)在蘊涵,這也是柯爾克孜民族哲學思想現(xiàn)代開展的重要契機。
[參考文獻]
[1]史克.中國史詩的特質[J].內(nèi)蒙古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01).
[2]《瑪納斯》第一部,卷一:居素普.瑪瑪依演唱[M].阿地里居瑪吐爾地,譯.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2009.
[3]孫正聿.哲學導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4]來自史詩的英雄們:中國三大史詩高端研討[M].烏魯木齊:新疆科學技術出版社,2013.
[5]張?zhí)祜w,童世駿.哲學概論[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6]洪曉楠.哲學通論十五講[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7]羅素.西方哲學史:上冊[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
[8]歐陽克.民族精神:精神家園的內(nèi)核[M].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10.
[9]張曙光.民族信念與文化特征——民族精神的理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0][吉]K·居蘇坡夫,K·巴卡夏娃,K·依馬那里耶夫,K·馬克來克·烏買拜.柯爾克孜族的民族文化[M].比什凱克,2012.
[11]童慶炳:文學理論要略[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5.
[12]陶克套,齊秀華.游牧思想論:以蒙古人的傳統(tǒng)理性認識為中心[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
責任編輯:曹李海
中圖分類號:C958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003-4641.2016.03.03
*本文系2011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瑪納斯》史詩哲學思想”(11BZX042)、2010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少數(shù)民族哲學史”(10&ZD059)的子課題“柯爾克孜族哲學思想史”的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