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劍
(濟南市食品藥品檢驗檢測中心 山東濟南 250102)
板藍大青葉有效成分提取和精制工藝研究
李偉劍
(濟南市食品藥品檢驗檢測中心 山東濟南 250102)
目的:總結(jié)板藍大青葉有效成分提取和精制工藝。方法:分析板藍大青葉有效成分提取和精制工藝,總結(jié)最佳制備參數(shù)和方法。結(jié)果:乙醇滲漉工藝在60目藥材粒度、40ml/min的滲漉速度、75%的乙醇體積分數(shù)下綜合得率為0.049%。殼聚糖除雜工藝較適合工業(yè)化生產(chǎn)。結(jié)論:在板藍大青葉有效成分提取和精制工藝方面,乙醇滲漉工藝和殼聚糖具有較好的效果,可深入研究應用。
板藍大青葉 有效成分 提取和精制 工藝研究
1.1 板藍根藥物成分和藥理
板藍根是一種十字花科植物菘藍干燥根,廣泛分布于我國福建、浙江、廣西等地。性寒味苦,當前主要應用于清熱解毒、涼血利咽等。根據(jù)藥理學研究,具有抗菌、抗病毒、加強免疫等多種功效[1]。當前探明的板藍根主要成分有靛苷、靛藍、靛玉紅、多糖和多種氨基酸、有機酸、黃酮類等成分。其主要藥理作用為抗腫瘤、清除氧自由基、加強人體免疫等。
1.2 大青葉藥物成分和藥理
大青葉是十字花科植物菘藍干燥劑,主要功效為清熱解毒、涼血化癍,對呼吸系統(tǒng)感染具有良好療效。經(jīng)檢測其主要成分為靛玉烷B、靛藍、靛玉紅、葡萄糖蕓苔素、腺苷、無機元素、棕櫚酸、色氨酸、色氨酮等。主要藥理作用為抗內(nèi)毒素、抗炎、解熱、抗病原微生物、增強免疫力等。
2.1 鑒別
半板藍根的鑒別主要從性狀及實驗室分析入手。性狀包括直徑、長度、顏色、紋理等。實驗室鑒別可采集水煎液,在紫外光燈下觀看,取粉末0.5g,以20ml乙醇稀釋,與精氨基酸對照。采用薄層色譜分析法等進行檢查,以《中國藥典》中板藍根標準為依據(jù)。大青葉同樣以薄層色譜分析法進行分析,以中國藥典中大青葉標準為依據(jù)。
2.2 藥物提取工藝確定
根據(jù)相關(guān)測定,板藍根大青葉的主要成分在水提液中含量較低,在醇提液中含量增多,所以在提取中一般以一定濃度的乙醇溶液作為提取溶液。吸收溶媒量的程度影響著提取的效果,為提高藥材提取水平,應先進行吸乙醇率的測定。將60g板藍根和大青葉分為4份,加入10倍量的70%乙醇溶液,隔半小時觀察浸透情況,直至藥材全部被浸透。根據(jù)乙醇吸取率公式計算,藥材的吸乙醇率為237%左右,在滲漉浸潤時可加2.4倍乙醇液。
測定乙醇體積對靛藍、靛玉紅回流條件提取物得率的影響,取15g的板藍根和大青葉共4份,加入至90%、75%、60%、45%的乙醇溶液300ml。進行回流提取,過濾,將濾液減壓濃縮至無醇味,并以氯仿萃取至氯仿層透明?;厥章确略?0°C恒溫干燥箱中烘干,進行測定。經(jīng)測定在乙醇體積分數(shù)為75%時提取物的率最高;在回流時間上,同樣取板藍根、大青葉各15g共4份,加入300ml的75%乙醇溶液,回流時間分別設(shè)定為2h、4h、6h、8h,過濾減壓至無醇味,氯仿萃取至氯仿層透明。烘干測定,經(jīng)分析,在2~4h時提取率上升,4h達到峰值,然后逐漸下降,表明4h時靛藍、靛玉紅提取物得率最高;在提取工藝參數(shù)上,分別從藥材粒度、回時間、乙醇體積分數(shù)3方面以回流法從板藍根及大青葉中提取靛藍、靛玉紅進行試驗研究。藥材粒度選為40目、60目和80目?;亓鲿r間選為3h、4h和5h。乙醇體積分數(shù)選為65%、75%和85%。以L9(34)試驗研究提取靛藍、靛玉紅。實驗結(jié)果為藥材粒度英對藥材提取物得率影響最大,其次為乙醇體積分數(shù),回流時間影響最小。所以可確定主要參數(shù)為:藥材粒度60目, 提取時間4h,乙醇體積分數(shù)為75%。根據(jù)試驗結(jié)果和分析,綜合得率為0.043%,以直接比色測定測得靛藍與靛玉紅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222.47g/g和203.58g/g。
同時以上述方法進行乙醇滲漉工藝進行測定,測得影響提取效果的主要因素為乙醇體積分數(shù)、藥材粒度、滲漉速度[2]。測得靛藍、靛玉紅的最佳提取工藝參數(shù)為60目藥材粒度、40ml/min的滲漉速度、75%的乙醇體積分數(shù)。在最佳工藝條件下的綜合得率為0.049%,靛藍與靛玉紅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253.49g/g和235.38g/g。
由此證明,滲漉法在提取物收率、靛藍、靛玉紅得率的三項指標均優(yōu)于回流法,同時在能量消耗上滲漉法也具有一定的優(yōu)異性。
板藍根大青葉提取液除雜工藝主要有天然澄清劑吸附澄清精制和大孔吸附樹脂法兩種。天然澄清劑主要有殼聚糖、ZTC1+1天然澄清劑、果汁澄清劑。其中殼聚糖除雜最佳,殼聚糖是一種甲殼素經(jīng)強堿水解及酶解脫去一部分乙?;玫降囊环N線性高分子碳水化合物,為白色或淡黃色半透明狀固體。在殼聚糖溶解后,成高聚物溶液,有一定的粘度,濃度越高分子量越大,同時粘度也越大。殼聚糖在防止過程中對酸不穩(wěn)定,所以一般現(xiàn)用現(xiàn)配。影響殼聚糖除雜質(zhì)的主要影響因素為放置時間、殼聚糖加入量、藥物濃度。測定在10%殼聚糖用量、2h放置時間、0.4g/ml藥物濃度最佳。靛藍與靛玉紅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52.49g/g和49.78g/g。
大孔吸附樹脂法特點是吸附容量大、再生簡單、穩(wěn)定性佳。樹脂用量、藥液濃度、淋洗乙醇用量是影響大孔吸附樹脂法除雜的主要因素。在生藥樹脂比為1:2,藥液濃度為0.4g/ml,淋洗乙醇用量為200%時效果最佳,靛藍與靛玉紅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62.11g/g和、58. 18g/g。
殼聚糖和大孔吸附樹脂是最佳的除雜材料,大孔吸附樹脂效果明顯優(yōu)于殼聚糖,但大孔吸附樹脂廚灶工藝消耗乙醇較多,在工業(yè)生產(chǎn)方面來說應選殼聚糖。
[1]胡中英.大孔吸附樹脂在感冒退熱顆粒工藝改進中的應用[J].重慶工商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05:92-95.
[2]孫星,盛華剛,張超,林桂濤.殼聚糖絮凝沉降法對葛根芩連湯中黃酮和生物堿類成分的影響[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2,20:12-16.
R28
A
1674-2060(2016)03-0222-01
李偉劍(1993—),男,山東濟南人,研究方向:無機化學專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