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力銀
摘 要:戲曲有句諺語:無丑不成戲,丑角是評劇的主要行當(dāng)之一。丑角在戲曲舞臺上有著相當(dāng)重要的地位。這行當(dāng)中有滑稽風(fēng)趣的老人,也有天真活潑的兒童。有為非做歹的官吏的大老爺,也有唯利是圖的商人。有仗勢欺人的奴才,也有陷害良善的小人。這一些正面的或反面的人物,如果用其他的行當(dāng)扮演,很難于充分地把劇中人物的精神面貌刻畫出來的。丑角塑造這一些不同身份,不同品質(zhì)、不同性格的劇中人物,無論在扮相上,在表演上,都有著鮮明的藝術(shù)特征。
關(guān)鍵詞:評劇;丑角;四功五法
【DOI】10.19312/j.cnki.61-1499/c.2016.08.099
評劇,起源于冀東大地,田間地頭,始出叫蹦蹦戲,到蓮花落,到平腔梆子戲,最后叫評??!李大釗同志看完評劇經(jīng)典劇目《花為媒》說了一句很有紀念意義的話:“此戲非戲,改良評戲,評估論今,此戲有戲”!評劇這個名字就這樣誕生啦!評劇是五大劇種之一,覆蓋著我國北方京津冀黑吉遼,是一個通俗易懂喜聞樂見一個劇種!上個世紀人們以哼唱評劇為榮,評劇到了鼎盛時期!這是幾代老藝術(shù)家心血和汗水換來的結(jié)果!作為一名評劇青年演員我感到我責(zé)任很重!特別是丑行演員更要付出更多的汗水把丑行繼承好并且要傳下去!
一、丑角在舞臺的地位
丑分文丑和武丑,文丑又叫小花臉。文丑分為官衣丑、方巾丑、茶衣丑、巾子丑。武丑又叫開口跳。我們丑往往在劇中都是配角,都是甘當(dāng)綠葉,我就好比一道美味的佳肴中的一種調(diào)料,用來調(diào)味的!放少了就沒有味道,放多了就乏味了,所以每出戲都出現(xiàn)丑行,我覺得這就是老前輩所說的“無丑不成戲”的意義所在吧!
二、丑角臉譜分類及勾法
傳說當(dāng)年唐明皇演戲,就是應(yīng)工丑角.因皇帝的身份,演戲有諸多不便,為此皇帝特意在臉上掛一塊白玉,久而久之,丑角的臉上就留下了——塊白,這就是我們今天戲曲舞臺上丑角所畫臉譜中的白色“豆腐塊兒”。
丑角的面部化裝(臉譜)一般是運用白色塊面的伸張或縮減,集中地描畫出眉、眼、鼻、口各部的神態(tài)(也有涂畫黑臉的)。這種具有漫畫手法的化裝藝術(shù),和丑角的表演風(fēng)格是密切結(jié)合著的。
丑角的臉譜最忌諱一個字臟。人們都說我們丑,其實我們應(yīng)該是最美就對了!丑的臉譜我們也根劇人物不同,性格的差異,身份的高低形成一個比較完整臉譜:有元寶臉,老丑臉,棗核臉等等。除此之外丑角的髯口也很講究的,也是根據(jù)不同的年齡,地位,性格分別帶不同髯口,一般有丑三,黑白吊塔,倒八字和五縷等等。
三、丑角的四功五法
1.唱
我們丑行演員一般都不注重唱,這是我們應(yīng)該考慮的問題,唱在四功五法當(dāng)中排在首位,我們也應(yīng)該重視起來!因為唱是交代故事情節(jié)、抒發(fā)人物情感和劇情沖突尖銳的時候演員來表達性格和情感最重要的方式。唱是一個劇種的標志,它代表著一個劇種的靈魂!老師常和我講:“唱戲唱戲,唱不過關(guān),你這戲不會唱好”。所以我們要把唱重視起來。
2.念
念應(yīng)該是我們丑行看家的本領(lǐng)了,俗話說:千金念白,四兩唱,這是告訴我們念白的重要性。我們丑角的念白大概分兩種:一種是京白,大概是北京以東一帶口音為主;另一種是韻白,也稱小蘇韻,就是小生韻和蘇州評彈韻結(jié)合的韻白。京白考本事的就是大狀,大家都聽過京劇的法門寺;韻白念出味道的,念出人物性格能夠細膩傳達情感的就是蔣干,所謂的大丑。我們丑角嘴皮子一定要溜,吐字一定要清晰,灌口一定要灌滿,觀眾聽著才過癮。
3.做
丑角的表演和程式動作一定要干凈,一定要美,寧可少做,也不要亂,那樣會弄巧成拙畫蛇添足的。以我的理解丑角的動作都是小動作,就是范兒小,一定要和凈行有個反差,凈行演的要媚,丑行演出美的感覺就對了。
4.打
武丑基本功更要扎實,要求武打要清楚,腳下要干凈,翻跟頭要漂就連武打都美的。武丑必須掌握矮子功,鐵門坎,雙飛燕,單前撲等技巧。丑腳的腿也要求很嚴格,開始時都要壓腿,甚至是撕腿。撕腿就是坐在地上兩條腿的撕開,老師在后面放一個空凳子,一個老師把腿往后搬,比老虎凳更難受一點,到平八字的時候汗就下來了。如果老師認為你是武丑的好材料,就要再進十公分,到返八字,
四、丑角刻畫人物
丑行演員也要刻畫人物。舞臺上的一切都是為人物服務(wù)的。沒有了人物一切都蒼白無力的。咱評劇里的丑戲不多,文章開頭里講有風(fēng)趣滑稽的老人《重圓記》里的安二爺;天真活潑的兒童《卷席筒》中倉娃,有為非作歹的大老爺《卷席筒》中的錢是理,也有唯利是圖見色忘義的商人《杜十娘》中的孫富。無論是扮相上還是表演上都有鮮活藝術(shù)形象。
這里我要說一下評劇《卷席筒》又名白玉贊,曹寶山中狀元據(jù)記載唱本改編,河南曲劇立了先河,主要講了唐代登封縣曹寶山一家瑣事鬧不和,到鬧出人命,小倉娃替嫂坐監(jiān),天真活潑小倉娃用善良本性化解一家仇怨,最后一家團圓的故事。
評劇《卷席筒》是一出以童丑應(yīng)功,唱功吃重,表演質(zhì)樸的一出劇目,也是極其少見以丑為劇中一號的重頭戲。這個人物他是一個十幾歲的孩子,天性善良活潑可愛,而且他很聰明,很機靈。要想演好這人物必須善于觀察,觀察小孩的習(xí)慣動作,小孩兒的眼神,小孩的眼睛是明亮的,是干凈的,是沒有任何復(fù)雜的情緒的,還有就是他看人的角度應(yīng)該是向斜上方的。再有就是他腳步不要懶,一定要輕快,小孩的活潑天真要表現(xiàn)出來。
這個戲還有續(xù)集這戲唱腔寫得太好了,這兩處以輕喜劇的手法演繹悲劇的故事,讓演員們有研究的興趣,中國評劇院版的卷席筒唱腔是以西路評劇為主的,唱腔寫的太棒了,前輩們的表演也給我留下了很多的財富,這出戲尤其是在觀眾戲迷的心中,影響很深刻,觀眾對這戲也非常認可,我在演出這兩出戲的時候,老師給予肯定,觀眾給予鼓勵和支持。我會繼續(xù)努力研究這個人物,把他演到的更好。
評劇藝術(shù)就是人的藝術(shù),就是人物準確刻畫、準確表現(xiàn)的藝術(shù),細心刻畫人物,演好每一個角色,我們要對自己負責(zé),對前輩負責(zé),對觀眾負責(zé)!我們丑行要繼續(xù)努力,好好學(xué)習(xí)老前輩給我們留下的財富,化成自己的東西發(fā)揚光大,傳給后人,是每一個演員的責(zé)任和義務(wù)。
評劇丑行,評劇唱腔,評劇表演,博大精深!讓評劇傳播到世界各地,是所有評劇大師共同的愿望,愿我們一起努力,創(chuàng)造最開闊燎廣的梨園大舞臺,讓充滿無限魅力的評劇之花永遠盛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