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新鳳
(濟南市商河縣弘德中學,山東濟南 250062)
有人把教師比作辛勤的園丁,有人把教師比作燃燒的蠟燭,也有人說教師是天底下最光輝的職業(yè),就好比醫(yī)生,如果說醫(yī)生是針對人的肉體解決痛苦,使之健康起來,那么教師則從精神上給予人道德的規(guī)范、知識的力量,使之變得強大與自信。
我有幸成為一名教師,工作以來,以一顆熱情飽滿的心,從容地面對著我的學生們,在與學生的交流中拉近與學生的距離,用親切的微笑給學生無限的理解和信任,陪伴著他們一步一個腳印地成長著。在此過程中,我也在不斷成長著,現(xiàn)就我的一些教育感悟在此與廣大同仁暢談一下。
良好的行為習慣代表著一個人的整體素質(zhì),而中學階段是行為習慣養(yǎng)成的最佳時期,學生在這一階段的世界觀、價值觀逐漸形成,為將來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和終身學習打下基礎。因此,抓好中學生的行為習慣養(yǎng)成教育具有十分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首先,要讓學生懂得養(yǎng)成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性。可以借著主題班會,讓學生了解成功人士獲得成功的秘訣有哪些,特別要關注一下哪些良好的行為習慣起了作用,從而讓學生對良好的行為習慣有全新的認識。
其次,可以在班集體內(nèi)部樹立行為習慣榜樣,對學生進行正面教育。在培養(yǎng)行為習慣方面,榜樣是無聲的力量,是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典范。榜樣是活的教科書,具有生動、形象、具體的特點。它對學生具有更大的說服力,更強的感染力,對學生形成良好習慣具有特殊的作用。
六班學生袁林,剛入學時,每天總是宿舍里最晚起床的一個,即使當天值日也是如此;掃地拖地都是東一下西一下的,從來沒有認真地從一個角落開始打掃過;放學后回宿舍不打水、不洗腳,個人衛(wèi)生很差;作業(yè)向來都是最拖拉的一個,課代表不跟他要上三遍是不交的;檢查作業(yè)的時候從沒有找全過,即使老師提問的問題不會,課下也從不復習;做的作業(yè)卷面很亂,解答題沒有步驟……總之,這個學生的邋遢讓老師和學生都受不了,該生被告狀的次數(shù)是最多的。針對這種情況,我班班委會經(jīng)研究決定,先給他調(diào)座位,在他周圍包括教室和宿舍安插榜樣生,從他身邊不起眼的小事開始做起,規(guī)范行為,用一種堅持去提醒他、感化他。具體措施如下:1.在小組活動中,舉辦評比活動,包括作業(yè)的卷面、解答題的步驟、做作業(yè)的速度與質(zhì)量等,通過小組內(nèi)的評比與展示,該生慢慢地感覺到了自己與同學的差距,心理上有了羞愧感。2.宿舍里安排兩名同學跟他一組值日,通過另外兩名同學潛移默化的引導,該生也對自己的行為有了新認識。3.有了以上兩步,再跟他進行深入談話及進一步引導,該生的行為習慣有了很大改觀。在接下來的學校生活中,我們還要再接再厲,對他抓緊,再抓緊,決不放松。
最后,教師的榜樣作用也是不容忽視的。教師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要先做到,這對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能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
在學習過程中,總會有學生咨詢一些這樣的問題:
“老師,我按照您講的方法去解這道題,為什么考試時得不了滿分?”
“老師,這道題我平時會做,為什么一到考試就不會了呢?”
“老師,我在課間總是拿出時間去復習當天所學的知識,而某某從來不看書,為什么他的測驗比我的好?”
……
實際上,這些問題都是不良學習習慣惹的禍。良好的學習習慣一旦養(yǎng)成,它便會以情不自禁、不期而至的方式持續(xù)下來,因而能提高學習效率,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作為一名數(shù)學教師,在這里我以數(shù)學學習為例談談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數(shù)學的學習相對于語文、英語的學習來說,更加枯燥。怎樣讓孩子們在學習中喜歡上數(shù)學,變“讓我學”為“我要學”,這是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我認為首先要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習慣,建立有效的學習反饋體系。由于自己的時間及精力有限,我在班級中設立了十六個學習小組,每組4人,每組一名組長,負責從課堂和作業(yè)兩方面監(jiān)督本組學生的學習情況,時不時地提醒(追賬式問答)拖拉學生認真完成作業(yè),在組長的熱心關注下,拖拉生會感覺到完成作業(yè)勝于組長的提醒,于是在以后的學習中會想著先完成作業(yè)再忙其他了,按時做作業(yè)的學習習慣也就養(yǎng)成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我們的題集,也可以說是錯題記錄本或是經(jīng)典題目記錄本。由于學生的學習比較緊張,時間安排得很緊,多數(shù)學生沒有足夠的時間去整理題目,所以我讓學生準備了剪刀和固體膠,從每次的學案及試卷上剪下老師講過的經(jīng)典題目及易錯題目粘在題集本上,并在旁邊簡單地寫一下解題思路及結果(以備下次訂正答案)。題集建立起來后必須要利用才有效,于是每次周末輔導的時候,學生都會自覺地拿出題集,把本周自己積累的題目重新做一遍;在每次月末檢測和期末復習的時候,我都留給學生時間整理題集。這起到了強化作用,對于學生的積累性學習很有幫助,很多學生的成績也因此有了很大的提高。最有代表性的是五班學生孫洪波,這是一名插班生,入學成績?yōu)?8分,經(jīng)過一個學期的積累性學習,該生的學習成績有了明顯的提升,在學期末的幾次測驗中他的成績每次都能保持在105分左右?,F(xiàn)在他學習更有信心了,每次都積極地整理題集,真正地把它當作一種習慣性的事情來做。
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學生長期的努力,需要教師不斷地督促引導。“播種一個行動,你會收獲一個習慣;播種一個習慣,你會收獲一個個性;播種一個個性,你會收獲一個命運?!弊鳛榻處?,我們的最大期望就是從培養(yǎng)學生習慣做起,讓學生獲得不一樣的人生,有價值的人生!
[1]黃珍玉.初一年級學生英語學習習慣的調(diào)查及培養(yǎng)策略研究[D].湖北大學,2013.
[2]梁瑞霞.當前初中生學習習慣培育策略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3.
[3]王志成.職業(yè)中學學生數(shù)學學習習慣的調(diào)查與分析[D].蘇州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