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敬東
【摘 要】現(xiàn)在初中思想品德課堂的教學正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努力地還課堂以生活的本來面目,時時洋溢著生活的氣息。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的生活化,是順應新課程改革,讓課堂回歸生活的必然要求。通過生活化教學可以加強學生的直觀感知,促進學生的知識構建,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技能。
【關鍵詞】思想品德;教學;生活化
初中思想品德課程教材在編排上圖文并茂,語言也較為生動,內容和生活緊密相連,其目的是要讓學生從生活中去了解政治、經濟、文化、道德、法律等方面的知識,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品德修養(yǎng),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生活奠定基礎。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提倡生活化教學,要真正做到讓學生“在生活中體驗,在體驗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長”,需把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
一、導入生活化,引導學生直觀感知
在教育教學中,教師更多的是向學生傳授間接經驗,這些經驗都是經過前人的實踐而總結出來的,是較為概括的理論性知識,故而學生不易理解。盧梭就提倡教育應該讓學生從生活中去學習,讓學生更多地獲得直接經驗,反對學生被動人地被說教。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提倡生活化的導入,就是要摒棄以單純的語言直觀方式導入新課,而要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借助情境方式,讓學生從生活現(xiàn)象中去感知知識,借助生動形象的活動或模像直觀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整個課堂的探究活動奠定基礎。故而在教學中就需要教師能充分分析教材,從生活中選擇好素材并設計好導入方式。
以《探索人生的真諦》為例,教學中不可能直接向學生說“人生”,生命是獨特的,這可先以生活中學生常見的動物說起,如課堂中幻燈呈現(xiàn)“蟋蟀建巢、螳螂制敵”等圖片,引導學生觀看并交流圖片說明了什么,由動物有獨特的的本領而出“自然”的話題,結合教材中的圖片而引導學生交流人類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及其功能,引出人能“發(fā)明創(chuàng)造”,再過渡到對人和動物有什么不同之處的交流中,讓學生在情境中認識人類是富有創(chuàng)造性、富有智慧的生命。又如《呵護青春》中,先呈現(xiàn)一些學生所喜歡的明星圖片(或播放歌曲,讓學生猜歌名),引出追星的話題,討論如何看“追星”問題,由追星問題而逐步拓展到成長問題。
二、過程生活化,促進學生構建知識
以“講”的方式進行教學,學生是以“聽”的方式在接受,是一種較為被動接受式學習。初中思想品德課程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以“講”向學生“灌輸”知識,只能讓學生得到一些既定的、固定的概念,學生在解決問題中不會靈活應用。如《維護正義》的教學中,雖然學是通過背誦而記住了正義的概念,但卻沒有深刻理解非正義和正義形成所產生的后果,于是,無論是在解決書面問題還是實際生活中,要真正讓學生能“維護正義”都是較難的。而在教學中以一些社會現(xiàn)象(如看見小偷偷別人的錢被警察抓后無人指證,老人摔倒而無人會去扶起)等引導學生展開討論,讓學生在探究中理解正義,這不僅可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正義的含義,也能促進其更好地感悟正義的力量。
提倡學習過程生活化,并不是要把生活原封不動的搬到課堂上,而是要合理地把生活元素和教學內容結合起來,以合作探究的方式引導學生展開討論和交流活動,讓課堂從“講—受”轉變?yōu)椤耙龑А薄皹嫿ā钡哪J?。如《杜絕不良嗜好》教學中,通過組織學生實驗(香煙對魚的危害)而展開對香煙危害的討論,并結合自身說說作為青少年應該如何做。這樣的課堂輕松而有活力,學生在課堂中積極參與,教學效果較好。又如《法律和道德的關系》中對法律和道德的關系的討論,以“舞迷父母精彩跳舞到深夜”的案例作為啟發(fā),引導學生以小組形式展開討論,教師結合學生的討論而從表現(xiàn)形式、實現(xiàn)方式、調整的對象和規(guī)范三個方面作點撥,從而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兩者之間的關系。
三、練習生活化,培養(yǎng)學生應用技能
講練模式一直是思想品德教學提升學生成績的不二法寶,課堂上針對重點、難點反復的講,課后以大量的練習對學生進行反復操練,學生的成績是提高了,但無形中也讓學生成為了考試的工具。不可否認,練習是鞏固知識的重要方式,但若只是以單純的書面練習方式對學生進行反復練習,以“題海戰(zhàn)”來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勢必影響學生的終身發(fā)展。提倡生活化練習,就是要在引導學生探究后,以針對性的,富有層次性的練習對學生進行書面練習鞏固,同時,結合教學內容而引導學生以活動、任務等形式展開實踐探究,以此而讓學生在應用中得到鞏固,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能力。
如《法律是我們的“保護傘”和“守護人”》中為讓學生更好地自覺維護公共場所的秩序,課后以問卷調查形式讓學生對家人、親朋好友展開調查,調查內容如插隊、逃票等問題,調查后組織學生對問卷進行分析,提出相應的方案,這種實踐活動更利于學生理解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又如《依法維護消費權益》的教學后,以設計維權公益廣告的活動進行,讓學生在廣告設計中更好地掌握如何借助法律手段維權。
現(xiàn)實生活是豐富多彩的,也是變化多端的,在初中思想品德課堂中提升生活化教學,讓學生從生活直觀中去感知知識,在探究中獲得品德知識構建,在實踐中提升其技能,這樣才能為學生思想品德的健康發(fā)展做好鋪墊。在教學中也需注意,學生從教材中所學生的知識是“死”的,而生活是“活”的,不能只要求學生簡單的套用教材中的知識的分析問題,更要注重引導學生從知識學習過程中生成出體驗,用心去感受生活,結合知識而靈活處理問題,真正做到理論和實踐結合,讓思想品德和生活有機的整合在一起。
【參考文獻】
[1]馬鳳龍.生活化的思想政治課教學簡論[J].教育探索,2008(06)
[2]陸梅.構建生活化的課堂教學[J].教書育人,2007(S3)
[3]張文,高玉柏.生活化教學的實施策略[J].中國教育學刊,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