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華
(內蒙古民族大學,內蒙古通遼 028000)
酸馬奶醫(yī)療保健作用的研究
楊文華
(內蒙古民族大學,內蒙古通遼 028000)
闡述了酸馬奶對醫(yī)療保健及傳染性或非傳染性疾病的良好治療作用,提出了我國馬奶產品的發(fā)展前景。
酸馬奶;營養(yǎng)成分;醫(yī)療保健
馬奶的成份最接近人乳,營養(yǎng)價值完善又易于消化吸收。在我國新疆、內蒙等區(qū)域,自古以來就有少數民族飲用酸馬奶的傳統(tǒng)習慣,知悉酸馬奶對肺結核、貧血、便秘、慢性結腸炎、胃腸消化道疾病有較好的療效,馬奶酒的保健作用也一直被少數民族所稱道。因此在我國培育乳用型馬匹品種類型,發(fā)展馬奶產品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酸馬奶(koumiss,koumys,kumis),又稱馬奶酒,制作和飲用歷史悠久,文化內涵豐富,歷史上我國北方的匈奴、烏桓、鮮卑等民族將馬奶酒視為本民族的酒品。從有關專家的考證來看,至少兩千多年前的西漢時期,馬奶酒就傳入中原。馬奶酒一直被視為一種圣潔的飲品,自古以來他們用馬奶酒祭祀祖先,用馬奶酒祝福健康、吉祥,馬奶酒是蒙古人民力量的象征,她孕育了蒙古民族剿悍、豪放、剛毅、果敢的性格。
酸馬奶(馬奶酒)是馬乳經乳酸菌發(fā)酵母菌發(fā)酵后產生,酒精度一般在0~5°,傳統(tǒng)的酸馬奶是草原牧民民間制造,由于傳統(tǒng)牧馬方式,草原上通常在每年的6~7月開始擠馬奶,到9~10月停止擠奶,便于母馬和馬駒順利過冬。因此,傳統(tǒng)酸馬奶(馬奶酒)制作具有明顯的季節(jié)性。
酸馬奶具有養(yǎng)血安神、改善消化液分泌,對糜爛性胃腸炎、肺結核、風濕、神經性疾病、血液病等傳染性或非傳染性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療作用,是食療保健的最佳飲品。
2.1 心血管疾病的治療
酸馬奶具有稀釋血液,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血液循環(huán)的功能??杉涌煅貉h(huán)速度,減少對血管壁的壓力,防止血管破裂或血栓的形成,對高血壓有明顯的治療作用。
酸馬奶療法是蒙醫(yī)一種傳統(tǒng)醫(yī)療方法,現代醫(yī)學也十分關注酸馬奶的醫(yī)療保健作用。臨床研究表明,飲用酸馬奶以后,具有顯著的降血脂作用;酸馬奶延長了凝血酶元時間(平均延長6.41s);血小板平均上升3.14(萬);對心肌老損、心動過緩、室性早博、室性心動過速療效顯著,總有效率為48%;對冠心病的總有效率可達93.7%;飲用酸馬奶以后,可使血壓的收縮壓下降24%、舒張壓下降29%。因此,酸馬奶是冠心病、高血脂、冠狀動脈硬化的天然良藥。
2.2 神經性疾病的治療
酸馬奶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1、維生素B12和維生素C,以及神經系統(tǒng)物質交換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因此飲用酸馬奶有調整神經系統(tǒng)的功能,酸馬奶可以有效改善腦部血液循環(huán),增強大腦的供血機能。對于神經系統(tǒng)功能紊亂而引起的神經性頭痛,神經性胃腸機能紊亂等疾病都有良好的增療效果。
2.3 消化系統(tǒng)疾病的治療
酸馬奶對慢性胃炎有較好的治療作用,尤其是對萎縮性胃炎極其有效。酸馬奶中含有大量的酵母菌、維生素B族和維生素C,可調節(jié)胃腸功能,增加消化能力,提高食欲。
酸馬奶含酵母很多,每1kg中的含量相當于30~50g醫(yī)療用酵母,能增進食欲、活化胰腺機能、促進消化。酸馬奶能夠殺死腐敗菌和其他微生物,酸馬奶對結核菌有一定的殺菌作用,可形成抑制傳染病(如肺炎、腸胃炎等)的抗菌素。
2.4 肺結核和肺氣腫的治療
結核病原不能在馬奶或酸馬奶中存活,能更快地治愈肺結核,尤其對青少年肺結核的治療效果更好。肺氣腫患者飲用酸馬奶之后呼吸輕松,食欲提高,氣色好轉,體重增加,這是飲用酸馬奶后抵抗力增強的緣故。
2.5 其他病的治療
酸馬奶可通過改善胰島素的分泌機能,調整糖類分解代謝,發(fā)揮治療糖尿病的作用;另外對支氣管炎、干性胸膜炎、黃褐班和腎結石亦有一定的療效。
馬奶酒性溫,有驅寒、舒筋、活血、健胃等功效。六蒸六釀后的奶酒方為上品。由馬奶發(fā)酵釀成的馬奶酒,不但清涼可口,富有營養(yǎng),還能起到滋脾養(yǎng)胃、除濕、利便、消腫等作用。
在博大精深的蒙藥中,常將奶酒作為“藥引子”來治療疾病。大量臨床實踐證明,奶酒確有祛寒回暖、健胃開脾、營養(yǎng)滋補、治療風濕的顯著功效。故此蒙族人民常通過奶酒來治療腸胃病、腰腿疼、肺結核等疾病。
我國草原遼闊,馬匹眾多,數量居世界前列;牧區(qū)許多地方品種,產乳性能較好,生產成本較低。在此情況下,發(fā)展乳馬業(yè),生產馬奶產品,存在很大的潛力。特別是新疆和內蒙古,養(yǎng)馬業(yè)發(fā)達,又是多民族地區(qū),當地人民歷來就有喝馬奶習慣,故更易開拓乳馬產業(yè)生產。
酸馬奶上市亦很暢銷,產品供不應求。酸馬奶有著特殊的有益微生物群,是今后理想的微生態(tài)制劑,且有可能從酸馬奶的微生物群中篩選出對結核分枝桿菌等細菌具有高度抗菌活性的微生物來,生產新型抗生素。為克服馬奶來源緊缺問題,可利用轉基因技術,將馬乳腺細胞基因經轉基因后表達在牛和羊乳腺細胞上,從而改造牛奶和羊奶品質,收到醫(yī)補雙重效果,必將產生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1] 吳敬,賀銀鳳,叢淑玲,等.酸馬奶酒中乳桿菌的生物學特性及其抗菌特性的研究[J].畜牧與飼料科學,2004,(2):35-37.
[2] 賀銀鳳,李少英,母智深,等.酸馬奶酒中微生物的分離鑒定及抗菌特性的研究[J].農業(yè)工程學報,2002,18(2):91-95.
[3] 楊文華,德慧,張珉.馬乳及乳產品利用[J].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2008,(2):89-90.
[4] 姚新奎.伊犁馬、新吉馬及其雜交馬乳理化指標、產奶特性初步研究[D].新疆動物科學科學學院,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