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秀麗
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原名Charles Edouard Jeannert-Gris,是20世紀最重要的建筑師之一,是現(xiàn)代建筑運動的激進分子和主將,被稱為“現(xiàn)代建筑的旗手”。他和瓦爾特·格羅皮烏斯、路德維格·密斯·凡·德·羅以及弗蘭克·洛依德·賴特并稱為四大現(xiàn)代建筑大師。
柯布西耶認為新建筑五要素是自由平面、自由立面、水平長窗、底層架空柱、屋頂花園。時至今日,世界各地的每棟現(xiàn)代建筑上都能找到這五要素的影子。
在勒·柯布西耶的葬禮上,法國文化部長代表法國政府致悼詞:“柯布一生有很多對手,他們中的幾位今晚也來到這里,而另一些已先他而去。但是,沒有哪一位像他那樣長久以來招致各方的攻擊,也沒有哪一位像他那樣堅定有力地倡導建筑的革命?!?/p>
“住房是居住的機器”
柯布西耶出生于瑞士西北靠近法國邊界的小鎮(zhèn),父母從事鐘表制造,少年時曾在故鄉(xiāng)的鐘表技術學校學習,對美術感興趣。1907年他先后到布達佩斯和巴黎學習建筑,在巴黎到以運用鋼筋混凝土著名的建筑師奧古斯特·貝瑞處學習,后來又到德國貝倫斯事務所工作,彼得·貝倫斯事務所以嘗試用新的建筑處理手法設計新穎的工業(yè)建筑而聞名,在那里他遇到了同時在那里工作的格羅皮烏斯和密斯·凡·德·羅,他們互相之間都有影響,一起開創(chuàng)了現(xiàn)代建筑的思潮。
他又到希臘和土耳其周游,參觀探訪古代建筑和民間建筑。柯布西耶于1917年定居巴黎,同時從事繪畫和雕刻。
勒·柯布西耶是一名想象力豐富的建筑師,他對理想城市的詮釋、對自然環(huán)境的領悟以及對傳統(tǒng)的強烈信仰和崇敬,都相當別具一格。
他提出“住房是居住的機器”,鼓吹以工業(yè)的方法大規(guī)模地建造房屋,“建筑的首要任務是促進降低造價,減少房屋的組成構(gòu)件?!睂ㄖO計強調(diào)“原始的形體是美的形體”,贊美簡單的幾何形體。
他用格子、立方體進行設計,還經(jīng)常用簡單的幾何圖形、一般的方形、圓形以及三角形等圖形建成看似簡單的模式。
作為一名藝術家,勒·柯布西耶懂得控制體積、表面以及輪廓的重要性,他所創(chuàng)造的大量抽象的雕刻圖樣也體現(xiàn)了這一點。
因此,在勒·柯布西耶的設計中,通過大量的圖樣以產(chǎn)生一種栩栩如生的視覺效應占據(jù)了支配地位,而其建筑模式轉(zhuǎn)化為建筑實物的情況,如同藝術家在陶土的模子上進行雕刻和削減一樣。通過精心設計,在明暗光線的對比下,他成功地將有限的空間最大化,并能產(chǎn)生良好的視覺效應。
他主張用傳統(tǒng)的模式來為現(xiàn)代建筑提供模板。他曾經(jīng)申明,傳統(tǒng)一直是他真正的主導者,因此,他設計的建筑不止從2 、3種角度,而是從4種角度考慮,但后來他對自然界的領悟使其風格逐漸發(fā)生了變化。
自然是美妙的,那新鮮的空氣、明媚的陽光,還有來自大自然的清新和美麗,使勒·柯布西耶感覺到需要建立一種全新的風格去適應當今機器時代的發(fā)展。
在所有的建筑都作為“機器時代的機器”時,人們也開始重視房屋的基本功能。他的目標是:在機器社會里,應該根據(jù)自然資源和土地情況重新進行規(guī)劃和建設,其中要考慮到陽光、空間和綠色植被等問題。
“粗野主義”
柯布一直能讓世界震驚,這與他不斷地自我反省、自我發(fā)明有關。知名的朗香教堂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我們看到他在第一階段即機器住宅時期到了末尾的時候,對于早期的純粹主義理想已經(jīng)發(fā)生了懷疑。那種塑料一樣的、輕飄飄的、不接地的房子,整個出自于人為的理念創(chuàng)造,是一個概念推銷,并不是人類建造的本來面目。在這個過程中,他越來越接近于一種用粗糙來表達精致的意識。我們看到,他設計的薩伏耶別墅實際上做工并不完美,它的墻并不平直,好多地方有臨時拼湊的痕跡。雖然滿足了柯布的很多設計理念,可是從專業(yè)角度講,在建造手段上并不高明。
可是他在1930年代使用鄉(xiāng)土材料和民間建造方法的時候,手段越來越高明。這條線索,其中潛藏著一條線索叫“莫諾爾型”(Monol Type),到1950年代達到巔峰。最重要的作品就是朗香教堂、拉圖雷特修道院、馬賽公寓,還有昌迪加爾的幾個建筑、菲爾米尼的小教堂,以及他設計的若干個小住宅。這些設計用粗糙來表達細膩,用雕塑感取代平面的繪畫感。
柯布這種轉(zhuǎn)變與他的年齡、閱歷都有關,同時與二戰(zhàn)以后的藝術風氣也關系密切,它不是憑空造就的。雖然是借助柯布的雙手得以實現(xiàn)的,它也一定是暗合了某種時代精神,所以它迅速演變成一種風格,后來也被很多建筑師模仿,被冠之以“粗野主義”的名號。
多元藝術家
除了建筑師的身份,柯布西耶在家具設計師、雕塑家、畫家以及作家等身份上切換自如,然而除了這些,他也是位衣冠楚楚的時髦紳士。光潔的發(fā)型、鼻梁上那款經(jīng)典的黑框圓形眼鏡,以及花樣百變的蝴蝶領結(jié),和一套套優(yōu)雅得體的西裝,就是柯布西耶一生的時尚。
他13歲進入當?shù)厮囆g學校學習鐘表雕刻,從小他就對繪畫極其熱愛,成為著名的現(xiàn)代主義建筑大師后,也并沒有放棄這一愛好。在他的作息表里,早上的時間用來畫畫,下午則專注于建筑設計的工作。在幾十年的生命里,他創(chuàng)作了超過400件藝術品,涵蓋油畫、雕塑、版畫、壁畫、掛毯等。
在柯布西耶的眾多繪畫作品中,大量靜態(tài)、孤立,甚至是充滿色情的畫作,而這些畫作也交織了他于理性與感性之間的思考。
比如他迷戀幾何與線條,但在色彩和對女性身體的表達上卻富有情感和詩意,頗有浪漫主義情懷。就像他在做建筑時,強調(diào)建筑的藝術性,認為一個建筑師不應該是一個工程師而是一個藝術家。
在致父母的信中,他曾說:“有的時候,我會用晚上或下午的時光來畫畫。那是美好的時光,一切都收藏在畫冊中,每一頁都寄托著一種情感,繪畫讓人沉醉。”柯布西耶太愛繪畫會了,即使在成為建筑師后。在1918年和1922年間,他不再做建筑,而是沉醉于繪畫中,他的繪畫風格被稱為“純粹主義”。
柯布西耶的作家身份,始于他20歲時那場著名建筑之旅,他游歷了歐洲各個歷史名城,記錄了歐洲各個流派不同時期的建筑,且在造訪巴黎的第一年,還寫下了關于許多風月場所的各色女子的故事。1920年10月,他與朋友合辦的雜志《新精神》,將自己的建筑觀點與文學詩歌藝術結(jié)合,在當時的影響相當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