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潔
中圖分類號:D26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6)01-000-02
摘要當前,我局正處于改革與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國家宏觀經濟增速放緩,事業(yè)單位企業(yè)化運作帶來的問題日益凸顯。作為野外一線工作主力軍的青年,面臨的新形勢更復雜,肩負的任務更繁重。其次,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進步,青年的生活環(huán)境和思想狀態(tài)也發(fā)生了變化,給黨建與團建工作帶來了新挑戰(zhàn)。如何發(fā)揮黨建帶團建作用,穩(wěn)定人心、凝心聚力,把團員青年緊緊團結在各級黨組織的中心工作上來,已成為當前面臨的一大課題。
關鍵詞黨建帶團建 問題 途徑
一、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黨建帶團建工作的緊迫性
(一)黨建帶團建工作面臨新的形勢
2015年年初,中央出臺了《關于加強和改進黨的群團工作的意見》指出:新形勢下,黨的群團工作只能加強,不能削弱;只能改進提高,不能停滯不前。我國發(fā)展的內外環(huán)境正在發(fā)生深刻變化,黨面臨的挑戰(zhàn)和考驗前所未有。人心向背關系黨的生死存亡。鞏固黨的執(zhí)政地位,核心是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
2015年7月,中央黨的群團工作會議召開,研究部署新形勢下黨的群團工作,在黨的歷史上是第一次。省地勘局黨委、有色局黨委先后印發(fā)《關于進一步加強黨建帶團建工作的意見》、《關于開展青春黨建工作的實施意見》文件,要求各級黨組織充分認識加強地勘系統黨建帶團建工作的必要性。
(二)青年在我局地勘事業(yè)發(fā)展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當前,國家經濟發(fā)展進入新常態(tài),經濟結構調整,經濟增速放緩。上半年,在國際國內宏觀經濟形勢變化和國內發(fā)展方式轉變的影響下,局主要經濟指標下滑較大,產業(yè)結構等矛盾日益凸顯,形勢非常嚴峻,地勘事業(yè)發(fā)展處在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
據局人事處最新數據統計,截止2015年12月份,我局35歲以下青年職工為225人,占在職職工的31.5%。35歲以下青年職工全部是80后、90后,這部分青年接受了更多的新鮮事物,思想活躍、自我意識強,團隊意識、奉獻精神以及理想信念意識相比于60后、70后更弱。因此,把青年緊緊團結在地勘事業(yè)的中心工作中,需要各級黨組織不斷提高對團員青年工作的重視程度,把團建工作納入黨建工作的統一規(guī)劃部署中,通過不斷加強和改進黨建帶團建工作,引導廣大團員青年為單位發(fā)展貢獻青春力量。
二、黨建帶團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黨組織未將團建工作納入黨建工作總體規(guī)劃
地勘單位目前普遍是事業(yè)性單位企業(yè)化運作的情況,體制機制矛盾突出。特別是局屬各二級單位,在當前經濟形勢下面臨市場與經營生產任務的壓力,開展黨建工作已分身乏術,黨建工作沒有形成總體規(guī)劃,黨建帶團建更是力不從心,所以也幾乎無從談起黨建帶團建。
同時,部分基層黨組織未能意識到團建工作的重要性,沒有給團干部壓擔子,團干部普遍也無身份意識,只是被動的按照黨組織及上級團組織的要求開展工作,未能主動圍繞單位生產經營工作在團員青年中開展有效的活動。久而久之,團組織對團員青年的吸引力與凝聚力日益下降。
(二)基層黨團干部人員少、任務重
基層黨團干部尤其是團干部普遍兼職,有些甚至一人身兼數職,這樣一定程度上加重了黨建帶團建工作負擔。
(三)黨團干部自身素質和能力不足
有些黨團干部自身能力不足,特別是在知識層次、政策水平、管理能力等方面的素質有待加強和提升。許多黨團干部沒有經過系統培訓,業(yè)務知識匱乏,思想意識不到位,熱情不高,干勁不足,工作方法、經驗和效率都難以適應新形勢黨建帶團建工作的要求。
(四)黨建帶團建工作存在實際困難
地勘單位生產經營任務繁重,特別是企業(yè)化運作的單位,市場競爭激烈,經營壓力大。再者,大多數青年團員長期在野外一線工作,分散流動性強,在組織、開展一些集中性的學習與活動上相當困難。
三、黨建帶團建工作的新途徑
(一)以帶思想引導為出發(fā)點,加強黨對共青團的政治領導
1.樹立黨要管團的思想。各級黨組織首先要加強對團組織的思想政治領導,使其堅定不移的貫徹執(zhí)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政治上、思想上、和行動上同各級黨組織保持高度一致。開展黨內學習,要求團干部一并參加;發(fā)放黨務學習書籍,團干部同時考慮。
2.堅持團要管用的作風。各級黨組織應指導團組織組織團員青年開展政治學習,充分發(fā)揮團組織在引導團員青年貫徹落實黨的精神的組織作用。
(二)以帶組織建設為切入點,構建科學規(guī)范的工作機制
1.構建黨團共建大格局。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健全黨建帶團建制度,確保黨建帶團建落到實處、取得實效。首先各級黨組織要加強自身黨建工作,明確黨組織在單位生產經營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同時要把團建工作納入局“大黨建”的格局,建立完善有關黨建帶團建的制度與機制,制訂量化考核標準,把黨組織負責人的評先評優(yōu)與團建工作掛鉤,實行團建不合格,黨建不評優(yōu)。明確黨、團組織覆蓋目標任務,把團組織覆蓋作為黨的工作覆蓋重要基礎,做到團組織與黨組織同步建立、同步調整、同步堅強。
2.保障團活動開展的經費需要。嚴格按照局《關于開展青春黨建工作的實施意見》要求,給予團組織物質支持與經費保障,指導團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學習以及文娛活動,并幫助團組織協調解決實際問題。
(三)以帶隊伍建設為著力點,培養(yǎng)復合型團干部
1.提高團干部的選拔標準。首先,在單位制訂相關的干部選拔推薦制度中,把團干部列入選拔推薦范疇,明確團干部的身份意識。其次,黨組織成員與團干部開展結對,利用自身的經驗指導團干部開展工作,加快團干部的成長成才。特別是對于已經成才的團干部,提拔任用時應優(yōu)先考慮,讓團干部意識到團工作崗位也是培養(yǎng)鍛煉人的重要崗位。
2.多崗位培養(yǎng)鍛煉復合型團干部。所謂復合型團干部,就是政治強、作風好、善經營、會管理的團干部,既能從事團青工作,又能適應單位發(fā)展形勢需要立足崗位展現作為。各級黨組織成員根據團干部的特點和特長,因人而異,以培養(yǎng)復合型人才為導向,把團干部派到不同的崗位鍛煉,并作為推優(yōu)、提拔優(yōu)先考慮的對象。
(四)從帶工作開展為落腳點,形成服務科學發(fā)展的整體合力
1.根據單位實際情況創(chuàng)建各類活動小組。地勘單位的工作特點是點多面廣,大部分青年職工長期在野外一線工作,開展集中式的活動相當困難。所以黨建帶團建工作可以結合這種特殊工作性質,在項目部、工程部甚至是項目小組創(chuàng)建黨團先鋒小組、黨員青年活動小組等,以標化工地創(chuàng)建、工人先鋒號、青年文明號創(chuàng)建等活動為載體,開展黨建帶團建工作。
2.黨員團員共提升綜合素質,實現生產經營工作的共促。充分利用局“師帶徒”的技能培養(yǎng)方式,以安全技能比武、地質技術比武、財會技能比武等比武活動為依托,以各類技能培訓為方式,發(fā)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帶動、指導團員青年在技術上、業(yè)務上的學習與進步,從而實現單位生產經營工作的共促。
參考文獻:
[1] 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黨的群團工作的意見.2015.7.
[2] 黃麗娟.對地勘單位黨建工作的幾點思考[J].經濟研究導刊,2010(23).
[3] 張文學.改進和創(chuàng)新國有企業(yè)黨建工作的探索與思考[J].求是,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