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怡帆
(1.山西傳媒學院 編導系,山西 晉中 030619;2.山西大學 文學院,山西 太原 030006)
?
新媒體傳播下的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周怡帆1,2
(1.山西傳媒學院 編導系,山西 晉中 030619;2.山西大學 文學院,山西 太原 030006)
摘 要:當今世界,考量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決定性因素是文化軟實力,要想提升國家的文化軟實力,取決于其核心價值觀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而大學生擔負著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使命。在當今科技飛速發(fā)展的融媒體時代,社會發(fā)展更加多元、生活方式更加豐富、信息需求更加多樣。本文就新媒體傳播下的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探討,意在闡明新媒體對構建大學生核心價值觀所起到的積極意義和深遠影響。
關鍵詞: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新媒體;傳播方式
當今世界,民族、國家之間的競爭,集中體現(xiàn)在以文化軟實力為主導的綜合實力的競爭。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和精髓,價值觀是文化的核心和內涵。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建設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體系,是形成全民族奮發(fā)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團結和睦的精神紐帶。[1]現(xiàn)如今,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任落在了當代大學生的身上。2014年5月4日,習近平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中強調:“青年的價值取向決定了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而青年又處在價值觀形成和確立的時期,抓好這一時期的價值觀養(yǎng)成十分重要。[2]”大學生作為國家十分珍貴的人才資源,是整個中華民族的棟梁,是中國未來的希望。大學生具有什么樣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僅關系到國家文化軟實力的建設,更關系整個民族興衰和國家前途。
古人云:“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薄霸诿髅鞯隆钡囊馑季褪侨艘霌P內心的光明品性,作為大學生發(fā)揚明善部分在于后天的教育和正能量的傳播,就是可以依靠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把人性之善激發(fā)出來、鼓勵出來、彰顯出來、踐行出來。
當代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最主要的是解決“人”的問題,即如何做人和做什么樣的人。根據(jù)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可以回答這兩個問題。
1.做人要以德而立。“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钡赖虏粌H是每個人的德,也應該是一種大德,就是國家的德、社會的德。近幾年來,我們國家屢屢提及“老人摔倒該不該扶”的問題,每當面對這樣一個本不應該成為問題的問題的時候,總是感到汗顏。其實,無論是出自社會道德還是個人仁德都應該出手相助,這就是德行的力量。作為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明白做人的根本是以德而立。
2.要做有理想、有信念的人?!袄硐胄拍钍侨藗儗ξ磥淼南蛲妥非?,是一個人世界觀和政治立場在奮斗目標上的集中體現(xiàn),是確立人生價值取向的最高準則。[3]”大學生應當把“中國夢”作為信念,把“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為最高理想,有了“中國夢”信念的支撐,就可以通過每個大學生自己的努力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國夢,不僅僅是國家的夢,也是每一個中國人的夢,更是擔當祖國建設重任的棟梁之才大學生們的夢,只有踏踏實實地走好每一步,才能更好地實現(xiàn)中國夢。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和發(fā)展,越來越多的人改變著生活習慣,從獲取信息到學習知識、從網上支付到戶外出行、從表情達意到意志再現(xiàn),無時無刻不在接觸新媒體,新媒體正在以人們難以想象之勢滲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1.新媒體帶來傳播方式的深刻變革
根據(jù)中國互聯(lián)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fā)布第36次中國互聯(lián)網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統(tǒng)計顯示,截至“2015年 6月,中國網民規(guī)模達6.68 億,半年共計新增網民 1894萬人。互聯(lián)網普及率為 48.8 %,較 2014年底提升了0.9個百分點;中國手機網民規(guī)模達5.94億,較2014年底增加3679 萬人。[4]”由此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我國使用新媒體的人數(shù)正在以逐年上升的趨勢繼續(xù)發(fā)展。
2015年是我國媒體融合發(fā)展的戰(zhàn)略元年。未來媒體的發(fā)展方向是以新媒體為本位,形成兩微一端、視頻、戶外彩屏等多樣態(tài)式共同發(fā)展的模式。人們已經從大屏幕轉戰(zhàn)小屏幕,從“受眾”轉變?yōu)椤皡⒈姟?,而媒介傳播也已然從傳統(tǒng)電視、廣播、報紙的傳播轉變?yōu)橐浴拔鞑ァ睘橹髁鞯膫鞑バ问健?/p>
2.新媒體對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的積極影響
大學生對新媒體的運用程度遠遠超過人們的想象,2015 年3月24日,人民網的微博《調查:互聯(lián)網成為大學生和白領主要信息獲取》顯示,使用互聯(lián)網作為最主要信息獲取渠道的大學生比例高達97.9%,大學生日均使用互聯(lián)網時長超過6小時。微信和微博作為新興的社交平臺,強力滲入大學生生活的方方面面。
新媒體對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的積極影響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新媒體傳播挖掘更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信息。新媒體的超媒體性將不同的媒介形式進行整合后進行快速傳播。新媒體的超時空性則打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過程中時間和空間的距離,使得大學生們在第一時間能夠更快地獲得廣泛豐富且有價值的信息。
只要是弘揚社會正能量、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事情,哪怕是再小的事件也會迅速傳播,成為大學生群體的關注焦點,如“最美鄉(xiāng)村教師”、“最美醫(yī)生”等反映社會正能量的真人真事就能夠感染大學生們,而缺乏正義感、損人利己、見利忘義等行為,也可能遭到大學生們的反感,甚至受到輿論的監(jiān)督與譴責。因此,通過新媒體的傳播就能更好地挖掘有核心價值的信息。
第二,新媒體傳播使得大學生獲得更多話語權。大學生社會主核心價值觀并不僅僅是簡單的24個字,更多的現(xiàn)實意義在于大學生對身邊的人和事進行關注。全國高?,F(xiàn)階段都非常重視新媒體平臺的運行傳播和實時互動,不僅如此更多大學校園里涌現(xiàn)出以學生為主體進行運營的微信公眾號和微博。以學生為主體進行運營,使得學生掌握更多的話語權,從策劃選題→采編→后期技術支撐→內容把關,整個流程下來學生可以更深層次的感知社會、感知生活、感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例如,正值期末季,山西傳媒學院編導系光影隨行公眾號就策劃了一期以“誠信”為主題的內容。結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里的“誠信”,學生們以“誠信應考”為核心展開報道和傳播,并邀請了大三學霸就如何期末復習和誠信應考進行趣味指導,從后臺數(shù)據(jù)來看,閱讀量和互動效果都很好,這說明新媒體傳播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加貼近生活和貼近實際,使學生獲得更多話語權。
第三,新媒體傳播調動大學生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交互性是新媒體區(qū)別于傳統(tǒng)媒體最根本特性,傳統(tǒng)媒體互動困難,而借力新媒體交互性的特征,大學生樂意積極參與并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往傳統(tǒng)媒體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都是通過電視、廣播和報紙并且以一種嚴肅的風格進行傳播,大學生們只是“蜻蜓點水”般閱讀并未深入參與其中。從前大學生們接受信息是被動地、是“Push”,而現(xiàn)在有了新媒體之后,大學生索取信息是主動地、是“Pull”,這一推一拉之間就讓大學生積極參與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
新媒體以風趣幽默的方式表達嚴肅的政治話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015年3月24日推出的《跟著大大走之博鰲篇》短片,時長僅為2分48秒,以動漫作品的形式在新媒體各大平臺進行傳播,上線僅3天,在兩大視頻網站的點擊量均已超過100萬。同時,大學生們也紛紛通過微博、微信平臺進行轉發(fā)、評論和互動,該視頻被大學生們稱贊“接地氣”“親民”“很萌”“學到知識”等。借助這樣的方式拉近了中央領導人和學生的距離,也拉近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現(xiàn)實生活的距離。
在新媒體發(fā)展之迅猛、傳播速度之飛速的今天,新媒體是一把“雙刃劍”,在給大學生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會產生危害。在紛亂繁多的信息傳播過程中,新媒體平臺的虛擬性和匿名性使得大學生眼花繚亂,不能夠及時理性的甄別信息真假,容易形成盲目從眾的態(tài)勢。因此,無論是社會還是高校,都需用好新媒體、借力新媒體,對構建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起到積極的作用。
1.建立信息發(fā)布“把關”制,規(guī)范公共信息傳播,凈化新媒體傳播環(huán)境。全媒體時代新媒體傳播的信息繁雜龐多、良莠不齊,公眾真正需要的信息都夾雜在大量冗余信息中,難以辨別。這就需要新媒體傳播大學生價值觀的過程中就要起到引導性“把關”作用。一方面要求大學生提高自身修養(yǎng)與個人素質,學會從龐大信息中篩選出真正有價值的信息;另一方面則需要集結政府、社會和高校,三者齊心合力,凈化新媒體傳播環(huán)境,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2.豐富校園文化新媒體陣地,增強學生歸屬感和參與度。借力新媒體的個性化特征,定制屬于大學生自己的新媒體陣地,努力打造一個有思想、有深度、有溫度的新媒體平臺,既增強了學生歸屬感和參與度,又培育和弘揚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一個校級的新媒體平臺,它運營的好壞取決于其定位與受眾群體,因此關鍵點應該先找準平臺的定位。如果學生是運營主體,那么內容的選取和把關也是非常重要的,增強參與感的同時,不能缺失核心價值觀的引領。
3.多方聯(lián)動,主動引領,加強輿論導向作用。新媒體平臺在大學校園的多樣化發(fā)展具有深刻意義,如若能夠合理利用、主動引領,那么就可以加強輿論導向作用。學校應該聯(lián)合教師群體和學生骨干群體,多加關注敏感信息、焦點問題和熱點話題等,積極主動引領新媒體輿論向積極健康的方向發(fā)展,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魂聚力更好地構筑中國精神、中國價值 和中國力量。
要想提升國家的文化軟實力,取決于其核心價值觀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要想讓未來的中國充滿希望,就要培養(yǎng)一批真正的大學生,要讓大學生成為品格上的君子、學業(yè)上的才俊、心理上的成人,方可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在中國砥礪前行的今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依然是前進路上的動力之源。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問題的決定[Z].2006-10-11.
[2]習近平在北大考察:青年要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EB/OL].http://news.xinhuanet.com/2014-05/04/c_1264 60590.htm.新華網,2014-05-04.
[3]黃蓉生.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理想信念是核心[J].高校理論戰(zhàn)線,2004(12).
[4]第36次《中國互聯(lián)網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EB/OL].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507/t2015072 2_52624.htm.
[責任編輯:艾涓]
作者簡介:周怡帆,女,山西傳媒學院編導系教師,山西大學文學院漢語言文字學專業(yè)博士研究生,主要從事新聞與傳播學、網絡與新媒體研究。
收稿日期:2016-03-01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6)03-01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