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燕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6
學生是社會的重要群體,也是特殊一份子,他們是民族的希望,祖國的未來,他們擔當著接班人和建設者的重任。當代學生是否樹立積極有效的人生價值觀,直接關系到個人的未來,關系到民族的希望。然而,通過一些調查和研究不難發(fā)現(xiàn),當代學生在樹立人生價值觀方面還存在很多不足和缺陷,導致了個人的發(fā)展出現(xiàn)了障礙。所以,當代學生必須樹立積極正確的人生價值觀,而且是當務之急。
一、當代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現(xiàn)狀
1、追求多元化。傳統(tǒng)時期人們的思想就是致力于國家建設,以奉獻為主。然而在當下社會發(fā)展的今天,這種心態(tài)已不復存在,當代學生的頭腦變得復雜化,與舊時代形成了強烈的反差。各種形式和渠道的出現(xiàn),使得他們有了更多展現(xiàn)自我的平臺,多元化的追求是他們的目標,他們沒有傳統(tǒng)思想的束縛,更多地強調自我價值。
2、競爭意識強,責任感匱乏。我們不難看出,當代學生的競爭意識尤為強烈,一方面是壓力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是他們的追求目標所影響。光是就業(yè)壓力就足以讓當代學生有了很大的壓力感,競爭意識尤為強烈,因此就出現(xiàn)了本升研升博的局勢,雖然,考研、考博是值得提倡的,但是在此過程中帶有明顯的功力化,且責任感比較匱乏,由此直接影響了學生的社會發(fā)展。
3、人生價值觀物質化,忽略個人精神世界構建。學生的世界永遠是豐富多彩的,尤其在當下的社會形態(tài)之下,各種高科技、電子產品等相繼出現(xiàn),學生被社會所誘惑著,一些不良的習慣時刻在學校上演著,導致了社會發(fā)展的惡性環(huán)節(jié),學生的內心世界大部分被物質所充沛著。在這些物質的誘惑之下,他們的理想追求顯得尤為淡薄,精神世界變得空虛,迷茫著、彷徨著、猶豫著,直至選擇時刻真正到來,由此導致了學生人生價值觀的物質化,個人精神世界構建全無。
4、人生價值觀迷?;?。當下一些學生進入學校要么成才,要么無所作為,甚至有些學生在進入學校之后失去了目標,沒有人生理想,缺乏個人奮斗力。他們對于人生規(guī)劃沒有方向和目標可言,認為大學對于他們沒有任何作用,這是一種十分狹隘的觀點,常常會導致學生自身的風貌和心理有所扭曲。
二、當代學生的人生價值觀樹立方法
1、加強自身修養(yǎng)。對于當下學生來說,應該努力學好自己的各門課程,廣泛地閱讀各種書籍,時刻關注社會新聞動態(tài),向一些積極優(yōu)秀的人員學習,各種對身心健康有利的活動應該積極參加。作為大學生應該樹立遠大的理想,心中有抱負,能夠樹立起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將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緊密結合起來。一個大學生如果想要做到這些,內心必須要有一定的思想境界,在個人品質方面較為優(yōu)越,與此同時還應該具備一些能力,比如說人際關系協(xié)調能力、自主學習能力、思維能力等等,將自身的修養(yǎng)和綜合素質不斷提高,明確地端正人生的目標和方向,由此提高人生價值觀。
2、深化教學革新。學校應該開展各種實踐活動,將課堂作為基礎,與課外實踐相結合,加大對于思想道德教育課程的重視度,注重各種趣味教學的導入,有效地進行課堂教學,提高學生對于思想政治課的興趣,由此感染學生,使得學生自身形成較好的道德水平,在其它課程上教師也應該將道德類引入課程。此外,應該定期開展與此有關的活動,比如說可以組織學生觀看與此有關的電影,觀后寫出觀后感,且將優(yōu)秀的觀后感評出,感染其他學生。社會實踐是一種親身體驗,可以鼓舞學生,讓他們從中感悟生活,擴展眼界,豐富生活。對于那些有條件的學校更應該充分利用條件,聘請一些名人授課,定期開展積極有效的課程教學,讓學生從這些名人教學中體會與眾不同,感悟課程的有效性。此外,在課程其中可以加大學生與名人教師的交流互動空間,讓學生從交流互動中解決一些疑惑,從而真正達到有效課程的目的。
3、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以及價值觀
當代學生必須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以及價值觀,而樹立這些不是簡單的三言兩句,需要一個十分長久且艱難的階段。作為當代大學生,必須擁有屬于自己的一份堅定信念,有勇氣和毅力,當國家利益擺在面前時,要有犧牲個人利益的充分準備。只有這樣,才能夠達到毛澤東同志的要求,即成為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也只有這樣,才能夠實現(xiàn)人生價值觀。
4、將國家社會作為后盾力量
國家應該不斷適應新時代,進行各種課程教育的改革,將大學生的人生價值觀與專業(yè)課程教育同步對待,可以將一些課程設置進行相關的調整,保證課程設置的合理性、公平性和有效性。將政治文件作為主力,把社會媒體輿論作為輔助條件。此外,要加大各種社會教育活動的開展,摒棄不良社會風氣,將高校素質教育作為重點,切實保證當代大學生能夠將個人追求與國家社會追求有效地結合。
綜上所述,通過對于當代學生人生價值觀的分析不難看出,當代學生在此方面存在很多不足和缺陷,這些不足和缺陷導致了他們人生目標的不明確,不能夠有機地將個人利于與社會利益有效結合。為此,必須進行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式,保證當代學生樹立起正確的人生價值觀,促進他們成長、成才,為社會發(fā)展貢獻力量。
必須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而樹立和堅持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一個長期的艱苦的過程,當代大學生必須要有堅韌不拔的毅力,甚至要犧牲一些個人的利益,只有這樣,才能象毛澤東同志所說的,成為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
參考文獻:
[1] 羅世欽.論人生的自我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統(tǒng)一.暨南學報.1995年03期
[2] 成 力.對人生價值觀幾個問題的探討.海南大學學報.1998年04期
[3] 王銳生.21世紀的人將有什么價值觀.馬克思主義與現(xiàn)實.1997年04期
[4] 靳安廣.人生價值的結構.理論探討.2000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