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一夏
這個夏天遇到幾個人,使我對茶的認(rèn)識更加豐富了。
第一位是陌生人,有一天我接到她的電話問我:我朋友胃不好,聽說喝白茶對胃好,想買點試試,如果有效果就一直喝。我不知道這個理論是通過什么社交方式到達(dá)這位朋友的,但不可否認(rèn)的是,白茶的健康功效宣傳得頗有效果?!昂炔桊B(yǎng)胃”這個概念就和偏方一樣,在這位朋友的認(rèn)知里總之喝茶有好處,那么不妨試一試,看能不能對胃有好處。在這個年代里,我們對于個人健康的追求是迫切的,心態(tài)是開放,愿意嘗試的。這個時候,茶的健康功能就容易被凸顯出來。
第二位是茶圈同行,剛剛從美國回來。她參加了一場美國茶會,給我看了照片,發(fā)現(xiàn)出席茶會的人都是盛裝出席,“除了我,穿得像個小學(xué)生?!彼缓靡馑夹πφf。我想起在微信朋友圈里看到有人在深圳茶博會上幫英國客戶采購了一套茶人專屬物品,包括茶服茶器等,還專門寫了一篇文章介紹如何使用。不同文化衍生的茶有著不同的性格和特質(zhì)。中國的茶偏向于厚重而沉穩(wěn)。而相對歷史比較短,且肥胖率居高不下的美國來說,更關(guān)注喝茶健康問題。
第三位是豆瓣上的愛茶人,這位先生應(yīng)該是個重度愛茶人,雖然沒有經(jīng)過系統(tǒng)地學(xué)習(xí),但是通過閱讀、參加茶會活動以及每日實踐,對茶有了非常深刻的理解。但理解雖深入,他對茶卻并不盲目。正如其在主頁上寫的一樣:俺不會品茶的,灑家就是一個為了解渴喝茶的人。
但看完他在豆瓣上寫的關(guān)于茶的文章,我不禁想說:你不會品茶,我不信。
有些人喝茶為了健康,有些人為了情調(diào),有些人為了解決生理需求,但不管是哪一種理由,都讓我們和茶靠得更近了。
這個夏天,遇到一些有趣的人,好玩的事,交流和分享關(guān)于茶的種種,是一種小幸運(yùn)。
于是,想著給這個夏天降降溫,做一期關(guān)于冷泡茶的專題。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我發(fā)現(xiàn)身邊越來越多人,將茶和礦泉水融合起來,把茶往礦泉水里一放,等一會,就開始喝了。喝茶的過程被簡化,冷泡茶也慢慢開始進(jìn)入大家的日常生活,尤其是在溫度居高不下的盛夏。
冷泡茶的存在,其實古已有之。而到了今天,冷泡茶的概念卻回過頭來主打年輕人市場。方便快捷的沖泡方式,木塞加蓋的玻璃瓶,喝完之后可以廢物利用,養(yǎng)花種草,滿足各種想象。但我發(fā)現(xiàn),不僅是年輕人,這種冷泡茶在媽媽群里也很受歡迎,她們樂意親自嘗試各種冷泡法。
做這期冷泡茶專題時,一直想起兩年前我問身邊的一個朋友為什么不喝茶,他告訴我的答案簡單粗暴:因為太燙,不適合急性子的人。
我想,等這期雜志出版后,我應(yīng)該拿著雜志,告訴我的朋友:不妨試試?yán)渑莶???/p>
本期執(zhí)行編輯謝燕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