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凌靜
(玉溪師范學院 外國語學院,云南玉溪653100)
利用第二課堂實踐教學活動提高泰語專業(yè)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曹凌靜
(玉溪師范學院 外國語學院,云南玉溪653100)
在中國與東盟經(jīng)貿合作不斷深化的背景下,隨著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qū)的全面建設與深入推進。近十年來,云南省先后有20余所本科、高職院校開設了泰語專業(yè),各高校所采取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均具有外向型的特征。通過國際合作辦學,實行“2+2”、“3+1”、“2+1+1”、“2+1”、“2+0.5+0.5”等教學合作模式,各高校泰語專業(yè)的學生都有赴語言對象國進行留學、交流以及實踐的良好機會。而跨文化交際能力是泰語專業(yè)學生為滿足留學、交流、工作等需求而必須掌握的一項重要能力,提高泰語專業(yè)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已成為人才培養(yǎng)的關鍵。玉溪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泰語專業(yè)深入開展教學改革,探索新型教學方法,積極利用第二課堂實踐教學活動促進泰語專業(yè)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提升。
第二課堂實踐教學活動;跨文化交際能力;泰語專業(yè)
隨著跨文化交際學的深入研究,泰語教育工作者逐步認識到泰語言與泰國文化相互依存的關系對于泰語學習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通過第二課堂實踐教學活動,有機地結合泰國文化,以此來提高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是較為有效的途徑。通過培養(yǎng)泰語專業(yè)學生的跨文化意識,有助于讓學生了解與母語漢語不同的語言體系,只有加強學生對不同語言之間的文化內涵的理解,才能夠準確地運用泰語言。
目前,在國內的泰語教學中,要實現(xiàn)泰語專業(yè)的教學目標,應該包含兩方面的內容:一是泰語知識文化,二是泰國交際文化,即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缥幕浑H能力一般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語言運用能力。語言運用能力是指泰語專業(yè)學生的聽、說、讀、寫、譯五方面的能力。這些基本的語言技能是跨文化交際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扎實的泰語語言基礎才能夠盡可能地避免在語言溝通中所產(chǎn)生的障礙。
2.認知能力。認知能力是一種內在的能力,可通過輸入跨文化交際的知識而得到增加并提高語言信息的能力??缥幕浑H的知識一般是指除了在日常生活中實際使用的語言之外對目標語的語言和文化知識,包括對目標文化歷史背景的了解。例如,傳統(tǒng)、習俗、信仰、價值觀和一些關于目標文化,是一種減少文化誤解的非語言交際標準。
3.情感能力。情感能力包括適應動機、身份彈性、審美情緒三個方面,也是跨文化交際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這種能力要求跨文化交際者應該具有良好的移情能力,在進行交際時要充分尊重每一種文化,避免先入為主的文化優(yōu)劣觀念,克服民族中心主義思想。
4.策略能力。策略能力是由掌握語言和非語言的溝通策略,將其付諸實踐,這種能力可以使交際者克服交際障礙,有效地傳遞信息。
語言運用能力、認知能力、情感能力和策略能力四者緊密聯(lián)系,既相互影響又相互促進。因此,跨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有利于提高泰語專業(yè)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助于促進泰語專業(yè)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提升。
通過總結多年來的泰語教學經(jīng)驗,泰語專業(yè)學生在跨文化交際中存在著一些問題,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由于受到漢語思維定勢的影響,相當一部分泰語專業(yè)的學生在進行泰語口語和書面語表達時,往往從漢語的文化角度去思考,按照漢語的表達習慣來進行表達。
2.傳統(tǒng)的跨文化交際教學模式的局限性,偏重“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導致學生泰語口語得到鍛煉的機會較少,最終形成“啞巴泰語”。學生不能夠在不同的交際場合根據(jù)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語言習慣得體地使用泰語,而且還愈發(fā)對自身的泰語口語水平喪失信心,不愿意甚至恐懼與泰國人進行交流。
3.缺乏有針對性的跨文化交際第二課堂實踐教學活動,學生對跨文化交際知識的了解更多取決于泰語教師對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重視程度。絕大多數(shù)泰語教師會選擇在泰語言教學期間,向學生穿插介紹一些相對零散的、不成系統(tǒng)的泰國文化知識,無論是在內容或者方法上都與真正意義上的文化教學所要求達到的目標相距甚遠。除此之外,幾乎所有的泰語教師都把泰語教學的重點放在了語言教學上,而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卻不能真正體現(xiàn)出來,最終導致泰語專業(yè)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比較薄弱,導致跨文化交際能力無法與其語言運用能力相統(tǒng)一,容易造成口語失誤頻繁等現(xiàn)象的發(fā)生。因此,泰語教師對于泰國文化的輕視直接影響了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高。
泰語學習需要課堂內外的共同努力,僅僅依靠課堂進行教學已經(jīng)無法滿足泰語專業(yè)學生的學習所需,學生還需要充分利用課外時間來提高語言運用能力以及拓寬泰國文化的相關知識。因此,要實現(xiàn)提高泰語專業(yè)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就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來保證。
1.鼓勵學生積極參加每周一次的校園“泰語角”。通過泰語外教的引導、泰國留學生的幫助,保證每周都舉辦不同主題的“泰語角”活動,使得學生能夠盡可能地了解到多方面的泰國文化。
2.泰語教研室定期開展與泰語學習有關的各類比賽,如:“泰語演講比賽”、“泰語書法比賽”、“泰語寫作比賽”、“泰語朗誦比賽”、“泰語口語比賽”、“泰語歌唱比賽”以及“泰語戲劇比賽”等,通過諸如此類的比賽,旨在提高學生的泰語語言運用能力,能根據(jù)言語交際的環(huán)境來正確使用語言,同時也激發(fā)了學生學習泰語的興趣。
3.每逢泰國重要傳統(tǒng)節(jié)日,泰語教研室攜助泰語外教組織泰語專業(yè)學生開展慶祝泰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的活動,如:“歡度宋干節(jié)”、“喜迎水燈節(jié)”等,此類活動寓教于樂,學生對泰國的歷史文化、傳統(tǒng)、風俗習慣、生活方式等細節(jié)之處了解得越深刻細致,就越能夠正確理解并準確地使用泰語言。
4.泰語教研室大力整合教學資源,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泰國文化體驗交流活動,如:“中泰學生聯(lián)誼晚會”、“學做泰國菜,品味泰國飲食文化”、“體會泰國舞蹈之美”、“探秘泰拳”以及由泰國駐昆明總領事館組織的每年一度的“昆明泰國文化節(jié)”等,學生通過參與泰國文化體驗交流活動,使學生在親身經(jīng)歷中切身體驗泰國文化風俗、更好地融入到泰國文化的氛圍之中、同時也為今后留學泰國而做足準備。
利用第二課堂實踐教學活動提高泰語專業(yè)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措施是指根據(jù)泰語專業(yè)學生學習泰語言的規(guī)律,通過參與第二課堂實踐教學活動的機會,通過創(chuàng)造與泰國外教、泰國留學生的真實接觸,在聽、說、讀、寫、譯中真切地了解到泰國的風俗文化、泰國人的價值觀、思維方式以及生活方式等跨文化交際知識。
第二課堂實踐教學活動的合理開展,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使學生在親身體驗中理解并構建跨文化交際知識、培養(yǎng)跨文化意識、全方位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并且使學生成功地進入到鮮活的語言表達和思想交流環(huán)境中,擔當起作為一個懂得中泰兩國語言的文化使者所賦予的責任和義務。
[1]肖仕瓊.跨文化視域下的外語教學[M].暨南大學出版社,2010.
[2]畢繼萬.跨文化交際與第二語言教學[M].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09.
[3]張紅玲.跨文化外語教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學出版社,2007.
[4]胡文仲.跨文化交際學概論[M].北京:外語教育與研究出版社,1999.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deepening of 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ASEAN,Yunnan Province has set up Thai major in more than 20 undergraduate and vocational colleges with the comprehensiv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hina ASEAN Free Trade Area.The talent training mode with the export-oriented characteristic is adopted by each university.Through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in running schools,"2+2","3 +1","2+1+1","2+1","2+0.5+0.5"and other teaching cooperation mode are implemented.All the Thai major students in colleges have the opportunities to study,communicate and practice by entering the target language Countries.However,th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is a kind of important ability to meet the need of Thai major students to study,communicate and work.It has been the key to improve th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for Thaimajor students.Thaimajor teaching of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in Yuxi Normal University is being reformed in depth,exploring new teaching methods and using the practical teaching activities in the second class to improve th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of Thaimajor students.
the second class practice teaching;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Thaimajor
G642
A
2096-000X(2016)22-0096-02
曹凌靜(1986,10-),女,云南省玉溪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碩士,助教,主要研究方向:泰語教學、泰語言與泰國文化、少數(shù)民族語言文化以及班級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