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梅(普洱學院,云南 普洱 665000)
對“2+1”合作辦學背景下泰語分階段教學的探討
——以普洱學院為例
閔梅
(普洱學院,云南 普洱 665000)
語言的學習需要學習者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在教師或母語者的認真引導下,掌握語言基礎知識,并通過長期堅持學習和運用,獲得語言技能。普洱學院與泰國清萊皇家大學2+1合作辦學條件下,引導應用英語(英語、泰語方向)學生有效地學習泰語,提高了學生泰語的應用能力。
合作辦學;泰語;分階段教學
普洱學院從2006年與泰國清萊皇家大學開展2+1合作辦學項目。該項目下學生學習應用英語專業(yè)(英語、泰語方向),學生前兩年在普洱學院學習,第二年開始學習泰語,第三年在泰國清萊皇家大學學習。國內一年期間的泰語教學目標要求學生掌握聽、說、讀、寫泰語基礎知識,能夠在留學生活中運用泰語簡單地交流。為實現(xiàn)教學目標,泰語教學采用分階段的方式,加強學生泰語基礎知識方面的訓練。文章基于普洱學院與泰國清萊皇家大學2+1合作辦學背景下,闡述字母、單詞拼讀練習階段,句子朗讀練習階段和句子翻譯、口語表達練習階段,三階段泰語教學的原因及方法。
(一)符合新課改下學生學習方式的要求
新課改要求學生主動地進行合作、探究式的學習。對于泰語零基礎學習者,首先應引導其具備獨立獲取泰語知識的能力。而根據(jù)認知法理論,語言學習應從語音、詞匯及語法知識,掌握語言規(guī)則開始。字母、單詞拼讀練習階段,讓學生具備獨立拼讀單詞、句子和文章的能力,積累一定的詞匯量;句子朗讀練習階段,讓學生運用所學語音知識,快速地讀泰語,培養(yǎng)其連貫地朗讀泰語的能力;句子翻譯、口語表達練習階段,培養(yǎng)學生獨立組織句子,運用泰語的能力。三個教學階段緊密地圍繞新課改學生學習方式的要求有序地開展,課堂上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泰語的能力。
(二)符合學習者運用泰語交際的要求
此項目下學生國內學習泰語的要求是能在今后泰語環(huán)境下大膽、正確地用泰語交流。根據(jù)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桑代克的“嘗試錯誤”學習理論,在嘗試中能發(fā)現(xiàn)錯誤,不斷改進。因此,將泰語教學分三階段,給學生提供練習實踐機會,讓學生在練習中,發(fā)現(xiàn)自身學習泰語的不足。在教師的指導下,不斷地改正自身泰語運用錯誤。
(一)字母、單詞拼讀練習階段
泰語字母多,且多數(shù)字母發(fā)音相似,初學者易混淆。因此,作者采用先教授學生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國際音標,然后再讓學生學習各種音標對應的泰語字母的發(fā)音和書寫。同時,側重以下內容的訓練:長、短元音發(fā)音區(qū)別練習,短元音發(fā)音比長元音短促。如:長元音/α:/與短元音/α/,長元音/u:/與短元音/ u/,元音/ai/與/ai:/,元音/aw/與/a:w/;發(fā)音相似元音/o://o/和/?:/ /?/的區(qū)別練習,/o://o/的口形比/?://?/小。清濁輔音的區(qū)別練習,發(fā)濁音/d//b/時聲帶振動。并通過練習“di:33好 、ti33打”,“pa:41瘋子、ba:41嬸嬸”等單詞的發(fā)音,讓學生們形成區(qū)別清濁輔音的意識;清尾輔音閉音節(jié)/η/和/n/,濁尾輔音 /k/和/d/的發(fā)音區(qū)別練習;泰語五個聲調的發(fā)音練習等,讓學生在反復地模仿和練習中掌握字母的發(fā)音和音節(jié)的拼讀規(guī)則。
學生掌握語音知識后,分組自學一些常用詞,如:常用名詞、代詞、動詞和形容詞等。教師主要負責糾正學生單詞的發(fā)音;通過讓學生聽寫、學歌曲等方式,督促學生對重點詞匯的記憶,促使學生具有一定的詞匯量;及詞匯用法講解,幫助學生區(qū)分口語詞匯和書面語詞匯,提醒學生口語表達時,應合理地選詞組句子。例如:泰語中的“bi21da:33爸爸ma:n33da:33媽媽pra21tha:n33吃”,口語中常用“ph ?:41m ε:41kin33”。
(二)句子朗讀練習階段
此階段安排學生朗讀句子的形式是多樣化的。如:學生分組比賽讀繞口令;分角色朗讀“問候、詢問、致謝、介紹、購物、住宿、打電話、入住酒店、乘車、邀請、拜訪、點餐、看病、參觀、旅游”等主題對話;限定時間朗讀《漂水燈》《泰語輔音字母歌曲》《大象歌》等泰語經(jīng)典兒歌歌詞;小短文句子朗讀接龍比賽等。通過此階段的學習及訓練,學生鞏固所學泰語語音知識,培養(yǎng)朗讀泰語的語速和語感,具備連貫地朗讀泰語句子的能力。
(三)句子翻譯、口語表達練習階段
先向學生介紹一些簡單的語法知識,如:泰語詞性,句子種類及結構,泰語定語的位置,常用量詞的用法,常用語氣詞,泰語時態(tài)的表達等。然后通過翻譯句子練習,讓學生掌握翻譯泰語句子的技巧,同時養(yǎng)成用泰語思維表達句子的習慣。例如,句子“我買了一件衣服”,學生要能夠快速地想到泰語中先說句子主干部分,即“我買了衣服”。泰語定語部分置于修飾語后面,即“一件”置于衣服的后面。但由于泰語中數(shù)詞和量詞的順序要遵循“名詞+數(shù)詞+量詞”的形式。因此,整個句子應該翻譯為“di21chan14/phom14(我)dai41s?:45(買了)s?a41(衣服)n?21tua33(一件)”。此外,還引導學生注意積累泰國人慣用表達的句子和詞匯。例如:詞匯“kluai41kluai41(香蕉)”應該譯為“超級簡單”等。
學生基本能翻譯泰語句子后,則引導學生學習不同的主題對話,讓學生根據(jù)漢語對話內容,用泰語表達。同時要求學生尋找學習伙伴,利用所學主題對話相關的短語、句子和老師補充的句子,編寫對話并表演,為學生創(chuàng)造貼近生活的情景。在表演對話時,要求學生準備相關的道具,脫稿表演。促使學生多學、多練、多用,達到熟能生巧,靈活運用所學。
三個教學階段有序開展的同時,通過學生課前泰國文化知識介紹、教師泰國文化知識講解、泰語歌曲比賽、泰國傳統(tǒng)節(jié)日慶祝等與泰語相關活動的組織,將語言與文化的學習相結合,幫助學生留學時快速地融入到泰國的環(huán)境中。
2+1合作辦學背景下三個階段的泰語教學,有序地引導學生由淺入深地學習泰語。學生首先掌握正確的泰語語音知識;其次運用語音知識拼讀句子,具備組織泰語句子的技能;在情景模擬中,自信連貫地講泰語。通過三個階段的認真學習,學生具備了用泰語簡單交流、進一步自學泰語的能力。在今后的泰語語言環(huán)境中,學生若能合理地利用泰語環(huán)境、學校資源,將能夠快速地提高自身泰語運用水平。
[1]黃進炎,林秀梅.實用泰語教程[M].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9.
[2]潘德鼎.泰語教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3]朱曉琴,徐李潔.基于認知語言學的教學法與基礎英語詞匯教學[J].西南科技大學學報,2009.
[4]譚雪萍.提高大學生泰語口語能力的教學原則及方法[J].考試周刊,2010.
[5]盧為群.影響外語學習的因素及對策[J].科技教育,2008.
Language learning requires the mastery of some basics of a language under the guidance of teachers or native speakers which can never be an overnight process.Language skills can be acquired only through continued learning and practice.This paper is to investigate how to guide foundation degree students inpractical English through effective Thai learning to enhance students'language competence of Thaiunder the 2+1 joint education program between Puer University and Chiang RaiRajabhat University.
joint education program;Thai;staged Thai-teaching
G642
A
2096-000X(2016)17-0095-02
閔梅(1987-),女,漢族,云南保山人,碩士,助教,研究方向:泰語、泰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