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英 吳冬梅
(東北大學 工商管理學院,遼寧 沈陽 110169)
“問題式學習”教學法與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
李 英 吳冬梅
(東北大學 工商管理學院,遼寧 沈陽 110169)
“問題式學習”作為一種教學法創(chuàng)新,因其具有以學生為中心等特征被認為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方法。在運用該教學法時,教師可以從四個方面入手,即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建立學習小組,營造協(xié)作與互動的氛圍;確立學生主體地位,增強學習責任;引導學生探究,提高自主學習水平。
問題式學習教學法;學生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
自主學習能力是指學習者在已有的知識基礎上,運用正確的方法,自覺、主動地進行學習的一種能力,包括學習目標的自我設計能力、學習過程的自我管理與控制能力和學習策略的選擇能力等。面對知識經濟與信息技術的迅猛發(fā)展,知識更新的速度越來越快,更新的周期越來越短,高校大學生是否具有自主學習能力,對于他們未來的職業(yè)發(fā)展和參與激烈的人才競爭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然而,有研究表明,大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水平一般,知識獲得與應用能力、學習過程的自我監(jiān)控能力、學習資源管理與應用能力都只是處于中等水平[1]。分析其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學生自身的原因,如學習動機不強,缺乏學習興趣,學習意志力薄弱、不適應大學的學習環(huán)境等;二是教師教學方面的原因,如課堂講授的內容枯燥、教學方法單一、對學生缺乏吸引力、只重視知識傳授,忽視學生的能力培養(yǎng)等。因此,要想提高大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需要學生和教師的共同努力,發(fā)揮教師和學生的協(xié)同作用。文章從教學方法入手,采用在歐美學校教育中廣泛推崇的“問題式學習”教學法,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
(一)“問題式學習”的內涵
“問題式學習”(Problem-based Learning,簡稱PBL)是一種在20世紀60年代的西方高等教育中頗為流行的教學方法,最初是在加拿大的麥克瑪斯特大學醫(yī)學院試行,之后迅速應用到其他學科,如工程學、建筑學、公共政策、社會工作、管理學等。該教學法是以學生為中心,以小組結合的方式,圍繞一些結構不良的真實的問題情境進行知識和意義建構的一種有效的學習方法,它可以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和激發(fā)學生的思維能力,并通過合作交流來探索解決真實性問題并學習隱藏于問題背后的知識,掌握解決問題的技能與方法,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能力。
“問題式學習”既是一種學習方法,也是一種教學方法,在運用這種方法時,可以遵循“問題式學習”教學法的創(chuàng)始人巴羅斯(Barrows)提煉的教學流程和步驟[2]:形成一個新的小組;啟動一項新的問題;執(zhí)行問題解決;展示成果;在解決問題之后進行反思等。
(二)“問題式學習”的特征
1.以學生為中心
“問題式學習”教學法的最主要特征是學生是整個學習活動的主人,學生必須自己擔負起學習的責任,主動學習,知道自己要學什么,應該采取怎樣的方式學習,自主地解決學習過程中所面臨的疑問和矛盾。
2.以問題為驅動
“問題式學習”強調學習的起點是“問題”,學生一開始就要面對結構不良的、開放的和真實的問題,這些問題非常接近現實生活或真實情景,從而為學生提供學習的動機。在這種學習活動中,學生需要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不斷嘗試解決問題和發(fā)現自己知識方面的不足,然后不斷學習新的知識,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fā)展自己有效的、解決問題的技能和思維能力。
3.以小組為依托
“問題式學習”活動是以小組學習的形式展開的,學生的知識主要是在小組合作探究活動中獲得的。“問題式學習”的起點是將學生置于真實性的、開放性的問題情境中,問題是結構不良的、復雜的、開放的,只憑個人能力是無法完成的,需要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學習,共同完成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
4.以教師為支架
在“問題式學習”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做的不是給學生提供現成的資料或答案,而是通過提供學習材料、制定時間計劃,在元認知水平上對問題解決過程進行提問,并及時給學生以必要的反饋等一系列支持性或支架性工作,將學生引向問題的空間,以促進學生積極地探究新的知識和新的領域。
從“問題式學習”的內涵和特征中可以看出,“問題式學習”教學法不同于傳統(tǒng)的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它能夠幫助學生發(fā)展思維技能、形成問題意識,養(yǎng)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因此,在教學活動中,廣泛應用這種教學方法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眾所周知,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要在自主學習活動中進行,“問題式學習”作為一種以學生為主體、充分體現學生自主性學習的教學方法,如果能夠持續(xù)而廣泛地應用于高校的課堂教學活動中,將會極大地調動大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為了充分體現“問題式學習”教學法的特色與核心內容,在具體運用時,需要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
(一)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問題式學習”教學法強調把學習置于復雜的、有意義的和開放的問題情境中,因此,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根據所授課程的性質、內容和教學目標,創(chuàng)設一些具有“真實性”、“結構不良性”和“開放性”的問題[2],這些問題要能引起學生的興趣,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喚醒學生的認知系統(tǒng),打開學生思維的“閘門”,從而使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真正得以激活。
比如講授金融學專業(yè)課《公司金融》中的“投資決策”內容時,可以設置的問題是“如果你是公司的CEO,在投資時,要怎樣做決策,理論依據是什么?決策過程中可能遇到什么情況?如何解決?這些問題不僅涵蓋了所授課程的相關內容,而且可能會與金融專業(yè)的學生畢業(yè)后所從事的工作密切相關,這樣就會把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調動起來了,同時,這些問題是無法通過簡單討論能夠解決的,它需要學生查閱許多資料,學習相關知識,考慮眾多影響因素,才能做出一個合理的方案。
(二)建立學習小組,營造協(xié)作、互動的學習氛圍
在”問題式學習“教學活動中,建立小組,開展合作學習是非常必要的。一方面,小組合作學習有助于降低小組成員的認知負擔,可以充分利用小組成員各自的聰明才智,以集體的方式應對和解決問題;另一方面,小組成員之間的討論和爭論有利于高級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并促進知識的建構與再建構,形成多角度思考問題的學習習慣。
一般情況下,較為理想的小組人數為6~8人,人數太少或太多,都不利于學習活動的展開。另外,小組的人員結構以及彼此間的任務分工也必須合理,使小組成員能夠在平等、協(xié)作、互助的氛圍中開展學習活動。
(三)確立學生主體地位,增強學生的學習責任
在”問題式學習“教學活動中,學生是知識的主動建構者,也是整個學習任務的主要完成者。主要表現在:學生要對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研究和解決,然后,要形成小組的研究成果,并對外展示成果;最后,在問題解決之后還要對學習過程進行反思,也就是說,學生要對自己的學習負責。
(四)引導學生探究,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水平
在”問題式學習“教學活動中,教師是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促進者、鼓勵者和引導者。教師幫助學生建立學習小組、創(chuàng)設真實的問題,營造和諧互助的學習氛圍,引導和鼓勵學生積極地探究新的知識和新的領域。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識別問題和解決問題,各種解決問題的方法也不斷得到廣泛運用,大大提高了自主學習的能力和水平。
“問題式學習”教學法是一種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方法。為了發(fā)揮“問題式學習”教學法的作用,高校教師應該長期堅持不懈地把這種教學法運用在各門課程的教學活動中,這樣才能達到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目的。因為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絕不是個別教師在某個學科或在短時間內所能完成的。
[1]林國耀,連榕.大學生學習能力的現狀調查研究[J].集美大學學報,2010(1):43-47.
[2]連蓮.國外問題式學習教學模式述評[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4).
As a new teaching method,PBL is regarded as an effective way in cultivating students'self-learning ability due to its student-centered characteristic.When using this method,teachers should start from four aspects,including creating problem situation to stimulate students'interests,building study group to create a collaborative and interactive atmosphere,establishing students'subject status to enforce their learning responsibilities and guiding students'exploration to improve their self-learning level.
problem-based learning teaching methods;students education;self-learning ability
G642
A
2096-000X(2016)20-0119-02
李英(1964-),女,遼寧沈陽人,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商業(yè)銀行風險管理和金融市場等。吳冬梅(1975-),女,遼寧沈陽人,講師,博士,研究方向:公司治理和公司金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