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漢波
摘 要: 初中階段是一個人成長發(fā)育的重要階段,是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的關鍵時期,如何加強和開展初中生德育工作,是我們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本文通過分析初中德育概念、特點和意義,探討主題班會在初中生德育中的應用,旨在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促使學生健康成長。
關鍵詞: 主題班會 初中生 德育教育
初中階段是成長發(fā)育的重要階段,是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形成的關鍵時期。那么,教育工作者如何加強和開展學生的德育工作,是教師在教育過程中需要考慮的重要問題。主題班會作為班級教育活動的形式之一,無疑是進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應用形式。筆者結合自身多年的德育工作經驗,就德育工作的有效開展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初中德育教育的概念界定、特點及意義
(一)初中德育教育的概念界定
在進行長期培養(yǎng)和塑造人才偉大工程的過程中,德育教育是確保人才具有過硬的道德品質、行為規(guī)范、個人信念等優(yōu)秀素質的重要教育過程。換句話說,德育教育就是教育者以社會發(fā)展為需要,對學生進行的具有社會性特點的思想意識與道德品質的教育。其目的在于正確培養(yǎng)學生對于國家的忠誠度;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恪守紀律法規(guī);擁有健康的心理素質,等等。就初中德育教育而言,對于初中生進行德育教育,就是通過各種教育手段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在逐漸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中擁有健康的心理素質和良好的道德品質,繼承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tǒng);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尊敬師長、孝敬父母;遵守學校規(guī)章制度,具有基本的法律常識知識和法律意識,等等。
(二)初中德育教育的特點和意義
不同于其他學科教育,初中德育教育在教育目標、方向和內容、影響等方面都具有特殊特點和重要意義,具體表現如下:
1.以養(yǎng)成教育為主且階段性強
初中德育教育與其他學科教育、教學相比,其特點首先體現為德育教育以養(yǎng)成教育為主,圍繞學習、生活等諸多方面對于學生進行教育和影響,而不是就教育內容對學生進行強迫式灌輸,同時這種養(yǎng)成教育具有極強的階段性。從社會歷史環(huán)境說,初中德育教育的教育目標和內容要符合社會歷史的階段性發(fā)展需要。
例如,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學校對學生進行有關民主主義觀念的德育教育;新中國抗日戰(zhàn)爭期間,大批學生在接受了學校的德育教育之后投身于抗日戰(zhàn)爭的第一線,為新中國的誕生作出了杰出貢獻。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學校針對社會發(fā)展的新需求進行德育教育并為我國培養(yǎng)了一批素質極高的各領域的專業(yè)人才,包括科學家、作家、運動員等,促進了我國政治、經濟、文學、體育等方面的進一步發(fā)展。
2.針對性強
德育教育的針對性體現為針對學生的不同年齡段,以其自身知識結構、接受能力和領悟能力等作為基礎和輔助條件,進行德育教育。
例如,小學階段的德育教育主要針對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及對于愛國主義等方面內容的初步理解;中學方面的德育教育以國家發(fā)展歷史為基礎對中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同時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理想,培養(yǎng)其良好的心理素質等;而在大學階段則更注重在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同時,塑造學生法律意識,使學生擁有正確的法律觀念,與此同時,高校在德育教育過程中注意培養(yǎng)大學生的實踐能力和人文素養(yǎng)等。
3.特殊性
德育教育的特殊性體現在教育過程中的“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上,即因地域、歷史發(fā)展過程、學生主體的生活、學習環(huán)境的不同。在進行道德教育的過程中,學校要針對不同情況進行德育教育目標、內容,教育方式的設定,以適應德育教育中特殊性的特點。廣東在中國歷史發(fā)展的過程中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意義,幾千年的歷史沉淀造就了其獨特的文化氛圍和歷史內涵。因此,在廣東初中進行德育教育活動時,要注意針對廣東特有的歷史文化,以其為歷史環(huán)境大背景開展教育活動。
二、初中生德育教育過程中主題班會形式的應用
(一)班會主題的篩選與確定
對于班會主題的選擇是開展主題班會的重要前提。班主任作為班會的組織策劃和具體實施者,要首先確定班會主題。另外,班主任可以發(fā)動學生進行主題征集活動,共同確定班會主題。
(二)確定并制訂班會具體實施方案
確定并制訂主題班會的具體實施方案,為班會的正常進行提供了重要的保障性基礎。在確定主題班會的主題之后,班主任采用民主方式,對班級學生的意見進行征求,從而進行主題班會方案的制訂。首先在班會活動開始前,根據主題的選擇對活動背景進行分析同時確定設計理念;隨后根據班會教育活動的目標進行前期準備,其中包括道具,對于主題班會具體步驟的設定等;最后根據主題班會的具體實施方案的內容,將不同任務分配給不同學生,以確保每個學生都可以積極參與到主題班會活動中。
(三)及時對于班會進行總結和后續(xù)延伸工作
在主題班會結束之后及時進行總結是借助主題班會活動進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部分。在班會活動進行時,一般由班主任和班委成員對于班會中的內容進行記錄,在班會的最后,由班主任或到會其他嘉賓、領導等進行點評,對班會主題進行總結,以起到對整個主題班會活動畫龍點睛的作用,引發(fā)學生由班會內容到“革命精神”進行深度思考。
綜上所述,在進行初中生德育教育的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德育教育的自身特點,靈活地對教育活動形式進行選擇。實踐證明,合理開展主題班會有助于德育教育活動的進行,尤其是班會活動中明確的主題、豐富的內容更利于學生加深對德育教育內容的理解和感悟。
參考文獻:
[1]高???如何開展中小學德育工作[J].都市家教,2015(6).
[2]莊占鵬.把德育滲透到主題班會中去[J].河南教育,2011(6).
[3]鐘志婷.在班級德育工作中滲透健康人格教育[J].師道(教研),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