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文燁
(湖南師范大學,湖南 長沙 410006)
?
【文學評論】
《十誡之殺人短片》中的倫理困惑
嚴文燁
(湖南師范大學,湖南 長沙 410006)
本文通過分析《十誡之殺人短片》中的敘事及人物,梳理和提取《十誡之殺人短片》中所關注的法律和倫理問題——對殺人合理化的道德拷問和倫理困惑,從而引發(fā)對法律的合理性及其中倫理道德的反思。
《十誡之殺人短片》;基耶夫洛夫斯基;敘事;法律;倫理困惑
《十誡之殺人短片》的敘事手法表面平靜如水而實則如烈火燃燒。影片中,殺人和絞刑細節(jié)殘酷而真實,讓人不寒而栗。讓觀眾好似親眼目擊了可怕的殺人過程,如紀錄片般直截了當。整部影片的主體部分是由兩次殺人組成的,第一次是少年雅澤克在荒郊野外殺死出租車司機;第二次是所謂的合理化殺人,即對雅澤克的審判。兩次殺人的描述都詳盡而直接。
影片開頭是實習律師比約特在參加正式律師面試前的一段獨白:“法律不應該仿效天性,而是要改良它……人類是自由的,他的自由是以不妨害另一個人的自由為范圍……現(xiàn)行法律可帶有報復意味,它真的是為無辜的人著想嗎?立法之人真的很無辜嗎?”律師,很顯然,是影片中“法律”的代言人,而矛盾的是,他的身上卻帶著對法律的嘲諷和質疑。這主要體現(xiàn)在對雅澤克的憐憫及對該不合理刑罰的質問:它認為這是國家執(zhí)行的對于雅澤克的謀殺。
如若電影僅僅只是關于這兩次殺人的話,那它便只是一部單純告誡人們罪有應得的“教育”片,是律師角色的加入深化了電影的主題。它讓人不禁發(fā)問:法律能解決人性問題嗎?或者法律如何有效地幫助解決人性的問題?
影片中人物的影像有許多次是通過鏡子或是透明的玻璃來呈現(xiàn)的。玻璃成了人與人之間,人與自我內心情感抒發(fā)的一種隔閡和介質。當律師陳述雅澤克案件的時候,律師的手反射在一個黑色的裝飾擺設上,鏡頭始終定格在反射手的黑色擺設品上,通過手和律師的聲音,觀眾就感受到他強烈情感的波動和對判決的不滿。
該片的敘事及人物構造注重感性,而法律講究條理;電影以性情為本,往往沖破既定規(guī)則的約束,反映人性的莫測,而法律則是普遍的公意體現(xiàn),強調既定規(guī)則的某種穩(wěn)定性;電影訴諸感情,而法律倚重理性;電影敘事常常充滿了批判的反思,法律的立場則常常體現(xiàn)為對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維護。這些顯著的差異卻恰恰是最令人興奮的部分,構成了法律題材電影中倫理表達的獨特性或者矛盾性。這種獨特性和矛盾性在基耶斯洛夫斯基的殺人短片中彰顯無遺。
西南政法大學的徐昕教授稱法律題材電影的表現(xiàn)主題稱為“詩性的正義”。但《十誡之殺人短片》卻恰恰是以電影為媒介來拷問所謂“詩性的正義”。這種拷問具體表現(xiàn)為對殺人合理化的道德拷問和倫理困惑。
倫理和電影敘事往往相伴而生。“聽故事和講故事都是倫理的事情……一個人進入過某種敘事的時間和空間,他(她)的生活可能就發(fā)生了根本的變化。這種道德的實踐力量是理性倫理學沒有的”[1]?!妒]之殺人短片》中的故事引發(fā)了對殺人合理化的道德拷問和倫理困惑。對于殺人這一罪行,選擇寬容,還是以牙還牙、以眼還眼?這是引人深思的一個問題。該部短片開展了對道德與法律的拷問,對寬恕和嚴懲的討論。
對死刑的寬恕在東方文化中或許會被看作是過分溺愛,而在西方國家卻不同?!皻⑷藘斆?,天經(jīng)地義”,這是大部分國人認為理所應當?shù)膫惱淼赖掠^,但在《十誡之殺人短片》中,導演基耶斯洛夫斯基反復用他的電影敘事質問:我們是否濫用法律之名而肆意剝奪一個人的生命?該片主旨是對暴力的反思,那么死刑的執(zhí)行難道不是用一種暴力結束另一種暴力嗎?死刑是否真能有效抑制社會暴力的涌現(xiàn)呢?
在影片的最后,律師與雅澤克的談話中,觀眾大概可以猜測他為什么要殺害出租車司機,并在一片草地上殺害。這名出租車司機被雅澤克選中是偶然的。片中還有一個鏡頭,雅澤克趴在廣場的欄桿上,從胳膊與欄桿形成的角度去看停在路邊的出租車司機,他這時想起了妹妹就是被出租車壓死的,心中激憤而起了歹心,他將妹妹的死怪罪在自己身上,想殺死一個開車的人來釋放情感。那么,人到底是否能毫無理由地去殺另一個人,法律真的能使人都不去殺人嗎?《十誡之殺人短片》用它的電影敘事喚醒了觀眾對這個問題的重新思考。行刑部分簡直展現(xiàn)了一場非常熱鬧的鬧劇,把本來平靜的氛圍變得非常緊張。最后眾人的無聲是對這場鬧劇最好的收尾,是對在場每個人的折磨。法律的規(guī)范化、標準化是為在混沌中找到秩序,這樣的過分簡單化簡直是對人類文明的不尊重。
《十誡之殺人短片》中的倫理敘事拷問了法律的合理性及其中的倫理道德,這一拷問讓人處于進退維谷的兩難境地。這也就是為什么基耶斯洛夫斯基被認為是開創(chuàng)了電影藝術中“道德焦慮派”的代表人物。這種沖突與矛盾固然讓人焦慮,但這樣的沖突矛盾卻會持續(xù)下去。正如基氏在《基耶夫洛夫斯基談基耶夫洛夫斯基》中寫道的:“實際上關于這部電影的敘述并沒有什么太多可說的,我們不知道這個男孩殺死出租車司機的原因,我們知道社會要處死這個男孩的法律依據(jù),但我們不知道真正的人性原因,我想我們永遠都不會知道?!盵2]
[1]劉小楓.沉重的肉身[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55.
[2]基耶夫洛夫斯基.基耶夫洛夫斯基談基耶夫洛夫斯基[M].施麗華,譯.上海:文匯出版社,2003.253.
【責任編輯:王 崇】
J905
A
1673-7725(2016)10-0076-02
2016-08-05
嚴文燁(1989-),女,湖南長沙人,助教,主要從事英語語言文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