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紅紅,董紅梅
(1.黑龍江廣播電視大學 開放教學部,哈爾濱 150080;2.大連商業(yè)學校 應用語言教學部,遼寧 大連 116033)
?
中俄高等教育信息化互鑒的探索研究
鄧紅紅1,董紅梅2
(1.黑龍江廣播電視大學 開放教學部,哈爾濱 150080;2.大連商業(yè)學校 應用語言教學部,遼寧 大連 116033)
摘要:我國和俄羅斯高等教育信息化在努力構建符合自身特點的內部治理模式,在組織教學、信息化技術能力、信息化的質量評價以及信息化技術的培訓等方面進行了論證,取得了一定的經驗和成績。通過分析把握兩國信息化發(fā)展的特點,對俄羅斯高等教育信息化的了解,可以讓我們思考高等教育通過信息化手段如何降低育人成本,提高教學效率,保證人才質量。尤其是如何通過教育信息化的發(fā)展來促進遠程開放教育有更好的成績,還需要我們多學習與借鑒,多思考與嘗試,不斷地探索與開拓。
關鍵詞:俄羅斯;信息化;高等教育;遠程教育
俄羅斯高等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教學、組織模式、教育手段等方面在不斷地探索與發(fā)展。尤其是經常采用具有遠程教育色彩的“虛擬大學”作為開放教育的主要模式。我國高等教育信息化也伴隨著國家教育改革的步伐,從以遠程教育為基礎的廣播電視大學向開放大學的模式轉型,逐漸構建符合我國終身教育發(fā)展進程的開放模式。兩國開放大學教育模式的發(fā)展與互鑒,為高等教育內部信息化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的發(fā)展提供可能。
一、國家政策的輔助
我國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提出,要辦好開放大學,大力發(fā)展現(xiàn)代遠程教育,建設以衛(wèi)星、電視和互聯(lián)網等為載體的遠程開放繼續(xù)教育及公共服務平臺,為學習者提供方便、靈活、個性化的學習條件[1]。2012年我國廣播電視大學開始向開放大學方向轉型。這是我國高等院校信息化發(fā)展的關鍵期,以信息技術為紐帶,大力發(fā)展信息化知識產業(yè),利用遠程教育平臺,提高全民素質水平。
基于遠程教育的發(fā)展,俄羅斯也頒布了《聯(lián)邦“電子俄羅斯”(2002—2010年)綜合綱要》[2]。其最終目的是發(fā)展經濟,促進民生,有效地連接地方和國家管理,利用遠程平臺,提高教育發(fā)展和經濟效益。
我國高等教育信息化是伴隨著經濟發(fā)展模式來定位方向的。信息化對教育的發(fā)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符合國家和社會需求的基礎上,以現(xiàn)代信息技術為主要支撐點,高校開展遠程開放教育,滿足教育教學的需要,符合培養(yǎng)人才的需求。在高等教育信息化教學改革中,要以“信息化”“創(chuàng)新性”為發(fā)展宗旨,突出信息技術的多樣化和多層次性的特點,探索符合我國自身特點的教學模式。
隨著綱要的出臺,俄羅斯政府認識到信息化技術對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重要意義。俄羅斯政府逐漸把加強教育信息化建設、培養(yǎng)信息化人才作為改革的首要任務。利用媒介傳播信息技術的可行性,為信息在搜索、獲取和傳播中的暢通做出有力保證。同時,培養(yǎng)信息技術的專門技術和創(chuàng)新人才,來保證教育和信息化的銜接。
二、高校信息化內部治理模式的構建
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對高校內部管理模式提出了挑戰(zhàn)。所有高校都在探索如何利用信息技術手段來管理教務,發(fā)展教學。
我國開放大學以培養(yǎng)人才為主來構建教學模式,以此提高我國高等教育人才培養(yǎng)的質量。以信息化為主要紐帶,設計符合我國高等遠程教育良性發(fā)展需求的教學模式,既是對高等教育的有力輔助,也是對高校信息化發(fā)展的引領。
我國以開放大學為基礎發(fā)展高等教育信息化,新的教學模式是要努力適應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要求和成人在職學習的特點為根本,充分利用信息和教育技術,優(yōu)化配置和綜合利用信息化多種教學手段,推進學習者自主學習及小組協(xié)作學習,教師通過實時與非實時、集中和非集中等方式的導學。最后通過平臺系統(tǒng)運作,為學習者提供全程的學習支持服務[3]。
俄羅斯開放教育給高等教育體系帶來了巨大的活力。和其他國家開放大學相同,俄羅斯遠程開放教育內部教學管理以學生個人學習計劃自由為主要特點,學習地點、時間與進度也相對自由,以良好和分散的學習環(huán)境為基礎,給予學生充分自主的學習條件。這樣的學習氛圍與學習要求,為俄羅斯高校教學管理提出了挑戰(zhàn)。依靠信息化手段,遠程開放教育平臺,統(tǒng)籌教學,也是俄羅斯開放教育組織創(chuàng)新的開始。
俄羅斯高校信息化發(fā)展依托遠程教育,利用電視會議等信息手段,組織學生或分散交流,或小組研討,或自主學習,隨時與教師進行互動和聯(lián)系,不拘束于時間和地點的限制?,F(xiàn)代化的信息技術手段已經全然替代了原始的印刷課本和音像制品,信息化跟上時代潮流,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使教育也能享受遠距離的快捷與方便。當然,信息化的發(fā)展固然展現(xiàn)出自身的先進性,但其學歷畢業(yè)證書是否受到社會的認可還存在一定的難度。而克服這樣的困難,一方面需要高校自身教學質量的提升,另一方面也需要社會發(fā)展對信息技術的認可,這也將陸續(xù)改變著俄羅斯信息化發(fā)展模式的走向。
三、高校信息化技術能力的互助
我國信息技術對高等教育影響是劃時代的。信息技術逐漸發(fā)展到了實用性新型模式的構建,不再停留在傳統(tǒng)的傳遞與灌輸模式。平臺系統(tǒng)在技術設計層面更傾向于吸引性與溝通化。學生不是從教師那里直接獲得知識,而是通過信息技術平臺,基于自己的思考與判斷,獲取學習資源,構建學習模式,建立符合自己的學習特點。
高校教育信息技術的發(fā)展離不開信息的獲取,通過搜索引擎、數(shù)據(jù)庫管理等方式為學習者提供共享的資源服務。學習者自身也需要樹立正確學習知識的態(tài)度,通過思維的轉換,構建自身的知識結構,積極主動地通過計算機系統(tǒng)網絡進行知識的有效獲取。同時通過虛擬現(xiàn)實情境,豐富情境創(chuàng)設,呈現(xiàn)出在“做中學,玩中學”的體驗式教育范式。搭建交流溝通的平臺,教師和學習者通過實時和非實時的方式進行互動,學習者之間也可以協(xié)作討論,促進構建自身知識能力的提升。文字和數(shù)字,包括圖片等工具的學習處理,都需要信息技術的應用來推進教學。信息技術不斷地應用于教育領域,才能更新教學方式,落實面授課程無法解決的問題。信息技術與教學的整合,會快速推動教育朝著信息化的方向轉型與變革。
俄羅斯高校利用的遠程教育技術包括相互激活的相關資料,例如印刷資料、音像載體,計算機培訓資料,例如電子教科書、計算機練習與知識控制等,以及計算機網絡的通訊方法[4]。
俄羅斯高校信息技術被廣泛地應用于教學中,但并不為信息化所控制。因為俄羅斯高等教育中明確要求,無論技術有多先進,都只是為教學服務,服務于教育教學是信息化的最終目的。信息技術是對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的保證。再者,俄羅斯高等教育信息技術常互補性使用,建立信息技術應用的多元化模式,多種技術互動有效地呈現(xiàn)教學效果。
隨著經濟的不斷復蘇,俄羅斯高等教育信息技術被大量廣泛地應用于遠距離教育教學中,讓學生通過利用和管理信息,以互聯(lián)網為主要工具,實現(xiàn)資料共享。作為最便捷的教育手段,信息技術的選擇不再停留在傳統(tǒng)教育模式范疇中,更延伸到教育的潛在開發(fā)力。但就目前俄羅斯教育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不得不考慮教育成本問題,所以它還主要用于普及性教育領域。信息化的通信設備手段,也只是以互聯(lián)溝通的異步與同步的互動來實現(xiàn)。
四、高校信息化模式的質量評價
高校信息化模式離不開教學,但質量評價也是抓好教學管理、保證教學質量的關鍵點。 我國信息化教育以開放大學遠程教育為主要基礎和著力點。開放教育探索以學習者為中心,基于網絡的自主學習,遠程學習支持服務和面授相結合的學習方式。做好教學輔導和自學、小組協(xié)作學習為主的多元化學習模式,以此來保證教育教學質量。而信息化技術的發(fā)展需要教師對學習者的學習方式和學習技能以及學習品質進行必要的指導,幫助學習者制定符合自身學習特點的計劃,按照專業(yè)和學習目標,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途徑、學習媒介,利用有效的時間完成學習內容。同時,要保證學習者學習的支持服務體系正常化運轉,保證資源到位,學習途徑暢通。最后,對學習者學習過程進行監(jiān)督,保證學習結果的有效性,完成有效質量評估。
俄羅斯高等遠程教育培養(yǎng)對象同所有的國家一致,都是具有較強的社會實踐技能和學習能力的人群,他們不是首次接受教育,更多的傾向于獲得形成自己個性和具有實踐能力的知識。俄羅斯高校通過遠程教育,利用信息手段為學習者提供學校效果的有效評價工具。在遠程教育質量評價上更注重學習者和教育過程的質量評價。
學習者主要通過知識、技能和社會實踐能力是否符合入學前預想的計劃,是否達到了學習者預期的程度來進行評價。當然,俄羅斯遠程教育評價體系不僅重視學習者教育素養(yǎng)的水平,更重視學習者畢業(yè)后的競爭力,以此為指標進行評價。根據(jù)教育教學服務過程的指標進行質量評價取決于信息技術的應用范圍和使用效率。俄羅斯信息化教育質量評價體系的構建,更多地著眼于教育服務、教育組織和教育體系的實施和保障。
五、結論
俄羅斯高等教育信息化主要以“虛擬大學”為載體,在開放和遠程教育領域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而且信息化教育手段的應用可以減少費用的支出,提高學習者的社會認可度。新的信息技術的更新與完善,能夠降低教育成本,增加知識容量,提高學習者的市場競爭力,而且也會促使服務質量的提高。
我國高校信息化建設是一個復雜系統(tǒng)的工程。它依托國家開放大學,開展開放教育。通過學校的教育教學內部治理模式的探索,著眼于教學過程,并利用信息技術的手段,完成教學任務,整合教育資源。信息技術貫穿整個授課、學習、監(jiān)督與考核過程,保證開放教育的質量,獲得全社會的關注和認可。
綜上所述, 我國和俄羅斯高校信息化的發(fā)展依據(jù)本國國情和具體的教育環(huán)境,呈現(xiàn)出不同的發(fā)展態(tài)勢。但從遠程教育的發(fā)展特征看,兩國之間有很多值得彼此借鑒和學習的經驗,同時也有一些共同的趨向性問題需要研究和探索。對于俄羅斯高等教育信息化的發(fā)展, 至少在教育普及性、模式多樣性、技術先進性、發(fā)展探索性以及培訓的自覺性和有效性等方面, 都值得我們認真學習和借鑒[5]。
我國高等教育信息化的發(fā)展也有了突飛猛進的發(fā)展,特別是國家開放大學的轉型期間,給了教育信息化發(fā)展的良好契機,同時也面臨著一些急需解決的問題。通過對俄羅斯教育信息化的了解,可以讓我們思考如何降低育人成本,提高教學效率,保證人才質量。尤其是如何通過教育信息化的發(fā)展來促進遠程開放教育有更好的成績,還需要我們多學習與借鑒,多思考與嘗試,不斷地探索與開拓。在此過程中,國家應支持和輔助我國高等教育信息化遠程教育體系建設,構建符合我國國情的信息化優(yōu)勢與特色。
參考文獻:
[1]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EB/OL].(2010-03-01).[2015-02-17].http://www.china.com.cn/policy/txt/2010-03/01/content_19492625_4.htm.
[2]肖河.“電子俄羅斯”綜合綱要對我國發(fā)展遠程教育的啟示[J].重慶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6,18(1):13—14.
[3]沈建華,等.開放大學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的十大預期[J].中國遠程教育,2012,(13):41—47.
[4]肖河.俄羅斯遠程教育的發(fā)展[J].江蘇開放大學學報,2006,17(2):31—34.
[5]侯立華.俄羅斯現(xiàn)代遠程教育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的建構與啟示[J].現(xiàn)代遠距離教育,2007,(6):23—25.
(責任編輯:朱嵐)
Exploration and Study on Mutual Reference for Higher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between China and Russia
DENG Hong-hong1, DONG Hong-mei2
(1.Department of Open Courses, Heilongjiang Radio and Television University, Harbin 150080, China;
2.Department of Applied Language, Dalian Commercial School, Dalian 116033, China)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higher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China and Russia are trying to build the inner running mode according to their own characters and gain certain experience and achievement on the argumentation of organizing teaching, the technical ability of informatization evaluation of informatization quality and the training of informatization technology. Through analysis we know the characters of informatization development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By understanding Russian higher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we can think about how to let higher education reduce the cultivating cost, increase teaching efficiency and ensure personnel quality by means of informatization. And especially we should think more about how to promote the achievement of remote open education by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We need to study and imitate more, deliberate and attempt more, explore and expand more.
Key words:Russia; informatization; higher education; remote education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1-7836(2016)02-0008-03
作者簡介:鄧紅紅(1981—),女,黑龍江東寧人,講師,教育碩士;董紅梅(1979—),女,黑龍江遜克人,講師,教育碩士。
基金項目:黑龍江省社科研究規(guī)劃年度項目“俄羅斯高校內部治理結構研究”扶持共建項目(12E126)階段性成果;黑龍江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重點課題研究成果“俄羅斯高等教育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及其借鑒意義研究”(GJB1214024)階段性成果
收稿日期:2015-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