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小梅
隨著社會經(jīng)濟和科技的逐漸發(fā)展,德才兼?zhèn)涞暮髠鋬?yōu)秀人才非常脫銷,素質教育再不像以前那樣,只是呼聲日緊的口號,而是對教育的關注,從家庭到社會的處處體現(xiàn)著它的日程化。尤其是當下獨生子女激增,家庭問題復雜化,觀念更新急速,心理健康問題成為當前備受關注,也亟待解決的一項重要課題。尤其是對于高中生這樣的既具有社會性,又具有特殊性的群體而言,心理健康教學愈發(fā)顯得緊要、重要了。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個全面而系統(tǒng)的工程,是對中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它融合了心理學、教育學、社會學、精神醫(yī)學等多種理論與技術,需要通過多種途徑進行全面的、科學的實踐才行。為此,我認為只有充分考慮影響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外在環(huán)境和內在修養(yǎng)兩方面的因素,“內外兼修”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以下是我的幾點粗淺看法,以期拋磚引玉。
一、為高中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外在心理健康教育環(huán)境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倘若一個中學生,他整日耳邊響起的都是父母的嘮叨,教師的批評,同伴的嘲笑,經(jīng)常被要求去做或者去達到一些非他能力范圍的事情和目標。長此以往,他就會產生焦慮、恐慌、自卑,做任何事情都瞻前顧后,畏首畏尾,能力甚至于智力呈現(xiàn)下降的趨勢,人的性格也會變得孤僻、冷漠、嫉妒等;反之,如果他生活在寬松、寬容、和諧的氛圍中,那么他就會學會寬容和謙讓。
因此,我們教師要從兩方面入手,做好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其一,了解學生的成長經(jīng)歷和環(huán)境,通過正面引導,如談話、啟發(fā),鼓勵等等,將正面的、積極的事情在學生的心里逐漸強化,消除學生心里負面的、消極的影響,促使學生健康地成長。其二,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在課堂教學中,平等地看待和對待每一位學生,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坦誠相待,團結互助,學生置身于這樣的環(huán)境中,心靈就會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二、為高中生建立一個扎實的內在心理健康基礎知識
除了要具備良好的心理健康外在環(huán)境之外,高中生還需要具備一些心理健康知識,幫助自己解除困惑,克服心理問題,自我恢復心理健康。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通過開設心理健康課程,或者是講座,或者是心理咨詢室等途徑,向學生傳授心理健康知識。如,什么是心理障礙,它是如何產生,又能如何調節(jié)?如何斷定自己是否心理健康等等。讓學生更好的掌握心理健康知識,使自己成為一個心理健康的人,并具有自我保健意識。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