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玉
摘 要:鋼琴是一種復雜又昂貴的樂器,但是隨著我國國民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鋼琴逐漸走進了大眾的生活。鋼琴是人類精神文明、科技文明發(fā)展及社會生活需求的產(chǎn)物。掌握鋼琴的初步演奏技巧,能夠演奏一定難度的樂曲并且能夠用音樂準確表達內(nèi)心的情感,打好基礎是最關鍵的。論述了鋼琴基礎訓練應注意的幾點問題,在練習的時候,著重關注比起慢慢摸索提高得更快,基本功掌握得更扎實。
關鍵詞:鋼琴學習;基礎訓練;注意事項
鋼琴是一門很深沉的音樂藝術,如果只是手指的不斷練習,就會感到枯燥無味,我們關注的應該是思維的靈活性與創(chuàng)造性而非手指。音樂本身是一種情感的表達方式,不能依賴于太過絢麗的技巧,雖然流暢,但是抒發(fā)的情感卻太過空洞。要用心去理解一個作品的本質(zhì),然后讓手指跟隨大腦的指引,把情感都注入指尖,這樣的作品才不會太過蒼白無力。但是,若是對作品沒有很深刻的認識與體會,基本功不夠扎實,指法訓練不到位,就無法表達出想要表現(xiàn)的感覺。學習鋼琴,必須從最基本的著手,將基本的指法練熟,循序漸進地練習。將情感與技巧完美結合,才會達到理想的效果,即感性與理性的完美融合。
一、鋼琴基礎訓練的重要性
很多鋼琴初學者在剛開始學習時,表現(xiàn)出濃厚的興趣與熱情,但急于求成,不重視基本功的練習,急于彈奏歌曲及其伴奏,只是為了彈奏而彈奏,對音樂的理解不夠深刻,情感也不夠充沛,也許流暢地彈奏了一首曲子,卻也只是一首沒有靈魂的曲目,有量而缺乏質(zhì),對琴鍵的認識也只是停留在經(jīng)常練習的曲目上,對樂譜的靈敏度極度匱乏。
鋼琴的基礎訓練是通往精湛技藝的橋梁,如果你的技術撐不起你的才華,就應該停下來思考自己缺少的是什么,是執(zhí)行力還是基礎知識。社會上的流行文化通俗易懂,青年學生很容易就會被吸引,從而忽略基本功的訓練,以致彈奏較難樂曲時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年齡和心理的特殊性決定了青年學生與其他年齡層的人學習鋼琴的差異性,因此教師應該根據(jù)青年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再配合中職教育的教學特點,引導學生高效地把控鋼琴彈奏的基礎訓練。
二、鋼琴基礎訓練應注意的幾點問題
1.身體與心靈的放松。在彈奏的時候,一定要找到自己最放松的狀態(tài),不能想著“我這樣彈對不對,好不好,彈錯了怎么辦”,這樣糾結的心態(tài)會直接影響彈奏的效果,這時候手指會緊壓在鍵上,音色就比較沉悶;如果處于放松的狀態(tài),手指指尖部位的肌肉就會處于彈性狀態(tài),干凈利落地壓下去,音色就比較優(yōu)美。當然,演奏者要充分了解樂曲,包括作品的創(chuàng)作者、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掌握樂曲的風格、性質(zhì)及想要表達的情感,以及自己應該怎么彈,怎么表現(xiàn),做到胸有成竹,自然能夠運籌帷幄,從而能夠收放自如,把握住音樂的脈搏,如若不能把握住樂曲的節(jié)奏,音樂就沒有生命,沒有靈魂。因此,要想準確把控音樂節(jié)奏,就要深刻地體會樂曲的律動、脈搏以及表現(xiàn)技巧。同時,身體的配合也極其重要,要使手指與手臂、指尖的力量收放起到“揚、抑”的調(diào)節(jié)作用,配合心靈的體會,優(yōu)美的旋律自然猶如瀑布,泄流而下。
2.對手指力度的把控。彈奏鋼琴時,對手指力度的控制是極其重要的。手指的力度主要來自于掌關節(jié),掌關節(jié)若是太僵硬或者手指肌肉的素質(zhì)不夠好,是彈奏鋼琴的致命弱點。因為掌關節(jié)若太過僵硬,則必定影響手指的靈活、獨立,彈出的音質(zhì)就不干凈,不集中,且不能成為手指的支柱,于是身體的各個部分也會跟著僵硬、緊張,不能傳遞適合的力度到達指尖,力度不適,聲音自然不夠純凈。要多練習,如果指法正確,會感覺指尖較痛,但是堅持一段時間就好了,而且練習多了,就會形成習慣,看到樂譜,就會做出相應的反應,自然流暢。在演奏時,眼盡量不離開譜子,所以,為了不彈錯音,手指就要對琴鍵上音之間的距離非常熟悉,也就是說手指的指距感要非常好,這樣,當我們看到五線譜上音的走向和距離時,就可以在手指上做出相應的反應來。當然,也不是絕對的不看手,當手指要彈奏的音超過了8度,或是超過了可以用指距來量到的位置時,就要用眼睛的余光來看一下鍵盤,然后再迅速回到譜子上來。在鋼琴演奏中,我們經(jīng)常會看到鋼琴家在演奏的過程中熟練運用琴鍵的反彈力,手指幾乎是貼在鍵盤上,加快速度時,可以利用琴鍵的力量,靈活運用手部的力量,進而靈活掌控手指落在琴鍵上的力度。
3.根據(jù)學生的特點進行針對性練習。在鋼琴的學習中,音準一直是難以突破的阻礙,需要長時間練習對音的辨識。然而,除了需要練習那些不擅長和不熟練的技巧,更多的是要做一些節(jié)奏練習,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他們發(fā)現(xiàn)自己喜歡哪種韻律,來喚醒、發(fā)掘內(nèi)在的潛力。并且應該多彈奏一些不同韻律的樂曲,強化學生聽覺練習,辨別音準,對比自己彈奏的音調(diào),找出不同和那些被忽略的韻律,糾正自己的錯誤之處。就像有的學生擅長高音,有的學生擅長低音,而有的學生節(jié)奏感較強,適合RAP一樣,在鋼琴的學習過程中,要讓學生在自己擅長的領域找到突破口,不斷探索,不斷創(chuàng)新。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擅長的部分將他們分在一起,讓他們互相學習,互相比較,可以讓他們互學互教,共同提高,然后讓他們各自組合,開一場小小演奏會,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盡情享受,在表演中提升演奏技巧,學會團隊協(xié)作。
4.溫故而知新。在教學過程中,學習新曲目固然重要,但是對學過的曲目也應該牢記,以作為演奏的保留曲目,因此背奏熟悉的樂器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對學習過的曲目要及時復習,確保記憶的長久性、準確性。在復習和背奏樂曲時,應該脫離樂譜,到實在想不起旋律時再看,否則雖然通篇熟悉,細節(jié)處卻處理得不夠完美,或者忽略了隱藏的細節(jié),就會讓錯誤不斷延續(xù)加固,變成習慣,那彈奏的方式和技巧也就似是而非。溫故而知新,在學習舊知識的同時,深入思考,提出自己的想法,加以創(chuàng)新,消除對樂譜的依賴心理,能夠即興創(chuàng)作屬于自己風格的伴奏,最終達到水平更上一層樓的境界,不止如此,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
學習鋼琴需要注重多方面知識的培養(yǎng),并且一旦開始,就要保證每天都練習,假如昨天練習,而今天不練,那昨天的進步、手法的流暢就可能消失了。在開始練習時,就需要從更早期開始練習、領悟,否則,對琴鍵會感到陌生,對樂譜的靈敏度也會有所下降。無論做什么,貴在專注與堅持。只要有耐心,鐵杵磨成針。沒有扎實的基本功,就像空中樓閣,是不可能穿越云霄的。每天都要反復思考自己存在的問題是什么,進步是什么,要深入分析,并且及時和學生或老師交流,取長補短,不能閉門造車,只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練習,最后離預期的軌道愈來愈遠。有時間就聽經(jīng)典曲目的鋼琴演奏,學習鋼琴家是怎樣表現(xiàn)作品的情感,怎樣將自己融入作品,如何創(chuàng)作的。不浮躁、不急功近利,循序漸進地學習,剛開始的學習和后面的完整演奏是有一定的區(qū)別的,一定要擺正心態(tài),才能一步一步提高演奏技巧。
參考文獻:
[1]魏廷格.鋼琴學習指南[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7.
[2]李嘉祿.鋼琴表演藝術[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3.
[3]但昭義.論鋼琴演奏的聲音技巧[J].鋼琴藝術,1996(02).
[4]陳旭.鋼琴彈奏技巧談[J].鋼琴藝術,1997(01).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