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東,張威琪,王瑞雪(哈爾濱職業(yè)技術學院,哈爾濱150001)
?
高職土建類建筑工程技術專業(yè)試點班“建筑識圖與房屋構造”課改實施分析與啟示
楊曉東,張威琪,王瑞雪
(哈爾濱職業(yè)技術學院,哈爾濱150001)
摘要:通過對課程教學的改革與實踐,建筑識圖與房屋構造的課程內容體系得到了進一步的完善,而且改善了室內實訓教學條件,創(chuàng)建了校內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環(huán)境,采取了分組教學及考核評價工作。就課程改革試點實施的基本情況、試點工作的實施內容、試點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案、試點實施的成效進行詳細介紹。
關鍵詞:建筑識圖與房屋構造;課程改革;教學方式;實施分析
課題項目:黑龍江省高等學校教改工程項目“高職土建類專業(yè)學生核心能力培養(yǎng)的研究與實踐”(GJ2014020198)
1.1 試點實施改革后的課程內容體系
基于建筑工程技術專業(yè)有關建筑結構施工圖的識讀和識讀繪制民用建筑構件構造的設計課程內容體系是以真實的工作任務為基礎,根據(jù)建筑施工中所從事的工作內容,在設計課堂教學與實踐鍛煉中一定要掌握相關的知識和技能,讓設計的學習內容可以真正地融入到識讀、繪制建筑、結構施工圖和建筑構件構造工作的各個細節(jié)。每個教學實施方案依據(jù)各自的工作任務進行設計,采用六步教學法進行教學實施。教師將工作的任務直接布置給學生,學生再根據(jù)所布置的任務,以小組合作的方式按照任務單的要求來查詢資料,學習相關知識,按照計劃單的要求制定工作計劃,研究解決方案,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決策、實施,在實施的過程中隨時進行檢查,最后進行成果展示,通過小組自評、小組間互評和教師點評進行考核。
1.2 在教學中實施教學做一體化
首先通過改造一體化實訓室,使學生能夠在室內完成基本的理論與實踐的學習任務。同時在校內的實訓室里進行整個建筑結構施工圖的識讀和識讀、繪制民用建筑構件構造的實踐訓練,學生自己進行繪制構造圖,進一步拓展室內實踐訓練的技能并得到綜合運用,讓學生學習建筑仿真識圖與房屋構造軟件,進行建筑空間內的認知,實施教學做一體化。
1.3 采取開放式教學模式,學習效果提高顯著
實施開放教學模式,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同時,能夠激發(fā)學生更大的學習熱情,將枯燥晦澀的基礎理論知識變得生動易懂。開放咨詢輔導時間是指教師可以隨時接受學生的咨詢,方式包括到辦公室、打電話或網(wǎng)絡溝通(QQ、微信、郵箱等)。未實施試點改革的對照班依舊采用原來的理論和實踐結合教學模式,在教學中共享實施環(huán)境。
2.1 考核評價指標的重新制定
在課程試點中課程考核評價出現(xiàn)了問題,每個任務考核評價占用時間太長,并且考核并沒有達到預期激勵和評價學生的目標。其中,學生自評都很自私,即使告訴他這個就是教師想得到學生對于知識和技能的自我感覺學習的程度,學生也不重視,到了教師考核卻有很多不會的東西,并且小組考核還經(jīng)常出現(xiàn)舞弊行為,通融和害怕同學報復而給評定為高分,師生疲于考核評價,教師也對考核的真實性持懷疑態(tài)度,從而造成考核的效果沒有達到預期。經(jīng)過多次的實踐,教師將學生的學習情境綜合考核進行了更改和完善,這樣一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會被極大的激發(fā)出來。
2.2 階段性教學存在的問題
通過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建筑結構識圖和民用建筑構造的教學出現(xiàn)部分學生跟不上節(jié)奏的問題,形成部分學生學習效果不好的局面,分析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沒有考慮學生建筑空間想象力和讀圖基礎太差,教學進度有些太快,沒有給接受能力慢的學生以思考的時間。需要調整教學進度,擬改成識讀、繪制民用建筑構件的構造圖可以放在課外來完成。
2.3 開展學生課外學習活動
由于學生接受知識和技能的程度以及速度快慢存在差異,可以讓學生自己管理學生,讓好學生帶差學生,互相幫助共同進步。同時通過有組織的課外活動提高校園內的學術氛圍,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效果良好。
建筑識圖與房屋構造課程通過近2年的努力建設,為建筑工程技術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支撐作用,學生的就業(yè)率提高、就業(yè)質量提高、職業(yè)資格考核通過率提高、高級證書獲取率提高、技能大賽獲獎增多、實習企業(yè)評價良好。課程建設水平逐年提升,由普通課程建設成為校級精品課程,課程建設成果增多,使用中得到有效的驗證。課程教改立項及教學成果獎豐富多彩。學生學習能力、創(chuàng)新意識、合作意識得到提升,學生職業(yè)素質和職業(yè)技能得到進一步提高。
3.1 課程建設成果增多,使用中得到有效的驗證
通過開發(fā)的虛擬仿真實訓可以全天候實現(xiàn)教師網(wǎng)絡教學,避免了原來由于枯燥理論知識學生無法和實際很好的聯(lián)系以及無法模擬建筑工程施工過程的現(xiàn)場真實場景的不足,在游戲場景中開展教學活動,寓樂于教,潛移默化的提高教學效果。
3.2 使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了培養(yǎng)
實施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教師根據(jù)課程內容、學生特點、教學條件等靈活選擇相適應的教學方法,以學生為中心,為學生創(chuàng)造自主探究和合作學習的機會,讓學生自己制定具體工作計劃,設計和調控工作過程,讓學生在做中學,培養(yǎng)學生的終身學習意愿。
3.3 學生職業(yè)素質和職業(yè)技能得到進一步提高
通過2年多的建筑識圖與房屋構造課程教學改革與試點實踐,通過校企合作的方式改革了建筑識圖與房屋構造的課程內容體系、課程標準,開發(fā)了工學結合任務驅動式校本教材,開發(fā)了與教學相適應的課程基本教學資源及虛擬仿真資源,改造了室內實訓教學條件及創(chuàng)建了校內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環(huán)境,采取了任務驅動式教學模式、分段分組教學及考核評價工作,在2013級、2014級建筑工程技術試點班中進行開展課程教學試點實施。課程改革取得了比較顯著的成績,學生職業(yè)技能提高、頂崗就業(yè)能力、課程教學團隊、教師的服務能力、實訓條件及課程建設水平等方面具有明顯優(yōu)勢。
參考文獻:
[1]陳翠瓊.高職項目課程設計探究——以建筑識圖與構造課程為例[J].晉城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2,(06):172.
[2]黃正東.建筑施工圖繪制與識讀教學中學生應用能力培養(yǎng)研究[J].黃岡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1,(03):87- 89.
[3]金梅珍,呂淑珍,張正平.高職課程項目化教學及“駕證式”考核探索——以“建筑識圖與構造”課程為例[J].江蘇經(jīng)貿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1,(02):159.
Curriculum reform implementation analysis and inspiration of "Architectura recognition graph and building construc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ivi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pilot class
YANGXiao- dong, ZHANGWei- qi, WANGRui- xue
(Harbi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Harbin 150001, China)
Abstract:Through the reform and practice of curriculum teaching, the curriculum content system of architectural recognition graph and building construction has been further improved, which also improves the teaching conditions of indoor training, creates the integration environment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adopts grouping teaching and appraisal work. This paper made a detail analysis of basic information of curriculum reform pilot class, implementation contents ofthe pilot work, problems in pilot implementation and solutions, and effectiveness of pilot implementation.
Key words:Architectural recognition graph and building construction; Curriculum reform; Teaching mode; Implementation analysis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 8646(2016)09- 0058- 02
收稿日期:2016- 03- 16
作者簡介:楊曉東(1978-),男,黑龍江哈爾濱人,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從事建筑設計技術研究工作;張威琪(1962-),女(滿族),黑龍江哈爾濱人,教授,工學學士,從事建筑識圖課教學和建筑工程施工與監(jiān)理工作;王瑞雪(1962-),女,黑龍江哈爾濱人,教授,工學學士,從事橋梁工程施工技術課教學和橋梁工程施工與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