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西安楊陵區(qū)職教中心 楊 越
俗話說“一日之計在于晨”,清晨空氣清新,學生精力充沛,記憶力強,正是讀書的黃金時間。而早讀,通過誦讀或吟讀等方式閱讀古今中外的名著名篇,可以儲備難以估量、難以想象的海量語文資源,可以增加學生的文學積累,可以提高學生朗讀水平和語言口頭表達能力,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有利于傳承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所以早讀課是語文學習的一個重要陣地,是課堂必不可少的延續(xù)與補充,是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讀書習慣的絕佳時間,也是決定學生語文成績好壞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可如今的語文早讀卻出現(xiàn)了令人尷尬的現(xiàn)狀。
目前職高語文早讀現(xiàn)狀令人擔憂。這從早讀課出現(xiàn)的一些現(xiàn)象可見一斑:早讀時班主任找學生談話,搞衛(wèi)生,其他任課教師檢查作業(yè),甚至還有部分學生吃早餐,更可怕的是還有極個別睡覺的,乃至諞閑傳侃大山,呈現(xiàn)“放羊”狀態(tài),盡管這不是普遍現(xiàn)象,其結(jié)果勢必影響整體的讀書氛圍和效果,這些問題的出現(xiàn)確實與我們上上下下對早讀課的忽視從而缺少必要的方法指導有關。早讀無論形式還是質(zhì)量都存在明顯的弊病,大致有以下幾種類型。
很多學生不清楚早讀課的目的、作用,不知道早讀應該收到怎樣的效果。再加上老師不能及時督促或檢測檢查,學生便會形成早讀課是沒有任務的課的想法,這種可有可無的想法會沖淡學生早讀課的興致,漸漸地滋長學生的惰性。也使早晨這段本該是誦讀詩句、背誦美文且能在短時間內(nèi)收到效果的美好時光白白耗費掉了。
有的同學早讀讀書如和尚念經(jīng)——有口無心的,泛泛而讀,口動而不心動;也有同學先故意把嗓門拉得很大,近乎聲嘶力竭,俄而又變得有氣無力,漸漸地由小聲演變到無聲。究其原因是學生不懂得手中的文章應該用什么語氣語調(diào)來讀,不知朗讀要求是怎樣的,不知不覺早讀課也變得在走過場。早讀要是不出聲誦讀,難免想入非非。
應該說真正有自覺早讀習慣的學生不多,在初中時學生往往是迫于中考壓力和在老師寸步不離的陪讀下進行的早讀,如果說這種早讀課多少帶有幾分無奈的話,那么進了職高這些緊箍咒都松下來了,給了學生充分的自由,于是大多數(shù)學生在早讀課就顯得無所事事,無所適從。一堂早讀課要么背書,要么讀文章,要么復習舊課、預習新課,學生面對這形式單一、材料貧乏的早讀課,容易出現(xiàn)審美疲勞,從而影響學習情緒。
一位特級教師說過,走進一個書聲朗朗的班級,給人以心潮澎湃的感受。如何使職高語文早讀課也能書聲朗朗?我個人認為主要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早讀課三十分鐘內(nèi),要讓學生自始至終都自覺認真地讀書,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老師要開動腦筋,想方設法地營造朗讀氛圍,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營造朗讀氛圍的常用手段有以下幾種。
第一種,教師或?qū)W生范讀、領讀,教師不光是要求學生讀,自己也要做出表率,凡是要求學生背的課文,教師首先要示范背誦,要求學生讀出感情,教師自己要先聲情并茂地范讀一遍,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這樣可以極大地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第二種,分角色朗讀,這種方法適用于那些有較強表演色彩、角色分明的課文,如小說、戲劇,這類表演性朗讀,學生興趣極濃,參與度高,氣氛熱烈,如果再加上學生自己的點評,效果就更好。第三種,朗讀或背誦比賽,比賽的形式多樣,可以是個人對個人,小組對小組,男生對女生,前排對后排,也可以是擂臺賽??傊还懿扇∧姆N方法,目的就是要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朗讀中去,掌握朗讀的方法,領悟朗讀的真諦,讓早讀課結(jié)束在愉快的讀書聲中。
要改變語文早讀的現(xiàn)狀,語文老師首先應該做的是改變早讀課在學生心目中的印象,重新審視,明晰早讀課的重要作用和意義。語文早讀是語文知識積累的生命。假如沒有語文早讀,后果是不堪設想的??梢哉f,語文早讀也是一把開啟大腦智慧的鑰匙,是提高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關鍵。我國古代的知識分子對“讀”書是非常重視的,許多文章都讀得爛熟于心,甚至能夠倒背如流。讀書時往往還邊讀邊搖頭晃腦,完全沉醉其中,樂在其中。古人認為“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反復讀書,廣泛閱讀,多去體味書中精華,人的智慧就能得到提升。我們當代高中生必須要養(yǎng)成良好的早讀習慣, 要讓他們知道語文不僅只是工具,更是傳承我中華文明的載體。
教師讓學生明確早讀讀什么,早讀范圍廣泛,但因為時間限制,所以安排的早讀量要適宜,保證讓學生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能完成。早讀的要求要切合學生實際,不宜定得太高,要使大多數(shù)學生都能完成,從而讓學生體驗到那種完成任務、達到目標的成功的喜悅感。每日每周的早讀任務要具體化,有硬性規(guī)定,人人都得落實,也有可以自由選擇的,最好有課代表提前寫在小黑板上或老師以文件的形式打印出來張貼在顯眼的位置,并提醒學生明確明日早讀必須完成的目標。
朗讀的形式可以多樣化,不拘泥于一種形式,如齊讀、領讀、對讀、評讀、范讀、輪讀、搶讀、比賽讀、吟誦讀、自由讀、接力讀、分角色讀等。如此才有活力,讓學生在讀書時保持一種亢奮狀態(tài),讓早讀課有了波瀾,有了色彩,才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才能保證效果。安排了早讀的任務還需要檢查。如不檢查效果,學生朗讀就少壓力,缺少壓力就沒有了動力,自然早讀的效果就不會很好。因此一定要做好早讀效果的檢查工作。可把班上學生劃分為幾個小組,小組長負責督促檢查;還需老師利用早讀時間抽查,另外還要一個周或一個月以筆試的形式檢測一次,以便掌握真實的情況,同時也幫助學生梳理知識的脈絡。
總之,要使語文早讀課真正做到高效、有氛圍,還需要我們每位輔導老師積極探索,不懈努力,讓朗朗的書聲重返校園,校園的早晨也會因為多了悅耳的書聲而變得格外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