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梧州岑溪市實驗小學 岑佩恩
教學離不開藝術(shù)。只有講究藝術(shù)的教學,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在高效課堂中,有些人存在著這樣的誤區(qū),認為高效課堂就是生講師看的課堂模式,只是一味注重了以學生為主體,而忽視教師的主導作用。其實在高效課堂中,更需要教師巧妙的智慧和駕馭課堂的能力。教師要學會如何適時進行介入,才能更好地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把控課堂,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下面,我將從我教學《觸摸春天》一課的實踐出發(fā),探討教師在高效課堂中介入藝術(shù)的重要性。
在新課堂改革中,教師普遍認為,最缺的是時間。所以很多一線的老師認為能省則省,于是把教師的導入直接忽略,就進入了獨學、對學、群學。其實,這樣是適得其反的。導入是課堂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點燃學生心中求學欲望的火把。所以,我們更應該要抓住時機,適時介入。比如,我在教學《觸摸春天》這一課的導入時,我以激情的語言和優(yōu)美的圖片和背景音樂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情境,喚起了學生學習新課文的欲望,讓學生入情入境更入題。
在課堂的新授中,我們應該大膽放手讓學生去展示。但是,放手不等于放任。在學生的展示新授課過程中,抓住時機穿插介入,不僅能豐富課堂內(nèi)容,有力地拓展、補充文本,打開學生學習文本的窗口,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解決疑惑,而且能加強課堂的情感氣氛,使課堂生成性問題順理成章,激發(fā)學生課堂學習的興趣并增強對學生的情感教育。讓課堂更加生動飽滿,讓學生學得更加得心應手,滿載而歸。
我在新授《觸摸春天》一課時,我先讓學生在對學、群學過程中采用勾畫、批注、交流、朗讀等方法來自主學習課文,畫出含義深刻的句子,討論交流自己的感受。因為學生在長期的訓練下,完全有能力在獨學、對學、群學中掌握了基礎在線部分的知識,所以在本節(jié)課上,我采用了高效課堂的精展方式,只展示了能力升級部分,真正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學習主體的教育教學原則。
當學生講到“許久,她張開手指,蝴蝶撲閃著翅膀飛走了,安靜抬起頭來張望?!边@里時,我想到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個盲童,而我們的學生沒有盲人的生活體驗,這也就為學生們走進主人公的內(nèi)心世界,來體會文章所揭示的深刻道理帶來了一定的難度。由此,我適時地進行介入,讓學生們利用文本的具體情境進行想象,通過讀一讀、演一演、說一說來進一步感受安靜對生活和生命的熱愛。比如,我讓學生閉起眼睛去感受盲人的世界,又讓他們抬頭張望,在意境中留下無限的遐想,讓學生的思維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在課文的第三部分:情感升華,感悟人生真諦時,學生在感受了安靜用心感受春天,感受生活,熱愛生命后,我又適時進行介入,讓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說說對“誰都有生活的權(quán)利,誰都可以創(chuàng)造一個屬于自己的繽紛世界”的理解。讓學生感受生活的美好,生命的可貴,從而更加珍惜生命,熱愛生命。
在拓展延伸時,我設計了一道想象題“假如你是安靜手中的那只蝴蝶,你想做些什么?或者對安靜說些什么?展開你的想象,寫一寫?!边@是一道開放性的題目,能讓學生暢所欲言,放飛自己想象的翅膀。在學生發(fā)言完畢之后,我又適時地用生動的語言給學生以激勵,再讓學生們通過想象,聯(lián)系身邊的人和事,從課內(nèi)到課外,從閱讀到表達,更深地體會到我們應該珍惜現(xiàn)在的美好生活,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的繽紛世界,最終起到情感的升華作用。
我們都知道,在《語文課程標準》中,強調(diào)中小學生要背誦一定數(shù)量的篇目。背誦作為記憶的重要手段之一,是語文基本功中的重要一功,是教學相長的基石,是語文教學中永恒的旋律。所以,我在最后介入并設計了一道當堂練習:摘錄并背誦你喜歡的句子。先讓學生對子之間互相抽查,然后老師再適時抽查個別學生,讓學生熟讀成誦,對文本理解得更加深刻透徹。
課堂教學不僅要求開始引人入勝,而且也要求結(jié)尾更為精彩,余味無窮,給學生留下難忘的回憶,激起對下一次教學的強烈渴望。所以,在課堂的接近尾聲的時候,教師的語言藝術(shù)起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在本課的最后,我以一首勵志鋼琴曲《卡農(nóng)》和安靜在花叢中觸摸春天的畫面來結(jié)束今天的主題,讓學生久久回味,不能忘懷。整一節(jié)課下來,教師的介入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給人一氣呵成之感。
總之,一節(jié)好課猶如一件藝術(shù)品,它可以舉世無雙,也可以平淡無奇,但必須是有深度有內(nèi)涵,令人難以忘懷的。因此,在新課堂改革中,不管教師是哪種情況下的介入,我們都應該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讓學生變得更會思考,更會學習;讓課堂變得更生動有趣,更靈活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