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輝
(黑龍江大學,哈爾濱 150080)
學術期刊論文方法部分的主位結構分析*
劉 輝
(黑龍江大學,哈爾濱 150080)
本文以自建“學術期刊論文方法部分語料庫”為基礎,在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的框架下分析方法部分的簡單主位、多重主位和其它類型主位的分布情況。結果表明:方法部分傾向于使用由單獨名詞或代詞組成的簡單主位,而較少使用多重主位或其它類型主位。其中,人文科學中人稱代詞、指示代詞和普通名詞為中心語的簡單主位分布以及純科學中介詞短語和補語作中心語的主位分布情況同其它學科群之間存在明顯差異。這表明方法部分的主位類型選擇具有典型的體裁特征和鮮明的學科性。
主位結構;方法部分;學術期刊論文;體裁
傳統(tǒng)語法認為主語(subject)應分為心理主語、語法主語和邏輯主語。心理主語指“消息關涉的對象”,語法主語指“斷言的對象”,邏輯主語指“動作的發(fā)出者”。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認為,語言中根本不存在一個所謂“總體主語”的概念。因為“人類既可以使用語言來描寫外在的物理世界進而形成命題,也可以通過語言來外顯自己的內心世界構成話語的說話人意義”(謝群 2015:75)。因此,Halliday指出,主位(theme)、主語和動作者(actor)3個標簽分別對應于心理主語、語法主語和邏輯主語。小句中的某個部分被宣布為主位,于是主位和小句中的其它部分就組合為一則消息。英語中的主位主要通過其在小句中的位置決定,“是一則消息中起出發(fā)點作用的成分,是相關小句關涉的對象”(Hailliday 2010:37)。消息中余下的部分,也就是發(fā)展主位的部分是述位(rheme)?!爸魑唤Y構是表達消息的組織,即小句如何與周圍話語聯(lián)系在一起,如何跟產(chǎn)生情景語境的小句聯(lián)系在一起”(同上 2010:199)。因此,本文將根據(jù)不同的主位類型觀察學術期刊論文方法論部分主位結構的分布情況,探討方法部分文本建構的規(guī)律。
2.1 數(shù)據(jù)收集
本文語料來自于筆者自建的“學術期刊方法部分語料庫”(劉輝 2015:100)。該語料庫以SCI,SSCI和A & HCI 3大學術文獻檢索系統(tǒng)為基礎,從純科學、應用科學、生命科學、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5個學科群的20個常見學科中分別選定10種期刊作為采樣期刊。每種采樣期刊均選取2008至2014年間發(fā)表的30篇論文的方法部分作為備選語料,共計6,000個備選樣本。隨后從備選語料中隨機選取15篇作為采樣樣本,共計3,000個采樣樣本,總計2,728,583詞次(token)。針對本文研究,筆者采用兩步隨機抽樣法①從每個學科中各選取10個樣本,共計200個樣本構成一個方法部分主位結構子語料庫。
2.2 數(shù)據(jù)分析
為保證數(shù)據(jù)分析的信度,主位結構子語料庫中的主位結構判定由兩位專業(yè)研究方向為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的博士完成。雙方在正式標注前分別獨立完成30個樣本主位結構的試驗性標注。隨后運用SPSS 22.0對他們的標注結果進行信度分析,結果顯示雙方標注結構的相關性R值均高于0.83,P≤0.01(雙側檢驗),表明雙方的標注結果具有很高的一致性。隨后,雙方逐一討論并確定標注結果不一致的樣本,最終在主位結構子語料庫中確定主位成分6,887個。其中,純科學1,070個,應用科學2,215個,生命科學1,760個,社會科學1,770個,人文科學72個。
根據(jù)統(tǒng)計結果,結合主位分類與標注情況,下面逐一討論方法部分主位成分的類型與分布情況。
3.1 簡單主位
簡單主位(simple theme)指由單一成分表征的主位,如名詞詞組、副詞詞組或介詞短語。它可以由一個成分構成,也可以由多個同一成分復合而成,如on the ground or in the air. 依據(jù)主位與主語的關系,主位可分為非標記性主位(unmarked theme)和標記性主位(marked theme)。
3.11非標記性主位
當主語充當主位成分時被稱為非標記性主位,其它成分充當主位時則被視為標記性主位。非標記性主位的主要構成成分是名詞詞組,但其中心語可以由代詞或名詞等不同成分來擔當。
(1)人稱代詞
人稱代詞分為第一人稱代詞、第二人稱代詞和第三人稱代詞,每一個人稱又有單數(shù)與復數(shù)之分,每個具體人稱的代詞又同時具有主格和賓格兩種形式。在本文采集的語料中出現(xiàn)的類型如下②:
① I argue that an important factor was the resilience of the amateur tradition in historical writing.(HSRA8004)
首先,人稱代詞的賓格形式不能作主語,因此不會出現(xiàn)在主位的位置上,在自建語料庫中也未發(fā)現(xiàn)。主位結構子語料庫中也未見第二人稱代詞的主格形式作主位的情況。其次,本文對不同學科群中人稱代詞作中心語的簡單主位的分布情況進行統(tǒng)計,結果顯示,以人稱代詞為中心語的簡單主位在各個學科群中所占的比例明顯不同。按照從高到低的次序排列依次為人文科學40.28%、社會科學12.42%、純科學9.34%、生命科學3.12%和應用科學2.71%。其中,人文科學中人稱代詞作簡單主位出現(xiàn)的比例遠高于其它學科群。這種情況表明人文科學在使用簡單主位結構構建方法部分時,更傾向于使用人稱代詞作主位的中心語。在具體的人稱代詞使用方面,不同學科群也表現(xiàn)出明顯的差異。第一,單數(shù)第一人稱I只出現(xiàn)在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中。顯然,這兩個學科群在語言表達的主觀性顯現(xiàn)程度上要高于其它3個學科群。第二,應用科學中人稱代詞分布的頻次最低,類型也最少。第三,每個學科群在同一人稱單復數(shù)的選擇上也表現(xiàn)出不同的傾向性。例如,應用科學和人文科學在使用第三人稱時傾向于使用it,而不使用they,社會科學的選擇則恰好相反。
(2)指示代詞
指示代詞通常包括this,that,these和those. 在本文的統(tǒng)計中僅出現(xiàn)this和these,表示遠指的that和those沒有出現(xiàn),例如:
② This produced estimates of the within-cohort and cohort replacement components of the change in the percent who reject 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SCRA3037)
方法部分指示代詞作主位的分布情況統(tǒng)計結果依次為社會科學19.87%、生命科學5.97%、純科學1.87%和應用科學0.9%,人文科學未出現(xiàn)指示代詞作簡單主位中心語的情況。結果表明不同學科群對指示代詞作主位的選擇具有較強的傾向性,體現(xiàn)出不同學科群的“學術規(guī)約”和“學科文化”等因素對方法部分建構的影響。
(3)普通名詞
Halliday認為日常談話中大部分內容都是關于我們自己,特別是自己的所思和所感;其次是其它人稱代詞;最后是由普通名詞或專有名詞作中心語的名詞詞組以及名詞化結構。按照Halliday的觀點,以普通名詞為中心語的非標記性主位在日常會話中出現(xiàn)的頻率相對較低。然而,學術語篇的情況與日常會話是否會一致?為此,本文統(tǒng)計出普通名詞作簡單主位中心語的分布情況,結果依次為應用科學75.89%、生命科學68.01%、社會科學46.67%、純科學45.33%和人文科學33.33%。結果表明應用科學與生命科學中普通名詞作中心語的簡單主位明顯高于其它3個學科群。顯然,應用科學方法部分的簡單主位多以普通名詞為出發(fā)點,將普通名詞視為敘述的中心。其中,this/the article和this/the paper等明確指稱文章自身的名詞短語在人文科學中出現(xiàn)的頻率非常高。
以歷史學科為例,10個樣本中共有主位16個,其中有5個以this article為主位,1個以the paper為主位,共占總數(shù)的37.5%。與此相對,在200個抽樣樣本中以這幾個名詞詞組為中心語的主位在純科學、應用科學和生命科學的樣本中則完全沒有出現(xiàn),在社會科學中也僅出現(xiàn)過3次。由此可見,人文科學建構方法部分時更傾向于使用this/the article和this/the paper進行自我提及或自我指稱,其它學科則選擇不同的方式表達類似概念。
(4)名詞化結構
根據(jù)Halliday給出的名詞化結構標準,本文對200個抽樣樣本進行“窮盡式”的搜索,僅發(fā)現(xiàn)以下兩例以名詞化結構為主位的情況。
③ What is still however missing from this kind of research is a nuanced approach to how different social identities play out and co-articulate with ethnicity within the context of what has been too statically defined as one homogeneous community.(ALRA3107)
④ What made the tournament appropriate for learning more about adaptation was its atypical format: the boxers fought successive matches against the toughest opponents in their weight division, without the softer matches that typically follow challenging ones.(PCRA6107)
例③和例④分別出現(xiàn)在語言學和心理學中,分別屬于人文科學與社會科學。由此可見,在方法部分的文本建構中,極少出現(xiàn)以名詞化結構為主位的情況。本文認為這由方法部分要表述的內容決定。名詞化結構的產(chǎn)生大多由于缺乏能夠明確指稱對象的名詞,因此才采用類似摹狀語(descriptions)來描述句子的陳述對象。但是,在學術論文的方法部分,陳述的內容多為已知信息,是學術研究中已經(jīng)被命名的對象,即使這種命名可能是由作者自己來完成的。因此,以名詞化結構為主位的句子在方法部分中很少被使用。
3.12標記性主位
“在一般情況下,各個成分都有其相對固定的位置,也就是我們所稱的非標記位置。但在語言使用中為了突出某種功能,可以將其移到句首,占據(jù)突出的語篇位置,形成標記性主位?!?余渭深 2002:8) 主位在陳述句中也可能不是主語,而是其它成分。這一類主位被稱為標記性主位。因此,Halliday根據(jù)功能不同將標記性主位分為兩類:一類不具備語篇組織功能,通常是句子的補語或者倒裝、祈使結構等(Bloor, Bloor 1996),例如:
⑤ To assess the detailed effects of homogamy and hete-rogamy, we examined the interactive effects in all partner-status combinations.(SCRA3004)
另一類則具備語篇組織功能,可以表示時間、地點、工具和條件等概念,可以有助于實現(xiàn)語境功能(context frame),例如:
⑥ In the case of the DBC, two interviews with key members were conducted on 4 June 2009. (SCRA 3027)
根據(jù)Halliday的研究,副詞短語或介詞短語是標記性主位較為常見的形式,通常作附加語,少數(shù)情況下是名詞詞組構成的補語(Halliday 2010:44)。
(1)副詞短語
副詞短語作主位多為倒裝形式,表示強調。在抽樣樣本中這種副詞短語前置作主位的情況非常少,僅存在以下兩種類型:
⑦ After 6 h, the particle diameter of each sample (including the original pH=7.0 sample) was measured using the same particle analyzer described above.(MTRA2107)
⑧ 10 mins later, 0.5 ml DMEM-FBS was added to end cell digesting.(MTRA2107)
以上兩個介詞短語的語義內容都與時間順序有關,均是對實驗步驟的描述。根據(jù)觀察,該類型短語僅在應用科學中出現(xiàn)3次,在其它4個學科群中均未出現(xiàn)。這一結果表明,與其它4個學科群相比,應用科學在一定程度上較為注重在方法部分中描述實驗過程,相對關注操作的流程順序與間隔時間等內容。
(2)介詞短語
介詞詞組是一種“修飾語+中心語”的結構。這種結構是從介詞擴展而來,功能也相當于介詞,如right behind或immediately in front of. 介詞短語則不是任何形式的擴展結果,而是一種類似小句的結構,其中“過程/謂語”的功能是由介詞而不是動詞實施的(Halliday 2010:235)。按照這一觀點,介詞短語是由介詞加名詞詞組構成,如at prefixed time points. 韓禮德根據(jù)該標準,本文對200個抽樣樣本中的介詞短語進行統(tǒng)計,結果依次為純科學19.35%,社會科學12.77%,人文科學12.50%,應用科學11.33%,生命科學10.63%。統(tǒng)計結果顯示介詞短語作主位的情況在應用科學、生命科學、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中的分布十分接近,而在純科學中的分布則明顯高于其他4個學科群。這表明純科學在方法部分的建構過程中傾向于使用更多的介詞短語充當主位。介詞短語前景化后具有更強的語篇組織功能,可以表明語境,使讀者更好地理解句子。根據(jù)現(xiàn)有的研究成果,副詞短語和介詞短語作主位是典型的非標記性主位類型,在各類語篇中的區(qū)別并不明顯。本文針對方法部分中這兩類非標記主位統(tǒng)計與分析也佐證這一觀點。此外,介詞短語在各學科群之間的分布也表現(xiàn)出較高的一致性。
(3)補語
Halliday認為陳述句中標記性最強的主位類別是補語。補語是由一個名詞性成分構成,其本身具有作主語的可能,但是卻沒有作主語。通常情況下它被視為主位補語,認為它是“被明確地前景化而成為小句的主位”(同上:45)。下面逐一分析抽樣樣本中補語作主位的情況。
1)專有名詞
通常情況下,專有名詞多為人名、地名和機構名等。但是,在學術語篇中,專有名詞則多表現(xiàn)為各種學術專業(yè)術語,如元素名稱、化合物名稱、測量量表或檢驗方法等,例如:
⑨ DNA was eluted in 100ul of water and quantified with the Nanodrop ND1000 (Thermo Scientific, USA) and then stored at 20 degrees centigrade.(MDRA3002)
通過對抽樣樣本的統(tǒng)計,專有名詞作中心語的簡單主位僅在應用科學與生命科學中出現(xiàn)少量由專有名詞作主位的情況,而純科學中僅有兩次,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中則完全沒有出現(xiàn)。整體而言,專有名詞作中心語的頻次較少,僅為87次,占抽樣樣本全部主位的1.26%。在具體學科群中,它們主要出現(xiàn)在應用科學與生命科學中。這種分布規(guī)律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不同學科群的學科特征。
2)普通名詞
普通名詞作主位主要用于表示“泛指”。通常情況下,名詞表示泛指一類事物時主要有兩種表達方式:一種是“定冠詞the+名詞復數(shù)形式”,另一種是“不定冠詞a/an+名詞單數(shù)形式”,例如:
⑩ The nozzles were exposed through a combination of milling and polishing and each output length was verified to be equal within±10 μm using an optical microscope.(MTRA 2037)
須要指出,在一些抽樣樣本中出現(xiàn)名詞復數(shù)形式直接作主位的情況,例如:
天瑞高效液相色譜儀(配有紫外檢測器;江蘇天瑞公司)、xbridge TMC18柱(4.6 mm×250 mm,5 μm)、50 μl微量進樣器、離心機、漩渦混勻器、超聲波儀、水浴鍋、氮吹儀、移液管、圓底燒瓶、分液漏斗、鐵架臺、1 ml注射器、有機膜和水膜。
3.2 多重主位
多重主位(multiple themes),也稱復合主位,指由兩種或兩種以上詞組或短語構成主位的情況。Halliday據(jù)此將主位類型進一步劃分為語篇主位、人際主位和主題主位。3者之間的順序應為:語篇^人際^主題。
3.21語篇主位
語篇主位是由連續(xù)性成分、結構性成分和連接性成分依次組合而成。連續(xù)性成分多出現(xiàn)在日常會話等口語語篇中,是現(xiàn)場即席話語的典型特征。結構性主位是那些必須出現(xiàn)的主位成分:連接詞和wh-關系詞(同上 2010:59)。連接詞(conjunctions)同連接附加語(conjunctive adjuncts)相似,連接詞可分為并列和主從兩類,例如:
連接性主位可以出現(xiàn)在主題主位之前的任何位置,是連接附加語,是指那些把小句和前面的語篇連接起來的成分(同上 2010:53),例如:
人際主位主要由呼語、情態(tài)成分和語氣標記組成。呼語是用于稱呼的成分,其出現(xiàn)在主題主位之前時就具有主位性。與連續(xù)性成分相同,呼語大多也出現(xiàn)在口語中,書面語或正式場合下很少使用。因此,在學術期刊論文中一般不會出現(xiàn)呼語。而情態(tài)主位(即情態(tài)附加語)又分為兩類:一類主要用于表示概率,另一類主要用來表達發(fā)話人的主觀態(tài)度。當情態(tài)附加語出現(xiàn)在主題主位之前時就被視為具有主位性,例如:
情態(tài)附加語主要表達發(fā)話人的主觀評價和個人意愿。這類詞或短語主要具有模糊或委婉的功能,使其后的陳述或判斷可以留有余地,不至于顯得過于絕對或突兀。本文統(tǒng)計表明方法部分情態(tài)附加語的使用頻率極低。這是方法部分語篇功能影響的結果。方法部分是對已知內容并且是在學界達成一定共識的內容的陳述,或者是研究者親自實踐內容的描述。它們對寫作者來說應該是確定的。因此,表示概率和個人態(tài)度的成分較為罕見,而出現(xiàn)在主位位置上的幾率更是微乎其微。
3.23 特殊復合的多重主位
多重主位指由語篇主位、人際主位或主題主位等共同構成的主位結構。在陳述句中,“適當長度的多重主位在絕大部分話語中倒是常??梢杂龅健?同上 2010:60)。例如,
語篇主位的主要功能是組織語篇,使篇章內部保持連貫。這個社會科學中的例子同時使用兩個語篇主位,分別采用I類和II類連接附加語,一個表示總結,另一個表示對照,意在突出表現(xiàn)此句與上文之間的關系。復合語篇主位的使用可以更好地表明句子的邏輯關系,體現(xiàn)語篇主位的語境構建功能。
3.3 其它類型主位
前文的研究中探討的主位都是作為小句內的成分。但是,在某些情況下小句本身也會充當主位。
3.31小句作主位
Halliday根據(jù)主位的內在功能將其區(qū)分為簡單主位和多重主位。但是,界定小句作主位時不能遵循同樣的標準。所謂小句作主位,實際上不是根據(jù)主位的功能結構而是根據(jù)主位的體現(xiàn)形式來確定的(朱永生 嚴世清 2008:100)。例如:
通過對本文抽樣樣本的查驗,本文發(fā)現(xiàn)從主位類型的角度看小句作主位都屬于主題主位的類型?!盁o論它們是否與語篇主位和人際主位同現(xiàn),都能發(fā)揮這種功能”(同上 2008:101)。但是,這種同現(xiàn)的情況在方法部分的抽樣語料中沒有出現(xiàn)。這在一定程度上與前面詞組作主位的情況保持一致。因此,主題主位是方法部分中最常用的主位類型。
3.32述謂型主位
述謂型結構的功能是彌補書面語中不能體現(xiàn)調核重音的缺憾,“引導讀者按照說話人的意圖去理解信息結構”(Halliday 2010:60),例如:
采用述謂型主位的句子在傳統(tǒng)語法中屬于強調句,目的在于突出原本不應該出現(xiàn)在句首的成分。這樣的結構相對于普通的倒裝結構更為復雜,不能通過詞匯位置的簡單移動來實現(xiàn)。對于追求表達準確簡潔的學術語篇而言,述謂型主位結構過于“復雜”。因此,在本文的抽樣樣本中,此類型的主位出現(xiàn)的頻率非常低。
話語是一個社會團體依據(jù)自己的規(guī)則傳播意義的手段,也是這個團體確立相應社會地位并為其他團體所認知的過程(嚴明 2011:84)。公開發(fā)表學術論文的數(shù)量與質量是衡量某一學術團體成員學術水平的標準之一(周岐軍 2014:90)。一篇優(yōu)秀的學術論文不僅要有創(chuàng)新性的研究成果,還要表達規(guī)范、語言準確。學術寫作的語言選擇是受表達內容和交際目的共同作用的結果,本質上還受到作者寫作目的的支配。因此,語言描寫與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目的的描寫與分析,關注主位結構的目的在于了解句子核心信息的分布情況。本文發(fā)現(xiàn)方法部分的主位類型選擇具有典型的體裁特征和鮮明的學科性。方法部分的寫作傾向于使用簡單主位,而較少使用多重主位或其它類型主位。簡單主位大多由單個的名詞詞組或代詞詞組組成。在歷史等人文科學中,作者更傾向于使用this paper或this article來指稱自己,而盡量避免使用we或I等人稱代詞,以便使文章結論看起來更加客觀公平。
注釋
①兩步隨機法抽取的樣本順序號依次為4,27,36,37,40,64,96,107,122和135。
②本文語料編號格式為4位字母+4位數(shù)字。其中,前兩位字母代表語料所屬學科,后兩位字母代表語料類型為期刊論文;第一位數(shù)字為轉寫人員代碼,后3位數(shù)字為語料序號。
李洪儒. 說話人意義的形成機制及其功能[J].外語學刊, 2013(6).
劉 輝. 學術論文方法部分詞匯的比較研究[J]. 外語學刊, 2015(2).
謝 群. 語氣詞的主觀意義研究[J]. 外語學刊, 2015(6).
嚴 明. 從??碌脑捳Z觀看話語共同體[J]. 外語學刊, 2011(3).
余渭深. 漢英學術語類的標記性主位分析[J]. 外語與外語教學, 2002(1).
周岐軍. 學術論文摘要中的元話語對比研究[J]. 外語學刊, 2014(3).
朱永生 嚴世清. 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多維思考[J]. 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2008.
Bloor, T., Bloor, M.TheFunctionalAnalysisofEnglish:AHallidayanApproach[M]. London: Longman, 1996.
Halliday, M. A. K.AnIntroductiontoFunctionalGrammar[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10.
定稿日期:2016-03-17
【責任編輯陳慶斌】
AStudyontheMethodSectionofResearchArticlesfromthePerspectiveofThematicStructure
Liu Hui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Harbin 150080, China)
thematic structure; method section; research articles; genre
H319
A
1000-0100(2016)06-0061-5
10.16263/j.cnki.23-1071/h.2016.06.015
*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基于體裁的商務英語話語研究”(12BYY128)、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論辯體裁語篇功能跨文化研究”(14YJC740050)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基于語料庫的維特根斯坦語言游戲思想研究”(12YJC740118)的階段性成果。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distributions of simple theme, multiple themes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 themes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On the basis of a self-built corpus of method section of research articles, this paper finds that simple theme that is formed by noun or pronoun is used mostly and multiple themes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 themes are used to a less degree. Meanwhile, there are obvious differences between arts & humanity and the other disciplinary clusters, which use the simple theme that is formed by personal pronoun, demonstrative pronoun and a single noun. There are also obvious diffe-rences between pure sciences and the other disciplinary cluster, which use the simple theme that is formed by prepositional phrase and compleme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typical generic and disciplinary characteristics in the usage of thematic structure in method s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