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惠杰 唐麗梅 王 娟 曹曉亞
?
PICC間歇期導管集束化護理研究進展
田惠杰唐麗梅王娟曹曉亞
經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PICC)是指從外周靜脈穿刺置入中心靜脈獲得靜脈通路的導管,常用于腫瘤患者的化療、長期靜脈治療及輸注高滲性、有刺激性藥物等[1]。因PICC具有留置時間長、操作安全、無痛、不限制患者日常生活等特點,已廣泛應用于臨床[2]。隨著PICC置管患者數量日益增多及臨床治療的需要,大量PICC患者需帶管出院,間歇期患者的導管維護問題日益突出。留置導管需每7 d維護1次,如維護不當,則直接影響到導管的留置時間和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3]。研究顯示,PICC院外維護患者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遠高于住院患者[4]。常見并發(fā)癥主要有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導管移位、脫管、導管堵塞、血栓形成等[5],增加了停止使用PICC的風險,且加重患者的經濟負擔和心理負擔。集束化護理是一種新型的護理理念,指集合一系列有循證基礎的治療及護理措施來處理某種難治的臨床疾病,幫助醫(yī)務人員為患者提供盡可能優(yōu)化的醫(yī)療護理服務和護理結局[6-7]。集束化護理是一組干預措施,其具體干預措施可根據具體病種、患者情況制定。本研究對PICC治療間歇期導管集束化護理相關研究進行綜述,明確詳細的護理措施,以總結出簡便、有效、利于推廣的PICC間歇期導管維護方法。
治療間歇期PICC置管需每7 d維護1次,患者回置管病區(qū)進行導管維護會增加病區(qū)護理工作量,妨礙病房管理,同時患者也得不到高質量的導管護理。在此背景之下,PICC護理??崎T診應運而生。PICC護理專科門診通過建立各項規(guī)章制度、操作流程、規(guī)范教學培訓,安排專職護士為患者進行導管維護的獨立診室。PICC門診合理的布局、規(guī)范的流程、嚴格的手衛(wèi)生、無菌操作、以患者為中心的中心理念,可以使患者集中導管維護,并且便于規(guī)范化、標準化管理,導管維護效果顯著。任道瓊[8]、李靜[9]、毛祝英[10]等所做研究表明PICC門診的建立可降低患者間歇期導管相關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減輕患者痛苦,提高了PICC置管患者導管維護的依從性,增強護患之間的信任,患者滿意度大幅度提高。因此,各級醫(yī)院和科室可根據具體情況建立PICC門診,以便于治療間歇期患者導管的護理,提高導管維護質量。
PICC 置管因其操作具有很高的風險,操作中任何環(huán)節(jié)的疏忽都可能導致置管失敗或并發(fā)癥的發(fā)生[11],需要操作者具有扎實的臨床技能、良好的溝通能力和極佳的心理素質, 所以必須由經過專科系統(tǒng)培訓的護士才能進行。有研究報道,專業(yè)的PICC專業(yè)護理小組,經過專業(yè)培訓和長期臨床規(guī)范性實踐,能夠發(fā)現靜脈管路相關并發(fā)癥的早期癥狀;發(fā)現并正確處置間歇期患者帶管過程中的危險隱患,能有效預防間歇期患者相關發(fā)癥的發(fā)生,提高患者滿意度和生存質量[12-14]。PICC專職護士制在國外已經出現多年,美國早期就已經成立PICC專業(yè)護理小組,對護理小組成員進行專業(yè)培訓[15]。目前國內PICC培訓模式多樣,培訓時間短,培訓過程不系統(tǒng)、欠規(guī)范,缺乏統(tǒng)一的標準,因此培訓質量難以保證。建議有關部門建立專業(yè)PICC培訓機構,嚴格規(guī)范化培訓PICC專職人員,并頒發(fā)相關資格證書,嚴格PICC操作資質。
建立PICC患者檔案,可以對患者基本情況、高危因素、病情、治療方案等進行全面評估,為患者后續(xù)治療提供基礎數據。PICC患者護理檔案則針對PICC導管留置患者的臨床診斷、生命體征、置管時間、置管位置、導管種類、置管長度、穿刺部位、維護歷史及有無并發(fā)癥等內容進行記錄,全面評估患者間歇期導管留置情況。根據PICC患者檔案,告知患者隨訪方式、時間、頻次安排及要求,做好延續(xù)性護理,可以減少導管的并發(fā)癥,延長留置時間,提高導管維護質量[16]。
依托互聯網,利用微信、QQ、手機等通訊工具使醫(yī)患保持密切聯系,指導患者日常導管護理注意事項,了解導管留置有無并發(fā)癥,并對患者出現的問題及時進行指導,間接提高患者導管管理的依從性,改變不良行為習慣[17-19]。由于我國醫(yī)療衛(wèi)生資源短缺且發(fā)展不平衡,住院周轉率較高,PICC置管患者數量日益龐大,治療間歇期患者帶管出院也成為我國一種特有模式,因此,對留置PICC導管患者,應從院內服務延伸至院外服務,而依托互聯網是將這種服務延伸到社區(qū)、患者、家庭的有效方法。
由于PICC是一項新技術,患者及家人對治療間歇期導管維護相關知識較為匱乏,其健康知識需求較迫切[20]。范彬調查研究結果[21]顯示化療間歇期的知識需求為56%,PICC并發(fā)癥需求34%。朱雁[22]研究顯示PICC患者對置管期間注意事項和導管維護要點知識需求高達91%和84%。目前患者獲取PICC相關知識的途徑主要是護士告知(占89.54%)[23]。
治療間歇期患者PICC健康管理知識對導管的安全留置至關重要。健康教育可降低PICC導管留置期間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提高患者的依從性、延長導管留置時間。健康教育路徑規(guī)范健康教育內容,提高患者自我護理意識,幫助置管患者了解護理的詳細計劃安排,知道自己每天該掌握哪些內容,可提高患者的遵醫(yī)行為,從而提高不同層次PICC置管患者的自我護理意識與護理能力。降低了PICC的并發(fā)癥[24-25]。
患者在治療間歇期帶PICC導管出院在美國是不允許的[10]。中國因為特殊的國情,允許患者治療間歇期帶PICC中心靜脈導管出院,但需要置管后每7 d維護1 次。如不能及時維護,會增加導管相關性感染、堵管、靜脈炎、脫管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采取集束化護理策略,做好各護理措施的質量控制,可以減少導管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延長導管使用時間,保護患者的安全,減輕患者再次穿刺的痛苦和經濟負擔。
[1]Yap S,Karapetis C,Lerose S,et al.Reducing the risk of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line complications in oncology setting[J].Eur J Cancer Care(Ensl),2013,22(4):342-347.
[2]李愛萍,姚亞春,陳震,等.集束化護理在股靜脈置管患者中應用的研究[J].當代護士(專科版),2010(12):123-124.
[3]李靜玫,李海峰,馬萍,等.PICC置管導致醫(yī)院感染暴發(fā)事件流行病學調查[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0,20(3):345-347.
[4]王淑英,徐寧,田吉美,等.腫瘤化療患者PICC院外維護問題調查分析及對策[J].齊魯護理雜志,2013,19(6):113-114.
[5]Johansson E,Hammarskjold F,Lundberg D,et al.A survey of the current ues of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PICC) in Swedish oncology departments[J].Acta Oncol,2013,52(6):1241-1242.
[6]竇英茹,潘春芳,單雪芹,等.集束預防策略對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發(fā)生率影響的多因素分析[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2,18(10):1127-1130.
[7]李國春,文鋒華,方麗,等.集束化護理預防ICU病人非計劃拔管的研究[J].護理研究,2013,27(28):3131-3132.
[8]任道瓊.PICC護理??崎T診的建設與管理[J].中國護理管理,2013(13):141-142.
[9]李靜,田麗,郝莉,等.PICC??谱o理門診實施效果評價[J].中國護理管理,2013,13(8):79-81.
[10]毛祝英,陳亞敏.外周中心靜脈置管??谱o理門診的管理[J].現代實用醫(yī)學,2013,25(11):1304-1305.
[11]王虹.經外周中心靜脈導管小組規(guī)范化管理的成效[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0,16(17):2064-2066.
[12]趙力群,趙憶文.居家PICC 患者管路維護現狀調查分析與對策[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13):1222-1223.
[13]戴明輝,么莉,萬巧琴,等.出院患者延續(xù)護理服務需求調查分析[J].中國護理管理,2013,13(10):27-30.
[14]張莉,畢良群,呂世麗,等.專人維護PICC 的效果觀察[J].護理學報,2011,18(5):49-50.
[15]林巖,周學貞,鎮(zhèn)艷,等.美國PICC??谱o士的培訓方法及其對我國的啟示[J].中華護理雜志,2014,49(10):955-956.
[16]安志潔,趙麗萍,陳鵬.PICC置管患者護理管理檔案的建立與應用體會[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4,30(35):56-57.
[17]張美英.446例PICC置管腫瘤患者居家期間護理問題分析[J].中國農村衛(wèi)生事業(yè)管理,2013,33(9):1056-1058.
[18]鐘暉,陳永平,牟慶云,等.電話隨訪對PICC血液腫瘤患者導管相關并發(fā)癥的影響[J].重慶醫(yī)學,2014,43(7):866-867.
[19]鄭艷,張慶慶,唐英,等.網絡醫(yī)療健康管理在腫瘤化療間歇期PICC帶管患者中的應用研究[J].護理學報,2015,22(9):9-13.
[20]張月娟,王莉.腫瘤PICC置管患者PICC知識掌握情況和需求狀況調查研究[J].齊魯護理雜志,2013,19(21):60-62.
[21]范彬,黃芬,胡海珍,等.血液科PICC置管病人相關知識需求的調查分析[J].全科護理,2015(6):571-571.
[22]朱雁,蓋垚.PICC置管腫瘤病人健康教育需求調查[J].全科護理,2015(18):1788.
[23]范育英,何艷,胡雯,等.腫瘤患者PICC健康教育知識知曉狀況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齊魯護理雜志,2015,21(7):12-15.
[24]錢玉蘭,陸勤美,張?zhí)m鳳,等.健康教育路徑管理在PICC置管病人延續(xù)護理中的應用研究[J].護理研究,2014,28(4):1205-1206.
[25]陳瑩,馬金秀,陶利英.健康教育路徑在PICC置管患者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10(14):130-131.
(本文編輯崔蘭英)
050000石家莊市河北醫(yī)科大學第二醫(yī)院東院區(qū)神經內科
田惠杰:女,本科,主管護師,護士長
10.3969/j.issn.1672-9676.2016.17.009
2016-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