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美國高科技利益集團及其政治影響

        2016-03-10 02:15:44
        現(xiàn)代國際關系 2016年12期
        關鍵詞:利益集團企業(yè)

        李 崢

        美國高科技利益集團及其政治影響

        李 崢

        高科技利益集團是美國新近興起的一股政治力量,代表高科技產業(yè)界利益訴求。依靠雄厚的經濟實力和高超的政治傳播技巧,該集團已經快速成為美國政治生態(tài)中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開始影響美國的內政外交,并在本次大選中表現(xiàn)積極。高科技利益集團已經并將長期在中美關系中發(fā)揮重要作用,中國應小心應對其對華訴求與利益矛盾,將它逐步發(fā)展成中美關系中的新一股穩(wěn)定力量。

        美國 利益集團 高科技產業(yè) 美國大選

        [作者介紹] 李崢,中國現(xiàn)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美國所助理研究員,主要從事美國科技產業(yè)、網絡安全領域的研究。

        “在法國,創(chuàng)辦新事業(yè)中居于首位的是政府,在英國是權貴,而在美國,你一定會發(fā)現(xiàn)協(xié)會組織。”*[法]托克維爾著,董果良譯:《論美國的民主》(下卷),商務印書館,2004年,第635~636頁。法國政論家托克維爾早在美國成立初期就意識到利益集團在這一新生民主國家中的獨特作用。隨著經濟發(fā)展、人口變化和價值觀變遷,美國不斷產生新的利益集團,高科技利益集團即是近年來美國新出現(xiàn)的一股政治力量,代表高科技產業(yè)界的利益。而且,該利益集團成為2016年美國大選的一個新影響因素。對于該利益集團及其影響,有必要進行深入的研究。

        利益集團是美國公民和企業(yè)維護其自身利益、表達其政治訴求、影響政府決策和國會立法的常見組織形態(tài),在美國建國之初即已出現(xiàn)。利益集團可根據參與者分為以下幾種類型:一是由特定政治、宗教、價值觀信仰的個人所組成的集團,例如基督教聯(lián)盟、全國步槍協(xié)會、自由之家和各種LGBT組織*LGBT是女同性戀者(Lesbian)、男同性戀者(Gay)、雙性戀者(Bisexual)與跨性別者(Transgender)的英文首字母縮略字。1990年代,由于“同性戀社群”一詞無法完整體現(xiàn)相關群體,“LGBT”一詞便應運而生。下同。;二是由特定職業(yè)或從業(yè)人員組成的集團,如鋼鐵工人聯(lián)合會、律師和醫(yī)生協(xié)會等;三是由特定行業(yè)企業(yè)組成的集團,如美國商會、全國制造商協(xié)會、全國農業(yè)協(xié)會等。利益集團是特定人群和企業(yè)的“政治代言人”,其主要職責是推廣本集團支持的政策和政治主張,并通過各種政治游說和政治壓力使其引起聯(lián)邦和地方政府、立法機構的重視。利益集團也是群體或行業(yè)內部的重要協(xié)調者,它協(xié)調本行業(yè)內部的成員間矛盾,以及代表本群體與其他利益集團開展互動,協(xié)調彼此之間的利益糾紛,最終達成一個各方利益大體均衡的博弈結果。在組織運作上,利益集團有若干有代表性的游說機構作為核心,其成員企業(yè)在機構中派駐代表,參與機構的運營和發(fā)展,為機構提供資金、技術、人力等方面的支持,共同支持這些游說機構作為本利益集團的權威代表。游說機構的成立和確立,通常是一個群體或產業(yè)形成利益集團一個較為清晰的標志。

        高科技產業(yè)是21世紀以來美國高速發(fā)展的一個產業(yè)集群,互聯(lián)網企業(yè)和硬件廠商是該產業(yè)集群最主要的組成部分。該集群發(fā)端于信息技術產業(yè)和互聯(lián)網經濟,20世紀90年代成為美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蘋果、微軟、甲骨文、谷歌等公司就是在這一時期發(fā)展壯大的。金融危機前后,伴隨著一系列關鍵的技術突破,信息技術開始進一步對傳統(tǒng)產業(yè)滲透,美國又出現(xiàn)了一批以先進技術和商業(yè)模式試圖顛覆傳統(tǒng)產業(yè)的公司。這些企業(yè)包括電動汽車生產商特斯拉,3D打印技術研發(fā)商3D系統(tǒng)公司(3D system),光伏電力運營商太陽城市(Solar City)等(詳見表1)。這些新企業(yè)雖然從行業(yè)屬性上屬于制造業(yè)、能源業(yè)等傳統(tǒng)產業(yè),但其發(fā)展高度依賴信息技術和互聯(lián)網經濟,與該行業(yè)的傳統(tǒng)企業(yè)有很大差別。這些傳統(tǒng)產業(yè)中的高科技公司在很多方面與信息科技企業(yè)有共同之處,例如同屬發(fā)展歷史較短的創(chuàng)業(yè)型公司,多誕生于硅谷等美國創(chuàng)業(yè)創(chuàng)新?lián)u籃,與風險投資和資本市場關系緊密,甚至其很多高管和創(chuàng)始人都來自于信息科技公司等。因此,這一利益和價值觀趨近、擁有高度重合人脈網的產業(yè)集群自然地逐漸形成一個利益同盟。

        表1 美國高科技企業(yè)分類

        資料來源:作者根據北岸科技委員會、聰明投票等網站資料整理而成,參見https://www.nstc.org/special-interest-groups/; https://votesmart.org/interest-groups/NA/41等。(上網時間:2016年10月9日)

        很長一段時期內,美國高科技企業(yè)并沒有足夠意愿結成利益集團,并參與“骯臟的美國政治”。高科技企業(yè)及其創(chuàng)始人多數較為年輕,信奉技術改造世界的樸素觀念,對參與傳統(tǒng)政治活動興趣不高。一些高管成長在越戰(zhàn)后,理想主義色彩濃厚,對“水門事件”等政治丑聞印象深刻,其內心排斥以府外游說為核心的利益集團政治。同時,高科技企業(yè)并沒有特殊的政治、經濟利益訴求,其發(fā)展總體受益于美國當時的政策和法律制度,沒有感到建立利益集團的必要性。在這段時期,美國高科技企業(yè)往往采取兩種方式體現(xiàn)其政治影響力。其一是加入與其經濟利益趨近的成熟利益集團,高科技企業(yè)的主要市場在海外,它高度支持自由貿易,因此多數企業(yè)加入到美國商會等組織中,包括微軟、谷歌等互聯(lián)網巨頭成為美國商會上層機構“企業(yè)圓桌會議”的成員之一。其二是通過直接支持某個政治領導人的方式施加影響。2012年大選中,包括時任蘋果公司首席運營官的庫克、推特首席運營官卡斯特羅、雅虎首席執(zhí)行官梅耶爾、谷歌董事長施密特等多數科技界高管均出資支持奧巴馬參選。*Steve Henn,“Almost All Tech Execs At White House Supported Obama Campaign”,http://www.npr.org/sections/alltechconsidered/2013/12/16/251787365/um-chaddickerson-how-did-you-get-an-invite-to-the-white-house.(上網時間:2016年7月22日)其中,施密特與奧巴馬關系密切,早在2008年就支持其競選。2009~2015年,施密特曾18次與奧巴馬會面,并且直接參與了奧巴馬2012年競選團隊的活動。*“Eric Schmidt: Obama’s Chief Corporate Ally”,https://googletransparencyproject.org/articles/eric-schmidt-obamas-chief-corporate-ally.(上網時間:2016年7月23日)

        2013年前后,由于內外發(fā)展環(huán)境發(fā)生深遠變化,高科技產業(yè)集群形成利益集團的態(tài)勢愈發(fā)明顯。外部環(huán)境上,20世紀末互聯(lián)網泡沫以來,互聯(lián)網、智能手機、新能源技術在全球范圍內快速擴散,美國高科技產業(yè)的技術壟斷能力顯著下降。中國、日本、歐洲等其他主要經濟體在高科技產業(yè)上與美國競爭日趨激烈。美國企業(yè)為鞏固其領先地位,希望美政府推出進一步的扶持政策,解決它們在用工、融資、知識產權保護等領域的具體訴求。內部環(huán)境上,美國高科技產業(yè)的深度發(fā)展產生了新的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生產關系與上層建筑之間的矛盾。一些新技術帶來了新的立法盲點和司法困難,例如,如何認定無人駕駛汽車的駕駛責任;無人機應認定為何種飛行物;干細胞、基因編輯等技術是否違背人類倫理等。另一方面,美國高科技產業(yè)與傳統(tǒng)產業(yè)的利益沖突和博弈日趨激烈。高科技產業(yè)雖然資本雄厚、生產力先進,但在這場政治博弈中并不占優(yōu)勢,迫切希望將其資本力量轉化為政治影響力。

        高科技產業(yè)集群形成利益集團的突出標志是2013年非政府組織前進美國(FWD.us)的成立。在此之前,高科技產業(yè)集群中出現(xiàn)過一些府外游說機構,如1997年成立的技術連線(Technet),該組織由華盛頓的幾個職業(yè)游說人士成立,自稱為谷歌、臉書等互聯(lián)網企業(yè)所支持政策游說。*“About TechNet”,http://www.technet.org/about/.(上網時間:2016年7月24日)但該組織的活躍程度并不強,它沒有提出鮮明的政策主張或組織相關的政治活動,也沒有得到高科技巨頭的重視,更沒有頭面人物為其背書。但前進美國的情況有很大不同。其一,前進美國的機構屬性是職業(yè)游說機構,政治活躍程度相當高,其活動包括借助宣傳其政策主張向政府和立法機構施加壓力,也通過各種政治宣傳和互動活動吸引社會公眾。該機構在全美9個城市設有分支機構,定期組織當地志愿者參與政治聲援活動。前進美國在政治動員上的方式與手段已與勞工、人權類的非政府組織極為類似,希望通過宣傳和推廣某種理念,對美國的政治生態(tài)和選民基礎產生長期影響。其二,臉書創(chuàng)始人扎克伯格是前進美國的主要推動者,其創(chuàng)始人還包括領英(LinkedIn)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霍夫曼,碉堡箱公司工程副總裁,谷歌、雅虎、特斯拉、奈飛等企業(yè)的負責人也為該機構背書。其三,前進美國像許多美國利益集團核心實體機構一樣,提出了一系列在經濟、政治上的具體主張和政策建議,其主要訴求在移民問題上,提出為已經在美國實習工作的留學生提供入籍的“路線圖”。成立至今,前進美國的機構發(fā)展和政治影響力均與日俱增,不少美國國內主流媒體已將其視為美國高科技利益集團的主要代言機構。有媒體認為,前進美國的成立標志著美國科技企業(yè)“寡頭化”的開始,該集團很可能成為美國政治中又一個“統(tǒng)治集團”。*Joel Kotkin,“America’s New Oligarchs—Fwd.us and Silicon Valley’s Shady 1 Percenters”, http://www.thedailybeast.com/articles/2013/05/14/america-s-new-oligarchs-fwd-us-and-silicon-valley-s-shady-1-percenters.html.(上網時間:2016年7月24日)除前進美國以外,其他一些高科技企業(yè)的行業(yè)協(xié)會組織也在這一時期快速發(fā)展,如經常代表美國科技產業(yè)向國會、總統(tǒng)提交訴求的科技服務產業(yè)聯(lián)合會(TSIA)和代表中小科技企業(yè)和從業(yè)人員利益的計算科技產業(yè)聯(lián)合會(CompTIA),后者在2014年合并了游說組織科技美國后開始向政治游說機構轉型。

        高科技利益集團試圖通過一系列的政策訴求與政治主張,為其后續(xù)發(fā)展塑造出更為有利的內外環(huán)境。這些訴求如果得到美國政府和立法機構的支持,將有助于高科技企業(yè)逐步滲透、吸收、改造及取代傳統(tǒng)產業(yè),實現(xiàn)美國經濟及產業(yè)的轉型升級。這些訴求涉及廣泛,一些已經被前進美國等非政府組織或美主要科技巨頭直接提出,另一些則體現(xiàn)在高科技企業(yè)對國會和政府的幕后游說上。在對外關系上,高科技利益集團主要訴求包括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和商業(yè)機密議題,在嚴格保護知識產權和商業(yè)機密的基礎上推動發(fā)展中國家向美國開放信息產業(yè)市場,阻止歐盟、中國等其他主要經濟體實施與美國差異明顯、約束力強的信息產業(yè)規(guī)則。因為,高科技產業(yè)的主要競爭力是其獨有設計與技術,這兩者對高科技企業(yè)的生存與發(fā)展至關重要,而它們幾乎都體現(xiàn)在可公開的知識產權和保密的商業(yè)機密上。在國內經濟上,高科技利益集團的主要訴求在于打破美國國內的商業(yè)壁壘,尤其是各州為保護本州企業(yè)所設定的一些有地區(qū)歧視性的法律規(guī)定。在法律制度上,高科技利益集團的訴求包括完善法律制度上的缺陷和盲點,盡快確立一些可能對美國高科技產業(yè)發(fā)展影響深遠的法律基本框架。在國內政治上,高科技利益集團高度支持放寬高科技移民的準入和在美定居標準,支持性別平等,倡導和支持女權,積極維護LGBT團體的平等、合法權益。高科技集團支持大力改進美國的教育體系,尤其是提升基礎教育的質量,為美國科技產業(yè)輸送更多本土人才。從近些年的趨勢看,美國高科技利益集團的政治、經濟訴求不斷增加,涉及的領域不斷擴大,政策基本理念逐漸成熟。雖然高科技利益集團的訴求更加具體現(xiàn)實,但其理想主義傳統(tǒng)并未淡化。在保護原創(chuàng)性和知識產權的基礎上,該集團支持為全社會提供免費、開源、平等的技術服務,培育美國創(chuàng)新技術人才發(fā)展壯大。

        雖然美國高科技利益集團發(fā)展的歷史不長,但依靠雄厚的經濟實力和高超的政治傳播技巧,該集團已經成為美國政治生態(tài)中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在任的美國總統(tǒng)、國會議員及地方政府越發(fā)重視它的訴求,雙方的合作不斷加深。高科技利益集團的一些訴求已通過各種渠道在美國的對外戰(zhàn)略、國內政策和國內立法中有所體現(xiàn)。

        第一,高科技利益集團深度介入美國聯(lián)邦選舉,支持符合其利益的政客。根據美國選舉觀察機構統(tǒng)計,在2016年大選季中,高科技利益集團在美國各主要產業(yè)政治游說花費中高居第4位,僅次于金融保險、醫(yī)療服務和傳媒公司。*“2016 Presidential Money Race”,https://www.crowdpac.com/money-race/industry-influence .(上網時間:2016年11月20日)據統(tǒng)計,2016年谷歌的母公司字母公司(Alphabet Inc)已成為全美政治游說花費位居第10的機構,在企業(yè)中僅次于美國電話電報公司和波音公司。*“Top Spenders”,https://www.opensecrets.org/lobby/top.php?indexType=s&showYear=2016 .(上網時間:2016年11月20日)在2014年選舉季中,臉書、微軟和甲骨文公司也在美國政治游說投入最高的60家公司之列。因此,總統(tǒng)候選人無法忽視高科技集團不斷膨脹的影響力,常在選舉過程中專門舉辦針對高科技企業(yè)的募款會,或邀請高科技企業(yè)的高官參與其私人聚會。例如總統(tǒng)候選人希拉里·克林頓在參選期間多次到訪硅谷,并在一場專門針對科技企業(yè)女性員工的峰會上發(fā)表開幕演講,拉攏硅谷科技企業(yè)支持。*Tabby Biddle,“Hillary Clinton Addresses Silicon Valley’s Women in Tech”,http://www.huffingtonpost.com/tabby-biddle/hillary-clinton-addresses_b_6748892.html .(上網時間:2016年7月26日)2012年總統(tǒng)大選中,共和黨候選人羅姆尼也曾面會加州的科技企業(yè)領袖,希望贏得其支持。*Jennifer Martinez,“Romney to Mingle with Tech Execs on Calif. Fundraising Swing”, http://thehill.com/policy/technology/237793-romney-to-mingle-with-tech-execs-on-calif-fundraising-swing .(上網時間:2016年7月27日)地方選舉中,高科技企業(yè)的影響力也有所表現(xiàn)。2014年中期選舉中,印度裔民主黨參選人坎納在多家科技企業(yè)支持下向七任國會眾議員邁克爾·本田發(fā)起挑戰(zhàn)。*Norimitsu Onishi,“Tech Industry Flexes Muscle in California Race”,http://www.nytimes.com/2014/02/06/us/politics/tech-industry-flexes-muscle-in-california-race.html .(上網時間:2016年7月28日)依靠高科技企業(yè)的鼎力支持,年僅38歲的坎納擁有了達到本田3倍的競選經費,并在最后選戰(zhàn)中僅以2%的微弱劣勢敗給了得到民主黨領導層及奧巴馬本人支持的本田。從整體競選捐款投向看,高科技利益集團偏向于支持民主黨,但也對共和黨候選人有適度投入,參見表2及表3。在2016年總統(tǒng)大選中,因為反感共和黨參選人特朗普在移民、女權問題上的言行,多名美國科技界領袖聯(lián)名反對特朗普參選,支持民主黨參選人。并且有報道稱,谷歌、臉書等網絡公司在背地里利用其技術平臺操控網絡信息,使其對民主黨有利。從2016年總統(tǒng)大選結果看,高科技利益集團對民主黨的支持效力有限,未能扭轉民主黨在若干關鍵搖擺州的頹勢,該利益集團的選民基礎和支持者動員能力依然較為薄弱。

        表2 主要科技公司對兩黨總統(tǒng)候選人的捐款情況(2012年大選)

        資料來源:“In Silicon Valley, Technology Talent Gap Threatens G.O.P. Campaigns”,http://fivethirtyeight.blogs.nytimes.com/2012/11/28/in-silicon-valley-technology-talent-gap-threatens-g-o-p-campaigns/?_r=0.(上網時間:2016年9月10日)

        表3 主要科技公司對兩黨總統(tǒng)候選人的捐款情況(2016年大選)

        數據來源:作者根據美國政治捐獻數據庫內容整理而成,參見http://www.opensecrets.org/。(上網時間:2016年11月20日)

        第二,高科技利益集團開始參與政府經濟戰(zhàn)略的制定,并與美國政府希望推動美經濟轉型升級的一系列具體政策高度結合。高科技集團崛起于美國金融危機后,與奧巴馬執(zhí)政時期高度重合。金融危機使美國戰(zhàn)略界認識到傳統(tǒng)產業(yè)的式微及金融產業(yè)過度發(fā)展帶來的隱患,迫切希望找到一條重新振興美國經濟的新路。在這一過程中,美國聯(lián)邦政府希望借助民間智慧,為美經濟升級轉型提供可行方案。奧巴馬任內,白宮新建并擴大了一系列與科技相關的政策咨詢機構;而高科技企業(yè)的高管和技術專家則成為這些機構的重要成員,將其看法和設想提供給美國聯(lián)邦政府,供以決策參考。奧巴馬擴大了白宮的科學與技術辦公室規(guī)模,新增了白宮首席技術官的職位,該職位是政府各項經濟戰(zhàn)略的總技術官,其職責是將最新技術和科研成果融入具體的經濟政策中?,F(xiàn)任首席技術官梅根·史密斯曾是谷歌公司副董事長,并負責谷歌公司內部最具創(chuàng)新性的“X”項目。其前任托徳·樸則是全美最大的醫(yī)療云計算服務商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由于該職位對技術專業(yè)性和社會實踐經驗的要求很高,將可能長期被來自美國高科技企業(yè)界的高管占據。2009年,奧巴馬新設的總統(tǒng)科學技術顧問委員會,成為總統(tǒng)及美國科技決策機構國家科技委員會的主要幕僚團。*“About PCAST”,https://www.whitehouse.gov/administration/eop/ostp/pcast/about .(上網時間:2016年7月28日)以往,美國總統(tǒng)的此類顧問團成員多來自院校或學術機構,但在奧巴馬的總統(tǒng)科學技術顧問委員會中,不少企業(yè)界和風險投資的代表人物也加入其中,包括曾投資數十家高科技新創(chuàng)公司的風險投資家馬可·哥倫伯格、前微軟首席戰(zhàn)略官曼迪,以及谷歌公司董事長埃里克·施密特。該委員會有為總統(tǒng)提供科技、創(chuàng)新領域專業(yè)建議的職責,通過發(fā)布政策研究報告、監(jiān)督政府已實施項目進程等方式對政府的科技創(chuàng)新政策產生影響,并使其中部分轉化為美國推動經濟轉型的政策和計劃。在高科技利益集團推動下,奧巴馬政府任內提出一系列有前瞻性、符合美國高科技產業(yè)發(fā)展趨勢的戰(zhàn)略和計劃,如“先進制造業(yè)計劃”“美國創(chuàng)新戰(zhàn)略”“國家納米技術計劃”“腦科學計劃”“國家機器人計劃”等。

        第三,高科技利益集團成為美國對外政策的重要國內影響因素,并試圖使其利益訴求與美國對外戰(zhàn)略相互配合。隨著美國國內信息科技產品市場接近飽和,美國高科技企業(yè)將海外市場視為未來的主要增長點,希望政府在對外戰(zhàn)略中考慮其利益和訴求。高科技利益集團通過多種渠道影響美國政府的外交決策,如通過行業(yè)協(xié)會向政府及國會發(fā)送請愿信;資助智庫和研究機構發(fā)布該利益集團所關注議題的研究報告;集團內企業(yè)發(fā)布研究報告;通過籌款或私人渠道向政府要員直接提出要求,等等。2010年以來,美國高科技企業(yè)高度關注所謂“中國網絡竊密”問題,要求美國政府就此向中國施壓,避免美國企業(yè)的知識產權和商業(yè)機密受損。正是在高科技企業(yè)的大力推動下,該議題對中美關系的影響才不斷擴大,到2015年已經成為中美關系中的核心矛盾之一。有報道稱,在“谷歌事件”中,谷歌首席執(zhí)行官運用私人關系向時任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施壓,要求美國對此做出反應。*Holly Ware,“Google’s Schmidt Wants China to Make Nice”,http://nypost.com/2010/01/30/googles-schmidt-wants-china-to-make-nice/.(上網時間:2016年7月29日)美國政府之所以通過官方渠道就“商業(yè)間諜”問題對華施壓,是因為企業(yè)界對政府的壓力已經達到“不得不回應”的程度。*Damian Paletta,“Obama Vows to Press China on Computer Attacks”,http://www.wsj.com/articles/obama-vows-to-press-china-on-computer-attacks-1442428068 .(上網時間:2016年8月1日)另外,在“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xié)定”(TPP)談判,高科技利益集團對美國政府的影響也十分明顯。在這一涉及美國國內眾多利益集團的國際談判中,美政府無法滿足所有國內利益集團的訴求,只能有所取舍;而每個利益集團維護自身利益的效果,也能體現(xiàn)出其政治影響力。美國政府起先并不想完全滿足高科技利益集團在保護知識產權、推動信息服務貿易自由上的訴求,但在其阻礙下,奧巴馬政府無法獲得完成談判必需的“快速審批權”。*Grant Gross,“Tech firms oppose fast-tracking of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http://www.pcworld.com/article/2110580/tech-firms-oppose-fasttracking-of-transpacific-partnership.html. (上網時間:2016年8月2日)2015年后,美國政府改變了策略,在煙草和醫(yī)療產業(yè)上有所讓步,而幾乎全盤接受了高科技利益集團的訴求。因此,美國媒體認為,高科技利益集團是TPP談判最大的受益者之一。*“Some U.S. Industries Seen as Winners in Pacific Trade Pact”,http://www.wsj.com/articles/several-u-s-industries-applaud-trans-pacific-partnership-1444078117 .(上網時間:2016年8月2日)同時,高科技企業(yè)積極幫助美國政府推進對其有利的外交戰(zhàn)略,借美國外交之手獲取海外市場。例如,谷歌董事長施密特曾出訪古巴、朝鮮、緬甸等與美國較為敵對的國家,促其接受“互聯(lián)網自由”理念,開放國內互聯(lián)網接入。推特、臉書、微軟等公司也為希拉里發(fā)起的“公民社會2.0”計劃提供技術支持,派出技術人員參與該計劃在發(fā)展中國家舉行的“訓練營”,培養(yǎng)當地非政府組織使用互聯(lián)網及躲避政府監(jiān)控。*Jamie Findlater,“TechCamp Kyiv Equips Tomorrow’s Global Citizens with Technology”,http://techcampglobal.org/techcamp-kyiv-equips-tomorrows-global-citizens-with-technology/ .(上網時間:2016年8月4日)

        第四,當高科技利益集團的訴求與聯(lián)邦政府有沖突時,聯(lián)邦政府避免與其正面碰撞。隨著高科技利益集團的崛起,其利益訴求開始沖擊政府已有的政策與法律,并在一些法律監(jiān)管的空白地帶與政府爭奪制定規(guī)則的主導權。例如,大數據公司希望政府盡可能地開放公共數據,為其收集處理數據、轉讓數據處理成果提供法律依據。但是政府擔心大數據公司可能侵犯個人隱私,認為一些互聯(lián)網巨頭所擁有的巨大用戶數據不應成為其私有財產,數據使用應當得到社會監(jiān)督。無人機公司和3D打印企業(yè)希望政府在早期減少對這類新興技術的監(jiān)管,使其能夠得到充分發(fā)展。但政府看到了相關技術可能帶來的社會安全風險,要求相關企業(yè)遵守政府制定的使用限制規(guī)則。電子商務企業(yè)要求政府支持其讓“付費用戶”在網速、內容上獲得特權的營銷策略,促進其開發(fā)速度更快、更穩(wěn)定的寬帶網絡。但監(jiān)管機構則以維護“網絡中立原則”為由,不允許企業(yè)采取此類可能擴大社會技術鴻溝的方式。特別是,2014~2015年,美國政府與互聯(lián)網企業(yè)在網絡安全立法上發(fā)生的分歧。奧巴馬政府希望通過國內立法加強美國的網絡安全能力建設,并要求企業(yè)承擔相應責任,加強內部網絡安全建設,且強制其與政府分享關于網絡安全威脅的情報信息。高科技企業(yè)則擔心與政府分享情報會影響企業(yè)信譽,阻礙其在海外開展業(yè)務。尤其是“斯諾登事件”后,企業(yè)對與美國政府合作更為謹慎。為勸說高科技利益集團支持立法,奧巴馬特意到硅谷發(fā)表公開演講,并提出要求美國企業(yè)在遭遇黑客事件后30天內公布相關情況、禁止企業(yè)采集和使用學生數據信息兩項立法倡議。*“Remarks by the President at the Cybersecurity and Consumer Protection Summit”,https://www.whitehouse.gov/the-press-office/2015/02/13/remarks-president-cybersecurity-and-consumer-protection-summit. (上網時間:2016年8月4日)兩項立法倡議均有向高科技企業(yè)間接施壓的含義,而多名美國科技巨頭以缺席會面來表示抗議。*“Top tech CEOs to Snub Obama Cyber Summit”,http://thehill.com/policy/cybersecurity/232591-top-tech-ceos-to-snub-obama-cyber-summit .(上網時間:2016年8月5日)最終在兩者協(xié)調下,國會通過的《網絡安全法》照顧了科技企業(yè)的多數關切,未強制企業(yè)與政府分享情報。在2016年聯(lián)邦調查局與蘋果公司的“手機解鎖”糾紛中,奧巴馬明確拒絕支持執(zhí)法機構的立場也令人意外。*“Barack Obama Declines to Back Laws Forcing Tech Companies to Break into Encrypted Messages”,http://www.telegraph.co.uk/technology/2016/04/07/barack-obama-declines-to-support-laws-forcing-tech-companies-to/. (上網時間:2016年8月5日)在多數此類沖突中,政府往往能夠和企業(yè)在討價還價后達成妥協(xié),最終是政府履行了部分社會承諾,高科技企業(yè)獲得了穩(wěn)定的政策保障。

        第五,高科技利益集團對地方政府及立法機構的影響力有限且不均衡,也避免與國內其他利益集團發(fā)生沖突。高科技企業(yè)在美國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東西海岸,其中加州占全美高科技崗位的1/6,得州占1/12。而在阿拉斯加、新澤西等地區(qū),甚至出現(xiàn)了高科技就業(yè)崗位萎縮的現(xiàn)象。相對于中央政府,高科技利益集團在州一級層面上的政治影響力顯著降低,無法左右其推行對該集團有利的政策和立法。在一些州,州政府及議會甚至會在其他利益集團要求下制定針對高科技企業(yè)的限制措施,影響此類企業(yè)在當地擴展業(yè)務。如在新澤西、密歇根等傳統(tǒng)汽車行業(yè)影響力較大的州,特斯拉公司的直銷模式受到當地政府的嚴格制約。特斯拉方面明確表示,阻撓其直銷模式的真正阻力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個是汽車經銷商聯(lián)盟,另一個是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兩者在數十年前建立了傳統(tǒng)的汽車代理銷售模式,并且將該模式寫入了一些州的地方法律。*Micheline Maynard,“Michigan to Tesla Motors: You’re Not Welcome”,http://www.forbes.com/sites/michelinemaynard/2014/10/21/michigan-to-tesla-motors-youre-not-welcome/#71d194c7706f.(上網時間:2016年8月6日)但在加州、馬薩諸塞州、紐約州、得州等高科技企業(yè)較發(fā)達的地區(qū),該利益集團能得到一定照顧。例如加州和內華達州首次允許無人駕駛汽車上路,加州政府為鼓勵新能源汽車,要求車企必須銷售一定量新能源汽車以獲得“減排積分”,并對新能源車降低通行費和停車費。*“History of California’s Zero Emission Vehicle (ZEV) Program”,http://www.ucsusa.org/clean_vehicles/smart-transportation-solutions/advanced-vehicle-technologies/electric-cars/californias-zero-emission-1.html#.V82WiLEYxM4. (上網時間:2016年8月7日)總體看來,雖然資金雄厚,但高科技利益集團能夠調動的選民直接支持有限,使其在地方層面顯得較為弱勢。為改變此局面,前進美國等受高科技利益集團影響的非政府組織,希望通過建立地方分支培育支持者。然而,此類組織由于起步較晚、覆蓋面有限,尚無法成為地方政治中的重要力量。

        在處理與其他利益集團的紛爭中,高科技利益集團表現(xiàn)得較為低調,與其爭取海外利益或與政府討價還價的姿態(tài)顯著不同。例如,民權、公民社會利益集團一直對高科技企業(yè)頗有微詞,將其視為壟斷性企業(yè),認為其盈利來源主要來自對公民信息的不當使用。高科技企業(yè)也常成為工會和消費者保護組織的訴訟對象,包括被指控采取不合規(guī)的招聘流程;達成不互挖員工的保密協(xié)議;向消費者推送有誘導性的廣告等。高科技利益集團在應對這些指責時較為消極,不愿積極申辯和解釋,且使訴訟多以庭外和解終結。

        高科技利益集團的發(fā)展正在緩慢改變美國國內的利益集團圖譜,成為支持保護自由選擇生活方式和經濟上“小政府”的重要力量,并將隨著美國經濟升級轉型而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高科技利益集團已經并將長期在中美關系中發(fā)揮重要作用,中國應小心應對其對華訴求與利益矛盾,將它逐步發(fā)展成中美關系中的新一股穩(wěn)定力量。

        第一,高科技利益集團的崛起對美國“大政府”“小政府”的哲學分野提出挑戰(zhàn)。高科技企業(yè)正在成為美國經濟的主要動力,其在政經關系、經濟上的政策訴求將得到更多重視和滿足。該集團的經營模式、盈利模式與傳統(tǒng)產業(yè)有很大區(qū)別,其政治經濟哲學與傳統(tǒng)的理念有一定區(qū)別。它不希望政府過多介入市場調節(jié),鼓勵寬松的市場競爭環(huán)境,主張先經營后監(jiān)管,這些理念與傳統(tǒng)的“小政府”類似。但是,該集團支持及希望政府擴大公共投資,推動教育改革,升級美國基礎設施以適應新技術和產品的需求,又與“大政府”理念近似。高科技利益集團支持兩黨中傾向于認同上述理念的政客(參見表4),這在一定程度上正在逐漸消解“大政府”與“小政府”之間的差異,也使兩黨政客不再簡單附庸于某個理念。如總統(tǒng)候選人希拉里支持放寬市場監(jiān)管、激發(fā)市場活力,對自由貿易比傳統(tǒng)的民主黨政客更為包容;候任總統(tǒng)特朗普雖然并不受高科技企業(yè)支持,也公開支持增加富人所得稅,加大國內基礎設施投入,這些與共和黨傳統(tǒng)的“小政府”理念有很大區(qū)別。*David Lawder and Lindsay Dunsmuir,“Trump Changes Tune on Tax Hikes for Wealthy Americans”,http://www.reuters.com/article/us-usa-election-trump-idUSKCN0XZ0I3.(上網時間:2016年8月16日)

        表4 高科技利益集團的主要政策主張分析

        資料來源:作者根據前進美國、技術連線、計算科技產業(yè)聯(lián)合會等網站(CompTIA)資料整理而成,參見http://www.fwd.us/; http://www.technet.org/,https://www.comptia.org/advocacy等網站。(上網時間:2016年9月27日)

        第二,高科技利益集團增強了一些“非主流”群體的力量,也激起美國保守勢力的強烈反彈。例如,LGBT團體之前雖有一定社會影響,卻常被人視為社會邊緣,缺乏與美國主流社會對接的途徑。高科技利益集團既在價值觀上支持LGBT團體追求平等權利的訴求,并擁有大量帶有LGBT傾向的員工,如蘋果首席執(zhí)行官庫克等高管就明確表達了其與眾不同的性取向。依靠高科技利益集團的持續(xù)資金支持和影響力背書,LGBT團體的國內影響力與日俱增,*Matt Haber,“Technology’s Rainbow Connection”,http://www.nytimes.com/2014/07/20/fashion/silicon-valley-embrace-gay-and-lesbian-community.html?_r=0 .(上網時間:2016年8月9日)使LGBT群體最終通過最高法院判決獲得了婚姻合法化。此外,外來移民也受益于高科技利益集團的崛起。高科技企業(yè)雇用了大量在美留學生,因此擔心一旦美國移民政策收緊,企業(yè)很可能因留學生的被迫離職而出現(xiàn)用工荒,同時還會使其技術及管理經驗流失到他國。因此,該集團高度重視移民政策,希望美國放寬高科技人才的移民門檻,為非法移民提供入籍途徑。這些訴求主要針對在美留學生,但其他非法移民也將從中獲益。

        然而,高科技利益集團支持美國國內邊緣人群的努力也必然帶來了一些反作用。美國宗教保守勢力并不適應LGBT團體的壯大,對該團體的敵意顯著增強,甚至有極端分子試圖通過暴力手段對其發(fā)起攻擊。奧巴馬政府力推放寬移民政策也激起美反對移民勢力的激烈抗爭。在無法指望通過立法手段限制或驅逐非法移民的情況下,特朗普提出的加固“邊境墻”等極端反移民政策得到國內保守勢力的鼎力支持,并在本次大選中形成一股反對移民、反對全球化的洪流。此外,高科技利益集團還支持轉基因、干細胞等有違傳統(tǒng)宗教倫理的技術,也讓美國政府陷入兩難之地,因為這些技術受到宗教和保守團體的極端抵制。

        第三,高科技利益集團代表著美國最先進、最有附加值的產業(yè),該集團不僅將爭取更大的政治影響力,也會深刻影響美國民眾的日常生活。例如,互聯(lián)網出行公司優(yōu)步在美國已經創(chuàng)造了超過45萬個就業(yè)崗位,讓美國民眾逐漸接受這種新型的出行方式,減少了購車支出。*Justin Fox,“Uber and Lyft Are Adding Jobs, Not Just Stealing Them”,https://www.bloomberg.com/view/articles/2016-06-03/uber-and-lyft-are-adding-jobs-not-just-stealing-them .(上網時間:2016年8月18日)互聯(lián)網租房公司空中食宿則讓不少美國人將獨門獨棟的居所分租給他人,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不同族裔的交流。這些植根于共享經濟的公司正在改變美國傳統(tǒng)的私有觀念,但可能會對一系列的法律和政策帶來影響,因此這些公司正在快速增加對立法者的游說投入。高科技利益集團當前的政策訴求還處于萌芽和發(fā)展階段,并未完全成熟。隨著技術發(fā)展,還會有更多先進技術沖擊傳統(tǒng)的觀念及政策法規(guī)體系,需要政府加以立規(guī)建制。而在這一過程中,高科技利益集團將形成更多更為具體的訴求。

        目前,美國高科技利益集團的影響已經成為中美關系中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該集團既可對美國政府和國會施壓,使其高度關注的一些議題成為美國對華政策中的優(yōu)先目標;又可作為一股獨立的、代表美國未來經濟利益的團體與中方直接接觸,繞開政治障礙與中國直接達成合作。2015年9月習近平主席訪美期間,會見并出席了有28位中美互聯(lián)網巨頭參加的“中美互聯(lián)網論壇”,這在中美關系歷史上并不多見。此外,即便美國政府多次指責中國要求美國在華經營的科技企業(yè)交出源代碼以供安全審查、要求美國企業(yè)通過合資公司的方式進入中國政府采購市場等訴求,仍有一些企業(yè)并不理會這些警告,如蘋果公司率先向中國監(jiān)管機構開放了部分源代碼,微軟公司與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開展合作,為中國政府專門定制安全可靠的Win10系統(tǒng)。但是,從中美在“網絡竊密”的互動看,如果該集團的切身利益受到嚴重沖擊,或對中國市場不抱希望,它就極有可能改變對華態(tài)度,其對華的負面觀感也很容易被固化?!?/p>

        (責任編輯:郭志紅)

        猜你喜歡
        利益集團企業(yè)
        企業(yè)
        當代水產(2022年8期)2022-09-20 06:44:30
        企業(yè)
        當代水產(2022年6期)2022-06-29 01:11:44
        企業(yè)
        當代水產(2022年5期)2022-06-05 07:55:06
        企業(yè)
        當代水產(2022年3期)2022-04-26 14:27:04
        企業(yè)
        當代水產(2022年2期)2022-04-26 14:25:10
        敢為人先的企業(yè)——超惠投不動產
        云南畫報(2020年9期)2020-10-27 02:03:26
        淺析美國利益集團發(fā)展及其影響
        新生代(2019年6期)2019-11-14 05:00:28
        公共選擇與法律——利益集團理論述評
        利益集團研究綜述
        中國商論(2015年30期)2015-07-17 15:05:36
        美國利益集團初探
        黑龍江史志(2014年7期)2014-11-24 04:22:52
        国产成人精品2021| 九九精品国产99精品| 中文字幕乱码亚洲美女精品一区| 在线观看视频免费播放| 曰韩无码无遮挡a级毛片| 国产亚洲av人片在线观看| 人妻少妇人人丰满视频网站| 国产一区二区亚洲一区| 人妻体内射精一区二区三区| 女人让男人桶爽30分钟| 国产精品成人av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午夜精品国产| 久久久人妻丰满熟妇av蜜臀| 免费观看国产短视频的方法| 国产无人区码一码二码三mba | 久久久久久人妻毛片a片| 无码国产亚洲日韩国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天天插视频|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在线| 久久伊人精品中文字幕有| 男女射黄视频网站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下载|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费男同| 亚洲精品无码av片| 911国产在线观看精品| 亚洲码无人客一区二区三区| 狠色人妻丝袜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自拍高清在线| 曰韩亚洲av人人夜夜澡人人爽 | 久久久综合九色合综国产| 成年人男女啪啪网站视频| 久久精品免费视频亚洲| 成人丝袜激情一区二区| 白天躁晚上躁麻豆视频| 91手机视频在线| 日韩不卡无码三区| 国产中文色婷婷久久久精品| 亚洲精品无码永久中文字幕| 国产一区二区内射最近更新| 日韩另类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