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紅
摘要:我國現在人口老齡化以及低生育率的情況非常嚴重,面對此種情況,我國一定要做好計劃生育的轉型工作,更好的推動社會和諧發(fā)展。本文從我國人口形勢、轉變工作任務和轉變工作方法等三方面介紹了計劃生育的轉型,希望能夠推動計劃生育工作的完善。
關鍵詞:計劃生育工作 經濟新常態(tài) 轉型
針對經濟新常態(tài)時代的到來,以往計劃生育的工作模式已經與現階段我國國情間發(fā)生了嚴重沖突,所以,計劃生育轉型工作必須要提上日程。對此,筆者討論了我國如何在經濟新常態(tài)之下做好計劃生育的轉型工作,詳細見下文。
一、重新審視我國人口形勢
以前我國的計劃生育工作一直是對人口的增長比例進行控制,可在經濟新常態(tài)下,此種模式應該進行轉變。我國在數十年的時間內持續(xù)實施計劃生育,并制定了生育獨生子女的政策,使人口減緩了增長速度,現如今這些問題都嚴重阻礙了我國人口的正常增長速度,致使我國出現了低生育率和出生數減少的現象,如果一直這樣下去,我國人口將無法持續(xù)發(fā)展。
此背景下,雖然我國于2014年制定了“單獨二孩”的政策,但是其中卻有著眾多的約束條件,如只有夫婦雙方均是獨生子女才可以生育兩個孩子,可符合生育條件的夫婦非常少,進而出生數也就未得到提高。所以,目前我們所要實施的計劃生育轉型并不是要修補以前的內容,而應該重新審視我國現在的人口形勢,使計劃生育工作從根本上發(fā)生轉型。
二、轉變工作任務
我們應該明確的一點就是,計劃生育一直以來都是我國控制人口增長的重要工具,但現在其已經完成了它的任務。從以前的高生育率和計劃經濟逐漸轉變成目前低生育率育和市場經濟,社會經濟的變化使得我們一定要根據形勢的轉變來思索計劃生育工作,并給予其新的定義以及定位和架構。
假如在新經濟下,我們一直執(zhí)著的調查漏報了多少出生人數、生育水平存在多大誤差等問題之上,就說明計劃生育工作依舊沒有突破傳統(tǒng)工作思路的束縛。如果想要確定控制人口增加的計劃生育工作是否結束,我們就必須對轉型之后的計劃生育工作進行深入探究。
從現在到以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里,我國都將面臨著人口老齡化、城市化以及低生育率等新常態(tài),此種人口形勢一定會引發(fā)出一些新問題的出現,對我們的生活造成影響,而想要實現小康社會就必須要面對的國情。這種人口形勢背景下,會有很多的新特征被顯現出來,如:生育期變短、老年期變長、婚前期變長等。這些周期的改變便會增加未婚人流、非情愿妊娠、剖腹產等一系列的生殖健康問題發(fā)生的幾率,這些問題都需要獲得良好的服務。想要使廣大群眾生殖健康需求得到滿足,就需要計劃生育部門以及衛(wèi)生部改變服務的方式、擴大服務范圍。此種將人們生殖健康作為目的的計劃生育制度是全民性的、不分婚姻情況、不分城市還是鄉(xiāng)村、不分戶籍所在地,可謂是計劃生育的新常態(tài)。
三、轉變工作方法
想要在新形勢下完成新任務,計劃生育需要作出以下改變:其一,從以前的管控型服務轉變成現在的服務型服務。其二,工作人員應該從以前的行政型變成業(yè)務型。其三,計劃生育經費以前為包干型,現在應該是自立型。假如計劃生育可以順利的實現這三方面轉型,那么目標分解問題、績效考核問題、政策銜接問題以及機構設置問題都會被有效解決。
現在計劃生育的轉型應該為創(chuàng)新型的。想要做好計生轉型工作,那么一定會遇到眾多問題,譬如:衛(wèi)生體制的變革、發(fā)揮衛(wèi)生部與計劃生育部的優(yōu)勢、推動計劃生育轉變成服務型等。在調整生育政策下,首先,應該重新審視一孩獎勵這項政策,并科學地處理失獨家庭與以前遺留的問題。其次,還要對生育審批和孕檢兩項制度進行重新考慮,在管理與服務方面一定要秉承尊重意愿、方便群眾以及滿足需求與積極引導的思想。除此之外,還要促進計劃生育功能由政府部門轉變到社會組織,讓一些計生組織發(fā)揮出他們的作用。最后,在進行服務時,還應該增加成本效益的意識,并應用經濟效益維護社會效益,進而促進計生事業(yè)良好發(fā)展。為此,在進行計生轉型時,應該多鼓勵各地區(qū)改變自己傳統(tǒng)的計生思想,主動探索,并根據本地實際情況開展多種多樣的工作模式。
總之,在人口、經濟以及環(huán)境和文化不斷變化過程中,計生工作能否一直向前發(fā)展,是我們當今需要著重考慮的問題,所以,當務之急便要做好計生轉型工作。而計劃生育的轉型并不是否定過去,而是要應時代潮流,做出真正有實質意義的改變。與此同時,如果我國能夠在經濟新常態(tài)下順利地完成計劃生育的轉型,那么將為全世界提供寶貴的轉型經驗,所以,我國必須做好計劃生育轉型工作。
參考文獻
[1]葉鳳妹,陳文英,鄒林秀等.計劃生育服務機構開展流產后計劃生育服務的干預效果研究[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14,22(1):19-23,28
[2]王戈.對農村計劃生育獎勵扶助制度轉變?yōu)橛媱澤B(yǎng)老保險制度的思考——以福州市J村的調查為例[J].理論導刊,2012(9):79-8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