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龍 吉振華
(嵩縣人民醫(yī)院 河南 洛陽 471400)
?
單邊椎弓根釘系統(tǒng)結合椎間融合器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效果觀察
程龍吉振華
(嵩縣人民醫(yī)院河南 洛陽471400)
【摘要】目的觀察單邊椎弓根釘系統(tǒng)結合椎間融合器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效果。方法選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1月嵩縣人民醫(yī)院收治的30例單間隙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采用后入路單邊椎弓根釘系統(tǒng)結合椎間融合器治療,采用日本骨科協(xié)會(JOA)腰痛評分法及腰痛指數(ODI)功能評分對手術效果進行評定。結果所有病例均順利完成手術,切口均一期愈合,未發(fā)生切口感染。固定前后及末次隨訪JOA及ODI評分變化,兩項指標均有顯著改善。優(yōu)9例,良17例,中3例,差1例,優(yōu)良率為86.7%。結論單邊椎弓根釘系統(tǒng)結合椎間融合器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可有效改善臨床癥狀,維持脊柱穩(wěn)定,是腰椎間盤突出癥固定融合治療的較好選擇。
【關鍵詞】腰椎間盤突出癥;椎弓根釘系統(tǒng);椎間融合器;療效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常見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是中老年人腰腿痛的最常見原因之一。本文選取單間隙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采用后入路單邊椎弓根釘系統(tǒng)結合椎間融合器治療,分析其治療效果,以期為臨床治療方案的選擇提供參考。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1月嵩縣人民醫(yī)院收治的30例單間隙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齡38~60歲;L3~L4椎間盤突出癥5例,L4~L5椎間盤突出癥17例,L5~S1椎間盤突出癥8例,均為單節(jié)段;合并腰椎失穩(wěn)25例;均有腰痛病史,并伴有一側下肢放射痛;其他癥狀:大小便異常5例,間歇性跛行者9例,下肢放射性痛26例;臨床體征:膝反射減弱4例,跟腱反射減弱9例,拇背伸肌力減弱10例,下肢痛覺減弱18例,直腿抬高試驗陽性23例,腰椎前屈活動受限19例,后伸活動受限16例。所有病例MRI及CT檢查均有椎間盤突出致單側硬脊膜囊、神經根受壓,DR片顯示有椎間隙狹窄表現。
1.2手術方法全身麻醉成功后,患者取俯臥位,墊空腹部,C型臂X光機下定位病變椎體、椎間隙及相關椎弓根位置,做好標記。常規(guī)消毒,鋪無菌巾,以病變椎間隙為中心,作腰部后正中縱行切口,依次切開皮膚、皮下組織,直達棘突,在癥狀明顯的一側用骨膜剝離器行骨膜下剝離腰部骶棘肌,顯露上下椎板、關節(jié)突及橫突,從上一腰椎的下關節(jié)突及下一腰椎的上關節(jié)突將椎間小關節(jié)的關節(jié)囊予以剝除,咬除上下關節(jié)突及病變椎間隙上一椎體的下半椎板及下一椎體的上半椎板(保留備植骨用),用刮匙或尖刀銳性切割附著于病變椎間隙下位椎板上緣的黃韌帶,顯露硬膜外脂肪、硬脊膜囊及受壓的神經根,保護好硬脊膜囊和神經根,將脫出的椎間盤髓核組織及椎體后緣增生的骨贅切除,疏通及擴大神經根管,充分減壓。在其上下位椎體椎弓根上分別置入1枚椎弓根螺釘,然后安裝固定棒,撐開、加壓固定,選擇合適的Cage,裝填松質骨屑后將Cage植入椎間隙,安裝縱桿適當加壓,C型臂X光機透視下見椎弓根釘、Cage位置良好,適當加壓后鎖緊固定螺桿。大量生理鹽水沖洗切口,嚴格止血,放置引流管,縫合切口。術后常規(guī)使用抗生素預防感染,36~48 h拔除引流管,術后第3天進行直腿抬高動作,2周雙下肢直腿抬高功能鍛煉,6周后采用“五點式”腰部功能鍛煉,如下地活動時要求加用腰圍,3個月內避免過度彎腰及劇烈的旋轉活動并定期隨訪[1]。
1.3評價標準采用日本骨科協(xié)會(JOA)腰痛評分法及腰痛指數(ODI)功能評分[2-3]對手術效果進行評定。改善率=[(術后評分-術前評分)/(29-術前評分)]×100%。改善率>75%為優(yōu),50%~75%為良,25%~49%為中,0%~24%為差。
1.4觀察指標①術后3、6、12、24個月隨訪觀察肢體疼痛緩解程度及神經功能恢復情況。復查常規(guī)腰椎正側位X線,部分患者可行CT檢查,了解椎弓根釘位置,器械有無松動斷裂,椎間融合器位置和融合情況。②融合率及固定后并發(fā)癥。融合率依據Suk等[4]的融合判斷方法。
2結果
2.1手術效果所有病例均順利完成手術,切口均一期愈合,未發(fā)生切口感染,手術時間為100~150 min,術中出血量為200~500 ml。術后所有患者均獲得3~24個月隨訪,平均18個月。術后未出現馬尾神經或神經根損傷等,復查X線及CT示椎弓根釘、椎間融合器位置良好,無螺釘松動、斷釘現象,椎間融合器亦無松動、沉降或移位,全部病例植骨均融合。固定后癥狀均減輕,生活質量提高。
2.2功能評估固定前后及末次隨訪JOA及ODI評分變化,兩項指標均有顯著改善。優(yōu)9例,良17例,中3例,差1例,優(yōu)良率為86.7%。
3討論
腰椎間盤突出是臨床常見的脊柱外科疾病。椎間盤是維持腰椎穩(wěn)定的重要結構之一,椎體及椎間盤的不穩(wěn)定性是引起椎間盤突出的主要原因。腰椎的生物力學研究表明,椎弓根螺釘內固定起到的是早期的、臨時的穩(wěn)定作用,而植骨融合是保持脊柱長期穩(wěn)定的根本方法。目前,椎弓根釘棒系統(tǒng)內固定結合Cage植骨融合已成為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伴腰椎失穩(wěn)的主要手段之一[1]。
綜上所述,單邊椎弓根螺釘并Cage椎間植骨融合術在椎間盤突出的治療中有較好的應用,是有效的治療方法之一。本研究結果顯示,采用單邊椎弓根釘系統(tǒng)結合椎間融合器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JOA及ODI評分均得到改善。綜上,單邊椎弓根釘系統(tǒng)結合椎間融合器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可有效改善臨床癥狀,維持脊柱穩(wěn)定,具有創(chuàng)傷小、愈合快、固定牢固、融合率高等優(yōu)點,是腰椎間盤突出癥固定融合治療的較好選擇。
參考文獻
[1]劉立華,鄧斌.單側椎弓根螺釘內固定結合cage植骨融合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合并腰椎失穩(wěn)的應用[J].當代醫(yī)學,2013,19(17):77-78.
[2]Shirado O,Doi T,Akai M,et al.An outcome measure for Japanese people with chronic low back pain: an introduction and validation study of Japan low back pain evaluation questionnaire[J].Spine(Phila Pa 1976),2007,32(26):3052-3059.
[3]Huskisson E C.Measurement of pain[J].Lancet,1974,2(7889):1127-1131.
[4]Suk S I,Lee C K,Kim W J,et al.Adding 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to pedicle screw fixation and posterolateral fusion after decompression in spondylolytic spondylolisthesis[J].Spine (Phila Pa 1976),1997,22(2):210-219.
【中圖分類號】R 681.5+7
doi:10.3969/j.issn.1004-437X.2016.06.114
(收稿日期:2015-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