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 霜
鄂州職業(yè)大學醫(yī)學院 湖北鄂州 436000
在基礎護理教學中強化學生的健康教育意識
洪 霜
鄂州職業(yè)大學醫(yī)學院 湖北鄂州 436000
人類社會隨著經濟的發(fā)展而不斷進步,但是日益進步的社會背景下也存在著一些問題。由于經濟的發(fā)展推動了科技水平的進步,使得醫(yī)療事業(yè)相比于以前有了顯著的提升,故而人類的壽命不斷延長,死亡率逐漸下降。而這一情況下,老年人群的疾病隨之增加,對于健康的需求程度也更廣泛。這也給護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旨在探討如何在基礎護理教學中強化學生的健康教育意識,以適應未來的社會趨勢。
基礎護理教學;學生;健康教育意識
醫(yī)學事業(yè)的發(fā)展推動了醫(yī)學模式的改革,對于現(xiàn)代的護理工作來說,對于疾病的控制已經不是什么復雜的工作,所以護理工作的中心已經朝著以患者為中心的模式轉變,旨在提升患者的健康意識,促進患者更快恢復。而這些正是現(xiàn)階段護理人才所需要掌握的基本素質。筆者也根據自身的工作經驗,在如何強化學生健康教育意識方面作出了幾點總結。
1.1 是未來護理模式下的必然要求
未來的護理模式,工作重心將從疾病轉為患者,換而言之就是護理過程是圍繞患者來進行的。而這就包括如何促進患者恢復和如何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兩個方面??v觀現(xiàn)階段發(fā)生的很多醫(yī)患糾紛,除了小部分是由于醫(yī)護人員工作失職以外,很大程度上都是因為患者對疾病不了解,因而出現(xiàn)不遵從醫(yī)囑、不配合治療等情況。所以,對患者進行全面的身心護理,讓患者具備健康教育意識,能夠有效促進醫(yī)患關系,患者對于醫(yī)護人員的認可度隨之提升[1]。而醫(yī)護人員也能在這一過程中了解到患者的實際需求,體現(xiàn)對于患者的關懷,促進患者早日康復。所以這要求護理人員首先要具備健康教育意識,因為這是未來護理模式下的必然要求。
1.2 是未來社會發(fā)展的必然趨勢
前文提到過,由于經濟水平的發(fā)展,人類勞動的方式出現(xiàn)了改變,使得人類壽命延長,老年人的疾病情況日趨嚴重。而現(xiàn)代疾病的致病原因已經很少出現(xiàn)大規(guī)模的傳染病,相反,慢性的心腦血管疾病、性病等社會性非常顯著的疾病成為了威脅現(xiàn)代人群健康的主要因素。所以,健康教育的意義就非常重大,可以有效地為護理工作提供必要的理論基礎和指導。先進國家也早就將健康教育作為日常護理工作的重心。例如美國要求如何促進患者康復作為護理重點,日本將患者的護理滿意度作為護理質量的評定標準等。這些都說明知識結構在未來必然發(fā)揮更重要的作用,是未來社會發(fā)展的必然趨勢[2]。
現(xiàn)階段社會模式的要求和各大院校的高度重視下,很多護理專業(yè)已經開設了健康教育課程。但是在教學模式和手段上仍然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其中,最關鍵的環(huán)節(jié)就是如何強化學生的健康教育意識,以適應未來社會的要求。
2.1 通過理論講解進行強化
作為一名合格的護理人員,首先就要具備非常扎實的醫(yī)學知識和護理知識,才能在今后的護理工作中減少失誤,保障護理質量。因而,健康教育意識是非常必要的。雖然其相對獨立,但是充分學習之后可以針對日常工作中常見的問題進行妥善處理。因而在教學工作中,向學生講解全新的健康觀念就顯得至關重要。同時,結合實際情況讓學生了解到現(xiàn)代疾病的發(fā)病原因和發(fā)病規(guī)律,從而在充分了解的基礎上,掌握健康教育知識的關鍵內容。例如在學習到飲食與營養(yǎng)這一部分時,就可以有意識地向學生介紹合理飲食對于健康的重要性,從而讓學生從自己開始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才能更好地促進護理人員向患者宣傳類似的理念[3]。
2.2 實踐活動中進行培養(yǎng)
護理專業(yè)的特點在于實踐性非常突出,也就是護理技巧是要在實踐中才能獲得提升。所以,除了必要的教學任務外,安排合理的實踐是學生健康教育水平提升的重要手段。例如可以在日常教學中進行角色扮演,讓學生兩個一組,分別扮演患者和護理人員,了解到不同角色之間的心理、行為上的差異,無論是在病情還是在心理方面都能進行充分了解。而面對實際的人,學生也能將教材中理論性的知識進行具體化,不僅有效提升了實踐能力,還能提升自身的健康教育意識。例如在學習到“置管”這一部分時,學生可以向患者詢問有什么需求或是不適應的地方,便于自身進行護理方式上的修改。而護理人員此時向患者告知在置管時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問題等,為病人實施良好的健康教育。
2.3 實習過程中進行強化
實習過程是每一名護理專業(yè)的學生都要經歷的工作。理論教學積累的健康教育知識,可以在實習過程中實現(xiàn)進一步強化。而實習過程中也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提升。例如對患者的正確評估。患者來自于不同地區(qū),無論在性格、文化、經濟水平上都有不同程度地差異,而學生需要在充分了解患者治療的基礎上才能對患者進行針對性地護理。所以,這就需要學生在護理前對患者進行評估,要通過與患者家屬進行交流,了解到患者的性格、心理狀況等,才能以此為基礎,更加有序地進行護理工作。而實習階段也必然會有實際操作。實際操作實際上也是一個提升健康教育意識的有效階段。例如在胸腔手術后的患者,由于需要保證正常的呼吸能力,需要進行引流滲血以保證胸內壓力的平衡。但是患者在看見血滲出時難免會有心理壓力,產生不良情緒,護理人員進行講解之后,可以消除患者的緊張,并讓其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意義是非常重大的。
綜上所述,不難看出健康教育意識對于護理專業(yè)學生的重要性。而未來的護理模式并將有更大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但是無論如何改革,護理工作將始終貫徹“以人為本”的理念,將患者的體驗和恢復擺在工作的首位。因此,學生的健康教育意識的培育過程,是護理專業(yè)院校應該重點關注的問題,并在科學合理的工作模式下,為我國醫(yī)療事業(yè)輸送更多的優(yōu)質人才。
[1]張少茹. 在基礎護理教學中強化學生的健康教育意識[J]. 護士進修雜志,2012,02(23):104-106.
[2]張少茹,王娣妙,方華,郭曉元,周凱娜,王婧. 將健康教育理念貫穿于基礎護理學教學的探索[J]. 西北醫(yī)學教育,2014,06:1231-1232+1248.
[3]吳君,劉方紅. 淺議臨床教學中護理學生健康教育意識與能力的培養(yǎng)[J]. 價值工程,2011,15(11):203
R-4
A
1672-5018(2016)10-28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