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寧果 王曉靜 張 婷
210095 江蘇省 南京農業(yè)大學醫(yī)院
?
高校學生上消化道出血防治分析
耿寧果王曉靜張婷
210095江蘇省 南京農業(yè)大學醫(yī)院
目的總結高校學生上消化道出血發(fā)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選本院門急診所收治的8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根據患者臨床表現,采用相應治療方法。結果3天后黑便消失、大便潛血陰性者54例;5天后黑便或上腹不適、上腹隱痛者11例,送上級醫(yī)院檢查。結論了解高校學生上消化道出血發(fā)病原因對有效預防診治具有一定的價值。
高校學生;上消化道出血;防治措施
高校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群體,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有其特殊性,生活環(huán)境的改變、不良飲食習慣和較大的學習壓力,導致學生上消化道出血的發(fā)病率較高。2010年3月至2015年7月,本院治82例輕度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現將本次診斷治療經驗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10年3月~2015年7月,本院共收治8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男67例,女15例,年齡18~29歲,均為在校學生(大學生、研究生)。均排黑便,大便潛血試驗均陽性,排除因食用動物肝臟、血制品和菠菜等食品。排除口服鉍劑、鐵劑等藥物。1例有頭暈、乏力癥狀,其余均尿量正常,血紅蛋白為100~130g/L之間。血壓在90~120/60~90之間。病史:13例偶有上腹部不適史,4例有返酸史,21例有饑餓時輕度上腹隱痛史。發(fā)病時間:24例于周末及“五一”、“十一”放假期間,29例畢業(yè)前夕,18例于大型考試以及求職期間,其他11例。發(fā)病誘因:42例因聚會酗酒、暴飲暴食;21例應精神緊張、疲勞、抑郁、飲食不規(guī)律等,4例因服用非甾體抗炎藥,6例因消化道潰瘍病史,9例原因不明。
1.2 方法 臥床休息、暫禁食或流汁飲食。止血:止血敏1.5g、止血芳酸0.3g,靜脈滴注,1次/d;抗酸劑:洛賽克20~40mg,靜脈滴注,1d/次;能量合劑1次/d。必要時去甲腎上腺素8mg加于100ml 0.9%氯化鈉溶液中,口服。5~7d為1療程。
3天后黑便消失、大便潛血陰性者54例,占64.6%;治療5天后,仍有黑便或上腹不適、上腹隱痛者11例,送上級醫(yī)院經胃鏡檢查,十二指腸球部潰瘍者7例,胃粘膜糜爛3例,胃潰瘍1例,伴幽門螺桿菌陽性者3例。
上消化道出血有多種原因,其中前3位的原因包括:消化性潰瘍病、胃黏膜糜爛性病變、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據報道,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中,消化性潰瘍占49%,急性胃粘膜病變占20%,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占11.2%[1]。
消化性潰瘍是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見的病因,出血量與被侵蝕的血管大小有關,毛細血管破裂只引起滲血,出血量?。蝗鐒用}潰破則出血急而多,輕者表現為黑便,重者出現嘔血。出血量50~100ml即可出現黑便,超過1000m1時就可引起循環(huán)障礙,發(fā)生眩暈、出汗、血壓下降和心率加快,在30min內超過1500m1時就會發(fā)生休克[2]。
2010年3月至2015年7月,我們診治的82例患者均為在校學生,消化道出血主要是由消化性潰瘍引起,發(fā)病誘因主要是暴飲暴食、酗酒和長期的緊張、疲勞。高校學生是一個比較特殊的群體,獨特的生活、學習環(huán)境以及生理、心理狀況,決定了其消化道潰瘍病在誘發(fā)因素上與其他群體有所不同。不良飲食、生活習慣是學生消化性潰瘍出血的主要原因。節(jié)假日期間,畢業(yè)時,聚會較頻繁,飲食不節(jié)制,大量飲酒,刺激胃酸分泌增多,損害胃黏膜的屏障功能或直接破壞胃黏膜的黏液屏障,導致上消化道出血。許多學生消化性潰瘍出血的發(fā)生與學習、生活及就業(yè)壓力大有關。
目前高校學生學業(yè)競爭和就業(yè)壓力越來越大,長期的情緒緊張而致身心過度應激,胃堿分泌減少,胃黏膜屏障結構與功能崩潰。心理性應激程度愈高,胃黏膜損傷愈嚴重。服用非甾體類消炎藥如阿司匹林、消炎痛、布洛芬等藥物而誘發(fā)本病。另外,用藥療程不足,在消化道潰瘍病發(fā)作期間用藥1~2周,自覺癥狀好轉即停藥,或者幽門螺桿菌陽性未經過規(guī)范治療者,也易致潰瘍病復發(fā)出血。
消化道出血疾病常以嘔血、黑便等為主要表現,這往往會使人產生恐慌,造成嚴重精神負擔,影響他們的正常學習和生活。我們在消化道出血的診治過程中,應在采取必要治療措施的同時,進行適當的預防指導,包括心理、飲食、用藥指導,這對于防止該病的反復發(fā)作以及降低發(fā)病率具有重要意義。
[1] 郭大慶, 朱志新. 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與風險分析[J]. 臨床醫(yī)學, 2012, 32:48-49.
[2] 張曉軍, 黎紅光, 欒雙梅,等. 消化性潰瘍并出血患者早期再出血的危險因素預測[J]. 中華消化雜志, 2006, 26:135-136.
南京農業(yè)大學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yè)務費人文社科基金資助(編號:SKGL2014019)
10.3969/j.issn.2095-9559.2016.04.083
2095—9559(2016)04—2409—01
2015-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