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娜
【內(nèi)容摘要】新課改后,高中教育確立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教師在設計教學計劃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興趣、知識渴求度等問題。與此同時,當前的教學目標取締了以往的填鴨式教學,提倡對學生進行適當?shù)囊龑?,以幫助學生培養(yǎng)學習興趣。高中化學素以難度高、知識點零碎而被學生們所抵觸,因此,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成了廣大高中化學教師需要考慮的問題。在筆者看來,高中化學實驗對學生來說具有一定的新奇性,可以以其為契機,進行課堂演示實驗,來對學生進行引導。
【關鍵詞】高中化學 ?課堂教學 ?演示實驗
演示實驗即在課堂伊始,對有關教學內(nèi)容進行的具有引導意義的實驗。傳統(tǒng)的實驗教學側重點是讓學生通過實際操作來理解書本中的重點知識和理論,而演示實驗則剛好相反,其更加強調(diào)教師在實驗中的作用,即教師通過標準的實驗,以及既定實驗效果,來對課堂內(nèi)容進行一定的導入,將學生的注意力引導至書本重點內(nèi)容之上。筆者之所以選擇演示實驗來提高化學的課堂教學效果,就是因為演示實驗不僅可以在課堂剛開始進行導入,也可以在課堂進行中對知識點進行輔助講解,這些都能提高化學課堂的教學效果。
一、課堂演示實驗與課程特點相符,順應新課改教學的趨勢
與其他學科不同,化學是一門完全依賴實驗,并且以實驗為基礎建立的學科,很多化學理論過于抽象,單靠冥思苦想反而沒有實驗來的真切。除此之外,新課標也明確要求:在化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有意識地滲透實驗探究的方法。過去的高中化學課堂教學完全是以一種文科教學方法在進行,即教師以課本為核心,不厭其煩地對一兩個化學結論或者現(xiàn)象進行講解,完全沒有考慮到學生的感受,這種教學方式缺乏探究思維,讓學生對高中化學形成了歪曲的看法,不利于學生進行這一學科的滲入學習。演示實驗教學就可以很好的規(guī)避這一問題,任何華麗的語言描述在真實現(xiàn)象面前都會變得蒼白很多,在課堂導入部分采用演示實驗可以通過新奇有趣的實驗現(xiàn)象引起學生的好奇,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在課堂中進行演示實驗,又能將課堂氣氛帶動起來,在精神上是對學生的一次鼓舞,能夠提高他們的注意力,學生注意力集中了,課堂教學效果不言而喻。因此,在進行基礎知識教學時,教師可以大膽地在課堂教學中使用演示實驗,來提高化學課堂的教學效果。
二、使用演示實驗進行課堂引導,能夠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比如,在進行《化學與自然資源的開發(fā)利用》這一章節(jié)時,筆者在課堂開始就先對學生進行引導:現(xiàn)階段人類對于化石燃料的依賴越來越嚴重,這種過分使用導致的問題是空氣污染和能源枯竭。那么同學們,如果有一天,地球上的氧氣被耗盡了,我們還能否燃燒一些燃料或者金屬?學生們從小就被灌輸燃燒需要在氧氣的條件下進行,對于筆者的問題都表示不能。筆者沒有進行過多的解釋,而是利用試驗臺上的器材,一瓶氣體,幾種金屬絲,首先將燃燒的火柴投入集氣瓶內(nèi),火柴立即熄滅,證明這是一種惰性氣體,然后筆者將幾種金屬絲分別在另一瓶純氧中點燃,然后移入到裝有惰性氣體的集氣瓶中,出乎學生的意料,有一種金屬絲,到了惰性氣體中仍舊能夠緩慢而平穩(wěn)地燃燒。學生見到這種現(xiàn)象自然會感到好奇,是什么物質(zhì)在沒有氧氣的條件下也能燃燒?從而對于試驗中的氣體和金屬更加好奇,課堂氣氛一時間變得極為活躍,筆者的教學目的顯然已經(jīng)達到。在課堂中使用演示實驗能夠充分利用實驗的各種現(xiàn)象,抓住學生的好奇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三、利用演示實驗營造化學研究的環(huán)境,提高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根據(jù)筆者的教學經(jīng)驗,高中化學成績較好的學生,很多人都喜歡研究化學實驗的過程和細節(jié),以及分析誤差產(chǎn)生的原因,通過分析實驗可以提高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學生看得懂化學,沒有學習困難后,自然不會再排斥這一課程,從而實現(xiàn)良性循環(huán)。在筆者看來,課堂演示實驗同樣能夠達到這種效果。教師可以通過與課堂教學內(nèi)容相關的實驗或者幾個課堂內(nèi)容相結合,設計一個演示實驗,然后帶著學生一起分析實驗的每一個步驟,最終得到想要的實驗現(xiàn)象。
比如在《有機化學基礎》這本書中,筆者就一直在告訴學生,有機化學與無機化學有著很大的不同,無機化學所列出的實驗方程式中含有幾種物質(zhì),一般在實驗的過程中也就有幾種物質(zhì),而有機化學則不同,書本上所寫出的方程式只不過是眾多反應中的一個主反應方程式,有機化學實驗會產(chǎn)生眾多的副反應,生成的物質(zhì)也多種多樣,理想物質(zhì)的制取率能有50%就很不錯,因此,很多化工廠的首要任務是如何提高有機化學反應的制取率。隨后,筆者就帶著學生在課堂進行了乙酸乙酯的制取然后測定其含量,通過這種探究的方式,來提高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最后,在進行演示實驗時,教師還需要認清演示的目的不僅僅是傳播實驗過程,還有科學的實驗思慮以及綠色化學的思想,通過演示實驗將多種思想和意識傳遞給學生,以改觀學生對于高中化學的認識,為其今后的化學學習做鋪墊,最終提高高中化學的教學效果。
結語
總體來說,演示實驗與高中化學的學科特點吻合度較高,在新課改的大環(huán)境下是一種較為適合的教學手段,在高中化學課堂使用演示實驗,能夠很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提高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將眾多化學思想和意識傳遞給學生,最終提高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常宗艷. 高中化學演示實驗的創(chuàng)新探索[J]. 科技資訊,2014年36期.
[2] 陳勤. 高中化學演示實驗對教學有效性的探究[J]. 教育教學論壇,2012年39期.
(作者單位:甘肅省蘭州市第二十七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