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春詩++同玉潔
[摘 要]隨著我國納稅人收入的持續(xù)增長、納稅意識的不斷提高,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籌劃問題也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文章結合實際情況,對工資和勞務報酬等勞動所得的個人所得稅納稅籌劃情況進行詳細的分析。
[關鍵詞]納稅籌劃;個人所得稅;案例;收入
[DOI]10. 13939/j. cnki. zgsc. 2016. 06. 099
1 納稅籌劃的基本定義
納稅籌劃是納稅人在法律法規(guī)允許的情況下,合理節(jié)稅的一種財務管理手段,它被人們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稱之為“皇冠上的明珠”。納稅籌劃的定義是規(guī)避或減輕自身稅負和繳納費用,防范、減輕甚至化解納稅風險,以及使自身的合法權益得到最充分保障而進行的一切籌謀、策劃活動。與此同時,納稅人應當注意以下幾個要點:
①要樹立法制意識,按照法律依據進行納稅籌劃;②對稅收的法律法規(guī)進行深入學習,對于同一個納稅主體能夠提出多種有效的納稅方案,從中做出正確的決策;③納稅籌劃方案應確保能得到稅收主管部門的認可,否則,納稅主體將會受到相應的處罰并承擔一定的法律責任。
2 個人所得稅稅收籌劃的管理方法和原則
2. 1 納稅籌劃的風險性和管理方法
2. 1. 1 納稅籌劃的風險性
①主觀性:納稅籌劃方案的制訂和實施,這在一定程度上都是由我國納稅人的主觀判定來決定的。②條件性:合理、合法的納稅籌劃方案必須在一定的現(xiàn)實條件下進行,即內部和外部條件。其中,內部條件是指納稅人的各種經濟收入來源,外部條件是指納稅人所適用的財政政策。③法律法規(guī)的不完整性:任何一部法規(guī)都存在普適性和局限性,我國人口眾多,工作種類多,納稅人的收入來源各不相同,這就導致每一個納稅人的經濟活動都是不同的,經常會出現(xiàn)模棱兩可的情況,此時如果“打擦邊球”這恰恰不符合稅法的規(guī)定,也會讓稅務機關說納稅人的這種行為是偷稅逃稅,從而讓納稅人承受巨大的經濟損失并對人身造成傷害。
2. 1. 2 風險管理的具體方法
①熟知法律法規(guī),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切勿偷稅、漏稅。②密切關注財稅政策的變化,建立稅收信息資源庫。③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切忌盲目照搬。④綜合衡量籌劃方案,降低風險。
2. 2 個人所得稅納稅籌劃應遵循的原則
2. 2. 1 合法性原則
它作為稅收籌劃中最基本的原則,規(guī)定個人必須在法律法規(guī)允許的情況下,合理地進行納稅籌劃,這就要求納稅人熟知有關稅收的法律,切勿因為疏漏而做出違法的事情。
2. 2. 2 利益最大化原則
它是納稅籌劃的最終目標,納稅人必須知曉個人收入中的不同收入來源的不同納稅制度,每種收入都選擇最優(yōu)的納稅方案,切勿盲目的或一概而論的進行納稅籌劃。
2. 2. 3 可行性原則
它是納稅籌劃的重要原則,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籌劃必須可以在現(xiàn)實生活中得以實施,沒有可行性的稅收籌劃方案,一切都只是泡影,一切都是天方夜譚。
3 個人所得稅稅收籌劃方案
3. 1 納稅優(yōu)惠政策的充分合理利用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制定了若干有關個人所得稅的條款,對個人所得的若干項目也給出了相關的減免優(yōu)惠政策,主要有:①省級人民政府、國務院部委和中國人民解放軍以上的單位,以及外國的組織頒發(fā)的科學、教育、文化、環(huán)境保護等方面的獎金;②按照國家統(tǒng)一規(guī)定發(fā)的補貼、津貼;③福利費、撫恤金、保險賠款和軍人的轉業(yè)費等;④不征收個人所得稅的收入:獨生子女補貼、托兒補助費等;⑤所在單位為個人繳付和個人繳付的“五險一金”免征個人所得稅。
3. 2 工資薪金所得納稅的籌劃
3. 2. 1 法律規(guī)定
個人所得稅的最低工資線是員工工資薪金扣除“五險一金”等后超過3500元的部分要納稅,如果員工收入在扣除相關費用后之比3500元多一點,這時候繳納個人所得稅就損害個人利益,企業(yè)可以將員工超過個人所得稅起征點的工資薪金用于公共建設、福利等的支出,這樣更能保護員工的個人利益。
主要措施有:①改善工作環(huán)境;②增加免費的醫(yī)療保健、社會保險等;③增加各種工作生活補貼;這些對于納稅人而言,即使現(xiàn)金收入稍有降低,但是隱形福利顯著升高,個人幸福感也增強,同時,也可以增強員工積極性,促進企業(yè)效益。
3. 2. 2 均衡收入籌劃
目前,最新的工資征收辦法是“七級累進稅率”,即收入低于個人起征點3500元時不用納稅,往后不同梯度的納稅比率越來越大,收入越高,相應的納稅金額越大。如果工資總額保持不變,采取均衡的方法就可以達到減少納稅。按項目發(fā)放工資的納稅人(有些月份不發(fā)工資),應該將總收入均分到12個月內。同時,在發(fā)工資和獎金的同時應遵循一個原則——“工資和獎金同時在同一累進次級,且適用的共同稅率最低”。按月均發(fā)放工資的納稅人在一定時期內收入總額不變的情況下,其分攤到各個納稅期內的收入應該盡量保持均衡,以免使納稅人的稅收負擔過重。
案例一:某偏遠地區(qū)由于氣候條件限制,全年只有8個月工作時間,扣除五險一金后平均每月工資6000元/月,如果按月發(fā)工資,則員工每月繳納的個人所得稅是(6000-3500)×10%-105=145元,8個月總共繳納納個人所得稅:145×8=1160元。如果單位將全年工資平均到12個月發(fā)放,則每月工資為4000元,這時職工每月應繳個人所得稅為:(4000-3500)×3=15元,全年總納稅15×12=180元,全年節(jié)約個人所得稅:1160-180=980元。
案例二:某超市員工的基本月工資是 4000 元,年底還有獎金,2015 年該員工的獎金是 6000 元。如果6000元和12月工資同時發(fā)放,則12月應繳納個人所得稅:(6000+4000-3500)×20%-555=745元,其他11個月應納稅:(4000-3500)×3%=15,全年合計應繳納個人所得稅:15×11+745=910元。但如果把6000元獎金平攤到12個月,即每月多500元,則全年應繳納個人所得稅:(4000+500-3500)×3%×12=360元,全年節(jié)約個人所得稅:910-360=550元。
3. 3 勞務報酬所得個稅籌劃
勞務報酬所得的稅率為 20%,且以次數收稅,即每次的收入都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如果每次都支付勞務報酬,則繳納的個人所得稅很高,而如果按月一次性支付,則繳納的稅收也會降低。
案例三:學校聘請某人為兼職教授,每月授課5次,每次2000元,每學期5個月。若學校一次性支付工資50000元,則應繳納稅額為10000元。如果工資按月支付,則每次繳納的額為1600元,5個月共支付8000元,減少稅收2000元。
4 結 論
依法納稅是每個公民的義務,在法律、法規(guī)的允許下,公民為最大化的保障自己的利益,可以適當地進行納稅籌劃,減少稅收。同時,也必須注意幾個問題:熟知稅收的相關法律,切勿偷稅、漏稅,科學合理地進行稅收籌劃。
參考文獻:
[1]彭勇. 個人所得稅稅收籌劃及方案解析[J].市場經濟與價格,2013(6).
[2]陳昌龍. 個人所得稅納稅籌劃的相關問題研究[J].科技和產業(yè),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