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建中
日本科研人員發(fā)現(xiàn),哪怕是面對鏡子里的“自己”吃東西,也比一個人對著桌子進食吃得更香。
名古屋大學研究員中田龍三郎介紹說,他的研究小組以平均年齡21.5歲的16名大學生和平均年齡68.4歲16名老年人為研究對象,讓他們在有鏡子和沒鏡子的情況下品嘗咸味和奶糖味的爆玉米花。每次品嘗持續(xù)90秒,而后停止數(shù)分鐘再進食。
在每次品嘗結束后,研究小組立即進行問卷調(diào)查,讓受試者對“好吃與否”“是否還想再吃”“吃完感覺如何”等與食品味道有關的選項進行打分。研究者經(jīng)過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無論是大學生還是老人,在面對鏡子進食的時候選擇“好吃”“還想吃”等選項的比例明顯高于沒有鏡子的時候,而且進食量也較多。
研究小組認為,評價“是否好吃”受就餐環(huán)境的影響,即使面對同樣的食物,與其他人一起進餐也會覺得更好吃。由于對著鏡子吃東西模擬了與其他人一起進食的環(huán)境,因而刺激了美味的感覺。
近些年來,老人獨自就餐的情形越來越多。這種情況可能使老人對吃飯逐漸失去興趣,導致營養(yǎng)不良。中田龍三郎等人認為,上述研究有助于提高老人和其他人群的就餐感受、改善生活質(zh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