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娟
(河南師范大學 歷史文化學院,河南 新鄉(xiāng) 453007)
?
美國羅斯案的判決及其對中國的啟示
王娟娟
(河南師范大學 歷史文化學院,河南 新鄉(xiāng) 453007)
中國和美國盡管在管控淫穢物品的初衷、程序等方面存在諸多差異,但是美國于1957年利用“羅斯訴合眾國案”確立了政府管控淫穢物品的權(quán)力邊界,其制定和實施對中國立法有借鑒之價值。介紹了“羅斯訴合眾國案”的背景, 美國人對淫穢物品的爭論與羅斯案的判決, 中國管控淫穢物品的政策。采用歷史情境法和案例分析法,闡述了二戰(zhàn)后美國聯(lián)邦政府確立以“司法懲治”為核心的管控淫穢物品模式的歷史過程,比較分析了中美管控淫穢物品的政策,反思了中國在此問題上仍需改進的地方。建議中國有權(quán)機構(gòu)對政府管控淫穢物品的行為進行司法審查,盡快認可公民性表達的自由權(quán)利,對淫穢物品的認定標準要順應社會道德變遷的實際情況不斷調(diào)整。
淫穢物品;言論自由;最高法院
淫穢物品泛濫是困擾當今世界各國的難題,各國政府均力圖實施有效的管控舉措,維護社會的公序良俗。美國的淫穢物品產(chǎn)業(yè)發(fā)達,其聯(lián)邦政府也毫無例外地支持管控淫穢物品的工作。不過,自1957年“羅斯訴合眾國案”以來,在美國聯(lián)邦最高法院的主導下,美國逐步形成了依法管控淫穢物品的模式。淫穢物品不受法律的保護,但是政府管控淫穢物品的行為理當受到最高法院的司法審查。最高法院此舉意在保護公民合法的言論自由權(quán)利不會遭受政府的侵犯。中國政府也制定有嚴格管控淫穢物品的政策,公開展示性事的作品容易被當作淫穢物品遭到查禁。雖然中美兩國的歷史、文化和司法環(huán)境不同,政府權(quán)力大小也有很大的差異,但比較研究兩國管控淫穢物品的政策,可以從中發(fā)現(xiàn)些許對中國的有益啟示。半個多世紀以來,學者大多關注羅斯訴合眾國案確立的淫穢物品標準①美國學者考察羅斯案的代表性作品:Lockhart B,William,McClure ,et al . “Censorship of Obscenity: The Developing Constitutional Standards”[J] . Minnesota Law Review , 1960,45(1) ; Engdahl E,David . “Requiem for Roth : Obscenity Doctrine is Changing”[J] . Michigan Law Review , 1969,68 (2) ; Calvert , Clay,Richards , D Robert . Stopping the Obscenity Madness 50 Years after Roth V. United States[J] . Texas Review Entertainment & Sports Law , 2007 (Fall),9 (l) 。 國內(nèi)學者參見:張世耘.淫穢色情的認定標準與言論自由的沖突——美國聯(lián)邦最高法院判例探微[J].國際關系學院學報,2007(2);鄭海平.“淫穢色情”與言論自由:美國的經(jīng)驗[J].東吳法學,2012(秋季卷);邱小平.表達自由: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研究[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何帆.淫穢作品與言論自由[EB/OL].http://www.21ccom.net/articles/sxpl/sx/article_2011070838912.html 2014-5-27,以及該標準對美國社會政治所產(chǎn)生的影響②Paul C N,James and Schwartz , Murray L. Federal Censorship : Obscenity in the Mail [M] . New York : The Free Press of Glencoe, Inc., 1961 ; Murphy J,Terrence . Censorship : Government and Obscenity [M] . Baltimore : Helicon Press Inc. , 1963 ; Kuh H,Richard . Foolish Figleaves : Pornography in and out of the Court [M] .New York : The Macmillan Company , 1967 ; Cohen , Daniel . Unhappy Anniversary: Fifty Years Since Roth v. United States [M]. Bloomington , Indiana : Iuniverse Inc., 2006 ; Strub ,Whitney . Obscenity Rules : Roth v. United States and the Long Struggle over Sexual Expression [M]. Lawrence , Kansas : University Press of Kansas , 2013 .,但對美國與其他國家管控淫穢物品的政策的比較研究并不重視。本文從梳理美國聯(lián)邦最高法院審理淫穢物品案件的歷史過程,探析中美管控淫穢物品政策的差異,得出對當下中國的借鑒和啟示。
當維護社會道德和秩序的訴求高于一切時,美國社會普遍支持各級政府和民間團體管控淫穢物品的行為,各級法院也不愿考察這種管控行為是否侵犯個人言論自由權(quán)利的議題,即使聯(lián)邦最高法院也不例外。然而,隨著現(xiàn)代法院時代的到來和公民言論自由權(quán)利范圍的擴大,聯(lián)邦最高法院堅持淫穢物品不受憲法保護的做法受到挑戰(zhàn)。
法院支持政府管控淫穢物品的工作。從19世紀中后期以來,包括最高法院在內(nèi)的美國各級法院普遍支持政府管控淫穢物品的工作。1878年,在審理“美國合眾國訴貝尼特案”中,紐約南區(qū)地方法院引入英國法院確立的??肆謽藴?本杰明·??肆质乔褰掏竭x舉團(the protestant electoral union)運動的一員,該組織誓將天主教趕出議會。他出版了一本反對天主教的小冊子,隨之遭到起訴。法院承認??肆钟袡?quán)著書抨擊天主教的腐化墮落行為,只是書中出現(xiàn)的一些下流內(nèi)容和場面不合時宜??瓶瞬鞔蠓ü僭诒景钢乜疾焓苤缚氐囊x書籍,以制定一個保護青少年道德的標準,即“我認為,淫穢物品的標準正是,被控淫穢的物品是否(帶有)腐化和敗壞心智易受此類不道德(因素)影響,并且可能擁有這類出版物者的傾向”。Queen V. Hicklin , 3 Q. B. 360, 371 (1868).,該標準判斷被控物品是否淫穢物品的依據(jù)是 “被控淫穢的物品,是否有導致那些易受不良道德影響者的心智墮落腐敗的傾向,并且此類出版物可能落入這些人手中”*United States V. Bennett (1879) 24 F. Case 1093 ,1102 (Circ. Ct. S. D. N. Y. May 31, 1879)。換言之,希克林標準把這類作品是否敗壞未成年人、心智不健全者等的道德品質(zhì),以及是否主要由這類人經(jīng)不起誘惑所購買,作為判斷是否淫穢物品的衡量標尺。1896年該標準在“羅森訴美國合眾國案”得到美國聯(lián)邦最高法院的認可,成為美國各級法院判斷淫穢物品的主要標準,已主導美國司法界長達半個多世紀之久?!跋?肆謽藴省钡囊?,大大方便了政府和社會團體開展查禁淫穢物品的工作。依照??肆衷瓌t,法院在審理淫穢物品的案件過程中,往往斷章取義地判斷被控作品是否淫穢,因而可能寬泛地查禁含有社會價值的作品。
性表達自由權(quán)利日益受到關注。一戰(zhàn)后,美國聯(lián)邦最高法院確立“明顯和現(xiàn)實的危險”原則,保障公民政治言論自由的權(quán)利。但是,該原則沒有明確規(guī)定言論自由的范圍,以致非政治言論自由權(quán)利長期得不到法院的支持。性表達自由權(quán)利在美國法院的遭遇是其中的典型事例。自19世紀末20世紀初以來,一些激進的性愛自由主義者提出,審查淫穢物品可能會損害公民合法的言論自由權(quán)利。西奧多·施羅德(Theodore Schroeder)是首次將淫穢物品與言論自由聯(lián)系起來的著名人士。他在《“淫穢”文學和憲法》(“Obscene” Literature and Constitutional Law)中堅持近乎絕對的言論自由觀,批評當時的反淫穢物品法。他認為美國法律在無法證明淫穢物品對何人造成多大傷害時,就人為地禁止公開討論性事,明顯侵犯公民合法的言論和出版自由權(quán)利。[1]然而,他的論點在當時顯得曲高和寡,不被美國主流社會認可。直到20世紀30年代,與法院擴大公民言論自由權(quán)利桴鼓相應,越來越多的人基于第一修正案為自身創(chuàng)作性愛作品進行憲法辯護,進一步促使法院做出回應。到了20世紀40年代,美國聯(lián)邦最高法院給予了情色雜志出版自由的權(quán)利,也讓一些自由主義者燃起借助最高法院反對淫穢物品審查的期許。
一些憲法學者為最高法院司法審查政府管控淫穢物品的行為,做好法理構(gòu)建的工作。1953年,明尼蘇達州大學法學院的威廉·B·洛克哈特(William B. Lockhart)和羅伯特·C·麥克盧爾(Robert C. McClure)教授共同發(fā)表《文學、反淫穢物品法與憲法》一文,表達了將性表達自由權(quán)利納入言論自由范疇的觀點。他們主張,小說、詩歌與其他形式的藝術表達一樣,都是傳遞思想的工具,理應受到同等程度的憲法保護。一味地以反淫穢物品為由審查嚴肅研究性事的作品,只會束縛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自由,讓美國的文化貧瘠。為了最大限度地保護文學創(chuàng)作的自由,他們提出最高法院依照“明顯和現(xiàn)實的危險”原則,審查政府管控淫穢物品的行為是否合理的憲法議題。[2]他們的觀點順應了20世紀40年代美國社會日益支持性表達自由權(quán)利的社會潮流,以學理的形式支持了美國聯(lián)邦最高法院審理淫穢物品案件。
二戰(zhàn)后,淫穢物品行業(yè)趨于公開化、規(guī)模化,不良影響也得到社會學家的“證實”,因此淫穢物品被看作是顛覆美國國家安全的潛在威脅物。于是,20世紀50年代,美國社會重新興起一場反對淫穢物品的運動,試圖遏制淫穢物品泛濫的趨勢,重塑傳統(tǒng)的性道德觀念、堅定民眾的道德意志力,為維護國家安全做出應有的努力。*筆者在另一篇拙文《20世紀50年代美國的國家安全與淫穢物品問題的生成》(待發(fā)表)詳細論述。但很多美國人既不滿淫穢物品橫流,又不支持官方審查淫穢物品的做法,導致民間團體和警察開展的非正式審查活動大行其道。審查淫穢物品的做法得到美國社會各界的普遍支持。在與寬泛審查淫穢物品的行為相抗爭的過程中,美國社會人士提出了管控淫穢物品的憲法議題,闡明保護性表達自由權(quán)利的重要性。
過于嚴苛的淫穢物品標準束縛了出版商和作家的手腳,使得出版商和作家對淫穢物品審查極為反感,也有意以身試法挑戰(zhàn)審查底線。他們在與審查淫穢物品人士抗爭和強調(diào)公民性表達自由權(quán)利的同時,也試圖通過法院在具體的案例中爭取支持。其中最著名的莫過于1957年的羅斯訴合眾國案。
塞繆爾·羅斯是20世紀美國最具有爭議的現(xiàn)實主義作家、出版商。羅斯是一名猶太人,信仰正統(tǒng)猶太教。1894年11月17日出生于喀爾巴阡山區(qū)的加利西亞省,9歲跟隨家人移民紐約。他從小就展露出不凡的文學天賦,10歲便開始用意第絮語詩歌的形式寫世界歷史,并為其叩開哥倫比亞大學之門。在大學期間,他創(chuàng)辦《抒情詩》(Lyric)雜志,刊登自己和包括D· H·勞倫斯在內(nèi)的聲名鵲起的其他先鋒派作家的詩歌。后因結(jié)婚半途輟學,在格林尼治村開辦一家詩歌書店,出版地下雜志繼續(xù)刊載先鋒派作家的作品。直到1926年,他私自盜版印刷《尤利西斯》引起喬伊斯及國際作家協(xié)會等的集體抗議,讓他在文學界聲名狼藉和官司纏身。之后,他充分吸取教訓,開始低價翻譯和出版法國現(xiàn)實主義作品,與人合著和出版揭秘名人私生活的書籍,創(chuàng)辦《紈绔子弟》(Beau)等男性雜志,成為審查者和執(zhí)法官著重關注的對象,為此羅斯飽受監(jiān)獄之苦[3]。從1928—1955年,羅斯總共被法院傳喚過10次,其中獲刑7次。20世紀50年代初期,出獄不久的羅斯,在紐約市拉斐特(lafayette)大街110號大廈8樓重操舊業(yè)。精明、工于算計的羅斯知道如何利用聯(lián)邦反淫穢物品法打擦邊球,妥善地經(jīng)營郵寄性愛作品業(yè)務。[4]1952年下半年到1953年年初,羅斯開始急速地拓展業(yè)務,出版包括《我是希特勒醫(yī)生》在內(nèi)的多部有爭議書籍,創(chuàng)辦了《好日子》雜志等,打出的廣告也越來越露骨,絲毫不顧忌郵局的審查工作。1955年1月,在其他淫穢物品商販唯恐避之不及和遭人報復的情況下,羅斯義無反顧地出席了凱福維爾聽證會,試圖為自己洗刷冤屈。他吹噓自己掌握一份40萬人的郵寄名單,但又矢口否認是“色情書籍出版商”,自認為出版的都是無害的當代經(jīng)典文學作品。[5]此外,他還用第一修正案的出版自由權(quán)利為自身辯護。他說到,“我們的語言……就是我們?nèi)嗣竦牧α恐?。它來源于大憲章和普通法。我作為繼承這項偉大傳統(tǒng)的一員,希望擁有一位出版商人的言論自由權(quán)利”[4]。最終,在他出席凱福維爾聽證會不久的1955年7月25日,羅斯不得不面臨包括郵寄淫穢物品在內(nèi)的26項指控,在與控訴檢察官協(xié)商無望的情況下,他被起訴到紐約地方法院。
下級法院做出有罪判決,支持政府管控淫穢物品的行為。1956年1月,紐約南區(qū)法院開始審理羅斯的案件,駁回被告律師提供的證明羅斯郵寄的物品無害的心理學證詞。法官向陪審團指示,一旦證明被控物品能夠激起受眾淫蕩的想法,就將羅斯定罪,至于郵寄作品是否含有藝術價值則無須考慮。最終,陪審團花了將近兩周的時間,指控羅斯犯有4條罪狀,并做出入獄5年和罰款5000美元的處罰。*轉(zhuǎn)引自Slough, C M. Obscenity and Constitutional Freedom[J]. Saint Louis University Law Journal, 1964,8 (3), Part I:279-352.羅斯不服判決,隨后上訴到第二巡回區(qū)法院。查爾斯·克拉克首席法官撰寫的多數(shù)法庭意見,駁回了羅斯的上訴請求??死耸紫ü僬J為,本案只涉及“可供銷售的色情”,不會像審查真正的文學作品那樣產(chǎn)生侵犯言論自由的狀況,因此州和聯(lián)邦完全可以起訴商業(yè)化的淫穢物品。上訴法院最終裁定,聯(lián)邦反淫穢物品法適用此類案件,因為他是“出版和暗中郵寄給那些被引誘訂購令他有利可圖的可憎的圖片和材料的老手”[6]。下級法院的弗蘭克法官再次發(fā)表一份看似附議的異議,提出管控淫穢物品可能涉及憲法議題,建議使用“明顯和現(xiàn)實的危險”原則進行考察。不過,弗蘭克法官以一名下級法院的法官自謙,拒絕判定聯(lián)邦反淫穢物品法違憲。
羅斯一鼓作氣上訴到聯(lián)邦最高法院。隨之進入案卷議程的還有被控違反加州反淫穢物品法的“艾爾伯特案”,美國聯(lián)邦最高法院同意一并受理。這兩位上訴人都沒有向最高法院提交被控淫穢的作品,也無意讓最高法院裁決他們郵寄的物品是否淫穢,而是著重關注個人的權(quán)利是否受到政府侵犯的議題。比如,在最高法院口頭辯論會上,羅斯的代理律師戴維·馮·奧爾布雷克特(David Von Albrecht)依照第一、第九和第十修正案,提出聯(lián)邦政府無權(quán)限制郵寄物品,這分明是州治安權(quán)管轄的事務[7]。他們實際上是希望最高法院裁決聯(lián)邦政府基于《科姆斯托克法》對羅斯的有罪指控觸犯羅斯享有的基本權(quán)利。換言之,這起案件不關注羅斯郵寄的雜志是否淫穢,而是聚焦聯(lián)邦政府公權(quán)力行使的邊界問題。因此,洛克哈特和麥克盧爾總結(jié)道,最高法院基于抽象的演繹做出判決,根本沒有考慮這兩樁案件中被控作品是否淫穢的性質(zhì)問題[8]。
聯(lián)邦最高法院9位大法官對羅斯案件的看法有較大分歧,布倫南大法官撰寫的法庭判決僅僅贏得5名大法官的支持,另有3位大法官發(fā)表了不同的看法。他受命撰寫的法庭判決主要包括以下內(nèi)容。
①最高法院確認《科姆斯托克法》合乎憲法,維持羅斯有罪的判決?!犊颇匪雇锌朔ā分贫ㄓ?873年,基于該法被查禁的淫穢物品種類廣泛,不僅包括商業(yè)化的淫穢物品,還囊括郵寄的避孕和節(jié)育知識類物品。[9]科姆斯托克之流借用這部法律打擊迫害自由進步人士,使得《科姆斯托克法》成為自由進步人士深惡痛絕的落后象征。不過,布倫南大法官承認這部法律不夠精確,但是還不足以構(gòu)成違反正當程序要求的必要條件。因為《科姆斯托克法》對被禁止行為提出了充分的警告,又為認定淫穢物品工作提供了恰當?shù)臉藴?,不能算是違反憲法。[10]最高法院維持了《科姆斯托克法》的憲法地位,肯定了聯(lián)邦政府管控淫穢物品的工作。
②否決淫穢物品受憲法保護,創(chuàng)制性表達自由權(quán)利。布倫南大法官依據(jù)美國的制憲歷史、最高法院的司法先例和國內(nèi)外反淫穢物品法裁定:“淫穢表達不屬于受憲法保護的言論或出版自由的領域”。在布倫南大法官看來,淫穢物品是“用一種引發(fā)好色興趣的方式描述性的材料”[11]。這種物品旨在激起觀眾下流的想法,而非有益于他人啟蒙心智、服務于社會政治,因此它是沒有社會價值的物品,不應受到言論自由權(quán)利的庇護。但是,布倫南大法官又不希望寬泛地審查淫穢物品,損害美國人合法的性表達自由權(quán)利。在他看來“性,是人類一股偉大和神秘的動力,毫無爭議是人類歷史上著迷的一個主題;它是(事關)人類利益和公眾利害關系的重要問題之一”。[1]有學者據(jù)此認為,美國最高法院開始區(qū)分淫穢物品與描寫性事的文學、藝術作品的不同,只要不是為淫而淫的作品,都應當受到憲法的保護。[12]至此,美國最高法院創(chuàng)制了性表達自由的權(quán)利。不過,美國最高法院并不保護絕對的言論自由,公民的性表達自由權(quán)利還應受制于社會利益的考量。
③確立一個現(xiàn)代淫穢物品的憲法標準。雖然淫穢物品不屬于受憲法保護的言論范疇,但是如果仍舊像“查普林斯基案”那樣單純地將其列入低價值言論范疇的話,顯然無法切實地保障美國人的性表達自由權(quán)利。因此,為避免損害公民合法的性表達自由權(quán)利,美國最高法院需要確立一個統(tǒng)一的淫穢物品標準,為政府的管控行為設定界限。布倫南大法官首先否定了先前使用的??肆謽藴?,做出它“必然以不合乎憲法地限制言論和出版自由被丟棄”[13]的裁定。然后,美國最高法院制定了新的淫穢物品標準取而代之。新標準“采用當代小區(qū)標準,物品的主題從整體上是否吸引普通人的色欲*布倫南法官讓他的法律助手查找字典對“色欲”的定義,結(jié)果發(fā)現(xiàn)色欲主要是指“瘙癢”和“欲火焚身”。布倫南法官認為,“如果你瘙癢難耐,你就不得不撓癢,那么這就是色欲(prurient interest)”。Stern , Seth and Wermiel , Stephen . Justice Brennan : Liberal Champion [M] . New York : 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 , 2010 : 124.”。[14]這便是聯(lián)邦最高法院確立的首個淫穢物品憲法標準,又可稱為“羅斯標準”。美國最高法院寄希望于該標準能夠明確界定淫穢物品界限,以指導政府管控淫穢物品的工作。
關于管控以營利為目的制作或者傳播淫穢色情的行為,我國制定了從《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以下簡稱《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到《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服務管理辦法》等一系列完備的法律法規(guī)體系。
認定淫穢物品的規(guī)定?!缎谭ā返?66條規(guī)定,淫穢物品是“具體描繪性行為或者露骨宣揚色情的誨淫性的書刊、影片、錄像帶、錄音帶、圖片及其他淫穢物品”。同時,考慮到作品的社會價值,將那些描繪“人體生理、醫(yī)學知識的科學著作”“包含色情內(nèi)容的有藝術價值的文學、藝術作品”排除在淫穢物品范疇之外。至于是否觸及法律犯罪,則要看行為人的目的是否以營利為目的。《刑法》第362條規(guī)定,“以牟利為目的,制作復制、出版、販賣、傳播淫穢物品”,根據(jù)情節(jié)是否嚴重給予相應的處罰。[15]
對淫穢物品犯罪種類的規(guī)定。我國刑法按照淫穢物品犯罪的性質(zhì)、特點,將淫穢物品犯罪分為走私淫穢物品罪、生產(chǎn)和銷售淫穢物品罪、傳播淫穢物品罪、提供淫穢書刊出版號罪等。[12]這樣比較全面地概括淫穢物品犯罪種類,有利于執(zhí)法者在實際工作中的操作。比如,對于出版淫穢物品犯罪行為,就根據(jù)淫穢物品傳播范圍的大小、受眾多少,給予不同程度的處罰?!缎谭ā返?64條規(guī)定,關于傳播“淫穢書刊、影片、音像、圖片或者其他淫穢物品”,給予2年以下監(jiān)禁;對于組織播放淫穢“電影、錄像等音像制品”,給予3年以下監(jiān)禁和相應的罰金處罰[16]。
對執(zhí)行法律主體的規(guī)定。中國管控淫穢物品的工作主要是由行政執(zhí)法人員來履行。從淫穢物品生產(chǎn)到流通環(huán)節(jié)的各個主管單位,都是執(zhí)行打擊淫穢物品的法律主體,包括公安、郵電、文化和新聞出版廣電等部門。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主要由公安部門擔負打擊淫穢物品的重要工作。出于“掃黃打非”的需要,警察部門設置了鑒黃師崗位,專門負責對淫穢物品的認定工作。該職位通常由品行端正、業(yè)務能力強的已婚人士來擔任,尤以女性居多。在淫穢物品市場泛濫的今天,我國社會對政府管控淫穢物品的工作多有異議,在此情況下,特別需要重新樹立管控淫穢物品的正當性。比較研究美國政府管控淫穢物品的政策,或許能給我們一些啟示。
在不同的政治制度和社會文化背景下,中美兩國政府制定管控淫穢物品政策的原動力完全不同。美國是一個基督教國家,深受清教主義的影響。長期以來,美國政府管控淫穢物品,意在維持傳統(tǒng)的性道德觀念。正如歷史學家馬克·斯坦(Marc Stein)所言,美國最高法院維持淫穢物品禁忌,意在確立“成年人、異性戀、婚姻、一夫一妻制、私人和生育形式的性表達的特殊權(quán)利和特權(quán)”[13]。不過,隨著傳統(tǒng)性道德觀念日益受到挑戰(zhàn),加之美國最高法院能夠通過司法程序?qū)彶檎畬σx物品的管控工作, 社會越來越多地關注法律對公民性表達自由權(quán)利的維護。
中國在制定和執(zhí)行管控淫穢物品政策時,更多的是考慮保護民眾身心健康和社會穩(wěn)定。長期以來,觀看淫穢物品導致受眾精神萎靡不振、身體虛弱,似乎成為反對淫穢物品人士的共識。對于民眾身心健康的關切,讓中國政府支持嚴格管控淫穢物品的工作,試圖減少誘使民眾腐化墮落的源頭。中國政府將淫穢物品犯罪納入妨礙社會管理秩序罪,源于它“妨礙了國家機關對社會的管理活動和正常秩序”[17]。這就說明淫穢物品具有社會破壞功能,削弱了政府的日常管理職能。因此,中國政府一直堅持嚴厲打擊傳播淫穢物品的行為,加強社會治安管理,確保社會秩序的穩(wěn)定。
不過,美國從拒絕管控淫穢物品涉及言論自由的憲法議題,到逐步加強保護性表達的言論自由權(quán)利,這種轉(zhuǎn)變過程和態(tài)度值得中國反思。“他山之石,可以工玉”,也許美國管控淫穢物品的思路,對中國認識和實行管控淫穢物品的工作有重要的啟示價值。
4.1 中國最高法院司法審查政府管控淫穢物品的行為
政府管控淫穢物品必須以不損害公民合法的言論自由權(quán)利為前提。不可否認,中國很多執(zhí)法官員長期工作在執(zhí)法崗位一線,工作經(jīng)驗豐富,能夠識別出何謂淫穢物品。但是,近年來在管控淫穢物品的過程中屢屢出現(xiàn)的執(zhí)法不公事件,也讓我國開始反思應由誰來認定淫穢物品,應采取什么樣的標準和實行什么樣的程序認定淫穢物品,做出的決策是否應該受到相關部門的審查等問題。只有明確規(guī)范政府管控淫穢物品的工作程序,限定政府的執(zhí)法權(quán)限,才能確保我國管控淫穢物品的工作進入法治軌道。
1946年美國國會通過《行政程序法案》,對聯(lián)邦政府執(zhí)行權(quán)力的程序進行嚴格規(guī)定。*這部法案要求聯(lián)邦行政部門在做出影響公民個人權(quán)利的決議之前,必須事先召開聽證會,并把事后的決議交至法院接受司法審查。The Administrative Procedure Act (APA) , in Congress . United States at Large(Vol. 60)[M]. Washington :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 1946 : 239-243 .被告如果對法院判決不滿意的話,他可以層層上訴,尋求司法救濟。因此,美國聯(lián)邦行政機關做出的管控淫穢物品的決議,不再是最終的權(quán)威判斷,需要接受法院的司法審查?!耙虼?,淫穢物品的問題成為一個要求最高法院參與決策的憲法問題”[14]。 1957年,美國聯(lián)邦最高法院沒有將淫穢物品納入第一修正案的保護范圍,但是它通過程序設置逐步限定了聯(lián)邦政府管控淫穢物品的工作,采用的“可取的社會價值”標準的威力尤甚。美國聯(lián)邦政府不得不在現(xiàn)有的憲法框架下轉(zhuǎn)變管控淫穢物品的方式,諸如在郵寄和接收地都能依法起訴[15]、延長郵局扣留取證時間[16]、成立淫穢物品委員會[17]等。
4.2 認可公民享有性表達自由權(quán)利
淫穢物品標準要隨著社會環(huán)境的變化而改變。淫穢物品是價值判斷的產(chǎn)物,不同時期人們的性道德觀念不同,認定的淫穢物品種類和范疇也迥然有別。古今中外,不少曾被認定為淫穢的作品,如今已經(jīng)成為被人津津樂道的經(jīng)典作品?!斗赌帷は柣貞涗洝吩谖鞣绞澜绲拿\即為最佳證明。二戰(zhàn)后,美國社會的性自由化運動持續(xù)進行,美國成年人已經(jīng)享有閱讀嚴肅研究性事作品的性表達自由權(quán)利。此時,如果仍舊按照??肆謽藴手惺欠裆賰翰灰藖砗饬砍赡耆说膴蕵穬?nèi)容,勢必禁止一些先鋒派作家出版作品,進而損害這些作家本應享有的言論自由權(quán)利。羅斯成為那個時代盲目維持傳統(tǒng)性道德的犧牲品,也是美國人捍衛(wèi)性表達自由權(quán)利的殉道者。只有制定能反映當代民眾道德規(guī)范的淫穢物品標準,才能避免更多的有價值的作品被掩蓋,這一點不論在美國抑或在中國,都是需要繼續(xù)探討的議題。
性表達自由是充分保障社會對性事暢所欲言的重要權(quán)利。在部分美國學者看來,性表達自由是人類一項重要的自由權(quán)利??紤]到美國建國早期,建國領袖們自由的性行為,它其實已經(jīng)是當時美國人公認的自然權(quán)利,無需在憲法中明確表示。如果說非要從憲法中尋找性表達自由的根源的話,有學者將其追溯到第九修正案[18]。 1957年,最高法院在“羅斯訴合眾國案”中創(chuàng)制了性表達自由權(quán)利,認可了美國人合法的性表達自由權(quán)利。一旦公民享有的性表達自由權(quán)利成為一項憲法權(quán)利,任何損害公民這種權(quán)利的管控行為,都將受到最高法院的司法審查。之后,美國最高法院以案例形式逐漸加強了對公民性表達自由權(quán)利的保護,促進了當代美國多元文化的形成。不過,性表達自由權(quán)利并非絕對的權(quán)利,它理當服從于社會道德的要求。只有社會民眾敢于公開談論性事,做好為性去魅的工作,且能從正常渠道獲取性知識,才不會成為淫穢物品的潛在顧客群體。這一點已經(jīng)在20世紀70年代初被淫穢物品和色情委員會所證明。
4.3 權(quán)衡管控淫穢物品與公民權(quán)利之間的張力
古今中外,人們對淫穢物品的含義爭論不休、不一而足,但大體上贊成它是冒犯文明社會性事規(guī)范的事物。維持淫穢物品禁忌,是一種維護社會道德底線的基本做法。中國政府制定了完備的反淫穢物品法律體系,也表明了嚴厲打擊淫穢物品的決心。即使在美國,淫穢物品也屬于低價值言論,不受憲法的保護,理當受到各級政府的管控。然而,美國法律不保護淫穢物品,并不代表法院對政府管控淫穢物品的問題坐視不管。只有符合美國國會制定的反淫穢物品法(法律條文清晰、明確,又能夠證明維護社會公序良俗的目的)規(guī)定的管控行為,才能獲得美國聯(lián)邦最高法院的認可。
在政府管控淫穢物品的過程中,對于那些自認為憲法權(quán)利受到侵犯的被告,最高法院理當給他們提供司法救濟。在維護社會道德和秩序的訴求高于一切時,各國法院都不愿審理管控淫穢物品是否觸犯公民言論自由的議題。在美國,也只是到了現(xiàn)代最高法院時期,聯(lián)邦最高法院作為公民個人權(quán)利的守護者,才不再容許政府制定冒犯個人權(quán)利的法律,也正是從那時起最高法院才放低司法審查的門檻,只要當事人自認為法律利益受到行政行為的損害,就有資格上訴。只有當最高法院認識到個人的性表達權(quán)利重要性的時候,才會認可和關注基于這項憲法權(quán)利做出的辯護。正如美國公民自由主義者所言,比起淫穢物品的社會危害,或許踐踏公民言論自由權(quán)利的事情更加令人擔憂。而這正是我們在管控淫穢物品時容易被忽略的內(nèi)容。
[1] SCHROEDER , THEODORE. “Obscene” literature and constitutional law [M] . New York : Privately printed , 1911.
[2] LOCKHART , B WILLIAM MCCLURE.Literature , the Law of obscenity and the constitution[J] . Minnesota law review.1954 , 38 (4) : 362-373.
[3] HAMALIAN , LEO . Nobody knows my names:samuel roth and the underside of modern letters[J] . Journal of modern literature , 1974 , 3 (4) :890-908 .[4] KILPATRICK, JACKSON JAMES. The smut peddlers [M]. New York : Doubleday & company ,1960.
[5] The committee on the judiciary, senate . Interim report of obscene and pornographic literature and juvenile delinquency [M]. Washington :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 1956.[6] United States V. Roth 237 F.2d,1957[DB/OL].http://westlaw international.org, 2012-12-10 .
[7] FRIEDMAN, LEON. Obscenity : The complete oral arguments before the supreme court in the major obscenity cases [M]. New York : Chelsea house publishers , 1970 .
[8] LOCKHART, B WILLIAM,MCCLURE, et al. Robert censorship of obscenity : The Developing Constitutional Standards”[J]. Minnesota law review,1960 , 45 (1) :5-121.
[9] GEORGE P SANGER. The Statutes at large and proclam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from March 1871 to March 1873(Vol. xvii ) [M] . Boston : little , brown, and company , 1873.
[10] ROTH V. United States [DB/OL].354 US, 1956. http: // heinonline.org,2011-10 -28.[11] LOCKHART,B WILLIAM,MCCLURE,et al.Obscenity Censorship : The core constitutional Issue——what is obscene? [J]. Utah Law Review ,1961 , 7 (3) : 289-303.
[12] 儲槐植. “六害”治理論[M].北京:中國檢察出版社,1996.
[13] STEIN, MARC. Sexual injustice : supreme court decisions from griswold to roe [M] . Chapel Hill: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 2010 .
[14] GRUNE, ARTHUR RIDNEY. The warren court and the problem of obscenity [D]. North Carolina : duke university, 1972 .
[15] CONGRESS . United States at large(Vol 72) [M]. Washington :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 1959.
[16] CONGRESS. United States at large (Vol 74)[M]. Washington :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 1960.
[17] CONGRESS. United States at large (Vol 81)[M]. Washington :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 1967.
[18] ABRAMSON ,R PAUL ,PINKERTON ,et al.Sexual rights in America : The ninth and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 [M] . New York :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 2003 .
THE JUDGMENT OF ROSE CASE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ITS ENLIGHTENMENT TO CHINA
WNAG Juanjuan
(SchoolofHistory&Culture,HenanNormalUniversity,Xinxiang453007,China)
In spite of the fact that there are many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such aspects as the original intention and procedure of controlling obscene objects, the United States made use of “Ross v. United States” in 1957 to establish the power boundary of government control of obscene objects and its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have reference value to legislation in China. The article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 ”of The Ross v. United States case”, the American debate on obscene objects and the judgment of Ross case, and China's policy of controlling obscene objects. Using historical context and case analysis, the paper expounds on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judicial punishment as the core of th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obscene objects, mak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Sino US policy of controlling obscene objects, and gives self-examination of the aspects that need improving. The article suggests that China's authority should conduct judicial review of the government's control of obscene objects and recognize the freedom of expressing civil rights as soon as possible, and that the standard of the identification of obscene objects should conform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social and moral changes.
obscene objects; freedom of speech; Supreme Court
2016-08-11
2014年河南師范大學博士科研啟動金項目“美國現(xiàn)代化進程中的淫穢品問題”(5101129171132)
王娟娟(1985-),河南開封人,博士,校聘副教授,主要從事美國社會生活史、美國憲政史研究工作。
1673-1751(2016)04-0022-07
D911
A